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4个月!恍如隔世的15分钟,动画讲述牛顿电影般的一生

作者: 迷因水母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2-09 21:35:37 浏览:4696286 次

制作4个月!恍如隔世的15分钟,动画讲述牛顿电影般的一生

红隼劈鸠:
恭喜系列终于完结! 放一下对视频中出现人物的小小科普,科学史是真的很有意思 罗伯特·胡克是何许人也? 罗伯特·胡克(1635 - 1703),Robert Hooke,有时也译为罗伯特·虎克,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 胡克因其兴趣广泛、贡献重要而被某些科学史家称为“伦敦的莱奥纳多”。我们可以说,他是17世纪的一位通才,只是由于牛顿的原因他才不为人知。 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即弹性体形变量与其产生弹力成正比的规律),他也曾协助波义耳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他也发现——所有物质在加热时都会膨胀,空气由相距相对较大距离的颗粒组成。 他在光学方面上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因此成为了光的本质这一问题上波动说的支持者(这与牛顿所持的粒子说观点相悖,这是他们学术上分歧的开始)。并且他还提出了光波是横波的概念。而且,实际上,他先于牛顿提出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观点(但他从来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他攻击牛顿剽窃是毫无道理的)。 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并将自己用显微镜观察所得写成《显微术》一书(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窥见他的绘画功底);“细胞”的原文:cell,即由他命名,中文翻译后即称为细胞(看到这里的初中生朋友们记得把他和列文虎克区分开,他们是两个人!)。他也利用他制造的望远镜进行过天文观测,首次观测到火星的旋转和木星大红斑,月球上的环形山和双星系统。他发明的很多设备至今仍然在使用,比如万向接头。 除去科学技术,胡克还在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在英国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在雷恩的提名下参与到了伦敦的灾后重建工作中(不幸的是,他在伦敦组织建设的建筑已于二战中被炸毁)。 既生胡克,何生牛顿——这大概是对他与牛顿的对抗一种有趣的总结吧。 另外,希望大家能够将科学家的人品与成果理智地分开看待!

【回复】埃德蒙·哈雷是何许人也? 埃德蒙·哈雷(1656 - 1742),Edmond Halley(看Britannica上的介绍,似乎也有“Edmund”的拼法?),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是第一个计算出某颗彗星运行轨道的人,预测了它在1758年的回归,后来该彗星以他命名,而且他还以他在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工作中所做的贡献而闻名。在弗拉姆斯蒂德离世后,他继任成为了格文尼治天文台的台长,在天文台继续自己的观测工作,还在为牛顿的提供第三版《原理》所需的数据。 但我们对他的认识不该只局限在与牛顿、与彗星的故事里,正如同我们对莱布尼茨的认识不该只局限在数学与哲学上。在遇到牛顿前,他曾经测编了包含341颗南天恒星黄道坐标的第一个南天星表。另外他在气象学、地球物理学上也有研究,曾经领导过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远洋航行,出版过关于大西洋与部分太平洋区域的地磁场的著作(关于地磁场的磁偏角)。 关于他与牛顿,他们是关系长久的学术同伙(划)伙伴。在这个视频以外还有很多故事,但我不太了解,毕竟我其实没怎么关注过他的史料,这里就希望可能存在于此的哈雷粉来补充吧。
【回复】高中学了三年不知道生物的罗伯特虎克和胡克定律的胡克是一个人……
【回复】回复 @荔枝投资啊 :是的,因为胡克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光的色散的原理,因此望远镜容易出现误差,当时恐怕只有了解光的色散(详见迷因上一期关于牛顿的视频)的牛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空崎日奈ひなちゃん:
真的要说的话,牛顿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讲,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股票开始大涨,牛顿就把自己的7000英镑投了进去,仅过了两个月,就翻了一番。在当时,这笔钱是他当造币厂厂长年薪的3至5倍。但是,赚了钱的牛顿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南海公司股票还在不停地涨,那个时候,要是不买点南海股,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南海是谈资与时尚,妇女们卖掉自己的首饰来购买股票。当年7月,南海公司的股票涨到1000英镑一股,涨了8倍,这时牛顿终于忍不住了,加大资金买入,不过可惜的是,1000英镑也是这个股票的最高价,南海公司本来就是炒起来的一个大泡泡,总会有爆掉的时候,到12月,股价跌剩八分之一,又回到起点,牛顿损失了20000英镑,相当于他干十年厂长。大痛之下的牛顿说了一句传世名言:“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回复】当菜市场门口老太太都在谈股票的时候,这泡泡就离炸不远了[doge]
【回复】牛顿这辈子摔股票上了哈哈哈[doge]
【回复】回复 @茶桐桐桐 :我就说投股是赌博吧,连牛顿都在这栽过[doge]
天青海林牧:
罗伯特·胡克,英国科学家,又译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1635年7月18日生于英国怀特岛的弗雷斯沃特村,1703年3月3日卒于伦敦。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在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并将自己用显微镜观察所得写成《显微术》一书,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在新技术发明方面,他发明的很多设备仍然在使用。除去科学技术,胡克还在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与牛顿的争论导致他去世后少为人知。胡克也因其兴趣广泛,贡献重要而被某些科学史家称为“伦敦的莱奥纳多(达芬奇)”

【回复】此外胡克晚年生活也蛮凄惨的,在皇家学会受到牛顿的针对之后,晚年生活比较潦倒,一直居住在他侄女兼情妇的家里,还有一点比较阴谋论的,他生前的各种画像总会因各种原因被破坏没能留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胡克像,是画家在他死后我忘记是多久了,重新根据他死后的面庞给他画的,一直有说是牛顿一直在想方设法破坏他的画像,但具体究竟是怎么样,可能谁也不清楚,但牛顿也不是全然清白,再后来
【回复】还有,胡克没有传世画像,他生前虽为皇家学会会长会有一幅,但是牛顿上位后把他画像烧了[吃瓜]
【回复】回复 @压力山大拉夫斯基同志 :与莱布尼茨争夺“微积分之父”,或者说谁是第1个发明微积分的人,他没少使用,他所谓皇家学会主席的权力,他的骄傲,甚至说傲慢,让他在现在的科学史爱好者们,名声并不友好,甚至负面
牵着零得觉者:
力学生插眼,大学四年基本都在学牛爵爷当年的相关理论,数学上微积分到泛函变分,力学上刚体力学到弹性力学,甚至仿真里面还有很多以牛爵爷命名的方法和公式,虽然你牛爷爷学术上很nb,但还是要承认他是那个年代最大的学阀

【回复】回复 @一蓑烟雨任平生3s :他用权力打压莱布尼茨,学过微积分的应该多少听过一些历史
【回复】确实,第一个最大的学阀,太稳了牛爵爷
【回复】回复 @多啦包梦 :祖师爷级别的学阀[喜极而泣]但丝毫不妨碍崇拜他的人继续把他奉若神明,比如我
__Semper_Fi:
谜因,别被流量操控 牛顿胡克这类学者之间的故事其实不能一味扣上爽这字的,学术间的争论不服自古是进步的助推器,加之这两人都用有很大的贡献,所以我认为客观叙述,或双方都加以高光,形成强强对立的局面也能一定程度上还原 看得出来你竭尽全力地制作这期视频,画面音乐相较于一开始进步太多,只是我认为不同的故事或史实需要不同的感情,像之前的赛车就完全可以高燃 不希望看见你因为流量,就极致追求爽感,好好做最初的视频创作者 依然三连,这段时间辛苦了!希望下次是更好的你!更好的视频内容![爱心]

【回复】客观的来讲,牛顿和胡克是个人私人恩怨,一开始牛顿进来协会,胡克只是想给一个下马威的样子,但因为牛顿性格本身要强,所以就闹下了矛盾。而且据说最开始胡克好像发现了一个重要理论,并分享给了牛顿,但牛顿在后来写他的,《万有引力》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并未提及胡克的贡献,后面牛顿还写了一封信给胡克,信中有一句话就是那句很出名的,“我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现代人都以为他在谦虚,但实际上,他很可能是在嘲讽胡可,而且是一语双关的嘲讽,一是嘲讽科学研究上是站在他的肩膀上,但却没有提及他的名字,二是嘲讽胡克的身高,体型矮小,但却用巨人的形容。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但这里其实有另一个解释,也有说写这封信的时候,两人没有闹矛盾,可能牛顿的原意是你虽然个子矮,但你在科学上的研究是个巨人,颇有一种我现在站的高,是前辈您教的好的感觉,可能是在赞扬吧,但胡克可能以为是在侮辱,这个也说不清,毕竟这句话本身有点歧义,看个人怎么理解?反正牛顿和胡克确实是恩怨颇多。站在牛顿的视角上,这个视频反映的就很正常。也许以后可以出一个胡克视角的。
【回复】让自媒体作者“别被流量操控”就像老板对底层员工说“别被工资操控”一样可笑。 胡克打压牛顿这事儿本质就是老前辈对新人的打压,根本就不是什么学术争论,不能因为故事带有“爽文”属性就谓之“不客观”,反抗学术权威最后成功这就是事实,爽得真实,没毛病。
【回复】可怜的胡克,他也做到了一位科学家该做的一切,指出学会中研究的错误是每个成员的义务,并不是故意针对牛顿一个人,虽然有前辈特有的傲慢,但同时他也为牛顿的理论做出纠错和贡献,并且承认牛顿这位后辈的天赋,他死后,牛顿有意抹杀了他生前的众多成就。这一点,明显是从小心理就不健康的牛顿做的太过了,本来很期待这个作品的,想看看人类群星闪耀的光辉碰撞,看看两位巨人能擦出怎样的火花,为粉丝客观呈现他们的相爱相杀,但这次,主观色彩和煽动性太明显了,说实话,有些失望。
流光寻月:
是很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是不合格的科普作品。希望可以在开头标出。 牛顿先是虔诚的基督徒教徒,优秀的神学家,再是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不是质疑上帝的权威,而是为了证明上帝把世界创造得多么精妙,他书中也给上帝留了位置——第一推动力。牛顿在教会的地位也很高,死后还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 牛顿的课没人听不是因为太难,是因为他不善言辞,视频提到的微积分简单应用确实简单。 还有当时他不可能在教微积分,在莱布尼茨发表微积分前,微积分都活在牛顿的手稿,牛顿并不知道它的价值,后面和莱布尼茨吵起了版权问题。牛顿借用英国皇家学会的权力赢了,不是很光彩。 还有胡克一直被黑,很少人记得他也是伟大的科学家,胡克写给牛顿的信是最早提出万有引力相关结论的资料,有的文章认为,胡克与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理解差在不会微积分。还有牛顿当上皇家学会会长后,胡克的画像就全部遗失了!现存的胡克画像都是别人靠记忆画的。胡克被牛顿欺负的事就不说了,自行搜索。 你明确说了牛顿不是神,说了他一堆缺点,但很鸡贼的只提了不痛不痒的事例,给人只有小缺点的错觉;视频借哈雷的口说“牛顿最接近神”,似乎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神”的需要,非常主观。 评论说“最深邃的一集”我认为这不符合大多数人对深邃的理解。 以上其实不妨碍视频有很高的艺术性,希望对人物进行大量艺术创作时,能用一两秒在开头标出。

【回复】过于踩一捧一了,虽然牛顿确实很伟大,但也没必要将另外一位科学家描绘的如此不堪
【回复】很赞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观感上确实很燃但也很不舒服。一方面科学家都是人,人免不了有矛盾有糟心的地方,这件事不管天才还是凡人都会遇到,只是天才遇到的更多,而凡人没有历史帮他们翻案。不应该聚焦在天才被欺负然后打脸的爽文视角,毕竟被欺负的凡人更多,而有些事情根本难辨对错。另一方面像很多人提到的,这样树立正反,把牛顿比作神也是跟科学的内核相反的。
【回复】回复 @懒床boy :前面两期哪里提到了?我特意翻看了前面两期,这几个视频刻意塑造一个破除宗教迷信的科学家牛顿,然而这恰恰是最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事实上,牛顿的信仰问题是及其复杂的问题,视频无非在强化普通人的刻板偏见。牛顿与那个时代糟糕的一面非常多,作者基本上是避重就轻或者也许根本不知道,皇家科学院与英国殖民事业关系匪浅,牛顿的研究也依赖于英国的殖民事业。
纵浪大化中:
作为老粉丝,我没开弹幕看罢视频,心中便有一丝担忧。果然,“不客观、煽动性、脸谱化、造神……”诸如此类批评算是评论区的主流。我也认为该视频确有如此倾向,所以也很欣慰能看到与我感同身受的理性发言。 在我看来,水母一直致力于将有趣的故事动画化,并且在这条道路上成绩斐然,可要想使得作为动画的故事更为喜闻乐见,便于传播,那么对动画剧本的艺术性加工则是难免的,甚至是必须的。首先,这一期牛顿是因为《大侦探牛顿》的爆火、粉丝的喜爱与强烈要求出续作而催生的,类似于回馈粉丝之作吧,我也是其中之一;再者,从视频简介可以看出,这期视频原本的受众应该是“只知道牛顿诸定律却不知道牛顿身后故事”的观众朋友,让他们有兴趣深入了解,而并不是那些对牛顿和胡克之争了解颇深的观众。我从未指望一个动画博主变得过度学究化,要将真实的历史抽丝剥茧给我说清楚,我深知这多少有些求全责备了。毕竟这个UP做到了“让更多人想去了解牛顿、哈雷及胡克背后的故事”这件事。想了解真实历史还得多看看史料和相关传记书籍,我看到UP也在简介贴出来了,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诸君还真指望历史知识只看动画就了解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吗? 多数批评者认为,这期视频的加工有些过头了,偏离历史了,但说实话,我确实也不知道到底哪些历史是真实的,例如“牛顿利用职权把胡克的画像及成果都销毁”这件事情提及者颇多,但是否又有史料支持?还是也是从某处道听途说的呢?水母没提及此事,是否又是因为水母没查到相关佐证?如果有知道的,能不能贴在我评论区,让我学习一下,谢谢~ 话说回来,迷因水母,与戴王冠,必承其重,正因为你的视频质量太高,观众才会对你的视频有极高的期待,难以容忍你的视频过分主观,希望你不必因上述批评而气馁,而是总结经验,再创辉煌。我也同样担忧他们希望你成为动画科普视频界的神,希望你毫无错漏,完全客观理性,不带一丝主观,容不得你视频有一丝拉胯,甚至一个字词的读音有误都把你喷得体无完肤,让你如履薄冰,有口难言。粉丝和UP之间该是相辅相成,汲取教训,继续进步吧,迷因水母![奋斗]

【回复】这要看up对自己的定位了,既然做历史趣闻,那么应该做的就是寻找足够有趣的故事,而并非捏造有趣的同人文,毕竟真实性是历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像牛顿被苹果砸这种不怎么真实的小趣事,穿插在故事里面无伤大雅,但是如果逮住这个做一整期视频,就有点令人反感了。这期视频的批评点就在于,本来胡克和牛顿的攻击都是相互的,平常拿胡克开开玩笑无所谓,但是要是认真做这个,就不能写成所谓正反派。 关于批评,肯定是哪里缺补哪里,现在画面已经足够好了,基本没有人批评,这个时候当然要保证严谨,抓内容质量啊,我二十多万粉的时候就关注了,一开始没火的时候,内容的问题确实是比较少,现在问题多了,批评也是当然的嘛。
【回复】但是这期视频实在是有点过于偏激了,对胡克、牛爵爷、哈雷的形象都相当的主观单面,了解过一点的人还好,不了解的人很容易就会产生“牛顿好,胡克坏”的想法,水母视频中对胡克和牛顿外表的刻画显然也是有朝着这个方向引导。 水母这些知识区up谈及历史人物时,应当注意到人的两面性,不去一昧的吹捧和诋毁,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把真正想看知识的粉丝留住而不是吸引那些盲目的人
【回复】没办法,牛爵爷上位之后胡可几乎所有资料全被销毁了,资料都不全,肯定先讲自己有把握的
星中星中星中星ZZZ:
算是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吧,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这两位科学家,但不论怎样,他们在科学史上的功绩是无可磨灭的。图片来自《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

【回复】回复 @讨厌李荣浩的贝贝 :那肯定啊,能跟大佬打擂台的能是一般人吗?普通人牛顿都懒得理你
【回复】+1 推一本《牛顿的假发》这本里也有很多关于这两位关系的内容(不是科普类的书 主要写的牛顿的生平 但是好看!)
雪映朝霞:
其实,胡克并没有视频中那么低劣和卑鄙,虽然我承认,一开始他是带着前辈的倨傲轻蔑了牛顿的 胡克也曾想过缓和两人的关系,不论是出于良心,还是权衡了利弊 “我承认我没有将物理直觉简化为公式的能力……我认可您有这样的能力。” 胡克曾经是想要提名,但这。。。难道是一个,让人深恶痛绝的邪恶想法吗。这群科学人是自负的,骄傲的,牛顿被批评后会受刺激,胡克也会。当年的万有引力之争牛顿占据绝对的上风,胡克也逐渐变得不再骄傲 但牛顿没有停手,或者说,别人不愿意停。 在胡克放弃这件事的时候,皇家学会开始毫无同情心的批评,甚至说在会刊上对他进行攻击,最后胡克受不了了,请求皇家学会看在他对学会多年来的贡献上放过他,但没有什么成效。两位编辑卸任后,新上任的编辑继续了这种攻击,指责他的科学和数学水平不足,而这位新编辑就是:埃德蒙多·哈雷,也是胡克昔日的好友。没错哈雷这么干了 说的再多也没有意义,毕竟真的会看的很少,而经过又太复杂。但要我说,最后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视频中的那样不堪的,反而是出乎意料的平静。我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里面的每一个人,不仅是胡克,还有哈雷,牛顿

【回复】这两个人之间确实都较为复杂,而且两个人都意外的极为小心眼,牛顿晚年也是像自己早年被人针对一样,针对别人
【回复】回复 @不名女尸 :牛顿属于那种睚眦必报的人[笑哭]简单来说就是记仇,很大一部分来自他小时候的孤僻性格,不过就像楼主说的一样,牛顿和一些人的矛盾也来自于别人的拱火,比如牛顿和莱布尼兹的争论,当时英国因此排斥莱布尼茨的理论,固守牛顿的流数法,然后英国的数学明显倒退了[笑哭]
【回复】都是一群只身就能带领整个文明前进的人,性格高傲本就正常,不倨傲哪里是天才?
卿箜_:
艾萨克·牛顿与罗伯特·胡克不该是正派与反派的形象,爱迪生与特斯拉也不该总以对立身份出现,事实上他们都为科学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有的是群星璀璨

【回复】爱迪生就一商人,跟特斯拉没得比[脱单doge]
【回复】回复 @我是白嫖怪007 : 爱迪生各种低价买入别人的技术和产品然后自己捣鼓一下卖高价,甚至他连答应给特斯拉的钱都没给,这种资本主义吹出来的“科学家”就算了吧
【回复】爱迪生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与其说是一位科学家所为不如说是个商人所做
C4H10N3O5P:
看弹幕有感,插个话 根据我在网上查询到的各种关于胡克和牛顿的矛盾的资料,并不完全如视频中所说的那样,比如胡克的态度等 再加上年代久远,很难清楚地确定事情全貌 所以我认为看待这些历史人物要慎重,不要以偏概全

【回复】是的,其实胡克曾经想过缓和两人的关系,不论是出于良心,还是权衡了利弊 “我承认我没有将物理直觉简化为公式的能力……我认可您有这样的能力。” 胡克曾经是想要提名,但这。。。难道是一个,让人深恶痛绝的邪恶想法吗。这群科学人是自负的,骄傲的,牛顿被批评后会受刺激,胡克也会。当年的万有引力之争牛顿占据绝对的上风,胡克也逐渐变得不再骄傲 但牛顿没有停手,或者说,别人不愿意停。 在胡克放弃这件事的时候,皇家学会开始毫无同情心的批评,甚至说在会刊上对他进行攻击,最后胡克受不了了,请求皇家学会看在他对学会多年来的贡献上放过他,但没有什么成效。两位编辑卸任后,新上任的编辑继续了这种攻击,指责他的科学和数学水平不足,而这位新编辑就是:埃德蒙多·哈雷,也是胡克昔日的好友。没错哈雷这么干了 说的再多也没有意义,毕竟真的会看的很少,而经过又太复杂。但要我说,最后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视频中的那样不堪的,反而是出乎意料的平静。我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里面的每一个人,不仅是胡克,还有哈雷,牛顿
【回复】毕竟这里大抵是在说胡克对于牛顿的影响,而这方面基本上在牛顿看来都是负面的,胡克的功绩也大多对牛顿没有影响,如果要出一期胡克传的话,那牛顿对他的影响也估计全都是负面的,但是你也知道牛顿打击假币等功绩,所以真要说的话其他人在个人列传中肯定都是片面的,不可能是完整的,所以通过看牛顿传来了解胡克或者对胡克本人进行评价只能说是南辕北辙了
【回复】回复 @瀚海航星 :但是也不能全信,作者写的时候还不是要使用资料
每天只睡72h:
曾经年少轻狂好高骛远,略略瞥见量子力学的影子便看不起牛顿力学 后来学了物竞,做到一道叫“行星进动”的题时,突然就理解了那个年代物理先驱们摸索的不易 他们是先锋,后人终将铭记 道阻且长

【回复】其实现代物理不太会用牛顿力学解决太复杂的问题,因为太费劲了,现在普遍使用的都是分析力学体系,量子力学也是一脉相承与哈密顿和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的,但是牛顿本人的思想反而让人觉得深邃和宽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里牛爵爷有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包括微积分最初作为流数术和反流数术而被提出,以及牛顿对科学问题的要求,比如实证性的要求,说探寻自然事物的原因,不能超出其所能描述的自然事物的范围,还有统一性的要求,说对于相同自然现象,要尽力去寻求相同的原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物理学家这么追求标准模型这样能统一几种基本力的理论,爵爷确实是天才一样的人物。
【回复】回复 @国服躺赢第一 :爱因斯坦与广义相对论固然牛b,但是牛顿靠着力学三大定律打破了当时人们的固有认知,凭一己之力开创了经典物理学,自他之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科学能够摆脱宗教的束缚,人们的思想也逐渐解放,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发展 总之:天不生我牛爵爷,人类万古如长夜
【回复】我记得是用万有引力无法解释水星进动的问题,进而才进一步求证了广义相对论,经典力学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解释宏观、低速度、小质量的问题,但是牛老师教给我们的不是几条公式,而且科学的方法
月下打伞看花:
艾萨克·牛顿于1727年3月31日逝世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座教堂不仅是英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许多杰出人士的最终归宿,包括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牛顿作为科学家和数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他的墓地在历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还有其他许多著名人物的墓地,如丘吉尔、达尔文、狄更斯和布朗宁等人的墓地也被安置在那里。牛顿的墓碑上刻有:“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回复】“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是英国人安葬英雄的地方。”
【回复】“如果你没见过这么厉害的人,此碑为证”
瀚海航星:
太难了终于更新了,希望做下胡克的,他也是一位伟大但却不怎么为人知的科学家

【回复】而且,现在科学史学家们开始认为当时(视频中第二次会面)胡克可能并不是有意刁难牛顿的,当时他并不知道牛顿已经怒不可遏了(在学会指出牛顿错误时)
【回复】对对对,明明是人类群星闪耀。 两颗星星会相撞,但他们都会发光。
【回复】@迷因水母 可以做有关胡克的视频吗,他明明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啊。 为什么这一期视频这么丑化胡克呢。我原本以为会是人类群星璀璨啊。 我其实有点伤心,我感觉这一期视频主观色彩太强,一味的吹捧牛顿,却不停的贬低胡克。 我希望up主能做的越来越好 ˚‧º·(˚ ˃̣̣̥᷄⌓˂̣̣̥᷅ )‧º·˚(不要这样对胡克了,我真的心疼他)
捕鱼不语鱼:
我很失望,一个科学家一生科研的短片,弹幕和评论满是"呜呜呜好帅”“这对CP我磕死”没有一个人在讨论牛顿 胡克这些人物的功与过,这些人缺乏对科学家和科学的最基本的尊重,哎

【回复】评论区很精彩,跟视频不相上下,弹幕图个热闹而已,毕竟大部分人……
【回复】是的,真的好无语,牛顿和哈蒙一对真挚的朋友一堆人在那嗑cp,看得很反感,只能把弹幕关上
【回复】评论倒是很有意思,好久没见过这么和谐和高质量的评论区了。
凌号G:
希望迷因水母在以后发掘更多有趣的故事,但最好不要涉及政治人物和相关的历史事件,话题太尖锐太沉重了。不然就会像历史调研室一样,虽获得了流量和粉丝,但同时也被推上风口浪尖,骂他的人同样也不少。现在的风格和题材就很好了

【回复】现在已经很多人在骂水母了,他们既想要精彩的故事,又想要100%客观的科普[脱单doge]
【回复】回复 @头号犬 :这是又尊重历史,又想历史迎合自己的xp啊[doge]
【回复】回复 @头号犬 :这还只是学术界的人物,如果是做更具争议的历史和政治人物,估计骂的人会翻几番。
哦哦哦好吼吼吼吼-:
工程量肉眼可见的大,真不愧是牛顿区up主,故事很精彩,但如果只是单纯把胡克定义为一个大反派,还是得慎重,很容易引起对立的

【回复】确实,胡克也不是全恶,牛顿的成就也盖不住一些劣迹与事实
【回复】其实再出一个胡克篇章就解决了。故事性和公正性。以及多视角完美兼顾。
【回复】确实如果站在胡克角度来说,其实很多也是能理解的,但有时候刚好他们就是针尖对麦芒吧,谁知道呢?可能实际上他们就是因为一些牵引发的预设性的情景就是相互很反感对方。

原创动画 奇闻 传记 物理 人文历史 牛顿 万有引力 哈雷 胡克 彗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