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才叫故乡。【戴锦华】

作者: 戴锦华讲电影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22 15:20:37 浏览:309454 次

回不去的才叫故乡。【戴锦华】

辣椒肉包子:
很喜欢贾樟柯那句话:当我离开了故乡,我才真正的拥有了故乡。

【回复】“黄河的水声也是一种方言”
【回复】纠正一下,原文不是拥有,是获得,我记错了,sry。
【回复】我最喜欢两句和故乡有关的话,一句是生死疲劳里的“故乡是血地”,还有一句忘了在哪看到的,“你出生在哪里,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
斜阳飞鸟:
县城的人文环境才是最让人五味杂陈的。从北京的高校毕业不久后回到了家里,其实不能算家乡,因为六岁的时候就从真正的家乡县城搬到了现居的地级市,那个时候觉得地级市也不过和县城差不多。现居的小城,半个家乡,尽管楼房起了很多,街道上车子变得拥挤,但人文环境来说,还是让我感到痛苦,它一面人群拥挤生生不息,一面追着发展的尾气奔跑一身擦伤……就从教育环境来说,稍有条件的家庭硬着头皮托关系找门路也要来区里上中学,就像当初我快要中考的时候,区里有条件的家庭会尽力让孩子去太原读书一样。人和家庭过早地被分流分到三六九等,受教育成本被私立学校的崛起公立学校的衰弱以及人情世故搞得极其极其地高。我们一如既往地被告知如果能离开就不要再回来,一边在内心深处觉得对自己的故土还是有感情的,一面深刻地知道这片土地并不能放置对故乡的依恋。

【回复】对“故乡”的温情主义想像常常遮盖了内部的压迫性结构。
【回复】2020年秋天,因为外公大哥去世,陪外公回村奔丧,才第一次踏足我外公的故乡,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子,感谢扶贫工作,让沿黄公路新修到了这个村,尽管和新闻上展示的新农村相比,这里显得颓败老迈,以后的发展趋向应该是逐渐荒凉下去。同时也因此在六岁离开家乡后第一次回到那个县城,它的面目一新,原先的河滩和南山变得和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沿河沿山的景观差不多了,没有什么亲近的人在县城里住,无从寻找什么童年的记忆。至于发展水平,个人觉得其是在横向对比之中呈现对当时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意义的。当然在纵向的时间长河里,终究还是比过去要强不少。
【回复】回复 @啊啊啊少仔的说 : 越小的地方,阶级固化就越严重,文化环境越趋于保守。县城是有自己的人情圈子的,在县城人情关系网织的很密,每个人的关系网都可能有一定的重叠,这导致任何离经叛道或者不与大部队保持一致的行为,都会被视作“神经病”。人与人之间大概率常年来往,也导致亲戚朋友之间边界感很弱,反正如果喜欢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回小县城大概率是受不了这种氛围的。不恰当的比喻一下,就像。。三体里从四维空间回到三维一样,会感到生活是逼仄的。
刘洛书:
想到了最近网上出现的“中式梦核”,都是在怀念过去

【回复】我感觉中式梦核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千禧一代面对当下生活的压力怀念过去成长时期正在发展的周围的记忆的一种表达 用模糊的图像描绘了一代人共同的生命历程[微笑]感觉和县域文艺表达的内容很贴切
【回复】回复 @不要抢我idddd :提问还是回答,提问好像是B站私信,回答就是戴老师自答的没有文稿
【回复】是啊!回顾儿时真的宛如梦境(特别是经历了口罩时期之后
我看还有谁叫Heisenberg:
我觉得故乡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不是空间概念。大部分思乡之情并不是对某个空间的思念,而是对一片地域、一些人际关系甚至自身的某个年龄段的思念,这些东西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空间坐标的,只有时间坐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上,你拥有故乡,在其他的时间上则没有。时间不可追回,因此“故乡”和“逝去”两个概念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将是永远绑定在一起的。而所有空间上的返乡,都是刻舟求剑。

【回复】“所有空间上的返乡,都是刻舟求剑” 你说得真好,所以以我的视角上看所谓的“近乡情怯”不是没有衣锦还乡的怯,而是那个你想让他看到你衣锦还乡的人,已经不在了。
【回复】同意时间概念的解读,但空间上的返乡,哪怕是刻舟求剑,也算是有一个载体,让自己多一些可凭吊的理由。伫立别处,可能还只是因为突然的一句话,眺望着万水千山外的某个方向,嘴里念叨着某些名字尝试咂出味来;但真当你站在曾经熟悉的路口,看到久未蒙面的炊烟,闻到雨后夹杂着青草气息的土腥味,或是在某棵树上依稀辨认出自己幼时刻下的名字,那一刻的空间和时间才会完美融合吧?它可能并不美,但记忆的滤镜将在此刻放至最大。
【回复】“所有空间上的返乡都是刻舟求剑”实在是足够惊艳又足够贴切的比喻。关于四维空间、时间轴和三维投影的格局已经在我心底铺开了。在这个比喻里,流淌的是时间,而同一水平线上的是重叠的空间;至于丢失的剑,则是那个被称为“记忆内核”“精神家园”的所在。现世的时间是线性单程的,如同逝水,但比“刻舟求剑”更悚然的是,无论付出如何巨大的不可量的努力,我们终无法克服时间浪潮的阻力回到至高势能的上游从而重获完整。除非,现世是一个环。
不精云的咆哮:
王朔在《动物凶猛》里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孩子,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回复】与大院子弟相比,乡愁也不过是一点聊以慰藉的毫无实际作用的感怀罢了,与高门大院带来的好处相比不值一提
【回复】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一厢情愿的想象。
【回复】高晓松也这么说过。。。。别太何不食肉糜
潘東尼:
我曾以为故乡是某个地方,后来才明白,故乡其实是一群人,是一段时光,是一种关于自身的存在状态,是此刻站在此处沉默的回望。

【回复】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回复】故乡是空间与时间的集合
【回复】是一段亮闪闪的时光隧道
辛丞Alex:
我查了一下,戴老师应该是山东苍山县人,应该苍山县在2014年改成兰陵县,电影应该是入围 First电影节的:BV1Ku411j71X

【回复】这还是个轮回,这个县名还是恢复了旧名。
【回复】刚刚查完,因为我就是苍山县人[OK][OK]
【回复】真的吗!老乡[呲牙][呲牙][呲牙]
芭蕉的遐想:
你清晰地明确,那里已不再是港湾,它是某种破碎的几经修复却最终轰然倒塌的东西。你对失去的那块空洞终于了然于心,但永远空洞,永远成为你的缺失。

【回复】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满世界的无处安放
【回复】对于留在中小城市的曾经的年轻人,对大城市生活奋斗的某种向往也会成为心里永远的缺失[捂眼]
榴莲羲羲:
离家十多年,我一度因自己没有那么严重的思乡情绪而感到内疚,因为这大概率是和父母的疏离相关联,不过我转而庆幸自己和父母的疏离感帮助我迅速成长以及缓解所谓的nostalgia,因为我后来回过头去看所谓的故乡,不光是迅速发展导致其变得陌生,其实大学之前的17年也并未好好了解过这个城市,有限的了解无非局限于以小初高为圆心辐射的小圈子罢了。没有所谓的【最熟悉的最令人心安的去所】自然也就可以做到随遇而安了。

【回复】故乡不一定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概念,是上升到了精神归宿的存在。所以人的故乡其实并不一定是生长的地方,而是让人精神得到归宿的地方。
【回复】县城小,我小的时候就那几条马路周围是村庄,去市里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小的时候那一方水土就是我的世界了。这种环境里的人比较害羞不够大方也容易恋旧享受一亩三分地的安逸却也受困于此。城市里因为人口流动大城市建设快,人们更活跃更懂得变通去适应不同的情况,做事更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问题着手而不是口号似的命令式的假大空、动不动就把国家放在嘴边的巨婴。
muchinmylife_:
想到古尔纳在华师对谈讲座上回答问题时说,思乡不是离开家乡,而是losing home

王青绿:
我家里的村名也因撤乡并村被取消了,也许以后的孩子都不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村了

【回复】归根结底,自己的故乡只有自己来在乎。对孩子来说,如果从小都没去过几次的话,那就只是父辈的故乡,自己的老家而已
湖广瓜皮总教头:
目前来说,最贫困县不等于最落后县。相信大家都了解过一些地方庆祝获评贫困县的新闻,最早的几批贫困县在财政转移支付的帮助下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与之类似的情况还有,班上拿助学金的同学,未必是家里最困难的。

【回复】人穷和基础设施穷根本不是一回事 像粤西北作为珠三角后花园 环境确实好 工业几乎没有 人均收入自然也上不去 但是体育馆大剧场大公园购物广场商业街是一个不落 我家乡是工业小镇大家收入还行但是作为镇级单位除了商业街基本啥都没有
_纷纷开且落_:
谁不是在时间中被裹挟着前行,一边寻找新的家园一边回望曾经的家园。 前路茫茫,而身后是一段段的夭折和一片片的荒芜。

言语清:
如果戴老师提到的贵州最贫困县城是指贵州最后一个脱贫的紫云县的话,我有一些纯个人的感受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父亲曾在这个县城工作过数年的时间,如果我没有记错,在2013-14年以前整个紫云县城是没有一条贯通全县的大马路的,县城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地名叫大灯下,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整个县只有一盏较大的路灯。高考结束后我从家乡离开至今的十年,同时也是这样的一个县城逐渐变化到戴老师口中超过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首都的繁华程度的过程。这十年间每一次回家都会感觉到故乡的变化,以至于常常走在街头恍惚自己并不在家。但同时像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样讲述家乡故事的电影,以及贵州近几年在奢香夫人、村BA、贵州美食这些流行文化上的存在感又不断在精神上使我感觉离故乡越来越近。在一个时代里同时感觉到故乡的远去和归来,真的是非常神奇的感觉。

有意思和有意思:
其实我有另一个问题,就是我所接触到的身边统计学,感觉老一辈对“市”好像不太感兴趣,比如老一辈的顺德人会说自己是顺德的而不说来自佛山,来自梅县五华也说来自梅县五华不说来自梅州,是因为市这一层变化太多还是因为什么原因?

【回复】在他们形成观念的时候,这些地方还没纳入市呢🤣🤣🤣就像我家乡同安,爷爷奶奶不会说我们是厦门人,去厦门岛内才叫去厦门。你讲到的顺德就更神奇了,2000年以后才正式并入佛山,到现在连车牌都不和佛山用同一个。应该是建国之后县级变化特别大,有非常多县撤掉改为市辖区,突然被隶属了,只有年轻一代才建立了认同感
【回复】回复 @一也呀 :顺德我知道,很多人至今耿耿于怀说是佛山吃掉了顺德,就跟广州吃掉了番禺一样。 其实还有一个现象我想分享一下。我爸妈是八九十年代来珠三角打工的,去过很多地方,然后你会发现,那么多的农民工会很自发形成以县为划分的小团体,哪怕是湖南江西过来的他们也会以县来划分小团体,尽管外人统称他们“北佬”“湖南佬”,但他们内部划分非常清晰,两个人打架很容易就变成两个地区的小团体打架。包括也有老人回忆说当年哪条哪条街全是我们县的人开的店。 就是他们潜意识里对团体的划分几乎都是按县这一层来划分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回复】地级市是一个更大的地区概念,而且是用大哥代表一众兄弟的概念,本质上各个县城都是独立的城市。而以前的府是一个父亲带着一群儿子的概念,府治可以在任意县。
天邪鬼小津:
开头就很难过了……最近几天回家,这个我住了18年的小县城慢慢的变成了我陌生的样子,我一整个童年、青春期成长的背景板,那个十字路口,整个都了重建了,包括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奶奶带我们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老房子,整个街区的景观乃至格局都变了,我甚至会在家附近迷路。青春期最常和朋友们一起去的本地连锁快餐店,终于也在今年关闭了最后一家门店。

圣诞怪物:
想起前阵子古尔纳在华师大的分享会上说:Homesickness is not about being away from home. It’s about losing home.

【回复】天,看视频时,刚刚想到这句话就看到你的评论!
努力工作的Parmai:
前几天去摩洛哥拜访一个朋友的亲人,感觉到了来法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亲切和熟悉。那个小县城的占据街道集市、横冲直撞的车和行人、烂尾楼、大家庭和年迈的奶奶、主事的叔叔和干活的姑姑,简直和我老家一模一样。虽然我的家乡烟台可能在景观上已经非常大都市了,但家乡的思想观念还远比真正的大都市落后保守太多。。。我一点都不怀念这些,我怀念的只有我的亲人、儿时伙伴和少年时光

【回复】大学在烟台上的,感觉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很怀念。后来看到了更大的城市,才觉得烟台是个惬意的小城
八月鸭LAGO:
可以去听下 mla的那首歌 《你叫我译一首德国歌词》 你叫我帮你译一首德国歌词 像在诉说着你心愿 拍拖 出国 交友 工作 生儿 难道不是为逃避寂寞不断? 祈求风和雨吹我返故乡的某处 异国没法消除我困倦 但为什么终于 返到故乡鞋也未转 却很想离去我的屋邨 但为什么终于 穿过海湾来到老远 却很想返回我的屋邨

中国 文艺 电影 北京大学 夜幕将至 贾樟柯 小镇青年 戴锦华 县城 活字文化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