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人不得善终,恶人却生活得逍遥自在?

作者: 太虚随谈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5-01 08:00:00 浏览:181832 次

为什么好人不得善终,恶人却生活得逍遥自在?

l香肠灬:
提问题的女生好像都要哭出来了,其实大可不必。你看到的好人活不长,我拿我父亲举例子,公认的好人,一辈子,最后肝癌,不到六十就没了。但是换个角度,我父亲的肝癌没遭罪,人没前一年,半个中国转了一圈看看亲戚朋友,回来后没几天入院,入院五天就没了,没的前一天还没大问题。别人的角度,我爸好人一辈子不长命,我的角度来看,所有肝癌去世的人当中我父亲可能是最不遭罪的那一个,这是不是善报呢。你认为坏人长命百岁,你没看到的背后还有情况呢,儿孙不孝你看不到,因为亏心事多夜不能寐你也看不到,他的病痛折磨你也看不到。我刷视频,刷到康老师讲五福临门,分享给大家,也希望那个女生能看到。一曰寿,死而不亡为之寿,有些人死了,但是永远活在别人的心里,有人长命百岁,死后可能家人都不记得他。二曰富,内心不缺为之富,马云我相信他是真的对钱没兴趣,因为他内心有缺是钱不能弥补的,所以马云不算富。三曰康宁,真正的健康是哪里都通,经络通,气血通,肠胃通,呼吸通,思想通。四曰修好德,有一位老师说,别跟艺术家交朋友,有时候很纠结,他的作品是真的好,艺术是真的好,但是这么好的艺术为啥是这么烂的人的作品。新闻各位看没看,郑爽,法院初步认定,暂无财产可执行。有钱但是缺德,全国人民都唾弃。她拿着钱真的能过好下半辈子吗?五曰考终命,俗话讲,寿终正寝。各位有点年纪的人会发现,医院里死的人越来越多,我小时候还记得,很多老人,头一天交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穿好寿衣,睡一觉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基本没有这样的老人了。寿终正寝越来越看不到了。发现了吗,这五福跟寿命的长短没关系,跟财富的多少也没关系。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祝各位,五福临门。

【回复】年纪越大,越开始明白,老人走的时候有尊严、不痛苦,是福报。
【回复】回复 @樱桃大狸 :我家楼下有个老人,白天还在爬山,晚上在沙发上洗脚就睡过去了,其实这样真的很有福气了,没受罪
【回复】用几率来解释更好,我向来不信有老天,就算有,天道也是绝对的公平 好人坏人跟蚂蚁命没区别,而用几率来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当你偷了东西就有几率被抓 偷的越多越贵几率就越大,这叫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而你与人为善不一定有好报 但总会有一个你曾经帮过的人 在你落难时拉你一把,当然也可能没有 如果你帮的是一个坏人 他不落井下石都算好了,所以自己要学会别烂善。
言小哇:
说白了太介意别人看法不是善良,只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导致得累

【回复】我家庭父母专制,我也是这种讨好型人格
【回复】回复 @米飞机场 :缺爱,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相爱的人就好
【回复】简单的事,就是跟三观正善良的人做朋友就行了。
红孩儿子:
意思就是真正的善是不求回报的,这个女孩错在潜意识里希望善得到回报所以她才难受

【回复】也并不是,就是他根本不理解什么叫善什么是恶,别人他觉得别人对他从他的角度讲对他不好,他就视作为恶,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讲,不一定,所以他只是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了善与恶,但这并不是真的善与恶
【回复】每个人的认知都受自己社会阅历的限制,或者说是除非自己亲身承受,否则无法相信他人承受的绝对黑暗,自然也不会把这种真实纳入分析
【回复】世上本就没多少无私的奉献,即便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也并不是不求回报的,子女真的一句问候都没有,又有哪个父母能不怨。所以有“真善”的可能是圣人,不能要求世人
酱香桂花米酒:
我觉得大师扯远了,其实人家小女孩,就是想问,为什么她总是受人欺负? 其实,简单粗暴,还回去就行了,不要有心理负担,有人对你使坏,你就以牙还牙,就这么简单 要是遇到复杂一点的情况,那就先看清形式,圆滑一点,保护好自己! 不要道德感太强,要明白这世道,跟学校里面教的完全不一样,要接受人性! 这小女孩,就是对人性失望了,但是要接受,人性本来就是丑陋的就好了呀,要习惯丑陋,再从丑陋黑暗中去寻找美好,珍惜美好,就好了!

【回复】小姑娘对这个报看的太近了,她所谓的善是带有功利性质的。总想着做了善事就马上会有善报,其实不是的,很多事现在种下的因几十年或者几百年才可能报应。古人说的九世尤可复仇,祖宗作孽,过了九世人家来复仇被灭国。末代吴越国国王钱弘俶未动刀兵举国投降,钱家也没被清算也使钱家千年人才不断。钱弘俶投降是因,没被清算是果,从更长远来看,钱家人才辈出也是果。有句话说,凡人怕果,菩萨怕因就是这个原因。坏女人坑三代就是一个因会影响三代人的性格,甚至是5-6代人的性格。
【回复】功利?假如你因为善良帮助了很多人成了有钱人但是这些人不断伤害你的家人,就问你的善是否会还在,会不会一念成魔。有句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更有证明力度,就比如印第安人热情好客帮助了那些外来的美国人,导致了整个印第安人种族灭绝,这是善有善报吗,印第安人很淳朴善良,但是没有善有善报却得了善有恶报
【回复】回复 @草薙京主宰火焰的男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遵循的是天道法则。我们用人道法则来套,就会发现根本不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只看人类之间的善恶,但天地这套法则,不只是看人类,包括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命存在,超自然存在,都算在里面。
叫我陈老板00: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同样放到个人身上就是,坚强有底气的善良才是良性循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小时候常说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你可以有救助蛇的善良,但同时也要有不被蛇反咬一口的智慧,没有智慧的善良最后大多都是悲伤的故事。

【回复】对的,如果救一个穷人,那个穷人是个无恶不作之人,就是老天爷让他受穷的,你把他救了,其实就是做了一件恶事,所以说不轻易介入别人因果,那个变卖家产救女孩的丈夫,救活后女孩不要他了,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丛飞和他媳妇 多多少少也沾点这意思,有些人本该去受苦,那是他们欠下的债
【回复】智慧很重要,我可以救你,你要是作妖,要有随时捏死能力,不然还是不要救了[tv_doge],会害了自己
【回复】回复 @诸葛易醉 : 不救穷 只救命 是有道理的 命悬一线出了事故的人 救他给自己加道德值 他之后能不能活就别瞎操心了
鬼屋游戏:
我善良是我的事,其他人怎么想是其他人的事,他们怎么评价也是他们的事,那就行了[吃瓜]

【回复】下意识去帮是使然的,如果是心里面有目的性就不是帮了,是图利。我帮你了我,我要收回成本,那就是想着善有善报去帮[呲牙][呲牙][呲牙]
【回复】回复 @听说6级号不能乱说话 :我不管这些的,我看见了我能帮就帮,其他人伤害我我不理他,几次以后对方多半就离开了,因为没有得到精神价值和钱财,我把他当空气对待,或者是好人我也当空气对待,在我眼里只是这个生物需要帮助,我能帮那就帮,帮不了那就算了,生物的反应我也不管的,虽然这样有点不像人[藏狐]
【回复】回复 @凹面片简 :君子论迹不论心[呲牙]
孝敬老妈投资自己:
关于角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都遵循道,就是客观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坏人做事没有恶报,要么祖上积德,还未用完,要么自己有大功德大福报,功大于过,就可以享受,但一直作恶就会快速消耗,直至毁灭;所谓的好人没那么多功德,做一点坏事就损福寿,很快就没了,个人的视角和上帝视角完全不同,还是太过片面

【回复】善恶同源而异名,今天的善就是明天的恶。你今天教人捕鱼,明天就会因为会捕鱼的人太多,池塘鱼不够而引发斗争。任何东西都只能转移而不能去除,公司招一百个人待遇很好,我看一个人可怜,破例招收。培养到他也能胜任,你觉得你做了好事,其实是把原来100名的东西剥夺给了他。阴阳轮转,善恶互换。无始无终,无因无果
【回复】这就是套套逻辑,一堆空话,糊弄人的东西,还套上佛教的来世因果论。唯一作用就是劝人向善,对实际矛盾问题根本就不能起指导作用。
【回复】回复 @Blackの白羽 :不对,道家的善恶不是这么肤浅的,什么祖上积德那都是啥也不懂得人编出来安慰自己和别人的。世界阴阳两面,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同理善中必有恶,而恶中亦有善,只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只看到白鱼的阳,黑鱼的阴,而容易忽略其中包含的阴阳,善报中也会有恶报,中下什么种子结什么果,这是客观规律,道应该只是说明这个规律。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只是在无情的运转其法则,道家也只是在探索其中的法则而已。
白天不懂夜的馋:
听着她开始带上哭腔,我也突然泪目了,就突然喉咙发堵,太懂她的那种心情了,我明明那么努力,我明明没有伤害任何人,那种委屈和愤慨的感觉。

【回复】因為你太在乎結果了。 就像老道長說的那樣,,你認為你所做的一切應該有一個好的結果,最起碼比你眼裡看不起的那種人的結果要好! 就是你認為你給學生捐款了,就應該得有好多媒體報導。最起碼比那個同樣捐款但捐的沒你多的人報導的新聞多!
【回复】毕竟在与他人争夺利益分配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和纠纷,他认为一开始的善和最后被逼迫变恶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别人争得到了利益,他就必定失去的利益,反之也一样,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既想享受资源带来的好处,又想不得罪人或者让别人主动放弃甚至惦记他的好是不可能的,就像你吃肉的时候也不会认为这些被吃的动物会认为你是个善人,被你吃掉真是太幸福了,对吧。
【回复】那是因为你太在意,你不在意就啥事也没有[呲牙][呲牙]比如我堂弟跟我爸争执不休,本身我叔买了房子不过户,这下法院也不承认,我弟也不会社交一说话就得罪人,然后我回家以后劝了我爸两句,教我弟说话,第二天就去写好赠送证明了,其实很多事很小,只是人带有自己的私心,才会把事变得很复杂
亚玛萨那度:
所以一个人说自己是善人,然后哀叹善人不得善终,这种都属于扯淡,你只是菜而已

【回复】最主要她不是真善,是自以为善
【回复】就是咯,把善恶和利益挂钩,本身就是认知错误。存活于世,本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己有所得,他人必有所失。让与不让,那是礼貌的体现,不是善,争与不争,那是勤的体现,不是恶。世人评判善恶也非绝对。一个大善人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后发现是大恶人救偷窃的儿子被人打的,那么大善人救恶人,恶吗?大恶人救人善吗?
【回复】哈哈哈哈善不善不知道,菜是真的
超脱一:
这个你的问题我可以这样回答,天道其实讲的是弱肉强食,不讲善恶,狮子可以吃掉牛,同样牛也可以用脚去顶死狮子,老天爷有没有讲善恶呢?没有。。 人道才讲善恶,这个善恶是我们人自己定义的。,因为我们需要去约束自己,如果我们不这样规定,这个社会就乱套了。。。人类的社会如果没有善恶,那太可怕了,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要定出善恶法律。。。

【回复】回复 @_最爱红楼梦 :回复 @_最爱红楼梦 :天道是万物法则的客观规律,哪有什么慈悲而言,天道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天不仁,以外物为刍狗
哈曼女王陛下の荣光:
伪善才是善,如果善无善报,行善无利,几个人会行善?自己觉得好就是好?那么请问,标准在哪里?你怎么定标准?你说,我干嘛定标准,对得起自己良心就好。那么,请问,这算不算以主观衡量客观?拿你自己的价值观衡量说白了就是没有标准,每个人都拿自己的价值观行事,那么别说对错,立场都没了。因此,子贡才被孔子骂,你这么干,鲁地再无还家人。 善良其实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不为恶。不做坏事,不碰规矩就是善。在这个基础上你愿意做的更多,去帮助他人,就是行善。没有真伪之分,只有真假之分。我愿意花钱买名声,树立榜样,这本身就是善举,让别人知道行善举,能得声望,搏美名,从而带动更多人一起来伪善,请问,这不是善吗?人之所求,不过名利二字。有人又要反驳,人有精神追求!那么,吃不饱饭你去追求试试看?衣食足,才有资格求荣辱,马上都要饿死,你追求试试。同样的好人好事不留名,也有可能是为了避免麻烦,不愿意高调,或者人家本身就认为些许小事不足挂齿,懒得宣扬,免得扬名不得,反受其累,不代表人家就有多高尚。比如你扶老人过马路,然后你大肆宣扬,你觉得你能换取美名?反被人质疑。 我还是那句话,善与真伪之分,只有真假之分。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工人受重伤了,我是他老板,其实我都不认识他,不熟,但是!我要高调的治疗他。目的是啥?我和他有感情?我是为了安别的工人的心,为了得到社会赞美,而他救不救的活,我其实不关心。但是,我真出钱了,我尽到企业的责任了,而且我做的超出了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让人家看到了企业家的良心。这叫虚伪。那么什么是虚假呢?虚假就是该出钱出力的时候不作为,找各种借口,延误治疗的黄金期,规避责任,踢皮球甩锅。等人走了,再出来表示悲痛,表示我方其实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救治工人,只不过工人没等到而已。这就是虚假,假惺惺的做作。 人生,任何事物都是等价交换的,责任与义务,名声与付出,舍与得,利与害。真正谈利益的人实际上反而有道德,注意真正两个字。何为真正,是明白利益与责任挂钩的人。而整天拿道德说话的,往往没有道德。因为道德就是利益,道德只不过是利益的一种使用方式而已。 分利者,德!独利者,私!施恩者,善!寡恩者,恶!仅此而已。

【回复】回复 @秦始皇帝嬴政 :能把下限都做好,再谈上限才有意义。说句难听的,人类事实上是一种连下限都做不好的物种,去谈上限意义在哪?越谈越是笑话。在我看来,责任就是最大的善,公约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生而为人的责任。至于美好的幻想,不过只是幻想,无限度的拔高道德和善良,早都已经变味了。成了捆绑和攻击他人的工具而已。 善良的下限是不为恶,而不是如何善。如何善是方式方法,哪来的高低之分?不留名就是高,留名就是低?不求回报就是高,有回报就是低?并且,你不求回报就真的没回报?亏欠感和感激不是回报?心理的满足不是满足?不是财货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事实上人之所欲皆为利,那怕你为别人牺牲本质都是利己。因为你有你的目标,你不可能不挑目标,不问目的,的无缘无故的牺牲你自己。仅仅造成主观利己,客观利他的行为而已。所以哪来的真善?高善?善与恶是一体两面的同一种行为,只是不同方式的利己罢了。 我的理论不来自任何家,仅仅的唯物逻辑分析罢了,找的是事物根本的核心,找的是为什么,为了什么,后果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代价是什么,收获是什么。是通过思考这些得出的答案。 同样,我是人之初性本恶的拥护者,人就是光暗共存的存在,一味的抬高光这种事的本质就是否认自我。因此,责任心和责任感在我这里,就是真正的善。而那种不断拔高善和道德的,恶心的让人反胃。
【回复】你说的这个也对,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善恶。 老道谈的是道家的善恶,适用于更宏观的层面,是一个文明发展的上限,你谈的这个是儒家法家的善恶,适用于具体的社会实际操作立法层面,是维持一个国家秩序运作的下限。
【回复】道长说的善是修道人的善,如果你决心修炼自己的品德,那么做善事就不能图回报,这是真善,修道是出世的路,离开了功名利禄,因而参杂着利益的善,就不能称为是真善,而是伪善。现实生活中大多都是入世的态度,方方面面都和利益相关联,本身也为利益所牵动,能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帮助到别人,也可以成为是善了,但是相对于出世的善,它就不够纯粹,达不到修炼品德的要求,因为他行善的初衷是利益,所以说是伪善,然而这个伪善和你说的假善相比,那是好了太多,能够实实在在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在入世的世界,就是值得肯定的。
诺艾平方: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社会和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深刻议题,即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不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1. **道德哲学**:不同的哲学体系对善恶报应有不同的解释。比如佛教讲究因果循环,认为报应可能不会立刻显现,而是在更长远的轮回中体现。 2. **社会心理学**:人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坏人逍遥自在的情况,而忽视了同样多的好人也得到了善终。这种现象被称为“选择性注意”。 3. **现实复杂性**:现实世界非常复杂,一个人的命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选择、环境、机遇等,道德行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 **法律与正义**:法律体系和正义的实现并不总是完美的。有时候,坏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暂时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5. **个人定义**:什么是“好人”和“坏人”?这种定义是主观的,并且可能因文化、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差异而不同。 6. **长期视角**:从长远来看,善良和道德行为往往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尊重,这些都是无形的善终。 7. **随机性**: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有时候好人遭遇不幸,坏人却似乎运气很好,但这并不代表没有终极的正义。 8. **心理适应**:人们有时会对好人的不幸感到更加震惊和同情,而对坏人的不幸则可能感到麻木或冷漠,这可能导致我们对两者命运的感知存在偏差。 9. **道德发展**:社会和个人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道德标准也在不断地演变,因此,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被认为是“好”或“坏”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10. **个人责任与社会环境**:个人的行为和命运不仅受到个人选择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和结构性问题的制约。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它涉及到深刻的哲学思考、社会观察和个人信仰。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因为看到不公正的现象就放弃追求善良和正义。相反,我们应该继续努力,通过个人行为和集体行动来推动一个更加公正和道德的社会。🧐

【回复】的确是属于哲学的范畴,本人不懂哲学,所以就简单说说,比如你今天帮助了一个人,(你自认为的帮助了)所以你的内心应该是觉得快乐的,不是有一句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那么至少你就保持了一天的身体健康,那些伪善也一样,如果他是真心的去帮助那些孩子的,那么哪怕在外人看来这是伪善,他也不会想到这层,所以也会觉得开心,当然了也可能会有人因为外界说他作秀而导致不开心,当然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而那些不是真心帮助别人的,只是为了某些目的而去做的,他自然就得不到这份快乐,当然了他也有可能快乐,比如他因为达到了他的目的而快乐,但是真心帮助别人的这份快乐他得不到。所以我觉得善恶只在你自己的内心,且以损害自己利益的善,是不可持续的,会让你感到痛苦,这应该能回答那个女孩子的疑问,比如说,你的金钱只够满足你的欲望,或者还不能满足你的欲望,那么千万别长期用金钱去帮助别人,记住是长期,因为这会让你觉得不快乐。所以那些见义勇为的事情应该是尽量让多的人少次数的去做,而不是让少的人去多做,这才是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有的状态。不求自身利益的善才能得到善的快乐。
【回复】佛学轮回直接在自身就能看到,每个人时时都在感受轮回,心里有执念会反应在对一件事特别愤怒,结打不开就一直在轮回在这情绪中
胖狮狮mm:
主动伤害无辜,欺软怕硬,仗势欺人,侵入别人家庭还趾高气昂的,在哪个角度他们的行为都是恶。至于是否现世报,也是个人的运势问题。为善不昌,为恶不秧的多如牛毛。

【回复】我个人觉得这些事不能光看短期的,恶也好善也好,就像果树一样需要成长的,到一定时间才会出现成果,至于结出来的果子是毒物还是水果,那要看当初种下的是什么种子。长则两三代人,短则刹那之间
【回复】大师扯了一大堆自然论说跟没讲一个样。 反而你说的这些,才是很多本善之人为人在世但感觉痛苦的原因。
【回复】健全的法治社会能一定程度上遏制恶
先元曌:
这是伪命题。好人是否有好报,坏人是不是有恶报,这由社会环境决定。如果是良币环境,那好人必然有好报,坏人也必然有恶报。但如果是劣币环境,那好人大多没好报,坏人也大多没恶报。原因很简单,因为良币环境好人会越来越多,劣币环境坏人会越来越多。

【回复】回复 @世间美好与你共度余生 :人家说的很有道理,您就别在唱高调了
【回复】不是恶人无恶报只是你没有看到,不是善人无善报只是善报未觉了
【回复】一看你就是还没看懂好人是否有好报,坏人是否有恶报,你拿什么来断定定义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拿什么来定义什么是好报,什么是恶报,它跟环境有什么关系,你根本就定义不了
长路的彼方:
做好人,不做懦夫,敢争,敢防卫。她讲的好像黑化就有用一样[笑哭]

【回复】又懦弱又黑化,两边都打你
【回复】回复 @为牙 :你这句话说到点上了。
B站强迫我改昵称:
本来自然界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事,拿来讨论人类社会,就是错误提问。 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人类社会善恶随民族宗教法律完全不同,本来善恶观念只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尺度并带有契约性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本身是建立人类社会的契约,是口头协议,怎么能代替自然界的规律。

【回复】回复 @W添翼 :我去,你看到相对论哲学了,
【回复】回复 @团灭祸首 :善恶同源异名,今天教人捕鱼,你觉得你做了好事,明天就会因为会捕鱼的人多争斗死人,你就是恶人。你只做了一件事,但是会同时引发你所谓的善恶两种结果,并且都必定发生。万物轮转,无始无终,无因无果
【回复】回复 @团灭祸首 :你这么想,说明没有懂老先生的话。老先生说的意思是,善与恶就像种下的种子,将来结出什么果实,这全看当初种下的是什么,而不是说给你什么回报。
春天的旅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世上不是只有一个公司,不是只有一个城市,不是只有一个国家,不是只有一种风气,要敢于放下名利,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外求于物不如内求于心

【回复】回复 @红茶几和绿茶杯 :看见北京的ip就叫京爷[辣眼睛]
【回复】这个宇宙不止地球,下辈子投个好胎去外星
_Lucky水:
首先我与这个女生是深有同感的,而且有同样的心路历程,通过她的一段表达,我有着强烈的共鸣 然后对于这位师傅的开解,我是有点听不下去的,当然,我不是说这位师傅讲的不对,而是他讲的这些与这位女生很难真实的结合起来,就好像女生生活在狭义相对论里面,而师傅在用广义相对论去讲宇宙万物,自然规律。 女生嘴里讲的恶,并不是犯下什么罪行的恶,而是人世间生活当中,那些非正直的违心的小人行径的,为人所不齿的,没有自我思想,听风就是雨的,道德低下的,代指。 不得不说,这是现实最实际的普遍现象,这是像女生一样的我们,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归根结底,是我们这些,内心真实纯粹正直有所坚持的少数人的错。 当一束光照进黑暗,这束光便有了罪,这种人注定是生活的痛苦的

【回复】大师的意思是善恶不是绝对的,女孩子意思是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去争就会失去很多。所以她为了争选择了不择手段,之后她发现了过得更好了,然后迷茫了,她认为自己变坏了才过得好。而大师意思是善恶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个人他的家人病倒了,需要很多的钱才能保住命,但是这个人没有那么多钱 ,所以为了钱他不择手段的去赚钱救家人,那你能说这个人是恶人么?对那些被他伤害损害利益的人来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但是对家人来说,他是个很好很可靠的家人。善恶的评论本来就是带有偏见的一种评论,全都是以人类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的评论。损害了我的利益那么我就认为他是个坏人,对我有利益有好处的人那他就是个好人。
【回复】以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 外恶内善 外恶是对治坏人的,内善是救济善人的。 对坏人以恶制恶,把善良给该给的人。
【回复】深有同感只能说你年轻,在社会上多磨练几年,多见点人,就释怀了,做好自己就行了,没那个实力和能力别想着做好人

人文 人生 好人 人际关系 恶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