阳和平24#031 教育制度害死人!官本位市场经济是元凶

作者: 阳和平说事儿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2-07 12:00:00 浏览:1096983 次

阳和平24#031 教育制度害死人!官本位市场经济是元凶

单程_OneWay:
高中生物老师讲题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揣摩出题人意图”,应试教育能把自然科学变成一门心理学[笑哭]

【回复】像极了你毕业以后出来工作要揣摩老板的意图,体系都是设计好的。
【回复】回复 @吖bi叔 :出题人的意图更有可能是刁难学生,显示自己水平故意出刁钻古怪的题,实际上考察的知识点就是那几个,我高中政治老师骂,数学老师骂,英语老师也骂,书上就那么点东西,考全了就完了,题出的跟流水账一样,故意设陷阱,搞弯弯绕,对这门学问没什么积极作用
【回复】文科生那就更多了[捂脸][捂脸][捂脸]
欧西给阿西叶:
很多人说自己对游戏感兴趣,说实话我也是以前天天打游戏的,但是后来我才明白,我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游戏,是游戏里给我带来的荣誉和网络世界给我带来的认同,我建议那些觉得自己兴趣是游戏本身的人,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回复】我是游戏设计专业的,荣誉和认同在有的时候就是游戏性的一部分。提供正反馈可以让玩家更快乐自然是好的。
【回复】游戏其实是枯燥乏味的,真正坚持下来的,一直不变的玩某个游戏的动力,是那个游戏里面给他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回复】现充一般都对游戏不会那么热爱。如果能在现实中赛车,谁又会痴迷于赛车游戏呢,如果能在现实中和女孩愉快玩耍,那谁又会痴迷美少女手游呢,如果能够在现实中射击打靶wargame,谁又会天天玩儿射击游戏呢。游戏确实能带我们体验生活中很难体验的东西,但是生活中如果取得快乐体验和成就感,那个快乐程度真的不是游戏能比的,开一次山路比游戏里当100次拓海还有趣,和一个心仪的女孩约会比和100个二次元老婆结婚还爽,打一次靶比游戏里当100次兰博还刺激。
超级福克斯:
天赋我不敢多说,但是我保证至少每个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吧!都有一定自己感兴趣能接受的东西的吧!把这些情感抹杀真的很令人惋惜。

【回复】有好奇心,眼里就有光,哪怕上学时对游戏有热情。现在年纪大了,对很多东西不感兴趣了,游戏也提不起兴趣,感觉生活的乐趣越来越少
【回复】有好奇心是必然的。 我就设想过一个教育理念来针对、替代现有的八股理念。 我称之为“快乐教育” 人这种生物,从出生开始其实就是对世界抱有探索欲和学习欲的。当满足这些欲望的时候,人类就会感受到快乐,感到了快乐就会持续不断的去学习、探索。如此学习行为就可以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行为。 这个教育理念的一些核心目标有:吧“学习”这一行为刻入人类的DNA中,让人类从出生到去世,都在学习,都要学习,都会学习。学校在功能上从培育知识转型成模拟微型社会,有集合同龄人,提前接触社会的功能。 具体的实行方法,前者需要水磨功夫,非一日之功。后者则是引入现代化教育,实行信息海洋制。
【回复】我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哈哈
普罗米修正斯:
应试教育还有一个大毒瘤子就是让学生反感苦力劳动,底层劳动,认为进厂和种地是一种耻辱, 我还记得我初三班主任常用以后的工作环境来逼迫我们读书,言语中充满对工人的歧视,认为考不上高中就是失败,失败就只能去搬砖,同时又夸赞办公室里的工作。有这种看法的老师恐怕不在少数,竞争如此之激烈,而天天又被灌输这种不好好读书就就去搬砖的思想,学生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将来不想去进厂种地,恐怕已经成为了很多学生读书的动力

【回复】自从大开放之后,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可是直线下降,我只能说,变演平和真是太有影响力了[呲牙]放以前,工厂里的工可是抢不到的[辣眼睛]
【回复】从古至今始终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滑稽]
【回复】wow,我最近也在好奇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一群好逸恶劳的孩子,成绩好会有特权意识的孩子….怎么了这是?一时的成绩能决定一生的制度太可怕了…..
Beadmoce:
笑点解析:这期视频我试了分享到好几个其他平台都被秒删了

希树在上:
你以为的教育公平:穷人和富人的孩子按分数排名 实际上的教育公平:穷人和穷人的孩子按分数内卷,富人直接出国。

【回复】富人拥有穷人难以企及的教育资源,最具代表的就是学区房。
【回复】回复 @绝代牛马 :学区房也是普通老百姓在乎的东西,你觉得北极鲶鱼那种的需要找个好学区才能拿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吗?
【回复】穷人和富人按分数排也不公平
常撸猪咪心情好:
阳老师真性情[支持],打了好多内容,可能敏感词太多始终发不出来,删减一下不知道这次行不行: 教育和工作的严重内卷,本质上是因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且总量不足,所以不得不将学生和员工粗暴的分成三六九等,从而以看似合理的方式分配及其有限的资源。所以财富去了哪里呢?居民手中的钱被房子榨干了,企业手里的钱也大多投入了楼市,而这些钱经过奇妙的利益输送,最终又被润人带到了国外。由此,本该用于推动国内发展的资金飞走了,经济增速放缓,仅剩的仨瓜俩枣留给国内十几亿百姓们互相争夺。 就像老阳说的,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打工人,这个时代卷不动的就别卷了。因为从更长的历史维度看,现阶段赚不到钱大概率不是你的错。但凡饿不死,优先探索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劳动方式,并逐步替代当前被资本异化的工作。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同时你将获得更充分的精神满足和社会认同。 以上,同志们共勉!

【回复】那个年代社会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相差不超过10倍,现在社会最高月收入和最低月收入相差何止百万倍?为什么说现在的月收入而不说工资,因为大企业的老板就像刘强东,曾经说让企业每月就给自己发一块钱工资[doge]
【回复】回复 @飘渺的浮空沙滩派对 :审核爸爸们也是无产阶级打工人,我相信同志之间一定可以相互理解[doge]
【回复】同志真性情,你是个明白人[抱拳]
Aloha艾森:
我接触过很多国内的大学生,不乏一些研究生,每次我和他们聊,你的目标,或者说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敢说80的人说不出想要什么,大部分无非是说,想要一份工作,稳定点的,经此而已,但当我继续问,你想要从事什么工作,什么类型,是否你的专业能帮助上,从事这方面,他们很多都答不上来,我感觉现在国内的教育出了一种很怪的循环,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并不是你上了学就能找到好工作,不可否仍现在很多工作需要文凭,但更多的还是要看能力,以及你对工作方向的认知,我认为高考是好的,他确实让一大部分的孩子有书念,去改变不好的人生,它是公平的,但它也是不公平的,它抹杀了大部分人的个性,乃至学习的最初目的,以及每个地区的录取分数也有区别,北京考生就是比苏州考生好考,高考,并不是让你有得选,而是让你以为你有得选,但也不能一昧的学习西方教学方式,作为一个留学生,我知道美国教育的弊端也知道优势,美国教育,你有钱你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但昂贵的学费也不是普通中产负担的起,如果套用进国内,那必然会让一大堆孩子没书读,甚至造成下层人工饱和,导致大量工人工资更低

【回复】私有制主导的社会就是竞争,合作也是为个人竞争铺路的。
【回复】各位后来者没必要这么激动,把这位的评论看完整一点,这位讲的其实已经挺客观的了
【回复】保守了,99%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连要玩什么游戏都不知道
顶瓜小子:
改革开放后,教育质量提高了,气功和特异功能就火了起来。"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蕴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doge]"–钱学森,《关于开展人体科学基础研究》,全国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1981年5月,四川

【回复】回复 @貧貧無琦猫猫能 : 他的身份要求他敏感 只是环境变得太假大空了 他也分辨不了了
【回复】三人成虎啊[喜极而泣],很难不被误导。毕竟教育质量提高了(见阳老视频【25:28】)[doge]
【回复】回复 @曹TiTi :钱老在这方面感觉挺投机的
御坂desu:
完全认同。应试机器真不是瞎说呢。以前还能骗骗学生,暂时忍一忍以后考上大学了前途光明呢,所谓鲤鱼跃龙门。但现在前辈们那些跃上去的鱼儿的下场是被岸上一堆狗熊吃掉,流血染红了江面。你又怎么能再要求下一辈人扼杀自己的天赋自我来换取所谓的富贵呢?

【回复】以前是因为市场还没有饱和,有需求空间,相对好找工作。竞争必然导致高低之分,这又与物质分配是挂钩的。
【回复】以前的基础是还在高速增长,市场持续有空缺,大学出来确实好就业,现在不行了
【回复】70,80,90后是大学生最后的荣光了。如果你没有背景,大学毕业生现在只能算是“入门级普通人”。
Elue_Minerva:
我一个小学到高中的朋友,拿了各种竞赛奖,后来压力太大高三春节跳了。原来时间久了真的会忘记声音和容貌,感谢老乡夺我所爱

【回复】他爷爷奶奶甚至还是研发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科学家,而且可以说是一贫如洗的科学家。当时上历史课的时候,讲到第一颗人造卫星,好像叫“红星一号”吧?他还跟我吹嘘来着。我都不敢去看望爷爷奶奶,怕他们触景生情
【回复】回复 @realfanco :这件事我想了半个学生生涯,你当个故事看完了,转头就想指点我怎么想了?你真是绝顶的聪明[支持]
【回复】回复 @Elue_Minerva :那真是太残酷了,按理来说你这朋友也是某些人口中的人才啊,结果就这么被压死了。
注重合理搭配:
现在三十岁了还做学校的噩梦,每次醒来不是怀念,而是太高兴了这是梦,哎

【回复】加一。我前几天还和朋友聊起来,说真的感觉毕业以后精神状态稳定多了[笑哭]。想了想当初发生的各种事,可以说是扭曲又魔幻。我都不敢相信那个时候那个人是我[笑哭]人格真的被高中制度扭曲了,现在都后怕
【回复】看来不是只一个人会这样
孤独的萨沙:
所谓孔乙己的长衫,不过是从小灌输的底层人可以通过读书逆天改命阶级跃迁的观念让很多穷孩子考试考出幻觉罢了,进入到好大学,面临着毕业与找工作才现出原形

【回复】顺带一提,我是高中教师
【回复】同行,但是这种思想从小学就已经开始灌输了。
【回复】回复 @看看看什么好呢 :穷孩子的路本不应该那么窄
MichaelSmith-CN:
教育不是训练狗,是教会人独立思考,教会人真善美。

【回复】回复 @大风丿起兮云飞扬 :现在的教育确实在教人“谋生”的能力和手段啊,这社会上的卷和学校里的卷不就是如出一辙吗?从学校里卷成习惯被驯化好了放到社会上继续卷[doge]。人肯定有生存的权利,但不妨想想我们为什么连这种最基本的权利都要去争取才能获得。
【回复】教会独立思考和真善美并不能使一个人挣到钱养家。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人拥有在这社会上谋生的能力和手段。
【回复】回复 @大风丿起兮云飞扬 :我现在的谋生能力都不是学校教的,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反而摆脱学生思维用了不少时间[tv_笑哭]
化学管理员:
培养独立思考的学生,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老师。老师现在都被各种排名评比,扼杀了独立思考。

【回复】老师也是受害者呀 !制度的矛盾转向了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对立 ,我觉得是很恶心的
【回复】回复 @麦陀罗密 :几乎所有人都在受这一制度的害。 除了最早的一批竞争优胜者享受到福利,然后安享晚年,后来者要么是好不容易卷成了,结果待遇相比前人差许多,要么是坑位大幅减少,卷的性价比大幅下降。 就像股市,极少数手快者吃肉,少数手慢者喝汤,大多后知后觉者接盘,然后崩盘,广大股民买单,直到下一个上涨周期,周而复始。 这还只是自由竞争的理想情况,现实中各种内幕,大资金垄断,减持,令本就血腥的市场更加腥风血雨,绝大多散户血本无归,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散户能战战兢兢的获利。
【回复】回复 @麦陀罗密 :学生还能毕业,老师在这种教育竞争排名的环境下生存,还有教师退出机制,末尾淘汰的考核。
VivaceWhistle23:
兴趣产生的自发的积极性比物质刺激强100倍,1000倍

【回复】兴趣再加上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哪怕你没有学过相关理论,也是可以自己摸索个大概出来的。这种感觉像开了天眼一样,真正的拥有了学习的能力。
【回复】回复 @小布不在意 :你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思考问题当然会得出这个结果
庄吾同学:
看到弹幕有一条:“竞争失败者爱听这些”。如果这位兄弟是竞争成功者,那说明你非常适合这套体系,并对自己在这套体系里得到的成就沾沾自喜,此刻你的观点是“竞争失败者拿自己不感兴趣作为借口”,并认为自己是一个竞争成功者,那么请问,当你看到你身边跟你一样的竞争成功者开始饱含热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取得新的成就,而你却无动于衷束手无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问你慌不慌?[doge]那么这个时候你又将以什么角色拿什么借口来维持自己成功者的形象呢?然后你就会热衷于看一些关于“兴趣无用论,老老实实才是硬道理”的相关内容

【回复】在这种黑暗森林里面没有成功者。总有比你更成功的。
【回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罢了,而且还是双标的。自己在某一价值体系下作为强者时对弱者各种嘲讽欺凌,如果换一个角度自己成为弱者以后却不能接受他人比自己的优越。现在的教育导致社会上这种人很多,看着都让人心烦。
【回复】回复 @苏秦岚 : 应该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下,它的底层逻辑是竞争,导致社会具有高度利己性,功利性,而无产阶级在这过程中异化,成了资产阶级奴隶,即使有一小部分无产者完成阶级跃迁(正常来说是不能的,考虑到特殊国情)但从整体来看,无产者仍然是被压迫的大多数,资产阶级的子女永远都是成功者,所以正是因为经济私有化市场化才导致这些乱象,马克思说的一点没错[藏狐]
我就是i坤:
好大学,好工作,到最后只会问一个月多少

【回复】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 证明需要大量这样的人 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好好打工[笑哭] 最后勉强顾个温饱[打call]
【回复】回复 @奥尔加伊兹卡dazo :错,免费打工的终点是付费上班[妙啊]
安迪Andyアンディー:
支持,青年人应当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而不应当是困在书本里的小镇做题家

【回复】就睡眠时间这么少,实际上脑神经都发育不良,精神都不行,学习质量更是堪忧。也就说大量的资源时间都被浪费了。
【回复】回复 @隔壁你王哥-_- :学了也是死记硬背,我是不懂为什么学习学成了教条了,应当鼓励发散式思维得会举一反三
【回复】回复 @隔壁你王哥-_- :读书的时候总是特困生,睡眠时间不够,学不进去,现在自由了,睡的可香了,效率也高了。
秋梦盈盈:
那个时候教育,上中专难度比上高中要难得多,一个三级机床工的都比跑大车的多,现在教改只是硬性培养大量条件不符合的“人才”,滥竽充数还卷死人,实践课被边缘化了

【回复】所以国家现在就提了个“卓越工程师”计划,但是说实话落实很差(我本科到现在研究生一直就是走的这个培养政策),想法很好,但是落实到现实差距很大。学校瞧不起企业、企业瞧不起学校,本科阶段都是互相看不上眼,学生夹在中间四不像。研究生阶段学校老逼登巴不得你多给他当廉价劳动力,又因为他卡着你毕业,你想去企业都难如登天。追根到底就是前十年落下的苦果,上边要求学校自己承担一部分经费,要求成果落地,老师们就拿着自己的所谓“成果”开始开公司,自此之后学生就变成了免费劳动力。[藏狐]
【回复】回复 @名为自我の牢笼 :不是有个笑话吗,体育老师“生病”,数学老师来代课,实际上就是重应试脱离实践,人的天赋不是只有读书,还有动手能力,既然要指导工人干活,不懂设备 不会用扳手才是真的悲哀
【回复】回复 @秋梦盈盈 :我以前体育老师从来不生病,只有一个月放产假,学校远,你叫其他课老师来上课人家都不想来,真以为老师想给你加班啊。

教育 市场经济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