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我想换更大的房子,过更好的生活,这有错吗?

作者: 王德峰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5-09 18:04:44 浏览:194646 次

【王德峰】我想换更大的房子,过更好的生活,这有错吗?

六微散人:
欲望的背后是需求,需求很多是被创造出来的,这就很恐怖了。

【回复】不赞同,need和desire是不一样的,卧榻三尺是need,广厦千尺是desire
【回复】需求和欲求是不同的。比如你需要一个包装东西,和你需要一个LV的包是不一样的
【回复】回复 @永不妥协W :还有一个原因,工作太多,闲暇太少,缺少专属于自己的时间。[doge]
ogling-goggles:
去人欲,去的是过度的欲望。度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

【回复】https://b23.tv/2j2K6y6 wonderful粉丝基地,一起讨论哲学传统文化,共同学习成长
bili_木火通明:
欲望过重肯定不好,欲求不得,痛苦会越来越多,贪嗔痴慢疑越来越重,白白消耗自己的精气神[笑哭]无欲则刚,这四个字还是有道理的

【回复】回复 @丨雾雨魔理沙丨 :[妙啊]是因为没有欲望所以刚,而不是想要刚所以去欲。偏执不一定有好下场
【回复】回复 @丨雾雨魔理沙丨 :这个欲就是指过度的追求,并非让你真的做贤者[吃瓜][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doge][doge]无欲是不是其实也是欲?
aadao:
其实动物也有,我观察过不同的流浪母猫,都在有食物的时候,会考虑小猫

【回复】回复 @嗔念起障门开 : 不是,我没说清楚,王老师说动物没那一层爱的思考,我觉得动物应该也有,而且也是差等的爱,母猫对小猫就是【亲亲】,我说的流浪猫考虑小猫,不是在有食物的时候允许小猫一起吃食,而是它在获得食物的时候,脑中首先考虑到小猫,证据是:有一次我看到过一只流浪老猫,它捡到一块人丢掉的蛋糕,它叼着蛋糕回到了小猫藏身处的附近,并发出叫声,接着小猫们就出来了,它放下那块蛋糕,看着小猫吃,它没有动口。这一系列的发展,我认为是符合这个爱的考量的。 PS:其实我觉得猫应该是不吃这东西的,可能流浪的猫没这么精细,觉得这玩意可以吃,那就是食物
【回复】也许你搞错了,流浪猫妈妈比你想的要残酷的多多得多。在母乳的时候她就会刻意的让最弱小的小猫少吃奶,然后如果有多余的母乳才会喂一些(她会衡量最近自己的营养摄入,如果不够她甚至会躲开更甚会凶小猫),小猫营养不良很容易夭折,猫妈妈会毫不犹豫的把它吃掉。 完全没有人投喂的流浪猫妈妈,一窝5-6个最后能活下来三个都是非常幸运的。甚至被人接回家的猫妈妈一窝一只不死也是万幸。 动物本能真的很残酷,真的不要比。
【回复】回复 @流光伴夜读 : 你理解错了,【流浪老猫喂小猫】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这很正常,生物都是如此,不然生物如何繁衍?所以你没看懂我的例子想表达的东西。我的这两个例子里还有个关键,就是【克制欲望】,王老师认为动物是不存在这一点的,这是人类特有的。老猫喂养小猫当然是个很正常的本能行为,但是我看到了老猫喂养小猫的时候,它有差等的爱和欲望的克制,它让小猫先吃,而不是【它们不会考虑谁先吃才是好的】。同样狗的例子更明显,它克制了欲望,如果没有思维,本能会让它在这种情况下绝食吗?即便会,会让它转过头去,表现对食物带来的诱惑的抵抗吗?我例子只是简单描述,这绝对不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生理性的反应,应激了还能因为仅仅是【鸡腿换了个持有人】就能让它立刻恢复正常的可能?建议你先查清楚什么是应激反应再拿来做解释。 你只是集中在没有理解我观点的核心的情况下在方法论的层面的质疑,但是你的那些替代解释,没有直接证伪我所观察到的那些现象本身。
童趣了:
要区分合理的欲望和过度的欲望,如何衡量合理和过度,一个比较好的参照标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ge]

【回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回复】回复 @bili_1753972157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不合理的想法怪癖剔除掉,己所欲勿施于人,如果合理的不合理的都勿施于人,恻隐之心,父母关爱子女等都是合理的也勿施于人社会,社会毫无伦理道德可言,法律是社会最低的道德也无法构建,所以前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法更好。
【回复】我觉得应该以自己的工资和要养的人口为标准
_听风_吟_:
个人感受: 1.发展利人利己的欲望,抑制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欲望 2.控制欲望的“度”,避免穷奢极欲 3.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

爆炎侠Y:
有欲望是人之常情,去人欲说的不是绝对不让人有欲望,更多的是在强调因为想满足欲望而滋生的各种恶性恶行。与其说去人欲,不如说正人身。

【回复】涝的要排水,旱的要浇水,这是天理,而人做的事情却往往是给前者挖灌溉渠,给后者断水
【回复】回复 @深海大树守卫 :所以道德经给的方法是有德行的人去改变
江南妖道:
十个人有十个馒头时,看到的是素养。十个人有九个馒头时,看到的是人性。十个人有一个馒头时,看到的是兽性。

【回复】[吃瓜]就算有十个馒头,你可能分到一个,也可能连半个都分不到,现在2%的人占有80%以上财富。
【回复】有几个都一样,总有人想拿走九个。
ヽ天上白玉京:
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doge] 好日子不是谁都能过的了的,就像大鱼大肉也不是谁的胃口都能消化的了的。[吃瓜] 有食肉动物,有食草动物还有腐食类动物。[抠鼻]

【回复】有没有可能啊,我是说一种可能,食草动物是吃不到肉所以才吃草,不然谁愿意吃纤维又多营养少,还需要几个胃来消化,还要来回消化不停反刍,食腐动物同样是捕猎不到信息的,大型抓不到,小型又被抢,你看一下食腐动物长期吃新鲜肉会怎么样,秃头的秃鹫头上都长满了白色的绒毛
【回复】回复 @MDS白小飞 :谁稀罕吃肉,你不知道肉食动物寿命短促吗?[滑稽] 素食才是进化的高级阶段,其实植物才是大自然的王者,直接以负熵为食,光合作用就能生存。 那长寿的树木都活万把年! 名副其实的“万岁万岁万万岁”。[抠鼻]
退役船员赵小凡:
欲望是本有的,因为我们都是生命体,它没有善恶,没有错,但实现欲望的时候,一定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就应当从心体上起念,而不是从躯壳上起念。

【回复】生理的欲望,物质的欲望,精神的欲望,各种欲望层次不同
常观己过勿盯人非:
人有心便会有念,有念便会有欲,有欲不是错,因为欲而做的事有对错,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底线,做出恶事是恶欲,做出善事是善欲,想帮助他人也是欲,那么何为善恶?我认为损害他人利益来利己便是恶,损害自己利益来利他便是善,损害弱者利益来利强者便是恶,损害强者利益来利弱者便为善。

搅拌黑白光阴_Charles:
欲望本身无善无恶,实现欲望有善有恶。

【回复】社会关系中,善恶有别,所谓儒家“爱有差等”,“亲亲”要求亲人先于陌生人,墨家的“兼爱”爱无差等是不可实现的,没有根基。而"爱有差等"不可自身先于亲人,这属于从自身躯壳上判定善恶,“不可忍”。
【回复】人活着身上便有欲望,无善恶,这是人之本性。而实现欲望是要在社会关系中达到,有善恶,要在社会关系中判定善恶,不可从自身的躯壳上判定善恶,否则人便什么都做的出来,此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了无断:
欲望没有错,错的是欲望背后的东西是什么?欲望背后能带来什么?

【回复】回复 @亚太人种文明圈 :阶层利益[tv_doge]
【回复】回复 @了无断 :谁身上没带点病毒?你天天往医院跑吗?什么是社会?你能搞明白吗?古今中外,那个社会没点“病毒”,不要太理想化双标化了
【回复】回复 @了无断 :以点代面的逻辑思考本身就不合时宜,这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社会的发展不能因为几个“不同点”而被否认。你列举的十个不同点不能否认成千上万个相同点
roileo:
“我的锦衣玉食怎么是以别人的衣不蔽体为代价的?我的锦衣玉食都是我辛辛苦苦奋斗得来的, 别人衣不蔽体都是别人自己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doge][doge][doge]

不同中的相同:
有口饱饭,不偷不抢不贪,其实就已经是大善了。 因为那些都是动物身上自带的东西,能够压制它们不去损害他人,就是大善。

BECONMING:
没有错,但是往往欲望达成的时候,如果你付出远超过自己原先所设想需要付出的代价,那么大概你是不会产生什么满足感的。

社会 哲学 生活 欲望 买房 罪 买车 资本 王德峰 王德峰的哲学课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