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数字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暨南乡村谈】

作者: 国仁全球大学堂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1-04 20:55:09 浏览:158200 次

温铁军:数字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暨南乡村谈】

refreshblink:
怎么感觉好像集体化之后才更方便数据采集

【回复】数字化天生就是给集体经济和计划体系服务的[滑稽]
【回复】数据应该看做生产资料,网络平台应该看做基础设施,支持公有化。
【回复】你的数据是怎么交给淘宝?微信的?我们缺少的是收集数据的工具
异化关系:
视频的最后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拿大奖的思路[脸红]

【回复】个人观点:创新出收集生产端数据技术的人,至少先精通应用数学,要学会使用混沌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为了发明或掌握调查技术,必须先懂得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农学、生化和物化等等,而且不能停留在皮毛,至少要学到表层血肉去,为处理数据,要学习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最好先会编程。为了方便行事,还得去了解农村、城乡接合部、镇社会,这又是一个复杂领域,而且必须长期(2年半以上)待在一地调研。总之要理社双全的人才可担此大任
【回复】还有论文 专利 财宝就在农村 去拿吧~[吃瓜]
【回复】回复 @传说中的希望之星 :还有天文观测你没算[doge] 其实这也是个解决就业的思路,当自动化生产全面到来时人做什么工作。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前端研发,大多普通人也做不了,最可能的就是做好各种统计工作,国家成立各级数据处理中心来分析统合各种数据,不停的优化数据算法来更高效的完成自动化生产和前沿探索
希望没人唉声叹气:
感觉这个领域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让电商和农村更好的结合,发挥技术力量进行支持反哺。发挥年轻人的力量,在农村多做培训,多做庸俗化的宣传推广。只要肯投入,农村总会有发展起来的机会。

【回复】上周去乡下参加一场葬礼,真没多少年轻人了
【回复】电商终究还是商,在商言商,还是停留在消费端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回复】你说的还是消费端,而问题是在生产端。
玉虚龙宇君的小号:
不得不说个如今的情况,就是爱奇艺和字节跳动最近也开始裁员了,因为互联网主要赚的不是消费者的钱,而是投资人的钱,所以也是需要实体给他们承担税收并且提供商品输血他们才能维持低价的,但当实体自己也吃不饱没东西给他们供货的时候,互联网上投放的广告费也就少了,那么自然互联网自己也就造不了血了,可不就得裁员了吗? 经济生态是个相关联的东西啊,别以为互联网干掉了实体自己就能过得好!

【回复】总有人觉得只吃第五碗饭就能吃香吃饱
【回复】是不是机器人不知道,但你先说经济生态是个相关联的东西,第二句就把互联网经济等同于虚拟经济,然后把它和实体经济完全对立,称为“干掉”,你的话我实在是难以认同
【回复】我算是明白了,你这就是机器人。
辅助之龟:
这个大奖非我莫属,我的《数字化,平台型自由经济》即将完稿,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大奖的话,那一定是我的[滑稽]

【回复】[tv_doge]发表出来看看内容
【回复】回复 @青花秋刀熟了没 :没发论文和没把创新点申请完专利之前是不可能发的[芮小凸小凹_哼]
黄益达哒:
所以说,没有常年一线调研经验的学者,是绝对说不出这种让人醍醐灌顶的话的!温老yyds!

异次元结社:
个人感觉农业发展理想状态是根据卫星遥感,实地传感器等技术获取土壤环境,气候,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建模计算出最佳种植的农作物,同时通过消费端的数据合理分配比列,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变量,运用各种数字农业工具动态调整培育环境,达到最高产值比。感觉本质上,数字农业,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理论上是越细越好,但考虑到实际投入,还是要确立一个度——在目前到底是做到哪种程度,产值比最高

【回复】顺其自然成本低,越人为成本越高。 我脑洞过这个。其实大自然就是计算机,哪个地方适合长什么已经天然选择过了。 人为控制是对大自然的不完善模仿 如果造一台能够监管所有分子运动的天气预报计算机,它自身产生的热量就足够改变天气了,就得再造一台更大的计算机来监控上一台计算机对所有分子的影响,这个是无止尽的。 测太多外部环境推高了你的成本,不如根据想生产的植物,直接工厂化配比,更可控。 任冲昊不是讲过嘛,用人造光等工业化来解决,我觉得可以。城里把烂尾无人的楼都改造成工业化农场,雇点车间工人。盖个50层,不够了再往上盖。 这样城里人吃大楼工厂的粮食,城乡各过各的。他也可以保卫他的现代生活,不用再惦记消灭“”的问题了。[doge]
【回复】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我必须得说,农村≠农业[无语]
【回复】回复 @无惧混沌 :农村最普遍的资源就是土地又或是鱼塘除此之外的资源特别少如果算上气候的话那要私村定制那可难了
清清清风啊:
老师说的不错,可是我申论不敢这么写[doge][doge],超神超鬼一念间[doge]

【回复】这么写,基本可以肯定是超鬼了[笑哭]
【回复】回复 @娜酱娜比 :这两年基本都是围绕这个考的。不稀奇,我都写过好几次了[喜极而泣],但是就遇到一次考到相关的
【回复】考了啦考了啦,2022四川省考大作文,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脸红]
普通村民罗先生:
温教授所说的影音数字化都没做好,曾经有一段时间想改行,回家养殖、种地(几十亩地),但是我在网上居然找不到,种植作物或养殖动物的前景、销售渠道,成本、技术。统统都找不到。

【回复】种植,养殖的方法技术应该比较容易找到现成的,b站,抖音应该都有,单平台可能不全,需多平台搜集。成本直接上网搜,很多都原材料,种子,幼崽都明码标价的。销售渠道可以自己学习一下市场营销,顺便自己分析前景
【回复】农业技术被束之高阁还是不被重视[喜极而泣]
不爷们的魔理沙不是好黑白:
我平时工作在皖北驻村,想象过按照温老的说法拍摄乡村老人的生活视频去网络纪念化,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大几率不能过审

【回复】试试就有几率过,不试几率就是零,加油~~~[OK]
【回复】有空就拍,越往后就越拍不着了。将来都是可视化的历史
【回复】让子弹飞一会儿呗 现在不能过审,以后可能就可以了~ 温老的书,当时也不能出版呀~[给心心][大笑][OK][微笑]
内蒙古的土特产:
好像只有卫星遥测这一条道能把生产端数据进行收集了

【回复】能采的数据挺有限吧,卫星能搞的无人机应该也能搞?但林子密一点还能看到啥,水汽丰沛一点的山区全年云雾缭绕。。地里的蘑菇笋子,野生动物,水里的鱼虾蟹。[辣眼睛]
【回复】问题卫星遥测缺少人的活动数据,主要是地表数据
鸡中翅比鸡翅好吃:
网格员我们这就在弄。。。每个村都有。。em。。。一言难尽。。就我看到的可以说不考虑实际情况。。

【回复】回复 @打他屁股打一下就好 :我老家那边也有,我接触到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户收集各种信息资源,疫情,居住状况,房产所属,工作情况等。社区之间还经常数据不互通....我家搬家了,两个房子换着住,他们就一直在问我们到底在哪住这个问题打太极推了三五天才确定。。还是我帮着两个人互相沟通......我出国当天公众号给海关报过资料,一周后本地派出所还找我要我的各项资料,一个月后第一个社区又来要我的各项资料,又过了一个月后第二格个社区又来要,我差点当成是来诈骗的[doge]
【回复】网格员具体干些啥,能举点例子吗
【回复】你还能发声就说明还有希望
账号已注销:
到底要怎么建设乡村呢 我对这个问题越来越有兴趣了 乡村能成为新基建的着力点是最好不过了 网络化数据化乡村的资源可以把经济活力从城市过剩的产能释放出来

【回复】半工半农的经济才可以可持续发展,什么行业很多都是重复的,是产能过剩
AIbladerunner:
我有一个设想,在数字化农业车间,通过云端承包出去,由用户自己在远端决定生产的过程,在有专业但类游戏简化后的引导基础下个性化种植农产品,实现消费端直接联动生产端,全过程数字化p2p,农业从个体户到打工人,将收集生产端数据的成本分摊出去,降低补贴成本,在迎合当下数字经济的同时为未来完全数字化生产打下数据库基础。

【回复】感觉数字化的农业车间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数据采集了,现在就有类似rfid这种可以实现全流程溯源的应用
【回复】回复 @Suckingboy :而且我有娱乐化追求,在个性化生产过程中实现人对自我价值的满足,部分数据的调控由专家系统控制,另一部分交由消费端直接远端调控,在用户升级过程中开放权限,在用户收获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及有实体价值的创造后即分摊了培育成本也为数据库创造了不同的学习案例。
【回复】回复 @Suckingboy :是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很多论文都有讨论如何搭建农业车间,可以预见在之后5G的普及下甚至有更好的表现,但生产端的数据收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时间和金钱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既然我没办法想出一步到位的方案,就为后人留下可以继续发展的生产端数据库。
日强的米米:
所以我也其实一直在想…… 我们为什么要用对待城市的角度去对待农村,因为农民既不像城市工人一样完全不掌握生产工具,也不遭受城市那样的绝对高压待遇,所以我一直认为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农村的发展,会不会其本身就不需要过分的数字化。 准确来说,就是我们不需要把好多个农村强行联系在一起的数字化,我们反而需要的是一种离散式的数字化。 每个村子,一百来人几十户,组成一个一个独立的“数字区块”,在每个“数字区块”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生产工具的公有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村子的决策反而不适合少数服从多数,因为这个决策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更多的是通过关注反对者的想法,进而达到一种每个人都不损失的情况。 举个例子,我老家是个水产农耕一体化的村子,三轮车、拖拉机这种东西完全可以大家合伙买两三辆,然后一起用。 这样的话,因为工具是公用的,生产数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初步统计。

【回复】回复 @绕指春风 :所以我的想法不是纯分散,而是有限聚合。 每个集体既分散又聚合,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些大企业的模式套到农村。 农村不一定都种粮食,甚至不一定都种地。举个例子:a村人少地多,那就引进大机械化生产来产量;b村林业资源丰富多,那就大规模开发木材生产;c村是个水产村,那就专业化养殖水产……之后,各个村子形成统一销售的集体企业,由专业的销售员向外进行售卖。 各村像欧盟一样,对外尽量保持一致,村子内部有内部的决策和管理。
【回复】回复 @slimdddd :因为这个想法的根据就是我奶奶描述她以前农村的生活得出的想法[狗子]
玉虚龙宇君的小号:
公布个新闻哈,未来要去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要经过网络安全审查了,没网死里打已经是相当仁慈了!

潇潇冷雨兮:
怎么说呢,网格员emmm诶,成本是高,但是确实对于数字化有必要,对于生产端的数字化,诶,没有概念,虽然听得懂,但是还是没概念

【回复】车间流水线计件制计划经济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测工序时间 既测量有效生产标准 它的前提就是工序的分类 工序不断的细分 岗位实现可重复替换机械化 只要在车间干过生产一线的都知道 工人在标准化测量工序时间过程中会弄虚作假尽量拖延生产工序的时间 例如直线可到达偏要转个弯 测量时工作频率(工具档位)明显下滑 测量过程需要模糊掉个体熟练度差异 测量员理想的测工序是消除一切无效生产时间 将有效生产标准制定为各岗位一套具体人类肢体动作流程 三步做完绝不可以用五步 不断的调整工序分类在流水线公共生产时间内取平均值 不断的进行整体生产加速 测量员的劳动也具有周期性 因为工人在适应新工序一段时间后会整体优化工序流程 这个时候无效生产时间又会被工人主动生产出来 测量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制定新标准收取工人的剩余时间 正是这个剩余时间给了管理者重新调整分类的可能 但在具体实施时 有经验的测量员又能与一线工人默契的达成一种协商 每次测量标准都不会进展过多 达到一种测量员自身岗位的可持续发展 熟练工人也保留一部分剩余时间 总体上是分类越细致(肢体动作越简单)工人可自支配的剩余时间越少 工人群体为了工作机会不得不适应这个流水线整体的加速过程 实现一种圆形监狱式的自我规训 因为随着岗位的分类标准化可重复替换性 工人除了与同事同行同人类竞争以外 还与科技在竞争 岗位逐渐的被机械替代 这就是车间里的工序数字化过程简单介绍 我认为这是最具生产效率的标准分类计划经济 差异是控制的前提 每一步都在计划之中 测量员工人群体双双被机械替换是他们的最终宿命 数学模型必然要与经验世界拉开距离 测量员和工人的存在意味着数学模型还未最终完成 这也是两个群体同阶级间得以协商的重要原因 留给一线工人和测量员的时间不多了 保持多样性才能不被机械所替换掉
【回复】回复 @六日游生 :还在怎样将自然环境的信息数字化 属于原始信息都还没有能力提取出来
【回复】消费端数字化主要是 数据分析 生产端数字化还在 数据提取 阶段
烂泥塘边儿上的癞蛤蟆:
开始的时候那段,是在剁饺子馅吗[哦呼] 想吃

暨南乡村谈 温铁军 暨南大学 数字化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