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赞德——“真正的大师 教育的真谛”杀死孩子热爱的正是你的焦虑

作者: 布响拉锯分类: 演奏 发布时间: 2023-12-05 13:00:00 浏览:92609 次

本杰明·赞德——“真正的大师 教育的真谛”杀死孩子热爱的正是你的焦虑

泡泡泡椒鸡杂:
晚上回去,妈妈说:‘别人老师说的那是场面话,你该练还得练,要不怎么比得上xxx’

【回复】哇!!!!这话我妈简直不要跟我说的太多,有一段时间我很低谷,我师兄鼓励我说相信我想做的事情我自己都会坚持做好的,结果我妈说人家只是场面话,但是我难道不了解我师兄吗,我师兄这么实在的人跟我说哪门子场面话。
【回复】看不到孩子的脸庞,满脑子自己的目的
我将在终点等你:
晚上回家:给我记住,下次拉小提琴记得笑

【回复】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样,我自己,包括我认识的很多家长对小孩子都还是比较宽松和鼓励的,但是小孩子学兴趣会从开始的习惯,到过了一段时间过后厌恶,如果随她的性子,她直接就说我不想学了,我不去上课,你用尽各种方法鼓励都无效,这时候你怎么办,随她去吗?你觉得她还有些天赋,这样放弃太可惜了,软的不行,是不是要来点硬的
【回复】[无悔华夏_点赞]阅读理解满分
爱吃回锅肉1325:
范东亚儒教圈文化从来就不在乎个体的感受,其核心在于等级制度与尊卑有序,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某些地方的人跟快乐有仇

【回复】说的没问题。儒教文化,可不是孔孟的儒家道理。儒教腐儒、董仲舒以降的一系列封建糟粕早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回复】错了,核心在于严重的阶级矛盾,你所谓的儒家教育也是该矛盾下的产物
【回复】回复 @冷冷冷冷冷冷笑话 :孔子核心的政治观是 克己复礼 儒教确实讲究圆滑的人际关系,但这只是维护上层阶级利益的副产物[吃瓜]
以月之名义:
[藏狐]太看重结果,父母功利心极强,传染给孩子,孩子表演就变得小心翼翼,失去热爱,不能大胆放开手脚,而是每次都在走钢丝绳一样,和艺术背道而驰。同样的,父母也会进入误区,不是爱孩子本身,这也是国内孩子经常感受不到爱的原因,只是被一句为你好下头。国人很多地方思想确实特别下头,沙比,有一说一,要看到自己的短板,该学习的还是要学习,也不怪很多知识分子不愿回国。

【回复】没错。就一句为你好,抹杀掉你所有的想法。我每次跟父母有争执的时候,父母就会在无话可说的时候说一句为你好。我跟你讲道理,你就说为我好,让我无话可说。久而久之,我不再跟父母争论,有什么事藏着掖着,自己知道就好。
【回复】一句为你好,一句为大局,两句话,造就苦难辉煌[doge]
大鱼范特西:
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了这一点,也会多夸夸孩子,结果确实夸了,但没有夸到实处。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他们却能清晰得感受到这种“虚”。

【回复】对,现在家长的夸还是功利性的,夸完之后一定要带出“我希望你xxxx”。我做老师的,听家长跟孩子们说话,我都觉得窒息。反正在我的课堂上,永远只有真诚的夸夸,我会使劲找孩子的优点。咱们中国人太缺自信心了。
【回复】回复 @GoebbelsGrim :我就很能理解这个虚,只要我妈小时候开始 憋着火跟我假装善意的讲道理,我就知道我无论说什么都会被 发火,所以干脆就不说话了,结果还是被一顿发火,到后来大了,就干脆不等她发火直接跟她大吵一架~反正她这个火是要发的,何必都憋着[捂脸]
【回复】因为他们的目的没有变,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改造的需要
黄呜呜:
我的关注点可能不太一样——这位母亲在女儿和众人面前,竟然能够大大方方地说,她觉得自己的女儿不漂亮???实在是难以置信。

【回复】本质也是对自己的否定,原生家庭肯定也很糟糕[辣眼睛]
【回复】确实是丝毫不在意孩子的面子
【回复】震驚我,然後又覺得難過,想起長輩那些意有所指的表情和話語
取名真的是很难啊唉:
《致孩子》--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倒退,也不不可能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你的孩子是弦上即将发出的生命箭矢。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箭射得又快又远。 你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回复】回复 @36765153051_bili : 你也是上司的狗
【回复】回复 @36765153051_bili : 你是父母的奴隶
微阳YU:
天天宣扬正能量,反而最缺的就是正能量,正能量靠的不是宣传灌输,而是引导启发。

【回复】正能量应该是让你发自内心的笑,而不是空喊的一句口号
【回复】从好的一面看,还知道宣传,很欣慰了。
草飞-全部草飞:
如果你真的想让小女孩快乐 你就先问她,她到底喜不喜欢小提琴?

【回复】在这我就是反过来,我很喜欢小提琴,然而我妈给我传达的就是:你听我说吧你不能喜欢,你应该去喜欢xxx。因为考试考的是xxx。我这是为你好[doge]
【回复】回复 @秋秋7777777 :离嗮大谱,你把亲子关系看成什么了?因为花了父母的钱所以不能谈独立自主???真的让人作呕,你这个思想可比视频里的母亲东亚多了,家应该是作为暖的港湾,父母应该去支持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自己没能力做到,最好不要把孩子带到世上,毕竟它们可能是你们这类人满足自己所谓人生圆满目的的工具,对,我说的话需要就是你,你最好不要有小孩,已经可以预见一个(现在可能是多个)不被宠爱的小孩要出现了,而你看了我这段话之后,也不会有什么用的,如果你还未成年,我提前道歉,如果你已经成年,那我这段话改变不了什么,你随便反驳好啦
【回复】回复 @秋秋7777777 :亲属关系不是雇佣关系,把钱作为父母掌控子女行为的借口太功利了。
那波里之梦:
这位母亲的内心is可能是,my job is to make myself happy instead of my daughter.

【回复】不,这是她的潜意识,不是她的表面意识可以发现感知的,表面意识会说,我爱她,我想她快乐,我让她努力是为了将来她能过得好。 这种属于解离的。[doge]
【回复】太典了,面对外人都笑眯眯的,一回家对自己女儿就是无止境的情绪剥削,孩子只是家长的情绪垃圾桶[呲牙]
【回复】回复 @laseine4 :然而人只拥有现在,“将来好”这件事永远不会到来
Peggy202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巴菲特说过,人们很难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成功

【回复】匠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匠人是千篇一律可代替的,而艺术家则不然,每个艺术家都是杰出而独特的匠人。
萌中带新:
真的很好这个老师,可惜中国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不以身作则,只会说教,抱怨

【回复】这位老师正是伟大的指挥家Benjamin Zander
【回复】可是我国的有些老师也爱批评,说教,抱怨[笑哭]
大飛来了:
中国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家长了 所以导致很多孩子被耽误了成才的机会

【回复】这样想我觉得还是没有跳出圈。很多人是成不了才的,这不光是努力的问题,还是比例、机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了成功而丧失整个童年,这种极端的做法得不偿失。正真智慧的做法是寻找一个平衡点。
【回复】回复 @天然的木偶君 :为什么一定要成才?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不好么?为什么总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做快乐的自己不好么?其实每个孩子都在某一时期有过上述的问题 只是家长从未解答过 所以在中国 很多孩子被强制塑造成家长和社会要他成为的样子 迷失了自我 家长也在不断的鸡娃中 葬送了孩子
【回复】回复 @天然的木偶君 :啊?“这样想我觉得还是没有跳出圈。”?楼主没有给出“成才”的定义,如果楼主明确说“成才”是指“如父母期望的那样成为某领域的顶级、成为上流”,那我觉得不好。但如果楼主指的“成才”是“自由自在,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以及社会做出贡献”的话,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愿才华不被埋没:
“笑?笑能赚到支付来这儿学琴的费用吗?我要是是想让我女儿笑我还花这钱跑来找你给她教琴?”这位母亲内心说到。

【回复】此言差矣,你交钱买的是乐器的技巧。孩子能不能笑很显然是家庭教育,盲目的把目标定高,得不到鼓励只会让其不断质疑自己,小心翼翼,自然就不乐意笑了,老师很良心了,因为你拿钱买到的应该只是小提琴课,他本可以看着这个小女孩板着脸出去,看着这家长没有鼓励她最后一起回家,但他没有,说明了什么不是不言而喻吗?
【回复】回复 @壳裂光照 :真的,没啥比小孩健康快乐重要。可惜太多家长不懂(=_=)
【回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儿是否开心。
babyelephant2006:
当众说自己的女儿不漂亮 脑袋里装的是大便

不当熊了:
这个老师让大家都笑了,除了这个小女孩,她看妈妈眼色。[大哭]

鳕鱼泰好吃辣:
艺术是内心世界的表达,是感性的艺术,情绪能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作品或者表演里,比如自闭症孩子的画能感受到那种刻板而孤独的情感,心理医生会让病人摆放沙盘来看他的内心深处,这个小女孩拉提琴的声音里,一定夹着焦虑不自然的成分,是可以听出来的,这对以后走职业道路非常不利

小提琴 教育 大师 古典音乐 音乐 艺术 @sky小提琴课堂 热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