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11触屏丨看起来好用,用起来好烂

作者: 文西碎碎念分类: 软件应用 发布时间: 2024-05-10 17:30:00 浏览:78471 次

Windows11触屏丨看起来好用,用起来好烂

寰-宇_Huan:
《中学生大学生不熟悉电脑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感触实在太深了,之前问我舍友你电脑上那么多游戏咋不玩了,他说早都删了。有一次我借他电脑用,发现他只是把图标放回收站了而已……我问他你不会卸载吗?他说我看不到它们不就行了,我:[辣眼睛]

【回复】确实啊,小学电脑就不离手的我,到了高中初中发现很多人连电脑都没碰过,我稍微会点电脑在他们眼里就是魔法[笑哭]
【回复】是这样的awq 我有个同学要清空间 问我为什么电脑不让他把C盘里大点的文件删了……
【回复】这就不得不提我一个朋友的经典名言:《你这个文件夹里还能再放文件夹啊》
蓝围巾的小企鹅:
巨硬:我在Windows 11 24H2里开始无感装好系统后默认开启bitlocker,没想到吧

【回复】这么个破玩意儿给普通用户默认打开的意义是什么[笑哭]有些小白不明不白的连解锁密钥都不清楚,到时候电脑一坏防的不是别人,而是着急恢复数据交差的自己[笑哭]
【回复】回复 @文西碎碎念 :不会,目前来看,巨硬要把这个和copilot常驻在Windows 11后续SDK版本号里了
【回复】然后下一个大版本更新(或者小版本更新)再把这个取消掉
ベニヤ板妖:
掌机上win11屏幕触控只能说比没有强[笑哭]。日常我也会双手配合触控板用

【回复】要是win11把触控做好,这几个掌机厂商做梦都要笑醒[笑哭]
【回复】回复 @文西碎碎念 :确实,win11系统设置里甚至还有Xbox手柄的适配,但不多[笑哭]
【回复】我觉地有些地方用鼠标,有些地方用手指挺好的
未来群星工作室:
win8之后的微软对大修改是几乎不可能了

【回复】win8只是做多一个UI,他还是NT6…真正的大修改vista之后就没有了,从vista到win11的差距远不如xp到vista的差距,而且vista还是重启过的,现在win11很多元素都是复现lonhorn曾经的东西
【回复】回复 @在下节操君 : 属于是市场喷了不该喷的微软,护了高价给低配的JS的结果 曾经软件工程师+设计师+测试部门的完美开发组合 变成了市场部门+外包部门+消费者直接上手,让消费者直接承担软件Bug和调试的后果 从Vista开始,满怀期待的微软得到了市场的指责和占有率下跌的结果,于是他们改变策略,推出Windows 7这么一个阉割版Vista,厂商也学乖了,把Pentium 4换成了至少双核的Core,512M内存升级到2G甚至4G,其结果就是占有率回升,风评向好 于是微软又决定改变:Windows8/8,1 历史重演了。 最终微软决定就此躺平,市场部门成为了大刀部,由商业部门主导产品开发
【回复】同意,其实优化好基本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优化不好
hbxfhl:
我分析过WX在姓名列表采用的是循环,你看到的是列表,实际上是固定几个卡片的位置,划上去了就删除了,然后在下面添加一个,所以总数就那么几个,所以你划到顶了之后就从新加载,于是你就感觉卡了,这样的好处是分散加载,在不用的时候不加载,节省内存占用,也可以对付读内存获取好友列表的第三方软件,坏处就是触摸的时候卡,但是在对话框又是标准的列表界面,所以可以很丝滑。

【回复】等等,这不是列表虚拟化的标准做法么?安卓、iOS、Windows的列表,都是这样做的啊?
【回复】我在测新版QQ的时候也遇到了一样的卡顿,我当时还在想,这怎么卡顿的感觉都卡的这么一致哈哈哈哈哈,解开了我的疑惑,特别感谢~
【回复】android 中有直接可以实现这种效果的组件,叫做recyclerview,但windows的流畅度和android根本没法比,更何况windows使用的是x86处理器,无论从性能还是资源调度来讲,windows都领先于android,可是windows就是这么不争气
Little_vee:
Win32软件对触屏的适配大多都很垃圾,我们班的多媒体是我负责管理,我觉得Windows这样乱七八糟的生态要做好触屏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更何况巨硬高层还整东整西的。在QQNT出来之前我们班上的QQ是完全用不了扫码登录的,每次老师在讲台上抱怨的时候同学们看着我,我也只能一脸苦笑,以沉默回应。还有我个人认为适当的动效对触屏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任何动效的系统就犹如打FPS游戏时FPS无限接近0,一点也不跟手。实际上你想看系统哪些部分有动效,最基本、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留意鼠标滚轮滑动时有没有过渡动画了,像视频中的Win32版微信,应该有大佬也讲过列表滚动的原理了。这类滚动是所有触屏用户最厌恶的处理方式了,你根本猜不到你滑动列表时这些个卡片到底是换了3个、5个还是翻了一页。这样用户就会感到很乱很燥,我现在都很难想象Windows如果将自己的应用风格全统一成UWP会有多好用,然而现在的UWP不再是Windows 10的UWP了,与我心中Windows 8/8.1那样流畅简洁的动效还是有偏差。没办法,顺应时代吧……

【回复】UWP?笑话,难以管理、难以扩展、难以美化、难以在win32环境下做到统一,建议砍掉UWP,加到WinRT里。win32就是win32
【回复】但是基于winui3构建的win32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微软提供的触屏UI的设计规范和接口
【回复】回复 @赋流云liao :你说的那个是滑动验证,扫码我现在还没搞清楚怎么用,当时老师搞了一个月都没得,甚至PPT也不会用,我现在是真怀念Windows 8里操作栏在下方的操作模式,就凭老师那个身高(够不着浏览器顶栏)我是真怕她移位置的时候稍不注意就摔下讲台,她都摔了好几次了……Windows的触屏体验真是到现在了还是垃圾透顶的程度
Xiaoqian数码小千:
windows10的动画在控制面板搜索调整windows的外观和性能,选择最佳外观就行了[吃瓜]

【回复】回复 @Xiaoqian数码小千 :右键任务栏打开任务栏设置往下滑找到任务栏行为点开 调第一个任务栏对齐方式
【回复】回复 @Xiaoqian数码小千 :谢谢补充(・∀・)替换了最佳外观设置下的素材~[脱单doge]
【回复】回复 @_口阝可 :哦哦[妙啊]
Longhorn4093:
Windows不上进,桌面平台衰败表现在: 1、很多小孩子已经不会用电脑了,遇到电脑问题不愿意搜索动手解决,反而去直接问人帮助,很多人不会去研究DIY台式机电脑,买笔记本这种集成式电脑,也不会升级硬盘内存,去到街边小店被收高价升级硬件的数不胜数; 2、很多人遇到要处理的工作时不会优先用电脑,对于文字办公,修图乃至剪辑视频都用手机,我之前遇到一个dy博主,拍完视频就拿手机剪,我问他看着手机屏幕不累吗?他说懒得传电脑上剪了,难怪视力越来越差,修图也是,相机拍完照直接扔手机调色,进阶点的修图需要用到PS就不会了; 3、越来越多软件厂商不愿意在电脑上开发客户端,有良心的还会开发网页版,但更多的是只允许在手机上使用,甚至在电脑登录也要强制扫码,账密登录很多时候还要再叠一层手机验证码; 4、在手机高度同质化的家庭,手机市场仍然卷成红海,每个月都有新机发布,每当有旗舰机发布时的关注度都很高,反观电脑,不仅发布频率一般,而且我们也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见十分惊艳的产品了,电脑也很难普及新设计和高性能,因为价格不菲,很多人愿意买旗舰手机也不愿意买旗舰电脑; 5、电脑地位被边缘化,二十年前的很多电子产品是以电脑为核心,要为电脑提供驱动适配,现在是手机为核心,例如华为鸿蒙的1+8+N策略,电脑反而成为了8里的一个,手机的很多功能下放给电脑,品牌全家桶使用时基本离不开手机,而电脑自己却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

【回复】他们那些是轻度剪辑,是比较随意剪的,不是认真剪的。认真剪的话,用粗壮的手指去触控,精度根本就不够用。我没见谁用手指触控能完成PS抠图的。我甚至用手机打字的时候,需要用手指移动光标,都比较困难——用手指把光标移动到了合适的位置,松开手指,光标有几率在你松开手指的时候自动位移。所以我还挺不喜欢触屏的。
【回复】你说的这些都是2c和泛娱乐领域相关的市场。这些市场是大部分人容易见到的,但不是全部。在稍微专业一点的领域,移动设备什么都干不了。未来手机可能会完全占领轻度娱乐的市场,而电脑将会继续向专业领域转型。根本原因是,移动设备的交互逻辑是为触控设计的,但触控交互的操作精度远远达不到专业领域的需求,所以在专业领域的工作还是需要依靠键鼠才能有效完成。而在键鼠方面的体验,pc比移动设备好太多了,并且还有相关领域的生态壁垒。你看到的是桌面pc在娱乐领域的衰落,没看到的是pc在专业领域的需求。
【回复】而且计算机最尴尬的一处地方是,它不是和移动设备那样是需要几年换一次,一台计算机你不去恶意损坏使用,用个10年不是问题……
宇鸽纸YuHadoko:
surface用户表示Windows用起来比我便秘还难受🥴

【回复】我用go1,不支持win11强行升的,虽然仍然很卡,但win11的动画使人感觉不那么卡了
【回复】回复 @不知所日 :回错了,我说的是那个mcbook
jzhawksin:
win8.1是最适合触屏的,可惜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回复】那时候wp还没死,还想着和移动端互相适配呢
oCCFANo:
一开始看到UP说要“用一整天时间测试win11的新触屏”,我还非常期待。结果看到后面,发现你根本没有深度体验触屏交互,你的关注点反而是什么“流畅的动画”之类的旁支末节,什么箭头旋转90度动画。 我自己有一个win10平板,我对windows触屏的体验要比你深度得多。我认为windows触屏在现阶段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让触控能替代鼠标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不是什么UI、动画。 举个例子,鼠标悬停。有的网页会需要鼠标悬停才能打开、看到选项,而win10的触屏根本没有。再一个例子,鼠标拖拽、跨窗口拖拽、右键拖拽,win10的触屏也根本没做好。甚至我自己在微软app商店下载了触控手势UWP,都只是让win10的触控达到“勉强使用”的级别。 我还以为win11的触控体验会大大改善对鼠标功能的替代,你的视频里也看不出来win11触控有没有做鼠标悬停、拖拽之类的。 总体上,鼠标的功能是肯定比触控要更多的,触屏手机只是对触控适配得比较好而已(把悬停时展示的信息、功能放到其他操作,比如塞进触控长按出来的二级菜单里)。比如鼠标天生就自带悬停,而触控基本上是做不到悬停的。 目前来说,触控这种交互方式还是不太适合电脑,或者说触控根本无法取代鼠标。大屏,是电脑的优势,是那些移动终端根本不可能具备的。而大屏,又天然不适合触控交互,毕竟大屏了,用户不能坐得太近,否则观感就很差。

【回复】触屏方面 win11 和 win10 是断崖式的区别,尤其是在我的 surface 上。包括但不限于拆掉键盘任务栏自动放大,全屏窗口时候任务栏又会变成小横条。至于你说的悬停,用手指头就是没法做到的。如果想解决建议购买一根 win 触控笔。而且在 win 上的触控是十分有意义的。很多应用比如 photoshop,drawboardpdf,onenote 触控做的事情是绝对比手机或者平板上要牛逼的多的。触屏不适合交互只是大家自愿放弃了这万分之一的市场罢了。
【回复】[doge] 你想要的功能win7都有 1.win7支持长按右键,速度很快,比起win10快不少,按下去立马就转圈,不到1秒就转完,松开就是右键,或者双指单击右键,不需要等待,按下就是右键。 2.支持快速拖拽,单指按下立马就能拖。全屏跨窗口直接拖到任务栏,另外一个窗口弹起来了,再拖上去立马就行。 3.悬停的时候,单指长按,等待圈圈消失再滑一下,鼠标就是悬停状态,并且也会立马弹出悬停状态的菜单,如果不等圈圈消失就滑一下,他就是一个手势功能,而不是悬停,如果不滑一下他就是右键菜单。。 4.再搭配自带的手势,可以快速上划下滑,复制粘贴删除关闭窗口最小化等。 5.缺点就是太过于鼠标化。win7的软键盘比WIN10的多几个功能键,属于能用。。基本上操作和鼠标差不多,只是多了个双指放大,以及双指菜单之类的。 6.[doge]WIN7原版是装不上新机器的,没驱动。我一开始忘记了,装好没驱动,触屏没用,USB用不了。后来找了个别人打好驱动的,啥都有了
【回复】总结到了长期体验的重点部分啦[猫之茗_开心] win的触控消息是比较新的,程序接收触控消息也要单独用api注册(RegisterTouchWindow();) 如果没有针对触屏注册并优化的话,就只能默认使用把触屏当做鼠标用这种了,而鼠标的操作在把触屏与鼠标的兼容这块做的也不好[猫之茗_冷汗] 好像链接发不出来,搜索<win32API 触控消息>,一般头上标题是Microsoft learn
CapernerL:
另一方面来说,微软早已脱离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泥潭,转向云、企业和人工智能赚得朋满钵满,才懒得理这坨屎山呢[灵魂出窍]

【回复】我和你有共同想法,我现在觉得消费者业务对微软来讲真的没那么重要了,其他业务钱赚的都比消费者业务容易的多,就一个“这个男人叫小帅”背后Azure估计就赚翻了
文西碎碎念:
已经被数据吓坏了,还是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三连,特别特别感谢~ 作为一个个人账号,我不打算做测评,至少我自己撑不起严肃和严谨,毕竟这是很多团队账号都做不到的事[藏狐] 测试的时候做的还算详细,但最终成文出视频精简了很多,主要还是轻松的吐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够啦,个人体验,希望你看的开心[惊喜] 之前从未这样做过视频,还有好多在学习,新视频已经在做了,还要一些时间,再次感谢~

ll闲ll:
微软, 一个历经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公司。 无论是它以的辉煌, 近几年的默默无闻, 还是在数个领域巨头的位置, 亦或者是曾经数次的决策失误从而错失了成为不朽传奇的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 微软在互联网乃至人类历史上都留下了五彩斑斓且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在后方默默撑起了几个时代, 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几代人的回忆,以及对后世无数带不可忽视的影响。 它是一个时代的激情与悲壮。 对于微软的情感, 胸中有言而无可发。 不管在多年以后我们谈论起微软时是说它的股票今天又涨了多少、这个星期又做了什么系统更新; 或是回忆着它数十年前的时光叹感沧海桑田。 我们只能与以祝愿 祝愿她在时代的潮流中滚滚向前。 以往你辉煌不断,希望未来亦能如此。 Microsoft (其实本来写了很长一篇的,用词之华丽,行文之无所不用其极,跟本人的能力倘若两人。可以后来切出去搜东西b站给我把在输入筐里的东西删掉了。所以只能凭着记忆拙劣地模仿一篇,中间还掉了好多东西。(主要是刚看完视频的那种心流状态没有了AWQ)) 就写到这里吧 加油微软

【回复】为这个视频给你带来那份心流感到开心,哪怕是一瞬,我完全没想到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超长评论竟然是在我自己的视频
【回复】回复 @文西碎碎念 : [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
Brony-Li_同学:
其实还行吧,60%的操作都能运行,卡就卡呗,咱这软件就这样,没啥招 我认为Windows触屏最大的问题反而是X86稀烂的能耗比,我是真受不了手里这SP8跟个大铁板一样烤我手

【回复】回复 @小泽-梦 : 基本上就是x86的问题,arm的surface pro x除了逻辑是电脑体验很接近平板,发热控制好太多了可惜win arm暂时没有未来
【回复】ARM版能耗好些,兼容又不行了
【回复】这玩野真用起来一般搭配内网云,当服务器面板用,或者掌机
特拉稀:
我就是受害者,因工作需要帶超小型電腦,6吋觸控屏,觸控真是一言難盡。性能又比手機差,手機是8g3,電腦是n5905,要不是要完美隨身文書體驗真的不會要win11。[笑哭]

【回复】这种随身小电脑用起来真的太辛苦了[辣眼睛]
取什么鬼名字科科:
终于看到有up说这个了,两年前我卖掉surface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触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我在这块触摸屏上浪费钱,那时候还是win10.up说的很对,10到11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在关键的交互问题上并未做出什么改变,从系统到软件,这一套交互逻辑既不电脑也不手机,实在是鸡肋。这也让当今的电脑从大众的联网工具到小众的专业机器改变,从我18年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没碰过电脑了。不过我对触屏电脑还是抱有信心的,我一直希望并坚信未来办公产品会朝轻量化方向发展,触屏是其中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我之前无脑买surface的原因,不过现在来看,这个木桶中唯一的短板就是系统和软件了,微软忙忙碌碌搞不出东西,苹果磨磨唧唧不改系统一股脑加强芯片,可能国内的手机厂在这条路上走的还远一点

【回复】我买surface主要是因为新鲜,这个形态结构的电脑看起来就很酷,但是现实跟想象不一样,那个键盘和支架在离开桌面的任何场景都软塌塌的很难受,分离式键盘还时不时会断触,想象中用来Photoshop画画也没有达成,因为稍微用一会儿它就很烫,烫了就开始降频卡,属实给我上了一课,现在就是个美丽小废物摆桌上偶尔看看视频,搜搜资料
【回复】回复 @-䳆- :微软的pc硬件最好别碰,花苹果的价格,体验甚至不如国产一半
【回复】老弟,AIPC出来,秒杀一切
米米風FaithfulMind:
只在Steam Deck里装的Win11用过触屏,比Win10好了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除了全屏模式多了个底部的类似iPad OS的任务栏感觉没啥改进…… 一个不得不吐槽的点是:触屏使用文件管理器时,单击和双击的操作逻辑为啥非要和鼠标的一摸一样?我看所有Android/iOS/iPadOS上的文件管理都是单击直接打开,但长按选中后进入选择模式,再单击就不是直接打开了,而是选中该项或取消勾选该项。Windows为啥不能给触摸操作文件单独给一套这种更加符合直觉的逻辑呢? 我用电脑鼠标最早是用单击打开文件的,从单击改成双击打开文件也是因为微软的单击模式下选择文件太过难用,必须把光标指针悬浮在文件上几秒后才能切换选中该项(我还没摸索出WinXP~Win10 Explorer文件夹选项的单击模式还有没其他选择文件的方法)。希望微软学习手机平板OS的这套操作逻辑后,也能让键鼠的单击模式也区分直接单击打开文件和按Ctrl键进入选择模式单击选择文件!

是夏秦呀:
哇哇哇,发现了宝藏up!这真的是254个粉丝能整出来的活吗,太酷啦! up的质量真不错,就是声卡有一点点小问题,我好几次都觉得是我的扬声器坏了。

-韦恩的猫:
磁贴本来是微软触屏的最佳解决方案,因为它来自的Windows phone,wp是我见过最适合做触屏的操作系统之一,所以win8带来磁贴,也是由于当时的平板兴起,专为arm平板打造的Windows RT就是那么来的。 我个人感觉,当时的思路的正确的,因为x86桌面端最重要的是通用性与功能性,如何能在一个UI 中列出更多直观的功能是重要的,使用环境也表明了鼠标比抬手去点更轻松。而平板手机什么的(能拿在手上的设备)才需要轻松的滑到你想要看到文件。 所以Windows的触屏,wp手机+磁贴平板+uwp应用才好用,用过winphone的人拿到surface 第一反应是平板模式--打开商店-登录帐号--下一些uwp应用去追剧,如果真就当电脑..计算机--文件夹--找exe--双击打开...这个用手去模拟鼠标.真就..不好用,

【回复】确实,磁贴才是win触屏的解决方案,既符合电脑习惯也符合触控
【回复】回复 @RanaHanluica :win+R本身需要学习成本去记住命令,毕竟想打开“write”可不能输成“notepad”。有些后面还带扩展名需要记住,cmd 就类似DOS 了...用处其实就是可以伸到GUI碰不到的地方... 不过再怎么说这些都不是日常使用会触及到的,这里的日常使用,是指我要从“老友记”快速的跳转到“微信”然后蹦到“美团”最后到---浏览器里 搜索 个我立刻想知道的知识。 这些操作“win+R”办不到,甚至传统的PC 根本都办不到。因为当下没有人会用PC 追剧,即便是翻转超级本,也太大太重了, 但这些操作,才是磁贴的开始屏幕+触屏最适合的,磁贴排列好,在平板与手机上,win(home)退回开始屏幕,然后完全能靠肌肉记忆去找到一个app,win的搜索按键“🔎”与原生安卓的Google 搜索框(小部件)完全不一样,可以迅速的,在任何一个app内直接跳转到bing与小娜,搜索完想要的信息又可以快速的后退回来“←”。我个人感觉,这比iOS 与Android 都要直观太多,
【回复】Windows本来就提供了不需要深入文件系统找可执行文件的运行方式……直接目录拖进%PATH%按Win+R输入名称就行。更何况Windows生怕你觉得运行太复杂不会用,还专门设计了方便的Windows search并提供了各种入口点(许多搜索功能即使禁用WSearch服务依然能用,所以可以放心禁用)。 我的意思不是否定磁贴,相反,我认为开始菜单设计磁贴是Windows从有开始以来的最伟大的设计,但这不是说它是【必要】的设计,更不是【触屏必要】的设计。用过PowerToys Run或者隔壁macOS的Spotlight的可能知道,许多时候应用如何展示其实并不重要,可能只是图个美观或者在不终端工作流的情况下临时获取信息,因为真正你需要的东西都是一搜即达的

微软 软件 数码 AI 科技 电脑 手机 触屏 Windows11 数码推荐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