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行星发动机有多大?同比例尺各大城市比较

作者: PX19900711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2-06 13:33:26 浏览:96312 次

流浪地球的行星发动机有多大?同比例尺各大城市比较

R1ver_Ocean:
这还不是什么,赤道上的转向发动机,那才是巨无霸[doge]。。。原来这就是转向发动机,打扰了

【回复】苏拉威西三号就是转向发动机,集中火焰喷射可以达到一万五千公里。比地球直径还多三千公里。
【回复】回复 @毛子的帽子猫 :试验机就是转向机,手记里讲了
猛猛吃肉qwq:
电影里地球人已经搞定可控核聚变了,感觉对他们而言很多事情都可以力大砖飞[笑哭]

【回复】重核聚变更牛逼,需要的什么铁钢材全部可以通过炉子烧出来[doge]因为重聚变反应的终点就是铁[doge]
【回复】回复 @人不是人是人不是 :从现实角度来讲,重核聚变这个技术理论上不是影片中代表的文明等级可以实现的,想实现这个技术,最少得是三级文明以上,能掌握这个技术的文明,已经可以随意星际航行了,就不会被困在地球上苟且偷生了~[笑哭]
【回复】回复 @人不是人是人不是 :二级文明的定义是可以使用整个太阳系的能量,影片中的人类显然还做不到,看剧情也就只能运用整个地球的能量,最多只算一级文明。现实中的人类目前只算0.7级
埃隆-里夫-马斯克:
想想吧,底盘覆盖一座城那么大,直径几十公里。海拔高达11000米,要知道,一般客机的飞行高度也才在海拔8000米左右 也就是说,即使是你坐在飞机里看行星发动机,他仍然像一堵铁墙一样挡在你里面,而你,就是这一堵大铁墙上面的一只蚂蚁[doge]

【回复】[星星眼]这面墙,是死亡
正念大叔:
行星发动机这个设定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重元素核聚变技术不是影片中代表的文明等级可以实现的,想实现这个技术,最少得是三级文明,能掌握这个技术的文明,已经可以随意星际航行了,就不会被困在地球上苟且偷生了~[笑哭]

【回复】飞船的空间利用率是最低的,直径一公里的方舟空间站,也就容纳不到万人,想拉着35亿人走,根本不可能,3500w都带不走,剩下的被抛弃的人,估计要手撕飞船派
【回复】能源无限,但是交通手段匮乏,没有曲速航行,没有超空间跳跃,没有光速旅行的能力,而且科技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你今天发展出聚变了,明天就曲速了,后天就超光速了,这里面技术发展迭代起码也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且还不一定,然而太阳就给你100年。
【回复】?能重聚变不代表大多数人类都可以走啊。流浪地球是为了让更多人活啊,星际航行什么飞船和供给能满足35亿人啊
dzhy0426:
…………这么大的发动机,地下城应该不止能容纳35万人,毕竟武汉这样的城市能容纳2千万人口了,地下城还是多层结构。

【回复】回复 @西雅图小爱 :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缺的不是能源,而是空间。大量的人口,维修设备,军事装备本就需要占据着大量空间。而且地下城还不能挖的太深,不然地壳变动,岩浆涌入全都得玩完。 畜牧业想要搞出来,那不是建立一个养鸡场就能够完事的,那需要在地下城这种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建立一套以养殖业为中心工业体系,从饲料的原料种植,化肥制作,饲料制作,牲畜排泄物的处理,污水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划出空间的。蚯蚓就不一样了,能够极大的节约空间,而且它的蛋白质含量也不低。
【回复】主要问题不是容纳而是后续保障,地球温度剧变以后可能已经养不活以前那么多人了。
【回复】回复 @星海恒流 :其实这也是比较出戏的一点,都实现重聚变了,按理说根本不该缺物资才对,毕竟人类一切的矛盾都是源于能源和资源不足。前期还可以用生产力都去建发动机了来解释,但开始逃逸以后,哪怕只是收发动机的余热供电,那电量也是远超人类目前的需求的。甚至可以直接浪费用来制造全人造光养殖动植物,吃蚯蚓干的剧情有点牵强了。
狠活果实能力者:
其实我更好奇的是日常维护以及停工检修之类的,毕竟少数飞出太阳系前都只能靠这家伙,尤其是喷口那。未来反而不担心,发展航天技术开采小行星是绝对会有的

【回复】2的设定集里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工作一会低功率工作一会防止喷口过热,所以需要550w这种超级计算机来协调全球发动机的运作,检修的话停机就行了,协调其他发动机动力补偿就行了,专业团队重启一次发动机不会像1里面那么痛苦
【回复】30年不熄火,30年没人动过排线,只能说不容易坏
【回复】大部分行星发动机都是moss建的,全自动建造
过街天桥:
赤道的转向发动机要比推进式发动机大

【回复】回复 @漂移哈士奇 :加蓬那个是试验用的 也就是视频用的这个 要比推进式还要小一号
【回复】加蓬就在赤道上啊[笑哭]
【回复】回复 @MutiXiang___ :编年史有写
狂暴炸裂夜猫子:
这么大的发动机,推进式发动机虽然体积小一些,不过全球加起来一万多座,就算以电影里的科技水平,造出来话费的人力物力想想都觉得可怕

【回复】如果未来没有什么材料上的突破,以目前主流硬度的钢来做发动机,全世界钢的产量连一台行星发动机都做不出来
【回复】生产是全自动的,月球发动机就是自行生产采集建造维护,理论上就是机械虫群,会稳定扩张,主要起初的生产会费力,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人,等到正式建设的时候大部分工人都下岗了全靠机器人自行建设(电影有这个镜头,一堆人在那抗议)后面老周意识到有人工智能在搞鬼,建设完后就把机器人都禁了开始用人来替代
【回复】回复 @忧郁衰小孩 :太空电梯都出来了,材料学肯定是天顶星了
Runway04L:
说实话,由于地球表面已经冰冻,河流的畅通也就不太重要了,像重庆和武汉(本武汉人在此)这种城市其实可以直接架在城市上面,江里面修基座就好了

【回复】发动机附近的气温甚至可以达到零上,1的结局那里不是还下雨了吗?
【回复】回复 @爱学习de小陈 :1里面济宁发动机下面还有个水库,工人们都穿半截袖,估计水库里还能养鱼[星星眼]
【回复】回复 @狠活果实能力者 :不只是零上二十度。参考原著老人被烫伤那一句,可以猜想至少有50℃
尤奈世界第一可爱:
加蓬的是赤道行星发动机 比北京上海的要大很多

【回复】不过是试验机,只有8公里
二次元壮丹田:
按照现在的科技进步速度,30年后,即使所有人到地下城,也一样能养得起吧。中国这边二氧化碳也能合成淀粉了。加上重聚变的无限能源,完全能把食物工业化生产出来。

【回复】回复 @狂捞海肠 : 我觉得其实流浪2没逻辑漏洞。所有漏洞问题其实都能用一句话解释,“变量太多,没法做实验验证,一切以小说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准。”因为根本不可能反驳那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一些现实问题还可以靠实验决定对错。近未来人本来就到不了。所以那些模棱两可的情况都不算逻辑问题。
【回复】回复 @狂捞海肠 :不能说是虚构出来的东西,这东西确实很难实现,但是也不是虚构
【回复】人类第一次飞行和人类第一次登月也只隔了几十年
night0826:
估计一启动应该可以怼穿地壳了。。。。。[doge]

【回复】所以第二部有提到发动机点火时间需要十分精确,否则地球受力不均会被撕碎
【回复】所以发动机停摆后会有岩浆渗入地下城啊
代价是六便士:
这东西后面是自动化建造没人啥事,人类只是在挖矿挖矿还在挖矿还有开发新的计算机

曲音乐人Lv21:
不是所有行星发动机都一样大,有小的

夏目茉子:
发动机不仅地上壮观,地下还有深层地壳工程技术的支撑的,理论上单论技术高度,流浪地球世界是成功到达宇宙殖民级的,只不过除了能源利用跟材料工程,其余都不匹配

【回复】毕竟为了跑路科技树都点必要的地方去了
PARIRARURA:
大概就是一个发动机一座城市 毕竟人是住在地下城底下的

【回复】是的,一个发动机下面是一个地下城,发动机给地下城提供动力和保护。球1里杭州就是因为发动机损毁导致地下城没了

流浪地球 行星发动机 必剪创作 春节档新片指南 新年快乐好久不见 影娱新春游园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