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北洋水师覆灭的真正原因。(看本质)

作者: 法律悍匪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20-05-08 11:03:32 浏览:195356 次

【温铁军】北洋水师覆灭的真正原因。(看本质)

三千三清:
老佛爷若真的是只会嚷嚷着想造个园子的蠢婆子,你觉得她能掌控大清政权几十年?她手底下那些个大臣可都不是吃素的!

【回复】回复 @82126548272_bili :这么和你说吧!你算算现在的每次几十周年的国庆得花多少钱 。阅兵的军事整训暂且不论,你就算算各地和北京的那些花篮啊、国旗啊、标语啊、霓虹灯啊、招待会啊、音乐会啊等等的这些得花多少钱!
【回复】又如何,不得不仰仗汉人,还防着汉人,甲午海战打完了,她大清又什么下场呢,启用汉人再一手毁了,她图啥呀
【回复】回复 @82126548272_bili :你以为国家元首过生日就单单是过个生日?
圣歧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古代人是愚蠢的,其实单论聪明程度,还真不见得

【回复】回复 @滴围 :何止权术,《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天工开物》 ,不要对古人有偏见,我们现在虽然学习西方知识,但是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该一股脑否定我们自己的文化。
【回复】就权术来讲,古人确实不会输给现代人
【回复】回复 @小七丶QAQ :关键是很多那时候能造的东西,你现在就是造不出来。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法律悍匪:
历史没有那么简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回复】历史没那么简单,是看到的太少。
【回复】古代历史大多数是靠文字纪录解读出来的;一,不会太全面;二,记录者的主观性;三,历史学者或者传播者的主观性。
萌是原罪:
早年李鸿章和翁同龢有私怨,翁同龢又是皇帝的老师。 为了让皇帝早些亲政,于是非常大力支持修颐和园。让慈禧早点远离朝堂! 归权于皇。 说是经费不足,其实都是私心在作祟。李鸿章才是掌管大清真钱袋子的那个人。而李鸿章又没想真的把北洋当自己的玩意,顶多就是一种政治筹码。要是真当自己的了,谁缺银子,我也不信北洋缺银子。一船私活下南洋就能几十上百万两。北洋能缺钱?正因为李鸿章没有当成自己的家当,所以才不舍的往舰队里投钱。 北洋覆灭原因是综合的。 南北洋水师建立之初,李鸿章就黑了南洋一把。两只舰队从一开始就各玩各的。最好的条件都是北洋的。所以打从根上起南北洋就注定不会太合作。外援就这被自己切断了。 再说舰队装备上,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是同一时期,两种理念的舰队。也正是这场海战奠定了未来舰船的设计思路和基础! 北洋是提倡舰首对敌,所以各种主炮以船首为主。 日本舰队提倡的是中线布局,两侧为主。提倡最大火力输出。 再说武器代差,北洋是架退式火炮。射击复位清理炮膛装弹装药包。繁琐费时! 日本的火炮添加了新技术。使得无需清理炮膛,士兵装上射击就成了。类似现在火炮。 再说后勤保养啊,炮弹煤啊。 就说炮弹吧,北洋用的还是黑火药,射击后造成大量烟雾遮蔽自己射界。 日本打的可以算是燃烧弹吧,下濑火药!浴水不灭。所以北洋那些非铁甲巡洋舰基本都都很快就沉了。毕竟很多都是非防护的。 最后说一点,李鸿章的避战保船策略是对。其实当时日本经济已经快崩溃了。拖一拖他们也就完了。最后是甲午赔款续的命。 任何一场战争的失败,绝不是当时决定的。都是很多因素综合起来以后造成。 其实还有一点不可以不提。当时日本间谍肆虐,北洋的各种情况都被日本情报部门掌握。可以说是一场单向透明的战斗。有人说甲午日本是个赌徒。其实这话就很主观了偏见了。 武器装备,情报收集,吨位差距,后勤保障,让日本看到了战胜的可能。已经提前做好了战争准备,你以为鬼子傻啊?要真的只有莽,你问问沙俄的舰队怎么没得?

【回复】我看戚其章先生的书,是因为喜欢明史[doge]然后特别喜欢明史里面的壬辰倭乱(文禄庆长之役)就开始找其他朝代的关于朝鲜的战争。其中就对清朝光绪年间的这次甲午中日战争特别感兴趣,然后拜读了戚先生的书。大佬有没有其他推荐的书[吃瓜]
【回复】我非常赞成的一点就是保船避战啊,李鸿章这个战术在当时已经定型的情况下面,就是最优解。保住了两艘铁甲舰,保住了其他舰船,就等于一直手里握着一颗核弹,核弹一旦发射出去或者被摧毁都会失去威慑力,只要一直握在手里的时候才是威力最大的。就跟三体的威慑纪元一个道理,可是很多人看不懂,非要把李鸿章什么都骂了。至于怎么保船避敌,方法很多,不是说停着不动,而是依托军港,港口附近游弋诱敌,能把日舰诱到港口大炮射程内更好,不进来咱们也不出去,就拖,日本能拖多久呢?这个拖,跟后世的《论持久战》不也是一个意思嘛。但是很多人想不通。以为拖和保船,就是舰队不能动的
【回复】大佬有兴趣吗 想和你聊一聊甲午战争[吃瓜],之前看完了戚其章先生的《甲午战争史》,对于一些历史问题想找一找志同道合的人聊一聊[脱单doge]
北国秋色:
修园子只是表象,本质是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

【回复】回复 @红破坏者 :真解释不清。套用西方的骑士文化形成的封建制度。因为现在是西方话语权,都要弄写西方人能理解的说法搬到台面上。咱们中国人啥都不积极,就是钻研“政治经济学”那是每个人都穷尽一生之尊严。那能是一个欧洲封建制度就能概括的。咱秦就是公务员制度了,那有封建。地主也是靠做人才干和能力才混上去的,谁家能有封地呀。没得解释。中国就一个解释,那就是中国。
【回复】回复 @红破坏者 :这个解释不成立,中国不是封建制,也不适用于五段论,温铁军的原视频反驳的就是这种什么都甩到“封建”上而不深入探究的说法
【回复】回复 @红破坏者 :封建就是裂土封国,参照神圣罗马帝国,最典型的封建国家。中国跟它完全两把事。
鸿鹄画室:
很多人看不懂本质。还是多看看温铁军教授的的书吧。 简单的书,就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利。 为什么清灭后军阀林立。虽然清不争气,但是军阀林立对中国的伤害小于清。

【回复】中央集权体制下一旦枝强弱干,最终一定是体制解体,历史周期律转起来
【回复】回复 @你是二郎神的宝贝 :没了内阁制约以后,满清的历代皇帝基本上大权独揽,避免了明末东林党误国的再现,但是也造成了钟独特的现象,满清历代皇帝据说都非常勤政,但是现在看来就是被逼的,你不是要权吗,给你权,每天几大车奏折你也得自己搞定
【回复】回复 @你是二郎神的宝贝 :清已经是皇权集权体制最完善国家。没有西方外来侵略掠夺。 清再玩个百年不成问题。 最后豪强和百姓是因为清被西方打的太窝囊而失去信心的。
天天Sunny:
他们更愿意相信,张麻子的脸上真的有麻子

我爱炫耀:
看似很对,其实没什么根据。历史上改朝换代,史书总能避开主要矛盾,解释成皇帝的私德问题。并不是破坏什么国家统一意识,一来是文人传统,喜欢用儒家思想的那一套,从道德角度出发解释问题。二来,为了强化后世王朝的正统性,必然得抹黑前朝末代的政治人物,锅总有人要背,历史定性你错了你就全都是错的

【回复】温说的很对,什么问题都有一个主要矛盾,从太平天国之后,大清内部裂痕就无法弥补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掉了。
【回复】读史要自己找答案,明摆在桌面上有什么意思
我永远喜欢西片太太:
能在历史上出名的没有傻子 (除了继承的帝王),然而慈禧的权力是她自己夺取并巩固的,只能说历史是相当复杂的

【回复】我觉得,历史上的皇帝,没几个是真正的傻子,再怎么样智商也比普通人高很多。 只是很多时候,皇帝年幼即位,皇权被外戚,宦官,宰相所把持。 皇帝收回这些权利,才是真正的皇帝,否则只是个傀儡。 皇帝要对付的,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是整个利益集体。智商够高,手段够狠的,才有夺回的可能。 夺不回的,不少索性醉生梦死,做个光杆司令,死后背锅就是了。
【回复】想多了,继承的傻子也只会是个傀儡, 话语权永远不会掌控在傻子手中。
【回复】清朝皇帝的平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论皇帝平均质量,能稳压清朝的也就汉朝的皇帝们了。
排排坐着:
原来管国家的是恭亲王奕䜣,但是他没能引导封建地主转变为资产阶级,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无法顺利流动,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错配,国家转型失败。在开放自己市场的情况下,直接与国外产业资本竞争,无法积累技术以及资本,最终自己的资产流失,人民贫困,知识分子出路狭窄。盛着国际共运的东风,当代中国知识份子,扫荡旧势力,重配生产要素,走了与西方资本不同的路。而且这条路本来就不错。

【回复】回复 @killinsman :说出你的想法,毕竟只是我一家之言。
【回复】回复 @Bili_399593498 :不说就是键盘侠?你这扣帽子也是好手
【回复】回复 @排排坐着 :你概括的挺好
减肥柴:
说白了还是上层建筑适应不了同帝国主义列强竞争的需求了。

【回复】回复 @陈奕迅与张国荣 :《瑷珲条约》签订只有满文文本而没有汉文文本,就足以说明问题的病症了。
【回复】回复 @陈奕迅与张国荣 :确实,严格来说这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妙啊]
【回复】我觉得民族感不强这个原因也很重要,没有近代中国团结全国之力抵御外敌的那种决心,都打到家了还在计较地方怎么怎么
我才是二師兄:
封建王朝两大基本矛盾: 1、皇权与相权。2、中央与地方。 这两大矛盾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回复】应该说是政治制度上的基本矛盾,没记错的话,高中老师好像是这么说的[呲牙]
大百宝箱:
当所有可以胜利的原因哪怕只出现一个,就可以胜利时,却一个也没出现,那就说明大势不在,必输无疑。

【回复】回复 @萍踪侠影369 :马后炮也是需要的啊,难不成都夹着尾巴做人,都不说出自己的见解吗? 现在的马后炮,对于未来就是战略决策!所以没必要上来就给人扣帽子,政见不同罢了
【回复】拿上帝视角来分析历史都是马后炮,谁能预知哪个是胜利的必要条件?就连明知道美国周期性割韭菜,为啥日本拉美还是没躲掉?也是一个胜利的条件都没抓住?
【回复】回复 @萍踪侠影369 :不是文字游戏,是实事求是好不(・∀・)
我才是二師兄:
老婆子也是权术高手。 清末,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是: 地方借洋人的权势(也就是买办),不断军事坐大,中央越来越控制不住地方。

宫小路夏树:
北洋水师只是装备了铁甲舰的旧式军队

【回复】回复 @宫小路夏树 :北洋水师输掉,原因不在自身的战斗力和作战指挥上,也不是自己是新式旧式上,而是输在了整个国家层面上。如果你真的系统研究过甲午战争就应该知道,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炮火的命中率远高于联合舰队。北洋海军真正输掉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朝廷不给钱,造成装备在技术性能上落后于日军,弹药补给也十分捉鸡。至于北洋海军自身,指挥上实际没有大的食失误,水兵的作战能力也不比日本差,他们是在可怜的经费下尽力保证了对军舰的维护,在战斗时用明显落后于日军的火炮打出了极高的命中率,可是没用,因为射速太慢了,而且基本都是实心的穿甲弹,杀伤力太差。北洋海军完全是被朝廷坑了。
【回复】回复 @雪山那边有个仙 :直到宣统新军才是真正的新军。一支军队不是光看技术的,军需、指挥系统等同样起决定作用
【回复】回复 @雪山那边有个仙 :军队不光是指挥员受过现代教育,军队就是现代化军队了。 军队的组织建设,精神建设,执行力,意志力,包括指挥模式,都是很关键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在分析解放战争时,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军队实质上是打着现代军队旗号的旧地主军阀武装。单纯按照学历来说,国民党高层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肯定是更高一筹的
xixiwjj1:
看弹幕里很多人说“不合理吗?”。在下希望这些人一是多读国内外历史,任何走上历史舞台的人和你的人生诉求(吃饱喝得吹牛)可能不太一样;第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的原因是一个,大家都学过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等,怎么分析问题的时候就喜欢简单的因果关系,说明脑子简单,建议不要随意发表观点,露怯

波拿巴小发糕狮子:
曾国藩已经可以以汉代清,曾,要做圣人,心里放不下儒家君君臣臣,李鸿章接棒,汉人已经崛起,终至袁宫保,辛亥定汉,就应该让清帝爱新觉罗一直住紫禁城,一年拨四十个亿,养着,做一个美好的温馨的形象,,,辛亥年我要在,,必帅北洋三镇定天下,秋毫无犯,拥宫保继大统,执金吾,旗守卫清帝禅天下

【回复】回复 @小隐羽士 :同光中兴人家也干的不错

经济学 社会 涨姿势 文化 教育 温铁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