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怎么影响汽车设计的?

作者: ToTo文翰分类: 汽车知识科普 发布时间: 2024-02-29 18:13:21 浏览:134297 次

风是怎么影响汽车设计的?

Nortia:
为什么不把汽车表面设计成坑坑洼洼的样子来减小湍流呢?

【回复】曾经还真有人这么做过,就是车子实在是太丑了[喜极而泣]
【回复】怕丑的话有个例子[脱单doge] 奥迪e-Tron(初代死活卖不出去那个)作为常见的地板式电池的EV 把电池底下的大平面做出一些凹坑 除了可以容纳把电池安装在底盘上的螺栓就是可以减小阻力 反正又看不到[滑稽]
【回复】模具厂已经提刀在路上了
常扬_:
省流,家用车讲究能耗经济效益,所以风阻系数越低越好,但是性能车和赛车则不一定,散热和下压力的优先级往往比风阻高。

【回复】一开始都说了风阻系数不等于空气阻力,你风阻系数0.22的MPV空气阻力肯定比风阻系数0.23的轿车空气阻力大
【回复】家用车在中国能开到120,这个听着就离谱,所以别在乎风带来的影响,500米一个红灯,你还考虑风阻,你的油耗高来自于一脚油门一脚刹车
【回复】赛车需要减重 利用空气动力学得到免费的下压力
命途多舛的天才Vincent:
身为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kino每次的提问都特别到位。

【回复】回复 @比若游龙 : 那肯定的啊 节目不能没有方向
風にお願い419:
家用车的使用场景:高速跑120,最多跑140,新能源车又重,动不动满载2吨半,下压力足够了,就得想办法降低风阻提升续航。 赛车不需要考虑续航…

【回复】质量不能完全和下压力划等号。俄罗斯军展特别喜欢表演坦克飞坡,50多吨的坦克照样起飞。F1最高时速可以提供两吨多的下压力,理论上来讲可以在天花板上开。
【回复】赛车当然要考虑续航,省油就能少进站,或者少装油
【回复】今年f1的限重为七百多公斤,所以加上车手,只要速度够大理论上真的可以在天花板上开
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这个题目真好,lotus算是空气动力的鼻祖吧,但不在赛道上聊这个就感觉是不是嫌命长[doge]

【回复】恰恰相反,下压力是提升车辆高速稳定性的
【回复】恰恰相反,空动需要120以上影响才大。这也是为什么f1要可变风阻。而越野车很多时候不要。
【回复】回复 @观若明火很烦狂炫可乐 :大型重卡,在以比较恒定的速度跑长途的时候,一半多的功率都用来克服风阻了[doge]
骑士团子长:
F1的设计是通过风,对斜面产品压力,让四个轮子紧紧的贴在地上,不会产生打滑。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让车子跑的飞快。赛车不需要考虑油耗和机械寿命问题,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但是家用车要考虑考的就非常多。风阻当然是低一点更节能。

【回复】要考虑,只是机械寿命比较靠后,没看到当今规则有超过配额后开动力单元的部件就要罚退几位吗 油耗更要考虑了,油耗低,就能用轻载油的策略,重量轻就可以灵活进行下压力调校,还能减少轮胎损耗,让轮胎可以跑更长的Stint再换胎 没看到RB19去年只有一场外其他分站全部夺冠,不熟悉?你看看Alpine今年传出车比去年重4公斤,萨嗨走后全员嗨起来了,哈斯几乎可以确保今年不垫底了
【回复】f1已经做到50%热效率了,只是竞速比赛加减速太多,一般人都觉得油耗高,但是忽略了f1其实是车用内燃机的巅峰
【回复】回复 @骑士团子长 :综合来说F1是在FIA的规则体系下做到更轻更快更持久,每辆是一个基于规则的系统工程,无论机械性能、空力特性、油耗、相对耐用性和研发经费投入(有经费帽)等都是在考虑范围内的
ToTo文翰:
@kino和她的朋友们 下次工作后请把假发收收好,我晚上过来差点没撅过去

【回复】私密马赛观众老爷们,我这次的妆造像被雷劈了,暂未熟练掌握驯服野生假发之术[大哭]
【回复】回复 @kino和她的朋友们 :[doge]
eveningonly:
航模爱好者飘过,toto大佬可以讲一讲新势力的隐藏门把手能减少多少阻力不,一直认为那个东西特别鸡肋,远不如传统门把手安全可靠。

【回复】你别管,问就是降低风阻增加续航,然后在车顶凸起几个雷达探头[滑稽]
【回复】0.5个康特,影响非常小。
阿水水水啊_:
看来这车空气动力学一定很好[doge][doge]

【回复】路特斯可是汽车空气动力学鼻祖,没点实力怎么行[脱单doge]
【回复】回复 @啊是老魔啊 :人家说的是汽车空气动力学吧,人家在空气动力学前面加了汽车两个字
【回复】回复 @阿水水水啊_ :我也玩[笑哭][笑哭],就是现在越来越拉不怎么玩了[笑哭]
echooooooo______:
啊,第一次知道等时理论是错的啊[笑哭]

【回复】知识都是要更新的,十年前对,十年后就不一定了
【回复】最简单的,为什么飞机可以倒着飞?我小学就认为等时效应不能完全解释
【回复】从小都是听说这个说法 居然是错的
Callisto_B:
空气动力学算是我本科最喜欢的一门课了,虽然我们是应用在飞机上的

【回复】大学唯一挂科:流体力学[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29813874192_bili :其实emmm看角度?正好是零升迎角就没有(但应该不会这样
【回复】来来来,给我解释一下升力怎么来的,诺贝尔奖就是你的啦[tv_生气]
StefanVonZhu:
toto的视频真的太爱了 每次都学到很多新知识[打call]

【回复】特别是之前讲的那个车身比例设计[doge]那群识字的文盲,只会说说谁抄谁[辣眼睛]
【回复】过于硬核,一般车评人哪里懂这个
【回复】回复 @叽叽叽咕咕abc :那集反复观看好吧 真的学到好多神奇的小知识
LK193:
文翰请教下,F1的那个文丘里通道,是不是就是把车身底盘到地面的这部分空间想象成文丘里效应中有限的空间呢,所谓双底板,就是文丘里效应中的那两个上下面啊

【回复】不是,只能接近,实际上在21年以及之前的文管被禁的赛季中,都是地面效应。 但是,因为实际上不是彻底的管状,那么,自然就会有上方的空气进入到底盘下面。所以工程师要解决的就是在规则的允许和漏洞灰色地带中如何在底板边缘形成“结界”。早期文管就用伸缩的耐刮条直接封住,这样就是很标准的有限空间。后来一直都是翼片合成涡轮形成“结界”,现今的规则也是这样
爱吃橙子的流氓兔:
油车风阻高了费油,油比电贵多了。为什么油车上面追求风阻的很少呢 都是以好看为主,甚至为了显车大霸气特意把车头做的很大增加撞风面积。到了电车时代恨不得各个做成肥皂 水滴减少风阻 设计美感倒退很多。

【回复】因为二者的重点根本不一样,电车的短板是高速能耗,而高速风阻影响很大,优化风阻系数合情合理; 但油车和电车完全相反,油车短板是低速油耗,优化风阻属于是头痛医脚了
【回复】车头做大不等于增大撞风面积,又不是平头卡车
潜水员tassadar:
对于车尾和后视镜这些区域能不能设置涡流发生器来减阻?

【回复】可以的,lexus不少车都有类似的设计

F1 路特斯Emeya 理想Mega 小米SU7 路特斯繁花 空气动力学 流体力学 吉利 汽车知识 风阻系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