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自动原理,此视频质量极高!看完顶你学三年!看不懂直接抽我!

作者: 畦念娃分类: 科工机械 发布时间: 2024-02-14 15:33:50 浏览:726579 次

枪械自动原理,此视频质量极高!看完顶你学三年!看不懂直接抽我!

某块次元世界的住人:
谢谢up,自己试了一下制作有点困难,但是现在已经买到了

【回复】为什么你的评论会单独特别提醒
【回复】好家伙,让他买到真的了
【回复】回复 @畦念娃 :但他ip是美国啊
畦念娃:
视频较长,建议点赞收藏后慢慢观看!

【回复】不超过1小时我一般不会把他叫做长视频
【回复】在b站不超过1小时的视频不会称为长视频
William-Afton:
结构对加工精度有要求→德国枪械[doge]

【回复】对结构要求没那么多还大规模采用冲压工艺:苏系枪械
【回复】回复 @看看我的小手艺 :ak:好好看看我的枪机
【回复】回复 @-碳酸氢钠- :苏系多数复杂点的枪都是冲压工艺,从二战的波波沙到冷战的vss西蒙诺夫射手步枪都有不少冲压件,除了枪管
心灵之殇的救赎:
以前巴西警方曾经收缴过.50bmg的冲锋枪 自由枪机的所以只能说大力出奇迹 [doge]

【回复】3K时代的凡人款爆弹枪是吧?[妙啊]
【回复】回复 @不吃茄子-可爱版 :厄利孔20毫米防空炮,真的是靠大力出奇迹,靠个巨大的弹簧和较重的炮机,来实现自动射击,而且还是提前激发炮弹,炮弹还没完全到炮管就射击
【回复】加重枪机,拉长行程,加粗复进簧
醒醒睡睡星星:
下一期能不能讲解零件制造相关的知识[妙啊]

【回复】AR步枪的机匣和鱼骨一般采用7075或6061铝合金,其上一般有阳极氧化或涂层等表面处理,而弹匣释放和排障钮以及扳机、击锤组、枪机(BOLT)和托芯等为钢制,其表面一般采用磷化处理,而枪管一般采用钢制,其内部有镀铬涂层而外部采用磷化处理,枪口装置一般使用钢制,少数消音器和制退器为铝合金制造
【回复】一般AR步枪的零件和机匣都为CNC机床切割而成,枪管内部膛线由车床或拉线机加工而成,采用镀铬技术,机匣,鱼骨等采用涂层或阳极氧化处理,小零件(例如扳机,击锤组,空仓挂机释放钮,排障杆,枪机,托芯,弹匣释放按钮,防尘盖)为磷化处理,后托,握把一般为尼龙材质,采用注塑工艺
【回复】回复 @我愿做自由的风丶 : 这两种都属于优质航空铝合金,其重量较轻,硬度较高,且成本在合理范围内,适合用于轻武器制造[洛天依]
ID9D0:
[doge] 外部世界已经到了,这么紧张的地步吗?[妙啊]

【回复】人类在弄死同类,这件事上没有谁比人类更懂了,所有武器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杀人[脱单doge]
【回复】艺多不压身[喜极而泣]。 要嘎的时候总有反杀的方法。[滑稽],你说是吧。
咗纳:
读书的时候有这种视频看真的会当作宝贝一样收藏。现在只关心温饱问题!

【回复】谁不是呢?生活磨灭了太多人的热情![大哭]
【回复】回复 @鲁鲁界 :然而我评论了也不点赞不收藏
【回复】然后收藏比点赞还多[doge]
02__missing: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面是实践时间,麻烦up把材料链接上一下,再顺便借个机床[doge]

【回复】cnc编程的先进去蹲半年[笑哭]
【回复】回复 @不知道这能用么 :买钢胚,自己车一根[滑稽]
罔夕-晴雨:
u1s1,m16要真是史的话那🇺🇸军为什么换装不成功,虽然有一定不可抗力因素存在,但她的问题又不是解决不了,斯通纳老爷子能和卡老爷子并列枪王称号并非浪得虚名(有一说一,m16三连发纯纯官僚主义设计)

【回复】16最史的地方是三连发,其次是铝制弹匣,其他地方还可以改进优化,唯独这两个没法改只能换
【回复】三连发被马润喷死了,没有单发精度和连发的压制力
【回复】后来改了那么久了,已经很好了[笑哭]而且现在火药技术精进,只要日常保养到位,直接吹气也不会导致太多故障,再加上美军用了那么久的AR,换成别的不习惯[笑哭]你看他们大部分新枪都是类似AR外型
2E15nM80Vk7yU9z:
整体来说作为科普不错,但还是有些不太好的地方。 一来前冲击发主要是指的击发时枪机继续前冲抵消部分甚至第一冲量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减小后座,增加武器连发可控性(这段在教材 自动武器设计 上有相似描述),其代表例子有厄利孔机炮,an94突击步枪和qjz171山地机枪,其中an94是闭膛待机(其实从定义学角度来说,规避atf而生的撞火枪托也能算是前冲击发[doge])。mp40那个就是单纯的开膛待机。 而且开膛待机也不是纯粹的对精度不利,对于二战冲锋枪来说,如mp40甚至没有单发档,也不存在单发射击精度,而在长/短点射下,开膛待机因为首发和第2-n发的击发状态更为接近,没有闭膛待机那么明显的首发离群问题,点射精度会更高。 此外,AR15作为气吹原理举例实在是个不太好的例子,AR15的自动原理在整个自动武器领域都可以说极为邪门,其更合适的描述应该是“内活塞”。 原教旨气吹应该是mas49/56步枪,杨曼步枪,77/85高射机枪这种,枪机上/下方开盲孔,气室后接一根导气管插入盲孔,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导气管喷入盲孔推动枪机,其本质上是一种动静混合气室长行程活塞的变体。 而AR15的导气原理本质上是机框作为气室,枪机末端作为活塞,气体进入机框不是推动机框后座,而是撑开枪机和机框距离,实现开锁,也因此被称为内活塞,和标准的气吹式有很大差别。 内活塞出现可靠性问题主要在于这个结构对停留时间的把握,需要对比如气室的位置,膛压峰值,以及气体到枪机开锁后座位置等的协调更加精确,气室靠前了停留时间短,开锁能量不足,无法走完后座抛壳动作,靠后了射速太高撞坏机匣还容易有骑弹故障等,其主要出现在卡宾和短身管AR上。但这个部分调好了内活塞原理可靠性一样很好,比如lmt,kac,n4这些成熟的卡宾AR。 而原教旨气吹可靠性也是很强的,如77/85甚至能够达到武装泅渡的需求,在和长行程88式坦克机枪的竞标中就是在这个附加赛环节将其击败胜出。

喵喵大蒜头:
一些看视频的孩子我要说一下,不要觉得看完视频就能成为枪械大师了,这个视频里应该是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扳机联动方面的知识的,毕竟击发方式也就那几种,非常好理解,但是在那种狭小的空间里要放入一整套的扳机与击锤等一系列的联动系统会使构造极为精细,那才是重点。还有别一看到这些东西就刑刑刑的,妈被判刑了是吧

黑暗的墨斗鱼:
我怎么感觉还是导气式最靠谱,以前我觉得自由枪机肯定有什么装置闭锁后开才知道全靠牛三定律[笑哭]

【回复】好处也有的,自由枪击配合短枪管,射速能达到导气式望尘莫及的水平。这世界上就没什么完美无缺的玩意,导气式成也闭锁可靠,败也闭锁。自由枪击根本不闭锁,射速全看枪击运动速度[doge]
【回复】不然呢,你猜猜枪械是怎么进步怎么淘汰的[笑哭]
老板没虾:
管退万能啊,连发射药都不挑可以用黑火药

【回复】我现在可以一一列举,内格夫可以调节大导气量让其恶劣环境保证可靠性,正常导气时保证枪械寿命和可控性,她作为一挺班用机枪,即能加装弹链射击,还能兼容弹匣弹鼓射击,通过加装不同转换器,可以通用世界上一切同口径弹匣。 换配件不用说太多能做到的了 更换枪管一枪多用,scar,这东西可以10分钟换枪管让其又能当短突cqb,还能成正常的步枪一样中距点射,再加一个下机匣组件你甚至可以射7.62nato直接成精确射手步枪 发射特殊弹种,比如枪榴弹 平衡后座 aek971 平衡后座原理,运行时二活塞一向前一向后运行,可以减小甚至彻底消除枪机后座冲量,导致这枪后坐力微乎其微,而且实际上他并不沉重
【回复】回复 @不科学的磁重接炮 :德军保守,拒绝管身开眼(导气孔),厂商只好枪口那里想招儿 [doge]
【回复】导气式可以通过可调节导气箍让其在恶劣条件下改变导气量保证可靠性,优良条件下保持高效,还能加装配件保证运行,还能改变供弹具情况下保证运行,还能快速换枪管实现一枪多用途,还能浮置枪管提升精度,还能一枪两活塞平衡后座,还能调节导气量满足特定弹种射击,这些管退都很难做到。 以上功能你都可以在现实枪械
星河依尘:
已阅,有没有兄弟分享一下材料参数[doge]

【回复】公安局有详细的,可否前来一叙[脱单doge]
【回复】要什么参数?山下彻也拿水管和电池击发都能成功
【回复】多找几个人验证材料可行性[doge]
鱼还得鲤鱼:
实际情况是开膛待击的枪子弹散步可能更集中。之前忘记在哪儿看的了,好像是说PKM机枪的一个视频里提过,虽然够呛能直接命中靶心但是散布没那么大

【回复】开膛待击下每一发子弹都需要经历,闭锁、击发、开锁、抛壳这四个流程。也就是每一发子弹射击时的条件是差不多的,其散步也就会小一些。 而闭膛待机下的第一发没有闭锁这一步,是直接击发。从第二发开使才会经历闭锁这个步骤。因此第一发的弹道性能会和后续的子弹不一样。
【回复】你理解错了,你说的是首弹离群的问题。闭膛待机武器在一次连射中,第一发子弹和后续子弹的散步不同。
【回复】回复 @YumeKara :学到了[抱拳]

枪械 机械 射击 科普 武器 原理 科技 军事装备 自动 机构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