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人口锐减,2050年高考be like:

作者: 闪电侠-flash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4-03-22 18:02:13 浏览:1659210 次

新生儿人口锐减,2050年高考be like:

2023过线加油:
你以为的:大学随便上,难度减小 实际上:教育精英化,存活率提高,基数减少,质量增加

【回复】是的,越是人少竞争会越激烈。要知道头部双一流大学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缺生源的,真发展到这种情况,倒霉的只会是那些真正招不到生的末流学校。而且到那时本专分流就势在必行了,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卷的更卷,烂的更烂……
【回复】你以为的:人多人苦,人少人哭。 实际上:资本学府为了不赔拼命扩招抢生源,各阶层劳动力均不足福利增添。
【回复】对,就相当于上层竞争依然激烈,本来那些上不下去的孩子少了
不肆SAMA:
感觉并不会越来越简单,在我看来教育资源将会更集中更倾向于那些有能力的家庭,使得教育更加精英化,这对于少数的受教育者到是一件好事,因为届时的市场肯定比现在更加饱和,人们接受教育也肯定是更多出于对知识点探索研究而非提升自我社会价值,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学术来说是一场盛宴,而对下层人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道教育的沟壑。

【回复】如今美国的教育就陷入了你说的这种情况,资源分布不均这种情况,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与美国不同的是,我们的国家一直致力于不让贫困成为教育路上的绊脚石,国家出了很多的政策来进行帮扶,我本身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咱们国家有许多人为了这个事业奉献了一生,我和我的同学们在寒暑假也会去到那些条件艰苦的地区贡献我们的力量,当我在一个小村子里看到一座新学校的时候我就对咱们国家充满了信心。
【回复】有道理,但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事物会发展。 那些高级复杂的东西会发展,所以他需要付费。 而更普遍简单的东西成本会下降,他会被下放到更寻常的教育中,所以中下层人们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会比今天更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电子设备已经相当便宜,你没有,学校也会有。前几年都上了那么久网课,很多技术和逻辑已经被验证了。现在的学生对比25年前的学生可太有优势,25年是学生后也会一样,更何况这几年是ai的元年。
【回复】到时候教育资源更加倾向上层社会,底层人接受教育更难,然后就赚钱更难,更不想生孩子,称为循环[笑哭][笑哭][笑哭]
有膝盖:
其实不现实,古代科举人数比现在高考人数少多少,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缺乏人才。

【回复】虽然确实不现实,但是拿科举类比高考其实是不恰当的。科举更加贴近公考,现在的高考模式和科举不是一个东西。而公考,看看现在的比例吧,这玩意儿上岸率比双一流都低。
【回复】回复 @衫树倒了 :不,是高考+公考+中央选调
【回复】美国人数比我们少12亿,但是它大学数量将近6000所中国只有将近3000所,印度八千多所
三穂野清輝:
会加法交换律:知道定义在复数和其子集上的加法群是阿贝尔群

【回复】[笑哭]学纯粹数学学傻了 快回来落实一下校企联合
【回复】你是懂离散数学的[滑稽]
【回复】这两天正好在复习近世代数的我[生病]
我大MC万万岁:
内卷不是人口太多导致的,而是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

【回复】回复 @Whitepink- :人口多分配不均还没那么致命,人少了,生产产量更低,还分配不均,到时候老百姓生活质量可能就没法保证了
【回复】解决不了分配就从生产入手[吃瓜]
【回复】人口太多,资源分配更难
对青少年的影响:
这种情况呢,难办 不是人越少,升学压力就越低的,相反,人越少,升学压力越高,除非人少到一个度,啊,不过这边要解释一下这个升学压力高,不是指升学的压力高,是升学前给的压力高,人数变少分数是不会高的,但是问题就在于人越少,那卷的人就越多,现在之所以有躺平的人,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家都在卷每一个分数次次破新高反正我也上不了,干脆躺平给自己一个平淡的人生,但是得人少了,班级前十变成了班级只有前十,那他们就会有了我是不是有机会?这种感觉,然后他们也跟着卷起来了,然后因为内卷这是一个效应,他卷了,别人更卷了,搞得他也更卷了,就这样无限卷起来了,高考分数线还是那个分数线,但是在高考前给的压力成倍增高,人口数量高到一个度或者低到一个度,那么升学的压力就会变得极低,但是中间夹着的这一段就不伦不类了,对于人口低到多少才会把升学压力降到极低,那大概是等我们就五六亿人的样子

【回复】[辣眼睛]人越少,资源越少,原来100个学位 1000个人抢,假设没人了后只剩100个人,某些原来有含金量的学校获得的资源也会减少,含金量会变低,社会只认原来100学位里面前十的学位,然后变成10个学位100个人抢,想要好的学历和资源,卷肯定还是要卷的,但是人少的好处是大家不管咋样肯定都有自己位置了。
【回复】内卷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源不足,人少了资源够了那就不叫内卷。。。
【回复】什么东西,你要不要看看东北分数线与南方各省分数线对比,再说话
游手好闲的禹:
不过是临近高考要累死的学生的最后一抹幻想罢了[藏狐][藏狐]

【回复】幻不幻想的跟他也没关系,50年都多大了
【回复】回复 @不灭的女英雄归来 :50年临近高考的学生
大勒个饼:
教育游戏的本质就是分出高低贵贱,核心关键词是淘汰,不是培养

【回复】回复 @一颗白桃er :教育不是,以排名为主的考试才是筛选
【回复】是的,教育的本质是筛选
【回复】现在的学生很小就有那种避免成为“底层人”的意识了[辣眼睛]
爱撕小熊裤衩:
省流:最后,西安脚大成功录取了一名把abandon翻译成坚持的学生[doge]

【回复】回复 @神戳戳的布丁 :放弃[doge]老梗了,高考词汇书第一个单词就是“放弃”
在月亮的左边:
至少现在的底层还能靠学历卷一卷,卷掉一批人,往上卷一卷。现在学历的贬值已经让底层人民很难通过学历翻身,想想二十年后的底层

【回复】美服日服已经给出答案了
【回复】我二十年后不会去捡垃圾吃吧
【回复】回复 @看_挂钩发电 :巴西服更有参考价值
一只汤咂:
以为人口减少社会竞争就会减弱是一种小布尔乔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回复】重点不是人少不卷,而是人多只会越来越卷
【回复】回复 @-明了_ :确实,人少不一定轻松,但是人多一定会越来越低效
【回复】是这样的,人少了,社会总需求相应的也就少了,国家和企业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岗位来维持高昂的人力成本了,自然而然,很多现实变化都在适应社会实际,而不是简单的地说人少了竞争就少了[2024][龙年]
摆烂才是唯一真理:
我们的祖父辈看我们现在的高考就是这个样子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个时候,一个本科生相当于现在985学生,甚至还要更高。我高考出成绩后告诉我姥爷我全省排500,我姥爷“不错不错”。我还纳闷怎么不激动呢,后来聊天发现当年我姥爷和我姥爷的弟弟两个人高考全到了清华的录取线,因为一些政审方面的原因没去上,只能去省内的吉林工大,怪不得老爷子觉得我排500没什么

【回复】你爷爷那辈能念得起几年书,不用迫于忙生计就已经超过99%的人了,毕竟全国一半人都不认字😓
【回复】反过来了[笑哭]这说明我们更难考啊
【回复】当时高考不难,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难
威斯ter:
新生儿少了就会合并学校,然后进行精英教育,可能就不应试了,但是只会更累[笑哭]

【回复】回复 @怀特女士_- :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社会资源足够了以后可以支撑大部分人去接受精英教育,不想当精英也没问题,像西方一样给摆烂的人发补助金。而且共产主义的实现前提必须是精英社会,如果新生儿减少的话精英教育的趋势是必然的。
【回复】快乐教育也好啊,至少是快乐的普通人,应试教育只会培养痛苦的普通人
【回复】回复 @八十年代蒸汽梨花 :所以新生儿少了以后其实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就更大了,首先新生儿少了以后住房就不成压力了,而且随着科技发展,新材料普及,住房只会溢出而不会短缺(除非guojia纵容ziben运作),必需生活变低,底层的人也能过上相当于现在中产的生活,这种家庭的孩子就会有选择自己人生权利了。
TimeXMark:
哈哈哈哈up的长相好独特,眼睛有种忧愁的美[吃瓜]

【回复】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脱单doge]
【回复】有一种某C2考试周三天考四门连着通宵的美[OK]
【回复】回复 @随和的让我想想 :哈哈哈林妹妹[嘉然2.0_可爱捏]
纳西妲大事不好:
大家以为的人口减少后:这里有八百个岗位要招人,但来应聘的只有八十个 实际上的人口减少后:九十岁退休,每月1天假期

【回复】资本市场是一定要保证失业人口的,就算只剩下两个人,也得有一个抢不到工作的
【回复】90岁退休有可能,每月一个假期也有可能,但除非是战时这两点不可能同时发生[呲牙]
【回复】这么惨,你替我多生几胎
榴莲望雪:
到时候人就不会作为主要生产力啦,学校会缩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的培养方向就是提升整体文化素质,完成最基本的辅助智能机械化工作就可以啦[微笑]而另一部分少数人就是管理,研发,艺术的方向。还是那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在什么集体,组织里,需要的管理者、尖端人才的比例是不变的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大家生活的更幸福轻松大概是一定的了[脱单doge]

【回复】那要你对幸福的定义了,只要你肯摆烂,不去大城市,不结婚生孩买比较贵的房子什么的,生活成本肯定是有所下降的,你的工资应该能让你过上还不错的日子,如果你觉得这样的生活对你来说是幸福的话,那肯定会更幸福更轻松
【回复】回复 @不可测的猫 :其实在哪里都不容易,不去大城市工资相对应也降低了。[笑哭]我们这种小县城,回来的很多都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自己工资低但家里能给帮助,就过得很滋润。但是不结婚不生子是真的轻松(经济方面),只要能扛得住被催的压力。

校园 高考 中学 教育 人口 新生儿 belike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