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半点冤枉

作者: 罗兰朵女士分类: 家居房产 发布时间: 2024-03-13 21:20:00 浏览:404803 次

没有半点冤枉

70_SENNCHI:
感觉罗兰朵女士以后能把稿子整理整理出一本乡土文集了

【回复】回复 @游离海獭 : 出书哪有听罗姐有感情的朗读舒服
【回复】有种时代中的普通人的平淡感,很有魅力
吉利羊:
命运给出的拐点,都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日子里。那一天,和旁的一天一样平平无奇。那一天所做出的选择,和这一生所有的选择如出一辙,没有半点冤枉。

【回复】回复 @心有雷霆面若镜湖 : 出自这个视频。
【回复】命运给出的拐点,都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日子里。那一天,和旁的一天一样平平无奇。那一天所做出的选择,和这一生所有的选择如出一辙,没有半点冤枉。 这句话值得!
夜色微醺faye:
每家都不想养女儿,但每家都想要儿媳妇。还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里解释的很好,但愿每个女孩子都记在心里

【回复】该记在心里的女性都记在心里了,我就不想给别人当上门媳妇,吃苦受罪当冤大头还被反污“招商银行”。
【回复】回复 @iris_yiyiyiyiyi : 她讲得是故事里的“每家”,也是故事外有同样情况的“每家”,而不是无差别的“每家”。 我是女的,我父母没有不想养女儿,我不会代入层主所说的“每家”。
【回复】回复 @iris_yiyiyiyiyi :你这个理解能力,以前阅读理解分很低的吧[笑哭]
梅听剑:
以现代城市年轻人的眼光来看,那个年代农村里大多数人的故事都荒诞而不可思议

【回复】就算是当代,也还是听到过离谱的事情,大概也是那个时代的人说的话,因为现在娶媳妇难,就有人说让同母异父的女儿说给哥哥当媳妇!
【回复】回复 @不爱吃肉的小姐姐 : 说到底还是思想没跟上,九年义务教育掰不过家庭教育,我室友90后跟我上一样的大学,嘴里还是生女儿=赔钱货断子绝孙,明明自己也是女生,这类人跟那个年代的人又有什么差别
【回复】看地域,有的地方三四十年前思想就很进步,有的到了今天仍有匪夷所思的保守风气。
墨鱼猫:
这一期的故事,简直是上一期不计回报种善因得善果的奶奶的故事的反例。没有情意的算计,到最后就是人生里的一场空。他们不是没有获得好生活的可能性,但每一次都做了不好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理性”的,也是非善的,也是冰冷的,无法形成正向的“能量”互换,导致在每一个人生节点的选择后走向了更不好的路径。

【回复】回复 @bili_72526077353 : 我觉得关键是他们没有把领养的第一个女儿当人好好对待,要是做主嫁了,而不是不闻不问等着女孩自己私奔了,或者说,过了几年那个女孩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可以和好,也不会有后续那么凄凉吧。
【回复】我们现在以上帝视角回看这件事情,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脱离不了环境因素。在那个特殊年代,人有视野、想法的局限性。当时阶级思想是很分明的,地主是过街老鼠,党员是追星捧月。尤其对一些信仰忠诚、追求上进的党员来说,跨越“阶级”是难以接受的。
【回复】回复 @bili_72526077353 :那大声揭发秀芳和技术员幽会让她名声扫地呢?本质就是压根不替秀芳这个养女想,甚至压根不想她好。
loxibit:
我从话里话外总觉得养父母对秀芳可能有些不太光明的心思,而作为这个家里唯一有点智商也有点姿色的女儿,出走挣自己的出路是必然。然养父母仗着“养育之恩”就觉得有控制女儿的权利,一旦女儿掀桌,就把她剔除出家庭范围作为惩罚,实际上这对女儿未尝不是种解脱,父母还觉得自己拿捏了。就很可笑。李婶对自己无子的事这么介意,儿子打光棍,也没见她多着急,不像我妈,总会担心我没后代奉养会怎样,大概这就是养母,反正她自己有儿子养老,至于儿子是不是孤独终老她一点也不担心,大概也就是欺负两个老儿子都不聪明,想不透这一层吧。

【回复】如果秀芳和技术员能成,或许能把这家庭带上一个台阶。也许老唐是把秀芳当做童养媳,想留给火娃或者木娃吧
【回复】回复 @苗苗画的烂画 : 家里要是有农村人或者在农村待过,就知道农村真的会发生这种事,越穷的村离谱的事情越多。
【回复】回复 @劈柴炮灰 : 那个技术员根本不会娶秀芳,就算没有“抓奸”那一出也不会娶,就像那个年代无数的“小芳”一样,只是玩弄罢了
中指坚挺:
那种日子万不可再来,万万不可。秀芳跳出去挣命,想回来不被接纳未尝不是好事;木生跳出去又跳回来,也是外面打拼的不易;老唐李嫂普哥之流的眼界,影响了他们命运的抉择,这种自己主观判断而非别人影响的命运,不算悲剧,只显可怜。不管才学深浅,但看眼界高低。

【回复】然鹅种种迹象表明 那种日子随时都可能会卷土重来[辣眼睛]
【回复】回复 @美林湾湾 : 因为像老唐李嫂的“聪明人”越来越多
【回复】回复 @橙色惡魔 :聪明反被聪明误,农村我可见过太多这样的了,自以为是的聪明。
阳华与苹果酒的诗文:
看完以后不太懂为什么老唐不给秀芳找婆家,明明那个技术员条件挺好的,是图什么才一直不给秀芳找婆家

【回复】可能是想养个女儿在身边干活养老,这个情况其实普哥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可惜普哥地主子女配不上党员家。
【回复】回复 @罗兰朵女士 :这就是把女儿当成保姆养啊…现在说可能有点马后炮或者结果论,但就结果而言真是啥人有啥报
【回复】我以为是想让秀芳直接嫁给他们的儿子做媳妇[笑哭]毕竟有个傻儿子,说个健全的媳妇太难了,秀芳就当成他的童养媳了,所以一次次的搅黄秀芳的姻缘,只想把秀芳困在家里
芹菜不吃不吃:
听过受了欺负的人说,善未必善报,恶未必恶报。但活得久了,有的时候觉得还是有的。

【回复】我也觉得,不是有什么天命,而是因果循环,做恶的人可能不是做了这一次恶而获得报应,实际上在人生前进的路上一直秉持着恶的念头,才能栽坑,完成恶报
【回复】像这个故事里的人,困于他们的眼界,就会吃目光短浅的亏;损人利己,就会吃众叛亲离的亏。从这个角度讲,确实会有恶报。
【回复】如果一个人不变的话,造成上一个果的因,和下一个果的因是一样的,也就是这个人的行事风格,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在我看来也就是碰巧最后结的是个恶果还是善果的区别,时代的机遇,历史的进程,个人的选择共同汇成了这个最后的果,善恶只是个人选择的部分影响因素,也许关键,也许不关键。
cheney的清风洞:
文采太好了,声音也太好了,就喜欢听你的节目。再给千百次机会重做选择,他们还是那个选择,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思维层次,估计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了。极大多数的农村穷亲戚们也没有您这样有能力改变他们命运的贵人,那么,这个亲戚和那个亲戚,他们看来如同漫长蹉跎岁月里平白无奇的日子一样,不用抱太多期望,就是命,改不了,但或许也怪不得。

爱喝NAI茶的灰灰:
命运都埋藏在那些平淡的日子里那些有意无意的抉择里

小摸鱼爱摸鱼: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但是前面的路是黑的,谁也不知道哪个选择是好,注定了随机性。

【回复】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为人太恶毒吃了报应。但凡做人留一线,都不至于福薄至此。注定立下丰功伟业的天才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等着被风口吹起来的猪,越是盯着“成功”,计较所谓的选择与得失,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遵循本心踏踏实实地生活,努力做个善良而快乐的人,哪怕不能出人头地,也不至于众叛亲离。
【回复】若我心光明,则即便前路黑暗,也不会迷失了大方向
【回复】回复 @JO瑟夫中國分JO :确实太恶毒了。老唐看不起地主,连技术员都看不起。亲手毁养女儿声誉,又不接纳她回来。普哥重男轻女
羽毛毛毛猫:
短视是很多人贫穷的原因,绝大部分农村都会尽快让孩子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我爷爷奶奶却是从早劳作到晚,每天只吃一个馒头,供出家里三男一女读书。当初他们成分不好被村里人欺负,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回村生的小孩继续出去打工,而我爷爷奶奶早就跟着孩子们搬到了城里生活

【回复】反了 贫穷是很多人短视的原因 眼界、见识、判断都是要有资源才能培养的东西
【回复】而贫穷又是很多人短视的原因,只要有一代被贫穷磨掉了些许底线,那么下一代在精神上就会被父母亏欠,精神底线越来越低,失去的就越来越多
【回复】我祖辈成分也差,一个地主一个资本家,但是两家都把我父母供到了大学。我就在想,他们之所以成分差可不就是因为他们之前家庭环境比较好,开过眼界么?有几个乡下人会像我外公一样上过私塾,又有几家会像我爷爷家一样解放前做过翻译官?虽然因为成分他们过得极苦,年长的几个孩子因为成分也永远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开过眼界的他们对教育的执念一直保留着,最后才会有我父母。你爷爷奶奶之所以能够不短视,大概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吧。
寒武纪的啤酒: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杀鹌鹑的少女》

【回复】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不重要。每天都是三岔路口。
【回复】每天都是三岔路口,每一个不同的选择都有不同的方向
双双可爱子:
算的太精细 一心只想赚便宜 到头来[笑哭]竹篮打水一场空

【回复】把利益看的太重了,就像手里的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流的越快。
【回复】做人要行善积德是有道理的
gss933:
可惜没有如果。 命运给出的选择, 都藏着那些不起眼的日子里, 那一天和旁的一天一样平平无奇, 那一天做出的选择, 和这一生所有的选择如出一辙, 没有半点冤枉。

【回复】不是那一天的选择,他即使那天选择继续养孩子,之后每一天花钱的时候都可能因为心疼钱把孩子退回去。要养好孩子决不是什么无心插柳就能成的事情,是上万个日日夜夜的心血浇灌。
天空飞的燕子:
村里的女人是村里穷男人的资源,其实不止村里,整个社会都如此。 男人外娶各种夸,能干,牛逼。 女人外嫁就各种骂,怎么难听怎么骂。 这个外的范围,小到村,大到国家,人种。

【回复】刚刚还在微博看到一个流量很大的博主,在号召男人要外娶,在高呼政府给外籍女人放开落户辖制,然而我也今天才知道单位里一个一起吃过几次饭的女同事,年初扯了结婚证,准备辞职回老家结婚再就业,那男的家里连房子都没有,不是说城里买不起房,是任何房子都没有,就是父母也没房子的,工作也不太稳定,我那个同事来这里上班2年,存了8万,她家里在镇上的,给了她一层楼做住房,我们村好多娶老婆没花什么钱的,都是在外面打工时认识谈恋爱娶回来的,所以,我就很奇怪,你自己好好谈恋爱啊,很多地方不需要彩礼的啊,你又吸引不了人家
【回复】回复 @池草青青 :因为一些人找不到老婆除了钱,其他也没有。[doge]
【回复】本质上就是没把女的当人,就当性资源,能走路的子宫而已
国家二级运动员:
听他人故事 品百味人生 也算一种阅历了不是

家庭 单身 恋爱 乡村 青年 婚姻 养老 纪实文学 年代文 我们住在B站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