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墙的轮廓各种各样

作者: 何大爷课堂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2-18 19:45:25 浏览:1723388 次

从此,墙的轮廓各种各样

海棠依旧4:
刚刚从黄山旅游回来,我看到黄山那边徽派建筑很多都是这种墙。我当时在车上思考半天,不懂为啥要这么建,只是为了美观吗?谢谢up主为我解惑。豁然开朗。看来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缺一不可啊

【回复】众所周知,皖南和皖北不是一个地方
炙烤香料:
天哪原来是这样!!!之前看到这个墙,只是单纯的认为是美观……因为层层叠叠的,加上一些烟柳画桥,确实如诗如画……

【回复】现在房子不是木结构了确实成为单纯装饰了[笑哭]
【回复】回复 @墨云君丶 :不过确实也是很漂亮就是…!从实用转为美观,其实也挺好的(*'▽'*)♪
【回复】我也这么以为的,原来是实用+美学的设计么[笑哭]
俞雩屿:
原来是这样!以前学地理的时候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封火墙能防火,就想着不就是一堵墙吗,又没用防火材料,为什么能防火。现在终于理解了!感谢up让我真实的看到了知识[打call]

【回复】砖墙的防火性能是比木板墙好很多的 用砖墙已经是防火的一大进步了 之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封火山墙
【回复】我是学耐火材料的,可以解答,哪怕是最普通的砖头他也比木头能隔热,砖头压根就烧不着,所以发生大火起到就是我们常见的火炉一样的隔离作用
【回复】回复 @越过暖东 :石头不好烧,可以参考西方有些不密集建筑侧面有很多木质结构裸露,石头砖房还是挺耗成本的
任我飞天:
防火不是防止起火,是防止火势蔓延,好像很多人都误解了[笑哭]

【回复】难怪二仙桥大爷说:这个板子是拿去防火的,引不燃
【回复】阻燃的也算防火 对劲[妙啊]
【回复】哦,我还想说这不就是防火墙嘛,但一想,防和封不是一个意思
zxin1324:
突然有了个疑问 南方按理说比北方要雨多 更湿润 北方要更干燥 更容易起火 为什么这种出于防火目地的山墙 只在南方出现 北方建筑却没有呢???[思考][思考][思考]

【回复】可能是北方的宗族观念不强,住的比较分散,多宅院,距离足够远,起到了一定的防火作用(纯属猜测)
【回复】嗯,我猜测,可能是南方这边气候较湿润,然后木材较多,所以房屋大多都是木头。所以南方较多?。
【回复】北方也有,但是少,北方的房子大部分以防寒保暖为主,用的材料都是厚实的石材或者泥土,而南方则是以通风防潮为主,加上取材(木材)方便建造,群居密集紧凑,发生火灾基本上都一起着了,我同学家长就是这样,几乎隔开一两年就听到她抱怨寨子又着火了。 南方潮湿但是闷热难当[笑哭],高温和暴雨可以同时存在,夏天几乎都是下开水,北方虽然干燥但是因为建造房子的材料就算起火也不会像南方那种一片跟着烧起来。
蓝一尘大先:
评论区有疑惑北方为何没有类似的大规模马头墙建筑。 我思考了一下取材和气候,我的结论分享给大家望指正:并不是北方的民众想不到封火墙,南北方的人民都有防火需求,但过去大部分南北方百姓没有这个钱去为自己家的小房子做防火。 南方现存封火墙建筑多,这可能和南方的小地主多、小宗族多,因而落成的祠堂等建筑多有关。 封火墙的别名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防火兼具美观。其中美观是要花大钱的。徽州的哪一批人出得起这笔钱呢,自然是徽商。 徽商活跃于明中期至乾隆末,他们将这种建筑风格带出徽州。我再推论,马头墙不分南北,只是徽商在何处取得贸易强势地位并能建屋扎根,便在此地留下了痕迹。 眼下,国内肯定还有一批有历史意义的徽派建筑。但数量众多的马头墙建筑群,其实都是近10年大搞乡村建设时落成的新建筑。可以说南方的乡村振兴,十家重建,有十家都是徽派风格,因为徽派的青瓦白墙即能搞古城旅游,也符合城镇化改造。而北方的乡村建设则可能有意避免去学南方派的建筑。(我国另有几大家建筑,苏派京派晋派岭南派的建筑成本奇高,闽派川派不适合城市化,徽派是最佳选择甚至唯一选择)

【回复】以我自己所处的地域和经验来讲,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北方地区少林少树,乡村建筑就多以石头为主,我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基本都是石头做的,和南方建筑比起来用木头较少发生火灾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再一个是北方(我见过的地方)乡村民居不像视频里这样紧密,挤挤挨挨很少有连片的建筑,每家每户的房屋都不会相连,这种防火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必要了
【回复】我想过这问题,我的答案是,南方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都很宝贵更何况居住面积,所以在人口压力下建筑开始向上发展以及集中发展,这就构成了火灾隐患
【回复】回复 @汪汪大狸煲 : 南方宗族观念浓厚,以前一个村都是一个姓你邻居基本上是你父母或者兄弟
游不动的游胖子:
所以嘛,这类视频才是我最喜欢的,我活了几十年都不知道这玩意干嘛用的,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花更多的石料去搞这些?老百姓真的会为了美观花那么多银钱?今天才知道原来是为了防火

【回复】这些问题不懂可以问问父辈跟老人家,尤其村子里的老人家,那些民居、祠堂、神庙基本都是他们参与建造的
【回复】回复 @嘛打嘛打打内 :我高中历史好像没有教,最多让记一下各地的建筑风格,但没讲过这些建筑风格的由来
【回复】回复 @小破站nb啊啊 :但是我们这边就有很多,普通人家也有,可能没那么气派,房子小一点,但是大户人家的会看起来更加大气,因为房子大所以上面的马头墙也会层层叠叠。
瑾沐儿:
“火不扩散,大家就平安了”这句话好感动 。

【回复】是的,古人的心胸与智慧真的十分令人感动。正是有他们,中国才会代代延续那些美好品德,再面对困难时不卑不亢,不发展成流氓国家。
W我来了等等我:
是的,古人都早早意识到防火之重[大哭] 可今人连消防栓防不住[大哭] 消防栓事件的原因有: 1.消防栓与水带中间的连接件被“人”顺走了 2.物业在被其余业主告知连接件没了,却不处理 3.物业不仅不处理,还将消防箱用钉子钉起来,以应付消防检查(连接件一般单独放在消防箱,不打开很难发现不见了)

【回复】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什么叫消敏法?一直刷这个,只会让这个事情越来越被人们厌恶!你这种无知又愚昧的方法,只会让这个事情越来越被遗忘,还在刷的是什么成分[捂脸]
【回复】回复 @我要发疯了谁都别想活 :山火连年有,大兴安岭的,重庆的,贵州的,就是苦了消防员跑山路,最怕就是深山老林像大兴安岭那种,火情都不好控制...
【回复】回复 @武汉第一笨蛋小谢 : 我现在看到消防栓这三个字就烦,你不就是蹭蹭蹭,你有真正的去找过物业或者举报过吗?天天到处刷,还全是煽情,谁想看啊
_七分饱:
从古代人们就知道防火的重要性了......

【回复】古时候都是木质门,放火那是能一个城都烧掉[doge]跑都跑不掉一起死。。晚上还有打更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笑哭]
【回复】人一直都知道防火的重要性,只是现在的人为了钱可以没了良心。
【回复】还是那句话,古人不是傻人[doge]
森森桑鸭:
每一种存在的来源,都是生命挣扎、奋斗、绽放的痕迹。

时_竹:
记得当年去写生的时候,导游说过以前当地的男性大多外出经商,家中大部分是女性,所以马头墙不仅防火还可以防贼

数质数上天堂:
那南方的屋子是因为要防火盖成这样,北方比如说陕西的屋子半边盖是为啥

【回复】“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 1.关中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天气干旱、风沙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当地黄土深厚,但历史时期生态破坏严重森林资源不丰富。关中人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垒起三面土墙,朝院子一面留门窗,盖厦子房,房子盖一半能节约大量的木材,也少用了砖瓦和人工。“半边盖”的房子两个院子相邻的“厦房”共用一面墙,是“伙墙”或“借墙”,可以和邻居的房子共用一面墙,不仅可以节约建材,也提高冬季保温性,节省了能源, 经济性能十分突出。 2.雨水流向自己的院子,不仅收集雨水还避免发生邻里纠纷。而两边盖的房子为了避免这一点,就需要在两个院子中间留一个小巷子、或在房子和院墙间留一个夹道。 3.布局紧凑,夏天可以遮阳,春秋还能防风沙 4.安全因素也是房子半边盖的原因之一,厦子房高大的背墙还可以起到防御作用,将铁丝网布满庭院,四周挂上铃铛,防贼
【回复】采光、集水。雨水都流向院中,这就是房子半边盖
【回复】房子半边盖的这种房子,我家之前有,为的是采光好
澄青树:
看了看评论区,原来不了解这个墙的朋友有这么多,感觉up其实还可以科普一下每个墙为什么样式都不一样,有弧有平的,我记得跟五行有关

【回复】这个墙在广东的叫法是“镬耳墙”,这种屋子叫“镬耳屋”
【回复】我也是有点震惊这么多人不知道,甚至是旅游或者身边见过都不知道或者没明白为什么,就是搜一下就知道的事[笑哭]不过弹幕也有很多人猜到了,说明其实有很多人是知道的。只能说人口这么多总有人不知道吧,就像我觉得互联网有些话题总会隔几年被提起讨论[笑哭]
【回复】回复 @Iamlinglinga :原来如此,了解
我不是味耐批:
为什么山西不用这种山墙? 答:山西住窑洞[笑哭]

本人表示不想理你:
背景音叫叶隙间洒落的阳光,万古正如这层层枝叶,而从古至今一位位匠人或是艺术家则担负着拨开叶片的责任,他们妙手一挥,便让枝叶下感受到阳光的恩泽。天不生众匠,万古如长夜!

【回复】来的这么早,说的这么好,你是怕不火吗?
kakei_bb:
是的,我家院子里就有一堵高墙,我问爷爷这墙干嘛建呢,不挡阳光吗?爷爷跟我说为了防止前院着火烧到后院来的。祖宗的智慧真的体现在细节里[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历史 人文 建筑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