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先立后破”,怎么“立”,怎么“破”?

作者: 汤山老王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3-12-22 15:02:04 浏览:203677 次

2024年“先立后破”,怎么“立”,怎么“破”?

浮梦盛夏:
简单一个问题,透支30年的现金流发展经济是可持续的吗?

【回复】可持续啊,只要点出外太空科技狠活[doge]什么都不是问题,利用地球资源往宇宙转移产能,再用宇宙资源反哺[妙啊]
【回复】回复 @三杯茶啊 :问题反哺很困难,当年法国占领加拿大多少年也没反哺,然后还被英国夺走了。开发月球同时还要发展军事力量保护成果,这是长期纯投入。
【回复】回复 @小木土的小dd :啊 人家都卷款跑路那你还搁这相信
内观心外观行:
家里做工程和建材生意的,只能说今年回款不是一般的困难。24年,只会更难,各位保重!

【回复】确实啊,但凡正常还钱[笑哭][笑哭]
【回复】别做帽子的生意,他会耗死你还逃债。反倒具体的人还要追债一些。
暗若幽冥疾似箭:
程序员:“这段代码我先这么写,以后有机会再优化”

【回复】但凡有办法都不会用这个词!
【回复】代码怎么写,是有标准的!这个是没标准
【回复】代码有堆栈溢出风险,小心点调用就没事儿
回头看两眼:
生病了,饭都吃不下,浑身没力,大小便也越来越少,我知道体内有肿瘤,很大,而且还是恶性的,还在疯狂吸食我身体的养分! 但是,我现在并不想动手术切除这个肿瘤,因为,我想先把身体养好了,更健康了,更强壮了再切这个肿瘤! 你问我,不切这个肿瘤,身体怎么会好起来? 我这叫“先立后破”![滑稽]

午夜16:
造个词让人猜,发生什么事情自己往词里套,说点听得懂的不难

【回复】先立后破就是渐进式改革,早不是新鲜概念,只不过一个比较新鲜的提法。与之对立就是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就是苏联搞过休克式疗法,然后苏联就没了
不要忘记健康运动:
我躺着什么都不做,我跟别人说“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di调de7:
个人对房子上的措施建议:或许政府能够从细节着手,把空着的办公楼改造,形成租房成本较低的蓝领公寓。我们作为1.5线发展城市里的小企业,近两年的确感觉到员工生活成本增高,出现不得不回老家以及招不到人的问题。企业也想统一租蓝领公寓,实际上都很远还很少,周围有很多空着的写字楼,没有流动性也没有商业性。另外,政府可以通过旧房改造,旧房重建拉动房地产项目的嘛,主城区老小区这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

【回复】第一条,改造蓝领公寓会导致买新房的需求被挖走,新房更难卖,房企回款更困难,银行坏账更多;第二条旧房改造虽然会解决一部分过剩基建产能,同样会挖走买新房的需求。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房企导致的银行坏账,和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这两个出问题,就会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在产业升级创造出新的增长动能之前,房地产这口还得接着吸,不吸这口马上就会进icu
【回复】这个只能说他们不愿意做,就比如我们的租房市场,明明可以有国外那么多的经验可以学习,明明可以更好的保护租客的利益,可就是偏偏不实行,很简单就是让大家不喜欢租房子,让大家租房子感到痛苦,再把医疗,教育一绑定,以此来逼着所有人都得买房。
【回复】那肯定不行,本来你的需求能创造新收益,新楼盘,如果拿去填坑,新的收益怎么来?怎么创新?
LiebestraumHF:
意思就是: 想让你立 不立也能立,想让你破 不破也得破

custodibus:
破的是能给你提供工作发工资的行业,立的是统计数据

逸逸佳佳:
语文这门学科挺难学的,政治也好难……新词太多,数字开头的理论太多,背不过啊!我儿子半年后就中考了,先立后破 有没有标准解释,万一是考点呢?

【回复】没有标准解释,你的解释就不是百分百的错
【回复】中考怎么可能会考,高考都不一定会考这么有争议性的问题。大型考试都尽可能避免模棱两可的考题 ,考这种争议性问题不会让你做出解释的,所谓的专家来解读会议能出书,考考初中生顶多考下发生了什么()
【回复】可能是制定补全标准跟法规 再依据补充的文件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讲个循序渐进 像前天的游戏意见一样
AI视频小助理:
一、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先立后破的思路,以及分税制改革的作用和城投债的初始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00:01 - 先立后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渐进式改革思路 01:08 - 不能让破走在利的前面,先立后破是正常情况下的选择 02:42 - 城投债的初始形态为中国快速进入工业化时代提供了前置条件 二、中国地方债务的发展历程,以及土地金融的概念。视频指出,地方债务的矛盾在于用高成本融资方式搞低收益项目。 03:01 - 国家大力推广地方投融资平台,绕过预算法约束 03:55 - 中央出台政策限制城投融资,地方政府开始通过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融资 05:51 - 城投债务规模飙升,面临高成本融资和低收益项目的矛盾 三、中国破旧的基建项目和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采取的破绽手段。同时也分析了信心的不足本质在于债务过高的问题。 06:00 - 基建项目虽然短期内可以拉动实体经济,但长期来看不产生收益 06:51 - 中央政府通过强制去杠杆政策,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的借债 08:42 - 通胀型债务问题常见于依赖外资的国家,通缩型债务问题常见于靠本土融资的国家 四、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型债务问题,以及为了防止恶性循环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局部破泡沫、给经济挂上营养吊瓶等。 09:01 - 资金使用成本走高,经济参与者缩减信贷、投资和消费 09:14 - 通缩型债务问题,需要挂上营养吊瓶,避免恶性循环 11:36 - 通过通货再膨胀,期待2024年的经济,保持关注 五、破和立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不必争论先立后破还是不破不立,根据当下需要进行调整。今天的话题就聊这么多,感谢观看。 12:00 - 破和立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不必争论先立后破还是不破不立。 12:00 - 根据当下的需要,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12:11 - 话题就聊到这里,感谢观看和点赞支持,下期再见。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不惑笙 召唤发送

好名都被狗占啊:
这里是否忘记了一个重要环节——“就业”[疑惑]抬升通胀前提是相对充分就业叠加物价略略高于薪资增幅水平,这样属于健康通胀[吃瓜]如果在尚未解决就业但又拉升通胀,待业的人既无收入又承担通胀压力[捂脸]几年下来累积数千万劳动力闲置与未来数年年均千万劳动力增加,如果不是发达工业体系+电商卷价输出,待业人群如何生存?[捂脸]当前需要的不再是高效率企业,而是需要更多保证收入的岗位,尤其央国企更应该率先一岗拆多职,市场诉求的不是1人过万收入,而是2人5k或3人3.3k的兜底就业[捂脸]

【回复】央企国企一岗拆多职。你是认真的吗?现在的部门和企业不够臃肿吗?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在精简部门,我觉得想提升就业还是该发展新的产业出来,不应该在原有的企业和部门增加人手,让这个产业变得臃肿。个人意见
【回复】回复 @小高又菜还爱玩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不管你描述的再美好,就业永远是第一位,不可知的科技发展只能排在后面。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不稳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发展科技,比如航母,比如导弹,比如核弹。
【回复】回复 @小高又菜还爱玩 :新产业姑且能否成功,但失业的人当前乃至后数年就已经难以生存[捂脸]谁能保证数年内新产业能发展出来,而且平凡普通人居多,别人只是想安分守己做份闲职,没这么多人想在新产业卷不停的[无语]事有缓急先后,别人都已经吃方便面了,还问别人经常吃不健康,谁天生爱吃白馒头、素面,生活无奈而已[捂脸]
念奴娇巴巴塔:
股市两年内到达高点[doge],长期看好[doge]。房子未来10年内持续向好[doge]

【回复】房价降了对那些没买房的小年轻不是很好么,未来10年租房买房都高兴。最差的就是19年左右高位接盘的贷款年轻、中轻群体,折腾的也是我们80-95这年龄段,岁数再大的有房子,好点的好几套,只是固定资产缩水了。岁数小95后家里好几套,自己成年后真买房时,房价如今已经降了,选择买还是租都随意。
【回复】回复 @兔子艮叔 :经济不好的时候还考虑工作和吃饭问题了 你以为就房价降其他都不变!经济是所有交易系统的统称。
【回复】都是相对的,现在的房价下降也反映了经济在持续下滑,要面临就业难了收入少了甚至失业的可能性,兜里有点又是刚需的倒是没关系可以入手,但也要考虑位置和地段。加上越降越让人没信心。
小饼饼猪:
相信后人的智慧, 这句话怎么感觉听起来那么耳熟嘞[滑稽]

【回复】你们肯定又是解读政府是这个意思们其实就是主播的理解而已。你不管怎么做都需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我还是那呢个观点当下世界经济模式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不可能永远持续发展更加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壮大1自己虹吸别人才是永远道理,所以老说未来十年非常关键年很关键。。按正常道理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工作岗位都要被国外抢走,但我们硬是留下来大部分,政府和人民都功不可没,比如超级发达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连,效率超高任劳任怨的工人等等

货币 宏观经济 消费 市场 地方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