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蔡丹君】

作者: 蔡丹君老师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4-06 19:10:26 浏览:507132 次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蔡丹君】

中熊猫儿: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 不亚于 苏轼的那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回复】感觉不一样吧。苏轼的开场直接写尽了思念,10年有多少个漫长的日日夜夜,可即便不去刻意的思量,也难以忘记。[双鱼座_哭的小声] 但归有光感觉是平淡中静静忧伤。,很淡很静,一句话写尽了时光的匆匆,从生离到死别。亭亭如盖,多么茂盛的生机呀。所受何风,所抚合触,感觉弹指一挥间,生与死交融在了一起。那微微的风轻扬的叶,,妻子的温柔也许在期间流离吧。
【回复】有时写作不需要太高超的技巧,最真挚的感情是最打动人的
【回复】这句话更含蓄,等深沉。更符合审美的取向。
神奇宝贝喵:
泪目,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种了一棵桃树,后来我结婚了才知道他还藏了一瓶和我年龄一样的酒。再后来老房子没了桃树也没了我爸也没了。现在回去看看,只有一颗树桩还在那里而已

【回复】回复 @bili_17888468103 :不止24年,当时喝的人都不知道,我爸还偷着乐了好几天,有种我知道一个你们都不知道的秘密的小趣味
【回复】回复 @薮學汤家凤 :种桃树是因为我妈怀孕的时候特想吃桃子,恰恰又遇到房子翻新就种了一颗,幻想着我妈能吃够桃子,结果永远都是鸟儿先吃,剩下的酸的怀疑人生。[笑哭]
【回复】这个和我的大学老师讲的几乎一样,女孩出生酿一坛女儿红,男孩出生种一棵大树
时间是个小孩:
项脊轩志 【明】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回复】最后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高中时候读哭了
【回复】十几年了,之前学过的很多古文都不太记得了。但当初学《项脊轩志》时的内心的触动扔在。年纪越大越明白其中的温暖与感慨。
【回复】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直觉得很繁琐,内心不是太接受的,但是学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感觉不太一样,特别是最后一句,当时第一次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时,心里有根弦儿就被拨动了一下,说不出的感觉,很奇妙[牛年]
満点Sub:
小时候奶奶总喜欢捡一些圆圆的鹅卵石给我,玩具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我的记忆里,家里的很多破烂才是玩具,有村里做宣传的坏掉的大喇叭,有一把军刀,还有无数我喜欢的东西,后来长大了一些我回到了父母那里,学业的压力很大,我几乎很少回家,每年只是过年回家一趟,但在这极少的时间里,奶奶会给我她一整年的搜集,还是鹅卵石,还有荔枝的核,她没吃过荔枝,别人丢掉的核,她都搜集起来了。时代是进步的玩具已经不再是稀罕物,我也长大了不再需要曾经需要的玩具,只有老人被留在了那个时代。直到有一天,我老爸从高处跌落,受了伤,那年奶奶病了,我去看她,她几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拉着我的手,询问父亲的病情,表达了她对我对父亲的愧疚。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力气拿出来她一整年的搜集了。我回家后的几个小时就传来了她去世的噩耗。在我搜集她遗物的时候,我发现了那些干瘪的荔枝核,还有装在很多小铁盒里的鹅卵石,还有童年的玩具,我不禁潸然泪下。[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看到你的文字 哭了[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看到这条评论哭了[大哭][大哭][大哭]
用捡到的钱买烤肠:
这么想起来 我高中语文老师真的是蛮有情趣的一个人 项脊轩,孔雀东南飞,春江花月夜都是不必要学习的 他都给我们讲了 那时候背东西很快,课本上的文言文都会背一背,记得当时同学们对他还颇有微词

【回复】背了的东西真的有用,我语文老师说孔雀东南飞里面很多的词句用法都具有代表性,如果背下来对读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回复】高中最爱的就是 项脊轩志和陈情表。每读一遍必潸然泪下。真的要哭,以前怕同学看见我哭,还要用书遮一下。
【回复】回复 @bili_86885398584 :唉,我是读不得出师表,读完哭到不能自已[委屈]而且恨铁不成钢,总之心里五味杂陈,特别难受[委屈]
_子暮_:
在外读书好多年,偶然看到项脊轩志里面的“儿寒乎,欲食乎”,突然想到初中晚上写作业不管写到多晚,我母亲都要陪着我,这两句话直接把我带回了那个场景,也不觉心酸了起来

【回复】工作第五个年头,这两年和父母分居两地,有一天想起高三的那年我在学校附近住,晚上妈妈从两公里外给我拿开水,还有饭。那时候家里比较困难,我也因此对生活很悲观,也不好好学习。现在大学毕业了。自己工作了,对于曾经的时光感到有些遗憾。好在近几年还算努力。生活也好起来了。希望他们健康。
【回复】回复 @御马看尽红花飞 :当时我再老城读高三,和我姐姐在外面租房子住,我妈基本上每周六(当时只有周六不上晚自习)都会跑十几公里给我们送一顿饭,改善改善伙食。
【回复】千百年来的母亲都一样啊
蜡海星:
在我学那篇文章的时候,我语文成绩真不咋样,但是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情感氤氲在我心中。那时候我就意识到真正的有感情的文字是没必要阅读理解也能让人感同身受的。

【回复】“那时候我就意识到真正的有感情的文字是没必要阅读理解也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说的真好!
【回复】我就不行。。。我出师表和谏太宗十思疏,我读几遍就会背。感觉自己就代入诸葛亮和魏征的角色,现在三十多岁了还能背出来。但是项脊轩当年怎么都背不下来,包括醉翁亭记,陈情表我都不行。
【回复】回复 @悠悠太极 :识得乾坤大,也得看得见草木青啊
箬崆:
我们高中语文老师因为时间不够(高中赶课),古代诗歌散文这本选修没怎么讲,但是散文里头除了很有名的那几篇《长恨歌》等等,她也独独讲了这篇我们从前听都没听过的《项脊轩志》,她讲着讲着就突然潸然泪下了,特别最后一句,她说她的母亲去世也很多年了。现在我上大学了也一直忘不了,真正好的文章,不仅以情动人,能够穿梭千年时光,让如今我们读到她依旧共鸣,感到动容。

【回复】高中语文老师在古代诗歌散文与先秦诸子散文下了很多功夫,虽然很多都不考,但至今回忆起背过的湘夫人,陶庵梦忆序,都仍然觉得好美啊~
【回复】我们语文老师,把这本全都讲了……包括拓展,绝了。每天都在学诗
【回复】这篇是选读,但是我们也讲了,而且那堂课大家都哭了
Washingsun-黎明:
当年的《项脊轩志》虽然是选修我们没有上,但是这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我只翻过一遍就记了五年。

【回复】我记得知乎上有个评论说这句是“让时间有了度量,让思念变得可数”
【回复】这句话我也是印象深刻,很普通很朴素,就是平平淡淡的一句叙述,但那种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的感觉瞬间体会到了。
【回复】回复 @齐东野人语 :是不是感觉自己很幽默?
盛夏白瓷响叮当:
我真的真的很讨厌在庭有枇杷树后边加的所谓小娘子那一段

【回复】回复 @败_叶子 :我庭植有枇杷树乃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伐之,以博小娘子一笑[捂脸][捂脸][捂脸]不知道是哪个憨批想的出这种蠢话
【回复】续的真的很俗 就跟现代古风小说一样[囧] 还自以为写的很妙 非常凄凉动情 跟原文比参差就出来了 人家以亭亭如盖结尾 言有尽而意无穷 是个人都能感受到感情的凄美 非得加一段俗的不能再俗的续娶情节 来表现这种情感 就跟把琵琶行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换成直抒胸臆的句子一样 青衫湿本来就妙绝 如果把这种情感赤裸裸地摆出来只会更俗
【回复】回复 @盛夏白瓷响叮当 :什么后面的事情啊………作者根本没写过这句话好吧,到亭亭如盖就结束了,后面那是现代人恶搞的…[笑哭]
西风断雁九回肠:
关于弹幕里说归有光有点虚伪的个人看法 蔡老师其实在视频里讲得很清楚了,人的一生很长,长到有无数的失去和别离,人的一生也很短,短到曾经的枇杷树已经亭亭如盖,从归有光的人生经历来看是倍感唏嘘的,但人是坚韧的,世界上丈夫妻子死了终生不娶不嫁的很少,反而是借着深情来沽名钓誉的多,归有光在这篇文章里怀念的是过去的人事物,他生命里美好的,哀而不伤,就如同他的人生经历,少年寒窗,花甲及第,曾经的期望期待,经历之后来看就不甚感慨,人也是这样,有亲人爱人的离去,不意味着一蹶不振和自我消沉,我想起红楼梦里的那句“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虽然说的人是借着大节的名义,实际上也讲得很好,死者已道化,生者常悲戚,但日子还得活下去,该吃的饭要吃,遇到新的爱人,当然可以选择,更不必说归有光的年代了。

【回复】现在的好多人被所谓爱情给洗脑了,一旦没了另一半,另一个得一辈子抱着“贞节牌坊”?不说古代跟现代价值观不同,就是现代丧偶再婚又怎样呢,跟前一个的感情就是假的吗?再回忆起就忘了之前的感情了?珍藏美好记忆然后过好自己才是真的,而不是用再婚与否衡量的
【回复】无比佩服殉情的人,也向往至死不渝,此生不换的爱情,但是绝对不会否认另一半死去之后再娶或再嫁的人的爱情,人总要活下去,日子也要向前看。
【回复】回复 @霁雨笙歌 :就是这个道理了!
bili_18354617704:
我还没看,先说一下感受:平淡的日常,只有失去了才觉得值得珍惜,这种珍惜却再也不能回味了。《项脊轩志》之前读起来,觉得平淡无奇,但经历了人生一些事情后,现在看到这几个字,想起其中的一些片段,有的只是心痛。人生之苦,恐怕就是在不珍惜当下和求之不得、失去追悔这几个方面反复。

【回复】看完视频了,泪点:归有光对祖母的追忆;令我重新认知之处:所选志之体裁,正好和家族史相匹配,个人就是鲜活的历史,不唯是宏大历史之沧海一粟或一个片段,甚至本身即是全部宏大历史的缩微展现。
【回复】比如说: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也是对于寻常往事的回味。
【回复】很多年前听了一首歌就是关于项脊轩志的,叫旧南阁子,当时听着就感觉十分忧伤
溯空そら:
老师,可以专门挖个坑讲一下古代的文体吗[doge]这期稍微提及了一下“记”和“志”,可以扩展其他文体的区别和应用嘛。如“赋”,“辞”,“表”,“铭”,“檄”等等之类的。

【回复】项脊轩志,陈情表,赤壁赋,琵琶行[大哭]
踏云涧: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还有个弟弟,我记得我很喜欢和弟弟一起打乒乓球,没有球拍,只有一个球,我和弟弟用书本当球拍。爷爷在旁边陪着我们玩,他用木板削了两个球拍,我特别开心!一个是完整的木板削的,一个是被炭火烧焦了一小块。爷爷把好看的那个球拍给了我,把烧焦的那块给了弟弟[doge]好几年以前老房子翻修,我在破旧的衣柜下面发现了那个被零零星星的蛛网罩上的木球拍,一个人蹲在那儿偷偷哭了好久[委屈]

【回复】看到你写的,想到小时候和哥哥在外婆家玩三国志大富翁的时候了,那时候哥哥还跟我玩一种纸上rpg的游戏,他说很多故事设定,我来做选择触发剧情,还有同伴的加入,和玩电脑游戏一样,那些纸片藏在了大富翁游戏盒里,外婆家搬家前我还见过,打开看了,没想到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一个人对着游戏和纸片出了一会儿神,不知道哥哥还记得这些吗[委屈]
【回复】[大哭]我爷爷常去退休活动中心打乒乓球,我不用上学的时候就跟着他一起去,他打一上午球,我在边上吹会儿空调,就去其他的书报室里看杂志。他给我买过一把球拍,还有当年流行的轮滑鞋,都是他陪我玩的。当时还想教我骑自行车,可惜我平衡能力不行。他去世得早,从他生病以后我就再也没滑过轮滑,自行车也没约会了。
【回复】鼻子酸了,想起元宵节爷爷用装棒棒糖的塑料罐做的手提花灯[大哭]
pandaqin123:
以极淡之笔,写极致之情!豁然开朗。那种说不出来的幽伤来自何处!淡淡之笔,娓娓道来,好像一个坐在村口石头上的白面老人,讲那年蛐蛐声里的琐碎点滴,所以更动人心。

飞霜渐被流霞染:
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OK]

【回复】回复 @壹杯onecup2127 :我的叔叔于勒确实有吃牡蛎,但这个还真是月亮与六便士的
【回复】吃牡蛎那段,当时课上可把我馋坏了[妙啊]
【回复】回复 @次遥歌 :我的叔叔于勒
_宋冬野:
在网易云《父亲写的散文诗》中看见一位女孩子的评论:父亲死后我再也不怕鬼了

【回复】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含情满满
【回复】那样就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再见到父亲了
g-applepie:
强烈请求老师带我们学习湖心亭看雪!!!!!

【回复】好的!!!那么我就强烈地答应下来!!!但是强烈地请大家略等等!!!
【回复】回复 @蔡丹君老师 :哈哈哈老师你好可爱啊
青史总让人无奈-: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几年前学过的,但是现在就记得这两句了[捂脸][捂脸]

国风奇妙纪-博采琳琅 蔡丹君 语文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