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字文稿,带大家看明朝276年历史,十六位皇帝

作者: 大鹏唠历史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20 20:11:05 浏览:3322574 次

八千字文稿,带大家看明朝276年历史,十六位皇帝

风见幽香1:
朱见深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皇帝,朱见深接手的烂摊子,情况只能说跟崇祯差不多,天灾人祸不断,建奴扣关,这种情况下还能稳定局势,可以说是非常牛逼的了。。。 可能成化犁庭搞得建奴差点灭族,清史官也不太敢多写朱见深的政绩,导致朱见深后世评价一直不高。反倒是他好大儿,放任文官做大还拿了个弘治中兴的美名

【回复】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时间积累下来的。 1. 二百年土地兼并,即使没有天灾,百姓生活都已经是崩溃边缘。朱见深时期,百姓生活遇到困难,还能把田卖了。 2. 国家财政需要供养百万朱家子弟。数量最少也有朱见深时期十倍。 3. 田在藩王手里免很多税,收的税一年比一年少。 既得利益者是不会想为了国家割让利益的,这些问题都是只能重新开局才能解决的。
【回复】朱见深对手不是后金,是蒙古
【回复】回复 @翔lin云 : 不过我觉得 弘治中兴 更能分辨出史盲
十里有逍遥:
有一点错了。朱棣看不上朱高枳? 朱棣打仗后方基本靠朱高枳。

【回复】确实,朱棣自始至终都知道老大是有几把刷子的不然不可能给老大那么大的权利。他只是觉得老二更像自己所有更疼爱老二[笑哭]
【回复】同意,还有修大典,修长城,下西洋,迁国都,都是大项目,永乐一朝没胖子哪搞得起那么多项目
【回复】文官都是胖子提拔的,一直就是监国的,武将也很多他的支持者,朱棣又不傻
西格玛男人嬴政:
明朝灭亡的内在因素就集中在朱元璋和朱棣两任埋下的[笑哭],首先朱元璋根本不是心向着百姓,而是心向着自己朱家,历朝历代宗室特权为他老朱家最厉害,自己不用干活朝廷花巨资养宗室,然后宗室自己还有土地兼并的特权和土地不用上税的权力,明朝末期百分之70以上的土地都在朱家手里,这些土地都不用上税,全国税负全部都压在普通老百姓头上,就这老百姓看不懂,还得感谢他朱八八[呲牙],而且克扣官吏俸禄有用吗?行政机构没钱自然会往老百姓头上搜刮,这么简单的道理[呲牙],朱元璋草莽上位,很多治国的方针都是自己想当然的。还有朱棣,朱棣得位不正是最伤的地方,他得位不正就只能去圈养宗室,剥夺宗室的政治权利,然后再给予经济权力安抚,给百姓造成负担就不提了,关键是把朝廷的基本盘打乱,为什么明朝后期文官集团一家独大,就是因为武将勋贵从朱元璋时代开始压制,到土木堡事件被一波送走,宗室集团因为朱棣得位不正只能被排挤出朝廷之外,那文官集团就再无掣肘,即便后面的皇帝用内庭太监去压制文官,分化文官,也慢性死亡而已,因为太监代替不了文官的行政职能,行政权力在文官手里,就不说科举选拔了,连武将都是文官集团来选拔的,皇帝被架空已经是大势所趋,皇帝被文官慢慢架空,宗室像癌细胞一样无限增生,压垮了财政,明朝后期的皇帝为什么不上朝是有道理的,整个朝廷全是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皇帝只能选择不上朝,不去直接面对文官集团还能在后台图谋分化瓦解,聪明的皇帝如嘉靖依旧可以玩的转,但是如果直接面对朝廷,很有可能被文官集团联合起来裹挟和逼迫,不如不上朝

【回复】回复 @懵虫虫001 :而且明朝的宗室对全国的剥削确实是历朝之最,这就是朱元璋小农出生带出来的局限性,太宝贝自己子孙了,整个王朝都是你朱家的,还要如此毫无底线供养自己子孙,一开始的制度设计就是放任子孙去剥削,而且后继者都是有样学样变本加厉,竭泽而渔,整贪官没用,贪官贪的和他们朱家人合法拿的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回复】不是抬杠,只是好奇明朝立国276年,不算两汉不算两宋,就只看单一王朝(比如西汉、东汉分开算),在历代封建王朝里仅次于唐朝排名第二,不理解一说到明朝就大骂朱元璋多么多么愚蠢短见?为什么不想想有没有可能明朝活到那个岁数是本就应该死的,难道真想看到一个五百年的皇明吗?[微笑][微笑][微笑]
【回复】一埋两百多年才结果,埋挺深呀[doge]
大家好我是里奥呦西:
你觉得可能吗,看皇孙也就说说,仁宗替他监了20几年的国,各省府道县都是他门下出来的,可能给另外两个儿子吗,仁宗跟朱标一样,可以说是因公累死的了,说是当了一年皇帝,还有20几年的监国太子不是说说而已的

【回复】不要把影视剧当历史,朱棣5次出征,总共就3年多的时间,加上路上来回,也就5年多,前面三年根朱高炽根本没有掌权,基本上都是朱棣的班子在处理。
【回复】仁宗也就算是个太平天子。之所以我看弹幕上所谓的把皇帝架空,那只是文官集团支持而已,太子的位子也是文官集团扶上去的,至于为什么文官集团支持。这是因为之前建文朝的时候行的政策就是对文官极其怀柔也极其听话,但是建文没了。来了马上皇帝朱棣,这一下文官难受了,这时候朱高炽和朱高煦争位置,一个是听话脾气好,对文官好的。一个是和朱棣一样脾气臭喜欢打仗的臭丘八,文官当然是全部倒向太子了、监国二十年就纯扯淡了。也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北征的时候还正经打了两仗。后面过去他们就跑。正面完全没压力。
【回复】回复 @选择纪念 :是啊,永乐一朝相当于有两个管事的皇帝
矢唯:
朱棣削藩只削了权力,待遇还是在的,也算变相制造了隐患

【回复】长此以往这笔支出是国家财政一大负担,后边都拿不出钱来养了,太孙这辈已经出账太爷那辈还没清账呢
【回复】一说到明朝总是那么多人想到养的几万藩王拖垮财政 他们只是姓朱 怎么不见几人说满清的八旗子弟
【回复】回复 @辣条不好吃不要钱 : 待遇可以给,但是要依次降爵。
小义光:
朱由检要是能不罢免魏忠贤提拔的人,或许还能再续命百年,魏忠贤不好归不好吧,他看人挺准的,从没走眼过

【回复】魏忠贤看准过谁?阉党五虎十彪哪个功绩比得上东林党一个孙承宗?还是你觉得各地文官为了舔魏忠贤给他立生祠,就成了魏忠贤提拔人才了?
【回复】明朝灭亡不是崇祯的责任,只不过崇祯把明朝提前送走了[吃瓜]
【回复】没看走眼是指废物王化贞在辽东送了一波,立刻从东林党跳槽到阉党,魏忠贤欣然接纳
暗羽。。。:
能活七十多岁的皇帝独一个朱元璋了。完成地狱难度主线任务奖励了二十年阳寿吧

【回复】应该就是朱高炽的基因出问题了……八八和judy都在位挺久的。从胖子开始明朝皇帝没几个长命的。有时候想想,如果胖子和朱瞻基每个人都能多活十年,仁宣盛世30年,就不会有土木堡了[笑哭]
【回复】回复 @大番薯_van : 可拉倒吧 仁宣之治和康乾盛世太虚了 特别仁宣 能被称盛世 简直离谱 有句话叫 战报可以骗人 但是战线不会 明朝2京13省就是这两被儒家忽悠瘸了得皇帝奠定的 彻底放弃了关外所有领土 堡宗都是给他爹他爷爷擦屁股 从古至今 就他妈仁宣盛世离谱极点 领土丢大半 还能吹盛世 老子宁愿相信另外一个说法 仁宣两帝彻底向儒家低头妥协换一个盛世美名和儒家记录 这个说法更合乎逻辑和利益
【回复】有好几个吧,汉武帝刘彻,梁武帝萧衍,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杏林仁里:
明朝的皇帝基本都是累死的,管的事情太多了

【回复】正德皇帝开始哪个累,我看玩的挺累
【回复】只能说部分,明朝皇帝出了名的会玩
【回复】我有相反意见,你说部分还对。基本是大多数,部分是少数
-邢道荣-:
如果监国也算,仁宗干了皇帝的活至少10年吧。

【回复】回复 @艾琳徳尔 :朱标他没登基,没办法。 朱高炽登基了,虽然正经在位时间短,但是监国很久,朱棣基本常年征北大将军的状态。
【回复】朱标监国十几年,常务副皇帝,死后也是以太子之位入墓。
【回复】并没有,朱高炽实权监国时间只有3年左右,名义上监国七年多,但是主要政务是朱棣在北京处理的,朱高炽在南京就是打打辅助。 明太宗实录里北京还是南京处理的政务都有明确标注。 朱高炽被严重夸大了,以为朱棣五征漠北时间很长,然而并不是,五次加起来才2年时间
X_HBB:
朱祁钰不是没在十三陵么?我记得在北京西山

【回复】大明十六帝的除了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朱允炆失踪,朱祁钰被废,其他都在十三陵。可怜的朱祁钰当了八年的皇帝结果被废然后帝皇驾崩连皇陵都没有陵墓也只有亲王级别
V家知声:
明朝结束时若不是更封建集权的清朝代替,而是由中原的李自成统一关内中原,说不定到了百年后就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了[笑哭]

【回复】资本不了,当时海商还在南方几大家族垄断的。其他大地主大士族都在反开海。没有大量海商开拓养出足够的商人利益群体根本不可能养出资本主义。中国人自古以来都看中土地,土地又不可迁移,就决定了中国人缺少冒险精神。
【回复】李自成就是流寇,进北京城一系列操作给人看傻了
lkmn铃铛:
只说一条,没有明朝统一南北,并强行推行南北平等,几百年的南北分治,会让中国人从心理到文化到制度到法统上分为两个国家。

【回复】回复 @鱼仔呀哈哒 : 北方年年战乱就没几年太平日子,又没钱又没人,跟南方怎么比?南北不分榜那就基本全是南方人中举当官了,官场上直接抱团排挤北方人外加威胁皇帝,不分榜可能吗?
【回复】回复 @鱼仔呀哈哒 : 确切的说是推行南北平衡,不是平等,不分榜就不平衡了
长风不承爱意:
这博主知识水平不太够感觉在硬说,好多都不严谨

买到新玩具了:
朱元璋后来投降元朝了,去打南方的起义军,然后再南上打跑了元朝。怎么成了造反十五年了?

【回复】回复 @子午夜语 :不能叫诈降,又没投降偷袭元朝,应该叫暂时投降。
【回复】回复 @买到新玩具了 : 你这基础史料都能记错 他根本没投降过 我还以为你骂的是和陈友谅决战的时候为了安抚后方给王保保写的五不侵犯书信 再咋说朱元璋是元末抗元出力最多的还是没毛病 陈友谅残暴 张士诚投降 刘福通也有捶死杜遵道的行为 他要是不杀杜遵道可能还好点
写小说的羊毛狐狸:
你这个视频参考的东西已经很过时了。 特别是关于成化帝和明孝宗。 成化帝无论是当时提升明朝经济,振兴产业,还是扫除边疆隐患。都做得相当不错。 关于东厂西厂,“剑”这个东西,关键是看谁用。 有人对比过,成化帝年间底层百姓的各项经济情况等等,成化帝做得已经相当不错。明孝宗时期能大兴土木,也是亏了成化帝的积累。但仍然让明孝宗时期财政吃紧。 明孝宗有好的口碑,无非是对“喉舌”组织比较好,自然在史书上留下了好口碑。

【回复】...成化要是算好皇帝那嘉庆道光咸丰岂不是也是圣君了?

历史 明朝 皇帝 人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