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艳了!终于见到真正的四水归堂了,场景真的太美了,佩服古人的智慧

作者: 古建筑大师兄分类: 家居房产 发布时间: 2022-11-22 19:32:38 浏览:4116229 次

太惊艳了!终于见到真正的四水归堂了,场景真的太美了,佩服古人的智慧

招宝:
我家老房子就是这种,可惜后来维护不当成危房拆了

【回复】回复 @徐乔客 :聚财是一方面,另外这种古建多为木质结构,防火特别重要。有可能这些水还可以用来应急扑灭小的起火点。古人的智慧[支持][支持]
【回复】回复 @上山不打老虎了 :所以古代没落贵族容易守不住房产家业,就是因为这种房子必须一直有钱才能维持,木结构房子2~5年一保养,8~10年一大修[笑哭]
波密森林:
看着舒服,谁住谁知道。特别这种地板没有铺砖的,雨季一来,天井排水来不及,周边都是湿漉漉的,阴暗潮湿。我小时候天天巴望着能搬出去住,有个明亮的房间,雨季回家不用踩的湿漉漉。这种老建筑要保留原来的建筑又要改建成舒适的居住环境,太烧钱了,非常烧钱。

【回复】坐标西北,老家当年全都是这种房子,我们叫天井,主要是为了采光通风,而且不是一进门就有,是在堂屋建的,很大,一般5*3*1,一般中间还有个小平台上面可以放水仙,好看,夏天秋天绝美,就是冬天冷得慌,西北的冬天四面透风,感觉像在外面生活,下个雨还会长青苔,下个雪飘到屋里,冷的人们在上面遮挡透明雨布,后来推翻重盖,再到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房子了。
【回复】回复 @此诗唯一句 :我老家的房子还是那种二进的,一进有大院子,二进中间是天井,然后就是厅。因为有天井,厅的采光是可以的。但是,房间是很昏暗的,因为古人讲究“明厅暗房”。我们福建,台风来的时候降雨量是很大的,天井泄水来不及,就会漫到厅里。然后厅又没有铺砖,真的是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回复】回复 @涂山恶霸 :我家就是没有地砖的呀,晚清的房子,两进,燕尾脊,也不是平民百姓可以起的房子。人口繁衍,住的满满当当的。视频里的这两套房子也没有地砖啊。
綴锦暖阁:
小时候也这样坐在庭院赏过雨,雨水从堂中合围的小水槽流出去了。青石板被冲刷得发着亮,虽然老房子很美,但采光,除湿,隔音这些都没解决,传统乐器都经历了升级改造,什么时候传统建筑美学也能适应新的生活要求就更完美了。

【回复】当然有升级符合现代化的,不过不是一般人家
【回复】对,但是这个做一个景点很不错,尤其是旅社,短期居住会特别有意思,可以用现代建筑做仿古设计,屋子里做好防水还有全屋铺设暖气设备,地暖或者全屋新风
小钛暘:
哇,作为北方人就完全不能接受了,因为看起来特别潮的亚子

【回复】这还有水存着 蚊子不得给我造喽
【回复】这个本来就是徽派的,雨水多,不冷,夏天热,所以才有这种结构,北方这么干采光不足,难保暖,等着冻死吧
【回复】冬天屋里要是飘进雪能把我愁死[辣眼睛]
单身狗汪的一声就哭了:
我外公外婆家就是这样的!!!而且是农村,这种是小四合院的式样,中间那个是天井,下雨不用担心,有排水口的,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排哪儿去了哈哈哈,屋子后面是小竹林,前院里有井,井的左边边是一个堰塘,里面有鱼有虾有青蛙,鸭子平时就在里面玩,堰塘旁边还有一个红薯窖有点大没敢下去玩,井的右边是一个洗手台,回到屋内,我记忆中没有下过视频里面这样大的雨,所以天井四周没有这样潮湿和青苔,只要天晴石板都是干爽的,以前回外公外婆家爱站在天井抬头看,偶有几颗努力长高的竹子须须随风而动,小麻雀叽喳展翅掠过,坐井观天其实也别有一番景象。 地震后👆🏻为了钱说都是危房国家又怎么有补贴了然后拆了以为赚了其实自己贴钱盖了丑得批爆把地填了就留了上面一个口还用玻璃封住的水泥平方,美其名曰农村小洋房[疑惑]

【回复】回复 @啵啵小菇1027 :谢谢,但其实那个年代农村里面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外公虽是大队的会计,可是家里要养八个孩子,大家起早贪黑挣一点可怜的工分,比起其他家庭只能是饿不死孩子,不过也因为穷,那时候的环境真好啊,妈妈说以前她们拿个簸箕在小水沟一舀就有鱼,小时候有幸见过清水稻田,就算在岸边洗衣服水也不是浑浊的,还在岸边抓过小蝌蚪,但是那时候稻田旁的小水沟虽然依旧清澈却已看不见鱼,我是永远体会不到她们小时候的苦中作乐了,所以外公外婆和妈妈们后来都不愿住老房子,我很理解,那个地方对我们这辈而言是老式建筑,是中式古朴,但对他们来说就是苦难的过去
【回复】一看到地震下意识的看了一下IP,果然是四川唉
【回复】回复 @天养生是女王 :哈哈哈哈,欢迎来玩呀,如果担心地震的话也可以去重庆玩,重庆不在地震带,人文风情和四川是差不多哒
少年没有心:
江西的那种大点的老房子都是这种布局,中间这个叫天井

【回复】是的,江西好多这种房子,我们村就好几个
【回复】现在我们那的祠堂也是这样子的
【回复】以前我家房子就是有一个6※15的大天井的,养花乘凉养猫养狗真的特别舒服!后来被zf征了,拆迁了[笑哭]
水ku浪子:
咱们中国历史太悠久了,5000年先人们的智慧,在坐的各位才活了几十年而已

【回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doge]
【回复】先人们顶多也只能活几十年,别在这里用连续的历史跟个人的一生田忌赛马好吗[脱单doge][脱单doge]
【回复】五千年文明在于传承,一代传一代
浮尘1005:
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就这个样子,村子里有四栋这样的房子,可惜现在都没了,全都拆了

【回复】坐标西北,老家当年全都是这种房子,我们叫天井,很大,可以达到5*3*1,一般中间还有个小平台上面可以放水仙,好看,夏天秋天绝美,就是冬天冷得慌,西北的冬天四面透风。再到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房子了。
【回复】回复 @此诗唯一句 :我这老家南方也都叫天井,看来咋们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一样的文化
【回复】回复 @鱼肉凉 :可是天井不是徽派建筑的特色吗
飞升失败从lv10降到:
这种宅子在以前也是有钱人家才修得起的,普通人家只能住得起黑漆漆的土瓦房,还容易漏水,这种规格的相当于现在千万级别的别墅了吧

【回复】这种都是一大家子住一起的,兄弟姐妹不分家的那种。以前生的多,我爸他们那一辈就开始分家分户独立出去了
【回复】江西表示,以前村里基本每一户都是这样 没有你想的那种观赏性和豪华 其实就是防止房子塌,因为大片瓦片容易积水,这个结构还能省下中间的大梁,还更省钱
【回复】这种是一个大家族一起建一起住的
脑袋扣扣的汪:
这确实解释了四水归堂,也同时看出了古人生活中的趣味,听雨,一大雅事,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不再适用于现代也是真的,但不能否认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回复】不是不适用是没那么大地方给你折腾
【回复】主要是土地太贵了,在农村有钱可以搞一套,但是宅基地又是个问题
【回复】我们那的宗祠都是这样的,我一直好奇是干嘛用[笑哭]
杜仲糕:
有天井的老房子我家楼下全都是,但是很老了,这几年搞古建筑保护,拆了原地重建一模一样的,现在还在建。以前我每天放学回家还得穿过人家前堂才能到楼梯(老式沿街商住楼),夏天的确凉快,但冬天就不太好受,又湿又冷采光极差,条件好的有石头和砖砌墙好一些,穷的木板四处漏风

【回复】这种房子没体验过的人觉得很新奇,真正住过几次就知道多难受。刮风的时候雨水到处飘,基本上整个客厅都是湿的。论舒适度真不如水泥洋房
【回复】回复 @幺幺禾子 :不好啊,天井采光只有中午太阳直射光和其余时间的自然天光,这还是天井里面,卧室是靠在天井的漫反射光线照明的。现在的住房规范要求冬至or大寒这种日照时长全年最短的日子都要至少有一个居室有满窗直射2小时or3小时(时长是看城市人口数量,大城市要求高小城市要求低)。而且这种老式住宅的窗户面积极小,窗台也极高,直射基本没有,冬天里面非常潮湿阴冷
【回复】回复 @幺幺禾子 :房间窗户很小很黑的,只有房门打开借天井的光,而且秋冬很冷,夏天一下暴雨整个房子都是水汽
郑洒zero:
四周的屋檐下雨,它中间为啥永远不溢出来?有通出去的暗道吗

【回复】对,有的,所以这种房子一年四季住着挺舒服的!
【回复】肯定有排水的,直接通向外面或者水井
【回复】中间水池子有走水的通道,一般会和屋外的池塘相连,有时候还有小鱼小蛙之类的游到天井里
流浪九万里:
我小时候老家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屋子在中间,就有个这样的天井,别觉得好,下大雨吵死了,刮风全是灰尘树叶飘进屋子

【回复】[笑哭]别的好不好难说,但是睡习惯了你会发现,一下雨听着雨声你坐着都能打瞌睡
【回复】[doge]毕竟一开始,下雨你哪儿也去不了,在家基本是啥也干不了,作业不算昂,于是就睡觉,习惯了这雨声就跟催眠似的
【回复】回复 @凝露垂滴时 :还要隔三差五疏通阴沟,不然要堵,又臭又脏
轻握双手:
中间圆台放一个大鱼缸,边上再围一圈栏杆,我觉得更好,至少路过不会被溅起来的雨水打湿。。。

【回复】回复 @轻握双手 :水里就养蚊子啊……小老弟
【回复】这个主要是用来透光的,你搞个缸养蚊子?
【回复】回复 @轻握双手 :鱼缸就没蚊子?河边还那么多蚊子呢
快跑别回头啊:
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看雨了,不过不是这样围起来的,院子里是有一条L型的排水沟,每次雨水瓦片上流下,直接就落到了水沟里,有时候还会连成一条线,特别好玩。

要不睡个懒觉先:
中华古建筑艺术需要更多的这种up宣扬研究。

家的进行时 古风 中国风 中华古建筑之美 古建筑 徽派建筑 我在B站做UP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