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阔过三次的东北,钱都去哪了?

作者: 饭统戴老板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2-11-11 16:00:46 浏览:565841 次

祖上阔过三次的东北,钱都去哪了?

森林副队耶茨:
唉算了,这类的视频七八成都是东北人自己在看,自己看了还心酸。。。

【回复】确实哦,偶尔有几个不是的,还掺这几个高高在上搁那指点江山的,更影响观感[撇嘴]
【回复】不是不是,东北一直是我心中的“应允之地”
【回复】回复 @浩哦可片 :有个人说什么东北用关内的原材料和粮食了[笑哭]我问他什么原材料,它说钨砂和橡胶[辣眼睛]
利苍侯爵:
好比深圳,怎么从渔村变成大都市的,那些钱难道是日本美国苏联给的吗? 比如辽宁,从1947年到2017年整整70年都是利税纯上缴省份,是全国唯一一个纯上缴超过30年的省,上缴利税可以建设4个广东,7个四川……。而黑龙江仅大庆市就累计上缴国家5万亿,相当于两个上海。

【回复】以前的gdp可是实打实的资源和机械,不是房地产
【回复】回复 @旅鼠0519 :我就问你提供什么材料了,什么材料我们东北没有,把我们世界第十大的大庆油田抽干了,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抚顺煤矿被你们挖净了了,更让当年的产煤大户阜新、抚顺、鹤岗、鸡西等等变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现在说我们用了你们的材料?脸这个东西你们是不是从来没有过?拿起嘴来就胡说八道是吧。
【回复】回复 @旅鼠0519 :东北的gdp最高一度达到全国财政的85%,你在这扯啥呢?
账号已注销:
吃老哥儿的,喝老哥儿的,转头就骂老哥儿。都是优良传统了。习惯了

【回复】回复 @看啊是你的益达 :说错了吧,哥们,那些东西也配称为人?
【回复】吃老哥,和老哥,还骂老哥Der了呵
【回复】最起码我在这边碰到的东北人,没的说,脾气直但是心眼好这点和我这边的主流性格几乎一摸一样,感觉就像是口音有点不一样的同乡一样,人是真的好,打心底就能竖个大拇指。
展鸿飞:
别别别,帽子被扣习惯了,还是说我们懒吧,免得还要一番解释嘴仗,累了😔

【回复】真希望各过各的,到时候眼不见心不烦
【回复】知道四平么,人均经济gdp三万,是2021年gdp最少的地级城市,也是我的老家[tv_难过]
【回复】真想了解的不会去黑,想黑你的说了也白说
馒头就能喂饱:
山西也一样,迪拜的资源,非洲的命,现在山西老陈醋也要被人家镇江夺走了。

【回复】高中舍友她就是山西人。每年寒暑假她都会带散装的山西陈醋回宿舍。那散装陈醋超级香啊,和康师傅香辣牛肉面一起更好吃。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能想起熄灯后,我们八个女生一起偷偷打着手电吃泡面的日子。[喜欢] PS,我东北人,我们宿舍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呲牙]
【回复】你们好歹煤老板富过一批。东北可都是全交上去了
【回复】回复 @小高巨离谱 :他在乎的是香不香吗,他在感叹山西命苦,你却只在自醋,楼主要哭了
战略忽悠局总部内务处:
那时候家里穷啊,父母老迈,家里一群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都指望大哥这一个壮劳力来养活,大哥也是个实在人不惜力气和身体,给弟弟妹妹们挣来粮食、学费、衣物,虽然自己留下一身病好在弟弟妹妹们都成了才,她们去了城市里面,穿着大哥在电视里才见过的高档西装,平时就吃着大哥过年才吃得到的美味。 大哥老了没想让弟弟妹妹能供养自己,大哥也没想过有一天弟弟妹妹会看着他,然后跟他说:大哥你怎么折么土啊

【回复】东北人跑出来的太多了,之前跟我们合作的股东方派过来的总监就是东北人,她从小生活在东北,我问她怎么不在东北发展,她吐槽东北的经商环境不行,我刚工作的时候,东北人在我们公司都快占四分之一了,和我同届的哥们跟他同学打电话,他同学说如果干的不开心大不了我们回东北,哥们说你回去干啥呀你[笑哭]
【回复】回复 @Crybaby不动明 :人家一线城市市的都不屑我们这些三四线城市的
【回复】[doge]确实,不过江浙沪估计不领情[笑哭]
CW丶云端行:
有时候看看哈尔滨城里连片的破厂我有点怀疑,奉献的回报在哪?我们真的值得奉献这么多吗? 到现在哈尔滨需要的是成片的改造;他可能需要数万亿的投入,但这么做对人家来说也是只有付出给我们而已[藏狐]

【回复】落后的东北,但辽宁鞍山的钢铁厂还是打出了航母钢板,辽宁大连造船厂造出了航母,甚至是提前完工,吉林长春制造着代表国家脸面的外教用车红旗以及军用民用的重型卡车,黑龙江哈尔滨的大学为航空航天贡献了大量的人才,黑龙江北大荒粮仓供应着全国五分之一的大米当然东北其他地方也向全国供应着大量的食物,东北的工厂生产国之重器,保障着全国的餐桌,即使风光不再,这个昔日的大哥在其他地方有难的时候仍然大力援助,结果呢?辽宁援助上海的食物放变质了被指责送过去的就是坏的(幸好现在辽宁省委之前在上海工作过很了解那边,这次援助全程录像[doge])但是还是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就骂,真想不明白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歧视彼此[辣眼睛]
【回复】不止哈尔滨,佳木斯大庆绥化齐齐哈尔荒废的工厂无人问津,哪怕当年多么辉煌都成为历史[藏狐]
【回复】之前我们画室,后面就有一个东光厂,是制造军械的。厂里面还有铁路线,但是铁路上都已经长满了杂草。里面还有很多居住的房子,面积非常大。中午的时候总能听到吹的号子声。我们去写生的时候站在那,能想象出曾经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也能想象出曾经的辉煌。
爱似蜜糖:
地域黑的很大原因是大多数人一下子就能听出来东北人口音,假如有10个抢劫杀人的视频,里面有一个视频是东北杀人犯,那个视频会充斥着“哦,原来是东北人啊”,“瑞典人”类似这种话,而另外9个视频无论是哪里的人,只要不是东北口音都不会被地域黑,我虽然是东北人,但是平时都不敢露东北口音了,只能说大家对东北恶意太大了,真的心寒

【回复】朋友 自信点。我刚来的时候也跟你想的一样,现在?现在看到黑东北的直接开怼,他不是不认识东北人吗?今天我就让他认识认识
【回复】是啊真的很生气 只要有东北口音就会一大堆出生来骂 不是东北口音的根本就不会讲
【回复】还有伪装东北故意招黑的,一个朋友南方的,因为一个山东的男的说自己是东北的所以对东北印象特别不好[囧][囧][囧]
赤粟:
近代以来的东北经济 一、清末及民初的经济 1840年东北人口约300万人,到了1910年东北的人口增加至1800万。新中国成立前期,东北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

【回复】基本没有问题,但有两个小错。 第一,辽东以北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属于渔猎或者原始采集,还没有到游牧阶段。 第二,融合指的是两股实力相当的势力混合,比如盎格鲁萨克森人朱特人融合成现代英格兰人的主体,而东北显然不是这个比例,更多属于中国北方汉族各民系的内部融合。就好比美国白人是各种欧洲人的混血,而不能说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
【回复】回复 @时拉比先森 :美国杀光印第安人所以无法印第安化,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美国、加拿大无法印第安化和因纽特化,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无法毛利人化和澳洲土著化,琉球群岛的美日之人也无法琉球化,夏威夷州、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国白人也无法夏威夷化和马里亚纳化。
【回复】回复 @东吴孙坚 :你觉得内外东北通古斯系土著民族的语言文化的现状和被s光有啥区别,是和俄人汉人融合还是直接被替代了?[吃瓜]
日月同昇:
你知道东北人看《活着》里,抽干血的桥段,心里咋想的么?

【回复】那个大夫还对福贵说“你怎么就一个儿子?!!”
【回复】看的时候没想到,现在明白了
一根竹筷子:
只有东北人让东北涅槃重生,才不会有人遗忘东北。

【回复】[无语] 不可能的 东北的地位跟北上广深不是一个级别 没了北上广深可以再创造 没了东北绝对会出大事
【回复】这是最正确的,只有自救只有自己做自己的靠山才能涅槃重生
魂中仙:
我们这里的老人说,当年还苏联外债的时候一百块里我们这个小镇出了六十五,而且是中国第一块钼矿的出产地。坐标辽宁葫芦岛

【回复】回复 @聆音五笙 :以前杨矿都是直接给周总理汇报工作的,虽然现在不行了,但是以前绝对比鞍钢厉害,对了鞍钢是辽阳建立的[doge]
【回复】也可以查杨家杖子[脱单doge]
东京图书馆:
这些年玩什么产业的来钱快,来人快啊?金融和互联网,东北,西北和西南的一些省份地区,一些老一点的工业城市和地区,还真没有这个优势发展…我们这里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玩低端电子商务的…和人家沿海城市没法比…产业升级和改革什么之类的大议题咱不懂…反正我觉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产业升级感觉还要走很远…

【回复】你那不叫产业升级,叫经改。产业升级指生产力的提高,搞金融不能叫生产力,互联网也要落实到生产上才能做到产业升级。如果什么互联网企业都能成生产力了,那颜值也是生产力就不会被喷那么惨了。
【回复】回复 @素晴のEris :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妥妥第三产业啊…怎么就不算生产力呢?[笑哭]你不能因为它不是实体,就说它没生产力啊…没有金融业的发展,经济怎么能高效运转呢?互联网也一样啊…虽然我也不喜欢类似华尔街那样的资本游戏,但你是不是对生产力有什么大误会?
【回复】别乱说,西南省份贵州就抓住互联网开始赚大钱了。人家发电量大供电稳定+山区真发生战争不容易被炸,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器、数据中心都建在贵州。希望贵州能抓住这个机遇起来吧,别再惦记着那些酒来赚钱了。
四季予子:
西北看着东北,大哥你的苦我全知道,我们家这边有很多都是东北援建的,而我们市对口援建就是沈阳,别的不多说作为新疆的人我感谢大哥

【回复】沈阳和大连,辽宁最富的了。我家铁岭更穷,经济辽宁省倒数第二
【回复】回复 @Fox-aedne :东北三省都有援建新疆,刚好我们家这边被辽宁援建了
【回复】说实话沈阳是东北极少数富裕的地方。[笑哭][笑哭][笑哭]
daxixi666:
说他的各种问题,我会点头赞同;说他没希望,我会据理力争;说他一枪不放,那你就是找骂,因为东北军,义勇军,不容玷污。

【回复】回复 @灼枫酒 :支持,就好像把朝代所有的过错归功于清朝最后一个老太婆身上一样。这是不负责的
【回复】回复 @灼枫酒 :在东北的抗日战争中汉,满,朝鲜族都是血浓于水并肩作战的亲兄弟[拥抱]
【回复】回复 @灼枫酒 : 没觉得你满族有啥特别的,我丹东的,满族、鲜族、回族、蒙古族朋友都有,人品好就一起玩儿,谁在乎你哪个族的?都是中国人不是? 老一辈儿人讲究,年轻的都不在乎,不知你会不会说满语? 我那回族朋友都没见过《可兰经》,还吃大肉,我们都替他打掩护[笑哭]
一个b站的浏览号:
中国最大的省。东北。一听口音就说是东北人的,其实包括了黑吉辽以及内蒙部分地区。我一个大连人到哈尔滨比到北京上海还要远。但是在很多人眼里。我们和哈尔滨就是紧挨着的。

【回复】回复 @B站人多了起名都难 :哈尔滨其实还算是纬度较低的东北城市,大连到哈尔滨的直线距离只有东北地区南北跨度的一半[妙啊]
【回复】回复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但你好歹一个省。我这三个省硬说成一个省[doge]
【回复】大连到哈尔滨比去上海远,大连到漠河相当于到台北
有人叫傻萌:
东北的辉煌就是过去了,不可能再有,不奢求全国记住东北曾经的贡献,只希望不吃完饭骂厨子就好。

【回复】回复 @万里故川倾入梦 :战争爆发,最缺的就是战略物资,武器与粮食对于东北都是对口的方向,中俄关系也还不错。不过大毛发家致富也是重工业跟粮食,最多算是赚点外快,与疫情期间搞互联网科技与搞医院器械的省份比风口差远了。
【回复】回复 @bili_35985849905 :没有,现在进口多,出口少,商人不是傻子,怕卢布爆跌,另外俄罗斯的经商环境不比印度好多少
【回复】东北的风口来了 要感谢俄乌战争
bili_396633817:
我在东北上大学,刚来的时候也挺不喜欢的。住了五年了,感觉大多数人都是认真办事的我比较懵懂,经常需要麻烦别人,包括街道的人,感觉基本上大家都挺乐于帮忙的。 至于东北地位越来越低,我觉得很大一方面还是出于经济原因,市场经济太偏爱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好的地方了

【回复】回复 @我心久久 :日本主要是抢啊,抢中国的资源到现在好多都用不完,韩国不是主要靠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以及旅游带动经济然后进口吗?
【回复】回复 @我心久久 :然后它俩还有个美国大爹跟它俩合作
【回复】回复 @愿火焰将您指引 :美国这个爹当初可不待见韩国这个儿子,李承晚时期给了援助但效果不好,到了朴正熙干脆逐年削减,以至于后来的崛起靠的是一代人去西德中东出苦大力和派兵参加越战以重新获得美国援助打下的基础,那个年代的韩国老百姓做了不少牺牲。至于日本怎么崛起我了解的不深,起码刚开始时美国就不打算扶持日本,毕竟二战的阴影太重了,本来是想扶持光头结果大家都知道。

社会观察局 社会 工业 中国 历史 东北 产业 闯关东 经济 社科人文分享官·第二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