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黑暗中去了”,河南记者假扮智障潜入黑砖窑,只为揭露真相

作者: 人间放映厅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11-06 09:42:14 浏览:1313575 次

“他往黑暗中去了”,河南记者假扮智障潜入黑砖窑,只为揭露真相

繁星与余晖:
崔松旺是一个侠士,笔墨是他的剑,镜头就是他的刀,刺向每一颗充满罪恶的心脏。人们赞他为业界良心,为取证敢装作智障,只身闯虎穴,这些调查记者们,以身犯险,为刺破黑暗,迎来黎明的曙光,不屈的斗争,向他们送上我们崇高的敬意,先生,大义!

【回复】崔先生在b站有号,直接搜名字就有了,他现在也不做调查记者了,现在好像是那种古装文化记者?
【回复】河南卫视的民生栏目是最喜欢报道底层事情的,加上喷子对河南俩字的敏感,河南媒体自己报道的事儿很容易冲热搜。我特别好奇,其他省份是没有媒体起监督作用,还是真的太祥和了,大家都安居乐业。
【回复】回复 @23努力一年能收获什么 :四川有个四川观察,不过基本目光都放在省外,天天观察其他省份的热点问题[doge]
逝去的人们:
冷知识——目前这类调查记者全国范围内登记的只剩100个[辣眼睛]

【回复】回复 @Jovennnn :那性质就变了,你说的这种技术侦查手段要是真的启动的话,要检察院或者公安部门逐层把关、批准,并且对技术侦查的方式、人员、对象进行备案,而且对象必须是有犯罪嫌疑、涉嫌刑事案件的人才可以,而且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超过了还得再次申请、上级根据申请再一次备案、再一次上报批准……程序非常的冗杂,真的要交给公安他们来做的话,会非常耗费社会资源、也非常耗费机关内部的人力物力,而且还有钓鱼执法之嫌,而且只能针对犯罪嫌疑人,所以这种不能确定有没有真的涉嫌犯罪的情况下,往往通过个人的身份更容易查明一些事情的真相。这可能也是记者这种职业真正提现其在社会上的价值的地方吧,毕竟世界上最开始出现的记者也是奔赴战场,将战壕中战士们的悲惨报道给人们,让人们对战士产生敬意、怜悯,才有了后面士兵的社会评价提高、社会福利变好的局面。
【回复】太危险了,这种人都是大英雄,但是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
【回复】回复 @我们一起收台湾 : 狗屁,现在要是有记者报道这种新闻,第一个找到记者的不是黑恶势力,而是某些人
养老养病保狗命:
这个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河南台看完七龙珠以后看到的,我记得不多,就知道他高度近视带的隐形眼镜,当时他在一个米皮店摆摊附近,已经确定旁边两个人是人贩子,当着街上所有人的面,把人家吃剩的米皮汤给喝掉了,夏天还在马路中间坐水泥地里晒了半个多小时,这才让人贩子放下戒心收他进黑窑厂,最后收集完证据晚上逃跑时,提前跟同事联系好了,但是在郊区田地里摔了一跤隐形眼镜摔掉了,看不清路差点被发现,回来的路上七尺大汉哭了快俩钟头才平复情绪,真的敬他

【回复】有人说中国不存在真正的记者,这样的全盘否定我是不愿信的
【回复】回复 @12percent_pixels :中国近代史早已证明,历史虚无和全盘否定是错误的,
【回复】回复 @爱运动的东东 :东南亚的黑渔场,或者别的园子。在我们国家今年决定收网之前,一直都有的诈骗,传销。这是我们的,还有西方的。不要觉得他们的跟我们没关系,他们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我们就会成为空白的市场,就是“市场”,活生生的人被当成货物。国家给我们拦住了很多黑暗,我们的内部也会滋生黑暗,但我们要向着光走,不能烂在黑暗的淤泥里
Artemis--y:
我记得国外有两个和他差不多经历的记者,冒险潜到一个什么岛调查黑工,也是九死一生,后来得了普利策奖,但之后却转做了编剧,因为社会新闻记者这一行挣的太少了,他们想揭露黑暗的真相面临的危险又太大了,而他们自己又不想昧着良心写不痛不痒或是没有职业道德底线的新闻。

【回复】主要是拼死拼活弄来的情报和资料可能被老板拿来跟他们换钱根本不发表,也可能被发现后人家直接花钱收买老板不让发表,最主要的还是很容易丢命被发现了容易被打死折磨死
【回复】回复 @暮雨千沉 :想起一篇古早耽美小说,受是卧底拼死拼活揭发了黑道攻,然后被攻报复的特别惨,之后受被救出,攻又满世界找受,让人吃惊的是,作者笔下的攻这时候的处境特别好…风光无限…而且作者并不是带着那种讽刺现实的笔调写的,就让人觉得身为底层的受拼死拼活揭发黑道攻,可是受的老板却……哈哈哈。。。
【回复】自古谓之侠者,只身独影,亦敢于不平处亮剑。
附近有阿卡在游荡:
当年豫章书院的受害者贝贝,现在也成为了一名记者。我在曝光榕泉事件的时候联系上了他,他没有害怕,即使对这种学校有阴影,他还是亲自去了那个学校,去采访受害者,去和校长,副校长他们交谈。我真的很佩服他,说实话,如果不是没有那个能力,我也想去

【回复】回复 @雅间战神 :令人唏嘘的是人家吃的是国家的饭
【回复】杨永信现在还过得风生水起呢[桃源_给花花]
【回复】回复 @打康人 :正义迟到了,但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保卫萝卜_哭哭]
你头发乱了喔の:
这是成功逃出来的,肯定还有卧底调查没逃出来的,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了,都是心怀大义之人,太伟大了

【回复】回复 @王国0254 :打击罪犯本来就是警察的工作啊,需要群众帮忙你说的没错,但群众只能做辅助,因为警察是需要保护人民的这是神圣的使命也是这个职业的职责,就像工人也要干好自己应有的工作一样
【回复】回复 @王国0254 :本来就应该是警察办的😓😓你在这一个劲怼谁呢
花小柒种墨小竹:
还记得很久之前玩橙光,一个游戏就是以暗访记者为原型,有暗访电信诈骗,丐帮,还有陪酒女的,当时最震撼的是游戏里那句由现实原型改编而来,我玩游戏都害怕,不知道记者们是怎么抱着坚定信念撑过来的

【回复】这个我也玩过,我记得游戏封面还说是根据《暗访十年》改编的。 当时的橙光有好多有深度或者有趣的游戏。《潜伏之赤途》、《暗访笔记》、《恒水中学连环虐杀案》是我最喜欢的三个游戏。
【回复】回复 @留末未折 :有的,叫《暗访笔记》,好像官网上找不到了(不确定),但站内应该还有游戏实况,网上找找也能找到资源,非常好的游戏,值得一玩
【回复】回复 @留末未折 :早期橙光精品很多的,各种意义内涵深刻的游戏不少
神奇植物在哪里-酋长:
前段时间缅北也是河南都市频道的记者,以前每天吃饭的时候都会看都市报道

【回复】没去缅北,是被不看完新闻的营销号传来传去传成这样的。但是能做这样的新闻让更多更多多人意识到已经是大义了。
【回复】回复 @吃多了撑着 :是啊,很多东西都变味了,有时候真的感觉无力,每次类似的事情都要到了重伤和出人命的时候国家才会重视,作为普通人真的很无奈,前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的问题也是有始无终的
【回复】过去不足凭 虚名不足侍 记者是个良心活 心安则已
华晨宝马售后服务部:
河南电视台多神人,前段时间还有好几个河南电视台的记者卧底缅北,拍到证据逃跑的时候还顺便救出来几十个人,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而促成了这次四国联合执法打击电诈……

【回复】话要说清楚,他们做的事情很值得赞扬,但是你说得不对。他们是卧底在诈骗组织在境内的分部,不是卧底缅北。描述不准确,白的也容易成黑的
【回复】回复 @假装在看片0523 :当时偷拍的视频播放好几十亿次,上了国内外几十个平台的热搜,闹得沸沸扬扬,打开手机到处都是这个事情的新闻,你这么健忘的吗?也才三四个月前的事,这就忘了?
【回复】回复 @假装在看片0523 :前段时间连续好多天天天挂在各种平台的热搜上,就是在缅北啊,我觉着我的表述没有任何问题啊
CHICHUaa:
小的时候看到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这个暗访的直播,现在都记得他装智障捡垃圾吃,最后逃跑的时候穿过玉米地,后面还有追他的人。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记者也可以这么伟大。

【回复】回复 @濯缨ZHUOYING :应该可以搜得到的bb,大概是警察带人解救了智障工人们,砖窑老板被抓了,但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崔记者及家人都受到了人身威胁,后来他当选为中国正义人物
【回复】河南台之前有个记者去采访什么东西 被人开车直接撞死了
【回复】现在调查记者已经没多少了
爱屋及乌与恶其余胥:
说到这个我可太熟悉了,我从小到大都在砖厂长大,里面的门门道道可知道的太清楚了。[吃瓜]

【回复】就当时的社会,杀人跑别的省都能逃过抓捕,犯罪 黑社会一大堆,为什么说那个时候混乱呢。
【回复】回复 @相信爱莉创造奇迹 :怪不得我看狂飙的时候 里面的人犯了事就说离开京海 等风平浪静再回来 我还很疑惑 你这跑出市有啥用啊 跨国都能逮回来 但是看见你的评论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 狂飙拍的就是20年前的事 原来是有迹可循的
【回复】回复 @御坂网络物理层 :这没啥好细说的,简单来说看人花钱,身体好点的给的多点,不好的干不了重活的少点,砖厂是个力气活,没有力气也不会要,弄到人遭不住不想干活的时候,就让他走呗。我也是从厂长那聊天知道的,我小时候见过拿鞭子抽的,我还在那哭着求他别打了。在那个时候工人成本是所有成本里面最高的,整个流程下来都近百号人,在某些岗位上用这些人能省一大笔钱。这也就是一开始没人管,后来劳务合同普及,劳动局的,警察责任制,以及残障人越来越少,基本就没有了,并且要求基本保障,最明显的就是原来伙食费是要从工资里面扣的,后来就要求必须承担伙食。居住方面也是从大通铺变成了单个房间,就方便拖家带口来了,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男的女的都能去干活,孩子去村里县里上学的模式。我基本就是再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中间还有许多变化就不一一说了,到现在基本就是机器替代人工,都不用啥工人了。简单来说砖厂的变化是一个从无序向有序,制度不断完善,也算是时代变化的缩影吧。
三盟起源:
这位记者我还关注了的[doge]@唐潮记者崔松旺

凯城体育:
新闻工作者应该有他的基本操守,我觉得不能要求所有新闻人都能像视频记者一样伟大,去做这样冒险的事情,但是起码你要为民发声,不能被利益裹协做些没良心的事,尤其不能利用自己舆论权威带节奏,我还记得当初那个四川大学冤枉大叔偷拍的人好像也是学新闻的,你没办法想象如果这样人成了记者,到底会不会助纣为虐

【回复】回复 @浣熊镇 :不让提别干这龌龊事啊,什么时候这玩意能代表所有女性了,你是她本人?你让她代表了所有女生?还性别大战,哈哈,你是高看了她,还是高看了自己的判断
【回复】调查记者基本消失了,不赚钱钱,而且特别危险,都是有家的人,泼油漆,威胁电话,而且调查记者属于暴露问题那种,现在暴露一发酵就会出大问题,所以就算有目前网络情况也会各方面处理不让其发酵。唉
【回复】[doge]记者可能是好记者,但是有时候领导一个电话[doge]
芯语已黑化:
从小到大家长就一直跟我讲,一定要做那些高大上的工作不要成为扫大街的,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每一种做出贡献的工作都值得被尊重

【回复】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 孩子想成为医生最初是因为想要帮助患者,救死扶伤。 而父母赞同孩子成为医生,则是因为挣得多
【回复】严格意义来讲都没错,但是父母应该在这样教育孩子之后再补上一段“虽然叫你不要成为扫大街的,但是碰上扫大街的一定要尊重他们,不想你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是因为这工作太苦了,所以要尊重那些清洁工。”
【回复】回复 @不知春短与梦长 :都没错,孩子是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而父母也是以为人父母的视角看孩子。
留末未折:
这真的可以拍成电影,为啥国内不像韩国一样,把事件拍成电影,很有意义啊,导演也不亏,这种电影妥妥上星,拍好了还能拿奖。

【回复】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要背后有势力撑腰,审核才不得不一秒未剪让其通过。 原本战狼2开头的拆迁片段审核是不给过的,被南京的军方势力施压,才让其过。
【回复】因为不利于“正能量和团结”[doge]
【回复】因为故事里面的敌人不是外国人
日照乡路生紫烟:
为啥需要一个记者去发现这些事情,这就是问题所在

【回复】因为坐在楼里的人太忙太累太多困难 虽然不知道在忙什么
【回复】回复 @七生烟雨 :喝茶呀
【回复】回复 @査腦请找張院長 :怎么精神病院里也能拿到手机了

社会 真相 原创 纪录片 崔松旺 黑砖窑 最强安利王3.0 河南 记者 揭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