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微剧场】《小森林夏秋篇》

作者: 木鱼水心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17-06-06 00:13:00 浏览:662753 次

【木鱼微剧场】《小森林夏秋篇》

故作高深:
木鱼完全可以出一本书,书名就叫:《木鱼教你看电影写满分作文》—— 木鱼水心著

【回复】我全国卷一作文就用上木鱼说的话了( ̄▽ ̄)美丽乡村哈哈哈
【回复】确实,写了一定买两本!一本收藏一本读。
【回复】作文写来感觉是敷衍造作的多,这种体悟类的反倒不想写成作文。可能早就不写作文了吧
Aucuner:
我是在去年看的这部影片,当时的自己也正处在低谷,真的是非常消极,也很悲观,不想面对一些事,只想着逃避,每天浑浑噩噩。 同样是逃避现实,市子却那么认真的生活,真的让我很羞愧,最后看到春篇的时候,佑太说的一句话让我泪流不止, 佑太说:她总是犹犹豫豫,现在让我刮目相看了,她说在城市无法立足才在小森是对小森的不尊重,所以现在她要用积极的心情选择去处。 市子就是这样想太多又不懂变通的人,喜欢小森又不想用逃避的姿态留下。 因为逃避是没有用的,总要去面对的,做一个选择,是在城市里打拼努力生活,还是在乡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市子不知道,所以她最后做了选择, 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不想再逃避了。 因为 每一个认真活着的人,都很棒

利次次宁Lyn:
高考前完全睡不着。。作息时间完全调不来。。。

【回复】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十五分钟之内必睡着,最后用你平时入睡的姿势躺着,然后,高考加油!来自初三党的关怀23333
【回复】回复 @利利桑:哪怕睡不着,闭着眼睛也是好的。我当年高考的时候中午完全没睡着,但是硬生生闭着眼睛半小时,下午也完全不困。所以哪怕睡不着,闭眼也比对着手机好哦~
杀废青存正义:
看了日版、韩版两版《小森林》,我想中国是没办法翻拍《小森林》的,一是城镇化进程尚且不统一,中国东西南北的乡村生活差别很大,一家之言只会激化内部矛盾。二是农业文化不同,这种小清新的农耕情结与三千年靠山靠水斗山治水,迁徙拓荒翻滚血脉生死的中国农耕文化格局就不是一个层面,你怎么拍都会失真都会矫情以至于伪善,与其如此还不如看《舌尖上的中国》,虽说体量和题材略有出入,但毕竟食由人出,食所天成,台、韩、日的东西毕竟难见大方。

【回复】回复 @奶茶豆花儿 :李子柒太不真实了,你不觉得么?
【回复】这层楼有很多人眼睛长在头顶,根本不屑于向下看的人,请你们去福建去苏州去云贵川的乡村看看,看看它们代表的两种不同的乡村风光,再来说那种贩卖矫情的摆拍,是不是中国农村比不上的?怎么日韩一个电影这么明明白白的精心设计就成了他们的真实故事,怎么李子柒的视频就是故意摆拍的虚假?我看不是中国农村比不过,是某些人心里先跪下了吧!
bilibilibilibilibilil:
木鱼想从这期微剧场告诉大家:即使高考没考好回老家种地也是不错的。

八八八个:
这是手机里唯一一部舍不得删掉的电影,每次静不下心,或者很难过的时候,都翻出来看看,甚至有时候失眠,听着里头的声音就睡了。大概是因为这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公还在时,夏天家门口晒得发光的公路,还有倚在桌腿旁边睡觉的猫。治愈我的也许不是电影,而是那些爱我的和我爱的人和事吧。

SinAz:
看到这我才理解以前玩过的牧场物语。我以前一直把牧场物语当作经营类游戏,要用最高效的方式赚到更多钱去扩大农场,但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游戏会有上百种食谱,有的菜甚至需要集合3个季节的珍贵食材才能做,为了冬天的一道菜,需要在夏天做罐头。为了做一道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这个经营赚钱是相悖的,所以牧场物语我从来不做菜,只要没体力了就去睡觉。看完木鱼的讲解我才发现,游戏所要传达的理念和这部电影一致,都是要认真生活,为了冬季的一道菜,从夏天就开始买种子、浇水、施肥、收获,得到最高品质的产品,再利用风车把他加工成能保存到冬天的食材,放在储藏室备用,到冬天再做出一道美食,繁琐但是却让人能感受到特别的成就感。

巴尔泽布为我下厨:
农村出来的表示完全不向往这种生活,只是为了生存而已。干农活真的好累,顶着太阳地里除草,田里插秧,还有收玉米。特别是收玉米,早上五点多就得起床,干活到九点回家吃饭,中午在家打玉米,下午太阳没那么晒的时候又得出门。玉米地各种蚊虫飞蚁本来就热得烦躁还要被虫咬。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暑假,不仅要做暑假作业还要忙农活,最难熬的两个月,每天都在想要是明天开学就好了😂

【回复】赞同!不过感觉木鱼最后些点评太好了 !
一个刚来哔站的萌新:
《小森林》系列是由漫画家五十岚大介的原作改编的电影,在日本国内30块银幕上同时公映,首周初登场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七位。《小森林》分为“春、夏、秋、冬”四篇,分别独立制作为电影,陆续上映并斩获好评。目前在国内能看到的就是高清版《夏》和《秋》两部。有人评说它是“舌尖上的日本”,我认为这种评价还不够全面。《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得非常流俗和复杂,沉浸在高超的厨艺和繁复的食物制作中,解说语言僵硬格式化、拍摄接近流水化,始终无法表达出美食上的意境与简洁的美感,失去了《舌尖上的中国1》那种中式洒墨的潇洒意境与深邃。      而日本的《小森林》系列和《深夜食堂》却能以自言自语、毫不哗众取宠的方式做到借助简易的食物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反衬出低调内敛的高层次修养,温暖平凡你我的奔碌人生,也是日本式“禅学”甚至“素食”信仰的一种体现。从简单异常、以素食为主的食物中(这些食品朴素、简易到令人惊叹,制作并不复杂,用料也丝毫不高贵,《小森林·秋》中市子跟邻居们分享的,仅仅是秋日午后几片金黄色、烤熟的地瓜片;而《深夜食堂》里就只有一沿夏日冰镇的西瓜,食堂的老板跟客人们在夏夜里享受冰镇的西瓜,话尽心事,冰凉下炎热燥热的心境)。所以,食物本身并不重要,由简易的食物穿搭出来的简朴自律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本身由衷、执着、纯净的热爱与体味,才是最重要的;对日常食材的细致用心和悉心品尝,就是对平凡、处于底层、无人知晓的个人生活珍惜和省用。珍惜平常人生、爱惜食物和日常,这也许才是这些日本电影的真正精髓所在。

【回复】附上一项数据 豆瓣2015评分最高的日影:1、小森林夏秋篇;2、小森林冬春篇;3、海街日记;4、百元之恋;5、垫底辣妹;6、投靠女与出走男;7、0.5毫米;8、深夜食堂剧场版;9、愚人节;10、爱的成人式。 av6056915小森林夏秋篇链接
【回复】小森林跟舌尖上的中国根本不是一个赛道啊,一个是电影,一个是纪录片,他们本身定位和表达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没有可比性
【回复】https://m.douban.com/mip/movie/review/7413757/ 豆瓣:党啊飞 ps这个时间段看这个我感受到了木鱼的恶意(滑稽)
今天的恋爱脑根除了没:
乡镇也有很萌又白白的的妹子哟,比如我的初中同桌,她就是那种长得又好看又软萌的妹子,她家里边种着樱桃树。所以当樱桃价格很贵的时候我都是最幸福的那一个。比如如果你想要过小森这样的田园生活,首先要拥有小森这样的田园风光,我们这里都是深山啊什么的,几乎没有平地,所以种水稻的成本非常高,好一点的土地可以种三七,家家户户大多种的是核桃。外婆家水汽也很大,四周都是雾气,每天都要下雨,还有农村生活最不容易的一点就是上厕所啊洗澡啊等等的,如果可以,我也很想过电影里这样的生活啊。然后外婆家是在大理的某个小村里,很美(*๓´╰╯`๓)

【回复】其实外婆家就是小说里的那个无量山,很多人看了那个茶树樱花谷特地跑来,但是很可能因为气候什么的不及时开花,所以很失望,不过我觉得的这样的地方,就是路过驻足停下来欣赏就好了呀~越美的风景往往时不经意间发现的。
豆腐豆腐喵:
你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其实是田园地主生活

【回复】回复 @环宇君兮:真没那么容易,如果你想用一块地养活自己,很难很累,我不知道b站多少做过农活,我反正正儿八经做过,一个暑假过去我就表示还是读书工作来的容易。当然,你老年了退休有钱有时间种地只为消遣放松,那种生活确实不错,但靠自己一个人种地来生活,很难很辛苦,当然,现代农业你雇人加机械和现代技术来成为农场主那样的,当我没说,但那要的资源也就和你开厂其实差不多了。
【回复】我倒觉得,至少陶渊明那样的不是地主,最多也就是小地主,大多数人应该向往富农生活,有自己的一块土地和池塘,足够产出,还能卖钱,卖的钱够盖房子,还能在房子里养宠物,但还不至于到有佣人长工和佃农的地步
【回复】回复 @环宇君兮 :陶渊明他是亲事农耕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而且他也不是什么地主,他后面都穷得要饭了,《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我觉得这正是陶渊明的伟大之处,体验过农活的辛劳还能够从中感受到美好,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Olivia_阿珩:
谢谢木鱼总能给我们启思。 把欲望最小化,把内心各种躁动撇去,认认真真生活,简简单单做事,真的可以得到比天马行空的生活更多的快乐。 当初看《小森林》奔着女主去的,看着看着有些不耐烦,觉得电影有种故意的文艺腔和格调,这让接触过国内农村生活的我无法相信也没有任何共鸣。 可是因为的确很美,又接着看了下去。 看完两部电影,心底里也的确没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是,内心真的得到了平静。 电影很适合下雨天看。 期待木鱼老师讲解冬春篇(●'◡'●)ノ❤

路人RX:
什么视频都有高考党也是服气,不去复习?上来B站刷弹幕不能为你提高分数哦。

【回复】五年了,居然还是五级号[doge]
【回复】回复 @云端hal : 七年了,他还是五级
雪の霁:
都高三了,一个同学跑来告诉我,他看完小森林决定去种地,不考大学了。(°∀°)ノ太好了,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我问他你有地吗,你去种( ̄3 ̄)。他说有啊,他爷爷留了一大块地...不说了,我去学习了→_→

【回复】财富来于土地,虽辛苦,少了不少城市的尔虞我诈,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爷爷。
【回复】回复 @雪の霁 :现在呢,现在呢,一定一定一定变成很厉害很厉害的大人了吧!!!
【回复】回复 @阿狸的夏天 :工作一年了,哈哈哈竟然还有人点赞,回来看看[大笑]
刘壮壮z:
我看这部影片时,最大的感触是乡间生活的真实。我们忙着学习,忙着工作,忙着吃,忙着玩,我总会不经意地迷茫自己为什么做着这些事,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和目的?我对于这么庞大的社会协作体,是不是一个可忽略的存在?而乡间的生活,直面最简单需求(烤面包,酿米酒),直面最简单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直面最简单成长(动植物生长,想歪面壁),直面这些很“物质”的东西,真的感觉活得很真实,可以少想很多,可以没有梦想。想得少,压力少,思维才宁静,才放松。我就是我,不再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 田间就是“好想一身清清爽爽——那就酿甜米酒吧” 而在城市里就是“好想要那间房子——那就把这道泰勒公式解开吧”

【回复】回复 @戴假发的猫咪 :这是根据这部影片来说的。主要的感受就是最后那两句,因果链越简单,人活得越真实,越自我;因果链越长,人活得越迷茫,越虚幻。 真正的乡下令我好感缺缺的是人,穷山恶水出刁民,就算是好山好水出的也是**。所以我更赞同杜甫独居山野,一样是脱离社会,只是更极端。当然现在是不可能做到了。不过欧阳修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不错
【回复】你把乡下想的太美好了。
爱较真的杰洛:
好喜欢木鱼的解说,配的完全没有违和感,天啦撸!顺带纠正一个可能的小错误,酒曲(qu第一声)。不过不确定后来的词典有做出修改,我查的是这样的。最后希望木鱼大大一直能继续高产,隔两天就有木鱼的视频好开心啊

【回复】对了,还有后面那个小错误,是捣成糊(hu第四声)状。第二声一般是说饭烧糊了或者是黏贴或糊口。第四声是形容状态像粘稠的粥一样。有点吹毛求疵了,还望见谅
帅气的团长大人:
我发现我和木鱼的三观特别一样,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就是我理想中最美好的生活和对象,但当我看到耕田的时候我就在考虑水里会不会有水蛭,我特别怕这种。觉得这种美好还是留在心里当一辈子的回忆最好。

桥本爱 木鱼水心 小森林 电影解说 舌尖上的日本 木鱼微剧场 小森林夏秋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