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督工锐评:河北邯郸初中生杀人案。

作者: 艾跃进official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3-21 12:23:24 浏览:26518 次

马督工锐评:河北邯郸初中生杀人案。

翘家人:
他的意思就是重刑主义并不合理,不能有效抑制犯罪而是服务于大众的安全感,法律应当考虑社会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报复,本案的核心问题家长在享有很大权力的同时又不用承担责任,造成很多青少年犯罪,所以应当对家长权进行调整。

【回复】这就是社会看似进步,实际没进步的原因,犯罪问题很复杂,绝不能简单处置。背后需要更多社会组织和人去研究,预防,包括后续的安置。
【回复】对的,要监督家庭,社会要成立相关组织。
【回复】回复 @Ghost哔哩 :你这样会导致没人监护 即使监护也会想尽办法让被监护人消失
长夜掌灯人:
咋说呢,不同的声音总是好的,但是我觉得吧,留守儿童和犯罪没有直接关系,很多精英家庭,贵族学校的,犯罪更恶劣;至于14岁的问题,当初设置14岁应该是综合考虑了孩子的心智,社会在变化,现在12岁的孩子,心智已经大幅提升了,有必要重新评价一下,支持不同的声音,社会在争辩中进步。

【回复】回复 @-文盲- :2016年全国妇联调查数据:留守儿童犯罪率占未成年人犯罪的百分之七十。这是八年前的数据,如今的情况暂不确定。
【回复】典型的犯罪和学历没有关系,和贫富没有关系。拜托你去监狱看看那些重型犯什么学历什么家庭家里什么经济状况。大多数都是低学历低收入家庭关系复杂。偶尔有几个有钱高学历犯罪你们无限放大。
吃八分饱就好:
社会化抚养这个想法很鸡肋,如果社会经济水平达不到要求的话就是个大型猪圈,如果经济水平达到要求的话自然会有更好的福利和生活方式不需要搞社会化抚养

【回复】但需要一步步推广社会化监督家庭。
【回复】你想清楚我的话,这么鸡肋的社会化真的有必要吗?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请先从自身做起,动员和带动自己的亲人朋友去实践了再来说
【回复】但对于杀人的案例,确实要严惩!
天再星:
混淆视听了,马前卒批别人不拿数据和事实说话,转头就打自己的脸,这个案件里犯罪者反而是家长在家,被害人是留守儿童,连基本的实事求是都做不到。 其次,马前卒最好拿得出他的社会扶养化方案能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以及每年所需的财政拨款,用他最爱的讲“数据”来论证他自己的方案“可行”。 最后这次事件网络的讨论属于是亡羊补牢,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是很严肃的问题,同态复仇依然是没有被多数国家淘汰的处理方案,社会化扶养只是预防措施之一,而且没有什么预防措施是万无一失的,就算按马前卒自己理想化方案的方式推行,也不可能不保证以后不出现未成年犯,依然要面对对罪犯的处理。

【回复】家长在家不一定就尽了扶养义务,你没看周围人的采访的犯罪者虽然父母在家但是基本不尽监护义务,完全是放养,这才导致这几个罪犯有恃无恐,甚至出了事还在想办法逃避惩罚。
【回复】回复 @喝着时光安慰啤酒 :你说的没错,没尽到义务那就要追责家长的责任。但是马前卒这个视频里认为家长不用负责,你再盘盘他的逻辑?他通篇只为了推销他自己的理论,极力撇清本应承担责任的人的责任。
【回复】在家就尽到义务了?有的家长常年在家,但是就是不管,又不是没有这类事儿。
落华残影_:
就不能重罚和加强管理双管齐下吗,这二者又不会冲突

【回复】回复 @西门骄傲 :钱已经交过了,劳动成果一半纳税了。买房的,甚至劳动成果的90%都纳税了。你跟我谈没有人支付成本?
【回复】回复 @山竹拌榴莲 :不想要就不给了是吧?
往生Grd:
开头一副义愤填膺抨击同行,中间各种举例论证,后面推销自己的社会扶养大法,不过在抖音上面估计没多少人能听完他bb一大堆输出私货

【回复】完全赞同你的说法。但你是那种把人批评一遍,然后自己啥也没说,马的解决方案很单一也说不上好,但至少有论证逻辑地提出来了。比你,比好多自媒体同行,要完善不少。
【回复】马逆是这样的,我听到他说社会要承担责任我就知道他要说啥了。[呲牙]
【回复】回复 @Joaners :我一看是马督工的标题我就知道他要社会化抚养
似恍若隔世:
督工说的是此事件说明社会制度还需完善,大家需要多些思考, 但是大家关心的是眼下该怎样处理犯罪年轻人。

【回复】回复 @echocccf :美国12岁可以无期徒刑
【回复】权责对等这个想法很好,无论他父母是否履行了监护责任,但是毫无疑问监护的权力全部都在家长那里,社会没有教育的主导权力。 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小孩的直接监护人抓走判刑。
岂可隆冬强:
马逆的逻辑是刑事责任=劳动改造,隐藏论点:劳动改造能解决一切刑事案件,这个明显是错的,我国是有死刑的。这就是我不喜欢这个人的原因,只说自己喜欢或者想表达的,这类人觉得自己大公无私,却和道家所说的大道之贼很像。 【无辜者的尸体已经寒透,杀人的罪犯却行走于世间-哔哩哔哩】 https://b23.tv/UT9PeJ2 我还是那句话,年龄不能成为免死金牌。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应该和精神病一样,要确定是否对自己行为有认识,更注确的说是否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危害行为。 官方已经确定了的事实是连续两天挖坑,56厘米深坑,面部被捣毁,就这三点就可以确定它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父母有没有可以隐瞒,或者有没有家庭环境影响,那是后续调查和法律完善的问题。

【回复】年龄不到,不意味不成熟,这三人杀人比成人凶狠,受责问比成人淡定,串供比成人知道的多,马逆这种为了流量自以为独立思考的,对着一个稿子念的,目的性很强
【回复】督工说的是此事件说明社会制度还需完善,大家需要多些思考, 不过大家关心的是眼下该怎样处理犯罪年轻人。 怎么判刑怎么处理,他压根不给建议。
【回复】回复 @水卷天 :预后指的是法律审判,马前卒提的东西叫预前和预防,我希望你在和别人吵架之前先丰富下社会学的知识,你这么维护马前卒,至少看一看他自己的课程再去和别人辩论。 以及,马前卒热衷于只推销自己的理想化方案,把社会上正当的对于未成年人判罚的诉求归类为情绪化要求,把人民群众对于法律建设合理的参与权利扭曲成对法律的随意修改,可是法条本身就是在不断修改进步的,无论国内外哪种法系,都要考虑到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没有一尘不变的法律,甚至每年都有新的法律法规法条在更新、改变。 马前卒把不利于自己的议题,不能推销自己理想化方案的问题都打成不理性的东西,但是不影响他自己的空中楼阁恰恰是缺乏理性和现实性的东西,毕竟法律法规可以根据现实与时俱进,他马前卒并没有去按他自己说的那样成为GWY的一份子去实现他自己的方案而是在打嘴炮。
可选型自闭:
视频总结如下 第一,分析媒体行为,批评媒体只在单纯利用观众的恐惧博取热度 第二,拿汉谟拉比法典引出法律起源和发展,并指出法律需要超越情绪为社会负责 第三,未成年保护法的形成核心就在于“人们认为未成熟的人没资格负责”,所以需要社会负责 第四,社会负责的方式是“教育和改造”,因为我们的理念是唯物主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五,但是社会本身又没有办法很好的负责,因为监护权不在社会,而在家庭 第六,那么如何让社会能够负责——给予社会剥夺家庭监护权的权力 第七,只是剥夺监护权是没用的,最终还是需要考虑如何养,如何教,那么答案就很明确了,全面建立社会化抚养机制 第八,社会化抚养一定会有漏洞,但是处于公众视野下的“社会化抚养”一定会大于处于黑箱状态的“家庭抚养” 第九,再次强调只以情绪(同态复仇)为基础管理社会是不行的,甚至不如古人,只能和原始人相提并论。

【回复】这视频也在混淆视听,马前卒批别人不拿数据和事实说话,转头就打自己的脸。这个案件里犯罪者反而是家长在家,被害人是留守儿童,连基本的实事求是都做不到。 其次,马前卒最好拿得出他的社会扶养化方案能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以及每年所需的财政拨款,用他最爱的讲“数据”来论证他自己的方案“可行”。 最后这次事件网络的讨论属于是亡羊补牢,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是很严肃的问题,同态复仇依然是没有被多数国家淘汰的处理方案,社会化扶养只是预防措施之一,而且没有什么预防措施是万无一失的,就算按马前卒自己理想化方案的方式推行,也不可能不保证以后不出现未成年犯,依然要面对对罪犯的处理。
【回复】回复 @可选型自闭 :为啥网民们最热议的对未成年犯罪降低入刑年龄和量刑程度就变成同态复仇,照这么说si刑全都是同态复仇,可是至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lv都没有否认这种同态复仇的处理方式,马前卒是真的不懂为什么吗? 这里就是偷换概念,如果说就因为没有实行社会化扶养,所以社会对未成年人成长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法承担任何责任。用他自己的观点,起到规范社会行为作用的法律也不适用于任何未经历社会化扶养的人,这就是一种诡辩。 认真严肃考量网络社会里过分早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本身也是个很严肃的话题,就算不考虑si刑更加严格的判罚也是必须的,治病的时候预防和善后一样重要,难道得了病做了手术不消毒不换绷带不拆线就直接出院了嘛?
【回复】回复 @可选型自闭 :再者,目前留守儿童其实大部分都是出于家长和家庭监督缺失的状态,主要受到学校和社会(主要是各种网络讯息渠道)的约束和影响,要增大社会负责的深度和比重,为什么一定要走社会化扶养的道路,增大学校的权力和责任,同时辅助配套的监管措施。 在学校里也能更好地集中学龄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筛查和预防而不是所谓地深入到户点对点,不仅耗时费力,更容易变成表面工程。 马前卒自己都批基层公务员效率低下怎么推销自己的理论就预设最理想状态,目前社会并没有余力再额外搞出一个耗费财力物力巨大,但效果却和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差不多,而且更加冗余的体系出来。 最后,社会权力对于家庭教育的介入缺乏监管和缺失,并不能在逻辑上构成社会权力对于犯罪者的处置的缺位。 马前卒默认未成年犯罪者不能作为负担刑事责任的主体,这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有意的忽视事实上,最近网上讨论的核心也就是未成年作为犯罪主体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再说找不到负责人时候的处理情况,否则就算按照马前卒的构想,以后如果社会化扶养的未成年人中出现了不受社会化扶养规训的反社会人格罪犯或者冲动型罪犯,那么最后还是绕不开对犯罪分子本身的处置和惩戒,还是要回到未成人是否担责的议题。
霍格圻丽:
社会化抚养不是重点,重点是马督工通过反复提到社会化抚养,让大众主动去思考制度的弊端,从而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本应有什么权利,并且去行使这些权利解决问题。

【回复】只要角度找的好,总能找出问题然后加以批判,批判带来情绪然后收货一群脑残粉。这就是这个地中海的吸流策略
【回复】回复 @d-xu :既然不靠谱,你拿出一个有水准的方案 如果拿不出 我更愿意相信拿出方案的 起码我在玩能看到的地方 确实有益我的地方 而且你也没好好看老马节目 老马自己都说支持其他人的评判 但你要拿出来点东西
【回复】回复 @多伦多d鱼诈骗犯 :所以你安于现状,只要铁拳没砸到自己就可以幸灾乐祸,也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锤人倒是全是道理
嗯呢1586:
有点勉强,拿这次事件来说,那三个小畜生父母除了时候包庇之外(指警察叫门不开),并无证据表明他们的父母在教育方面有不当之处,按照生活经验,这三个小畜生估计是在家欺瞒父母,学校不服管教的类型,初中那些个小流氓大概都是这种,不是父母不管,是真的管不动,都十几岁了

【回复】回复 @八下野樱 :我的意思是,拿社会化抚养去蹭这件事本身就很勉强,除非你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校园霸凌的方案,保证霸凌不再发生,不然我们还是要面对那个问题,恶性的霸凌发生之后我们该如何惩罚这些未成年罪犯,这才是这次事件关注的重点
【回复】回复 @钒与铬的跨界爱恋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模一样的教育也会教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回复】回复 @八下野樱 :至于他的社会化抚养能不能施行又是另一回事了,我们离社会化抚养还很远,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未成年犯罪,现实一点我们应该先解决未成年罪犯的问题
小哥翕然:
时代不一样了,很多人在感慨现在的孩子比原来的自己聪明,就要意识到现在14岁的孩子已经不能说是心智不成熟了,甚至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利用未成人保护法犯罪了

账号已注销:
这就突出了马尼与古典正统目田罗翔的不同之处,罗翔暗搓搓地支持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就事论事,残忍者就该动刑。马尼就没有多在乎未成年人天生善恶,论述主要在于后天教育,认为好的教育就能够基本杜绝未成年恶性犯罪。

【回复】判例法好处是漏洞少,发现漏洞也可以凭道德马上打个补丁;坏处是补丁越来越多,门坎太高,过于复杂容易产生讼棍。 中国法律也要参考判例,海洋法系也有成文部分。支持判例并不需要暗搓搓,因为中国法律完全不排斥参考判例。主要问题是邯郸这件事远远超越了人类的道德底线,成文法并不合理,需要树立一个判例。
【回复】同意,教育和犯罪没有必然关系。 成年人难道是因为缺乏教育导致恶性犯罪吗?犯罪者高学历高智商的多了去了。 你教育的好,未成年人知道自己杀人也不会坐牢。那干起坏事来更是得心应手。
潇桑xiaosang:
当他说出汉谟拉比法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啥都不懂[吃瓜]

流水似的走马:
每次有这种公共事件,总要有媒体呼吁降低入刑年龄,总要有人要处以重刑,可是处罚犯罪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预防,使这个社会在功利主义的层面上达到最大幸福。

【回复】预防靠什么?靠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无法约束才形成的法律。过轻的刑罚也会助长犯罪者的气焰。而且没人要求不分黑白的重刑。现在的14岁孩子可与10年前14岁孩子完全不一样了,绝大多数已经有教完善的自助思维了。
大吉搞搞利:
马督工定义一下未成年吧,求求了[大哭]

Francisco2019:
督工现在在哪发视频啊,不都停更了嘛

睡前消息 邯郸初中生被害案 邯郸 初中生 河北 杀人案 马督工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