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人嘲笑至今,可又有多少人不如范进!

作者: 浮生说剧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5-23 17:51:07 浏览:3976444 次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人嘲笑至今,可又有多少人不如范进!

Java的哇:
总算让我刷到这些经典文集的影视剧了,up麻烦你多更些,币大把的,辛苦了

【回复】回复 @浮生说电影吧 :语文书里面找找,很多好故事
【回复】有什么推荐的剧吗?我不知道做什么好了[doge]
【回复】回复 @浮生说电影吧 :[doge]不管哪国,像我们这种底层人民的生活都差不多,每个国家都有感人的底层故事,也有很多励志的故事
穷酸秀才吕轻候:
范进的原型黄士俊是明万历三十五年状元。黄士俊34岁时进京赶考,到岳父家借盘缠,岳父看他寒酸,门都不让进,两个鸭蛋把他打发了,好心的仆人看他可怜,凑钱给他。黄士俊高中头名状元,给丈人写一首《鸭蛋诗》,道尽从田舍郎到登上天子堂经历的冷暖和坎坷。黄士俊走上仕途之后,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世,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历任宫谕少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等职,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直到90岁,才致仕回乡,被誉为“清正皇尚书”。

【回复】回复 @免俗不能 :你说的话会证明自己是什么层次的人,谨言慎行吧
【回复】后来那个仆人怎么样了?
【回复】能进京已经是举人了,按理已经可以了,看了一下,居然还跟了永历。一生够传奇了
浪沫之夏:
有一说一,岳父人算是不错了,至少说借钱就借,范进考了几十年穷困潦倒,人岳父抱怨几句很正常,毕竟人也就是个屠夫

【回复】“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去喝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回复】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 平常也没少接济
【回复】没搞懂有啥可黑的 书里范进中举后都没想过去打脸胡。 反而是拿到第一笔钱先是给了胡,很像是想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jeodnsk:
范进在《儒林外史》中的形象其实一点都不好笑,更多的是辛酸,而好笑的是他中举前后周围那些人判若两人的嘴眼,而这就是千古不变的人性,古代这样,今天也这样,伟大的作品总是能把人性剖析给你看,这才是吴敬梓等这类写讽刺小说的文学家的厉害之处。

【回复】说的对,范进是有真才实干的,只是字写的丑,后面一路高升看的出来,这文章更多讽刺的是周围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啊。
【回复】今日才明白讽刺小说讽刺的不是范进
【回复】[辣眼睛]确实啊,上学的时候学范进中举只看到了范进中举以后发疯的丑态,却没看到身边人的趋炎附势,只能说时代从来都没变,一飞冲天的人任何时候都会有一堆人来巴结…
闵爷:
小时候确实嘲笑过范进,现在不敢笑了。古代中举那难度,形象的说,相当于考公而且是考上就是处级待遇,就职的话一般也是县令之类的……考公已经是独木桥了,考上的人绝大多数一辈子连个副科待遇都得不到,这范进直接当县长,给我我也多少疯一下。

【回复】回复 @Space520 :但举人也已经是要什么有什么了,地方官也不敢得罪你,怕你有一天起飞,古代那些员外就是一些没做官的举人。公务员的话考到了最多算个秀才,至于大学生,最多算个童生。
【回复】举人很少能直接当县令的,得等本县的官员突然得病死了或者退休或者犯错误被罢免,然后本县又没有候补官员,上面也不派来继任官员,才能轮得上举人。基本上举人就想当官可能得等个好几年才有官当,当的还只是县令,而且等了一二十年还没当上官的举人大有人在,所以基本上举人都会玩命的考进士,因为进士考上了肯定有官当
【回复】《儒林外史》的范进本身就是个小丑,还是特别不可爱的那种。他中举之后,老娘直接乐极生悲笑死了,结果范进在守丧期间穿着吉服去找知县借钱。这不守规矩也就罢了,但他当上学道之后是趋炎附势,学生写得不符合八股就挨打,有权有势的却给高分,更没有像周进提拔他那样去提拔不得志的寒门子弟。
MissBrowney:
科普一下,范进中举后当了山东学道,相当于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就别拿什么高考,研究生什么比来比去了。

【回复】先中举后守孝丁忧三年再考中进士 皇上让他当了山东学道 三年后60大寿时候政绩突出升迁为通政使正三品大员
【回复】学道可不是教育厅长,那是中央派员地方,清朝改名叫学政,这个官一般都是翰林担任,巡视地方教育,主持考试,清流显贵,已经属于非常牛逼的官了
【回复】回复 @勘九郎的微笑 :这样的冢中枯骨 我当十辈子也不嫌多啊
随便请快:
确实小时候没看懂,长大后才发现,范进并不是没有能力,他就是那种怀才不遇的,因为家里贫穷,所以点不起油灯,学字的时候只能大致看个模样,因此,他的字写的就很烂,正所谓上学时老师也给你,上学时老师也跟你说过,你的字烂了,别人就不怎么想看字好了,能给人家一个印象分,在周学道询问了范进的年龄之后,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如果不是靠磕头让几个商人合力帮他买了一个监生,他恐怕自己想考一个秀才都很难,看着范进这般年龄,不禁动了恻隐之心,第一眼看到文章的时候,确实如同咱们现在老师说的一样,字烂了人家就表示这写的是什么呀?刚准备打下去的时候,就不禁想起了半天那句学生今年50有余,考了30多次,仍然未中,他不仅感同身受,于是便拿起他的文章再看了两三遍,一看才知,如果不是范进的字烂,他早就该考到举人了,因此他给范进秀才排名中排了一个第一,至于那个顶撞他的童生魏古好,并非是周学道想这样做,而是社会所趋,八股文思想,我想深深的禁锢着他,因此他才觉得他学的这些东西简直无用,但仍然还是让他过了,给他批了一个秀才,事后,周学道也笃定,范进如果去考举人,那一定能考中,因为举人可不比秀才,考下的文章肯定是有经过细细的看,周学道知道范进的文章很好,绝不可能在那里,因为字烂的问题又被打下来,所以才劝他来年去参加乡试,并表示,他在京城等着范进,同时范进考了之后考了一个第七名,这可不是个什么低名次,这比咱们现在的什么省考状元还要牛逼的多,考到这个名次,可是能够进京赶考进行会试,考一个进士的,若是再考就能考到贡士,从原著来看,范进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广东,而历史背景是明朝,这时候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已经南迁完成,广东在南方也算得上是大省,这举人按广东大省的人口比例,一年可能才七八十个,范进能考到第七名可见其不凡,不要觉得这是周学道给他的人情分,徇私舞弊是有的,但周学道不像是这种人,另外,这可是举人第七名啊!是要进京的,有权有势的让自己家孩子考一个举人,也不敢考太高,就害怕一旦进京容易露馅,他范进没权没势,凭什么让别人给他开个门路,让他考举人还是第七名?记得原著中最后范进好像还是因为自己的父,之后范进还因为自己的母亲突然去世守孝三年,耽误了会试,不过人家是大器晚成,最后任命为三品大员,为山东学道

【回复】小时候学这文章以为是讽刺范进的,这会才知道讽刺的是他身边的人
【回复】我们不缺千里马,民间很多大神天才,就是因为没有伯乐而埋没了
【回复】回复 @神小神-神赋形态 :我说的怀才不遇,是要应景当时的社会的,就好比魏好古,学了除去八股文之外的东西,就被周学道骂的狗血淋头,至于认识苏轼这矛盾吗?隔了二三百年的人了,就好比我当上官了,那我就得一定要认识鲁迅是谁吗?认不认识无所谓,反正他们已经死了,而且苏轼就算文章写的好,有什么用?不是被贬就是被贬,苏轼有才能又如何?得不到重用,就是一个米虫,能被用到的才叫大,才用不到的连米虫都不如
快乐书中:
范进中举之前身边全是坏人,范进中举之够身边全是好人。

【回复】换个角度,没中举之前范进很穷,周围都是穷人,坏人就多,中举了有钱了进入了上层社会周围都是有钱人了自然都是好人了啊,所以说穷人都是坏人,富人都是好人。[doge]怎么样,这解释你服不服。
【回复】回复 @茵蒂克丝_Official :是加害能力的变化 比如因为你身材瘦弱,所以在学校里你倍受欺负,告诉班主任也没用,你觉得他们都是坏人 但某一天你有个堂哥,转学到你学校,他是混社会的,有较高的地位,等你们一认亲,那些欺负你的人就不敢欺负你了,反而讨好你。 他们知道,如果再欺负你,你堂哥就会出手,他们讨好你,也不是想找你办事,只是求你堂哥别欺负他们,没有好人坏人,只是见风使舵,趋利避害罢了。
【回复】中前冷嘲热讽[doge]中后我们那是反向激励你啊[滑稽]你根本不懂我们的苦心
糕糕酱X:
我还记得小时候学范进中举这片课文,觉得范进很迂腐,实在可笑,尤其是中举疯了后,大家哄堂大笑,可现在越来越能带入范进,孔乙己,人人都是孔乙己,可又不是,历史到底是轮回还是一直在停滞不前啊[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吊歌女王泠 :现在想想我们拿什么笑人家,人范进后来还混到了厅长的级别,正三品,我在现实中能有人一半成就就满足了
【回复】我要是范进我能笑死,省榜第七那不是清北随便挑啊[大哭]
【回复】回复 @吊歌女王泠 :那个是直接做官了,还是做大官,可不是挑什么清北,而是仕途上直升[藏狐][辣眼睛]
爱恋音速:
范进老岳父算是对他不错的了,范进考上秀才的时候都50多岁了,按照古时候结婚早的来说,这媳妇跟着他受罪受了几十年了,虽然岳父嘴上说着范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是倘若不接济着他他一家三口靠什么过日子?更何况我要是这个岳父,把自己女儿嫁给他这么些年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满足不了,早就让女儿给他离婚了,还会平时接济他?[笑哭]

【回复】古代你想离就离啊?当自己现代人吗?
【回复】之所以将女儿嫁给他可能是认为范进是读书人将来中举后有前途,但谁知道是屡试不中。
【回复】回复 @白銀111111 :说明你一知半解,把中国极端极端时期的当成古代通例,离谱
不小心漏出鸡脚:
所以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把年龄限制在了35岁[滑稽][滑稽][滑稽]

【回复】这点别尬……真搞出来一群四五十岁才考上的人,一把老骨头了还干啥活啊,等入职几年工作上了手就该退休了,哪有这样的好事?
【回复】回复 @忙挣 :错了,是因为社会上没有兜底,所以大家才挤破头想进来,社会上四五十岁的人难道就不工作等退休养老了?如果社会上的工作有保障收入又不低,谁会想挤破头考公?本质上就是玩双轨制又不建设社会福利兜底造成的恶果
【回复】你小子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tv_皱眉]
杰尼龟训练师清子:
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范进,可范进最后成为省级一把手。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孔乙己,可孔乙己再拉也是秀才,放现在也是985级别。许多人水平其实就是一个胡屠户水平,只不过教育普及大学扩招给了很多人一个大学生的头衔真就觉得自己是什么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了,也是因为产业升级失败就业难以及太多吸血鬼搞的,把大学搞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托管所

【回复】回复 @世俗流子 : 比不上祥子,祥子起码努力能买得起车子[吃瓜]
【回复】现在很多人不是孔乙己,明明是骆驼祥子
【回复】回复 @没啥好说的5 :进士985?侮辱进士呢?进士多数都能任职五品以上,也就是市长起步,清华毕业绝大多数也不可能当乡长
账号已注销:
完全错误解读! 1. 范进已经是秀才,才能参加乡试考举人。明清科举,秀才的地位已经相当于县人大。县试>府试(县级 童生)>院试(省级 秀才)>乡试(省级 举人)>会试(全国 进士)>殿试(皇帝钦点排名) 2. 明清秀才,有较高的地位,见县官不跪,80亩田地免除赋税,地主把田寄卖给秀才,秀才可以收好处,而且秀才每月有米、肉、柴等补贴。 3.《范进中举》这篇文。讽刺的不是八股,也不是范进的落魄,跟孔乙己大有不同,这篇文讽刺的是人性,是范进身边人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讽刺的是人们对特权的崇拜和拥护。

【回复】范进当时是连秀才也没有,54岁才中秀才,中完秀才后当年就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回复】这文章讽刺的东西多了去了,名文需要通过不同角度解读,你这强势给别人灌输你的理解跟维护应试教育教师有什么两样?
【回复】回复 @爷就爱看这个 :清代的作者怎么可能不了解明代的秀才地位,你也太小看古代文人的传承了。
是一只popo猫:
现在距离高考仅有13天了,但是我现在仍然浑浑噩噩,整天抱着个手机,一点学习的样子的没有。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一直玩到现在,我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但是我的确无法强迫自己学习。唉,一想到这些我就赶紧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我自己我已经大一了。

【回复】大一时候我也在评论发这种评论逗人玩,现在大学毕业快一年了,只能说,好好体验大学生活吧
【回复】回复 @知天易逆天楠 :花点时间熬吧。刚毕业都一样,在最无能力的时候,处于单位的最底层,企业的文化好点还没事,文化糟糕的会很痛苦。我16年刚毕业的时候才2000,现在上海平均线,今年下半年准备冲1.5到2倍平均了,然后保证购买力不变躺平。老婆18年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半年找不到个靠谱工作,做过文案策划,做过销售,辞职考过研,现在在某top5的互联网大厂做大数据,准备明年年初找个不加班的国企躺平[笑哭][笑哭][笑哭]头几年确实是很艰辛的。找条好的积累技术或者能力的路,每天花点时间学习,考证,行业里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帮别人,过两年会好的。
【回复】想想现在就业形势[doge]如果是富哥当我没说
心肝肝子:
古代资源少,大部分掌握在有权有势书香门第这些人家里。普通人家,书都少,跟现代你想要什么书上网一搜就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很多藏书都是特权阶级家里才有,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而且古代的书,版本特别多,有的时候抄录问题,有的是批注问题,很多人读到的版本都是错误的,或者是与考官理念不合的。所以贫民能出一个举人,不仅是时间问题,还要跨越非常大的阶级经济困难。人也要很天才才可以。

【回复】回复 @1zaaaaaa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回复】回复 @人人都爱喝茶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Alina真美丽:
学一大堆诗词歌赋是当官的学问吗?范进是有才学的,也有非常人可有的毅力,儒林外史里一直在说官场腐败,腐败是他考不上的原因之一,这个考官为什么给他过了呢?因为他是一个苦命的穷人被路人救济考试费,考上刚当官,他还怀有感恩社会和纯洁的善心,所以他有认真审查学生,也批判了不学无术的学生,学那些当官就去风花雪月,附庸风雅吗?范进不是中举就死了,他活得好好的后面还连续升迁,他是有才华的,如果他不坚持下来,他的一生也白活了,不要用破四旧的想法就否定科举的一切。

【回复】从童生到殿试根本没有一项考试是考诗词歌赋的,考的包括作文章和民生水利和国家政策相关策论。现在的人对古代考试的刻板印象就是你只要会写诗文章写得好你就能中。好像当官的就只会诗词歌赋附庸风雅。殊不知哪朝哪代考公都是要考民生的,哪怕你其他成绩再好,民生类的成绩不好都会被压下来。所以实际上当官的人家不但文章写得好,民生问题方面也是社会的佼佼者。不要被影视剧影响了,感觉古代当官的都是饭桶草包
【回复】能在周围那么多嘲讽和反对的声音中坚持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现在有些人看不起范进,觉得他内心脆弱,但那份坚持几十年的毅力是很多人无法比的
【回复】回复 @xxs的天堂 : 为什么不是好事?你活在现代当然体会不到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普通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有多么困难。你对比同时期的欧洲,那是真的王侯将相天生贵种,只有科举给了普通人除了造反以外称王拜相的机会。甚至可以说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前科举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选拔人才方法,他先进就先进在它给了人民向上走的机会。
账号已注销:
他后来还中了进士,直接变成统治阶级[喜极而泣]

【回复】那按你说,怎么处理。范进的原型可是个好官,依他门下,尚有庇护。反正土地最后都会被兼并,不如选个品样优良的,日后有个保障。总比被贪官骗去好
【回复】回复 @杰克先生的小艾玛 :朝廷收不上税,就没办法救灾和打仗。怎么办呢?就只能加税,朝廷加税百姓为了避税就转移土地给他,他是赚的盆满钵满啦。边疆的军饷和受灾的难民怎么办?
【回复】回复 @杰克先生的小艾玛 :大明就是这样才玩完的。
T-spinDouble:
深有感触。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上岸公务员,周围人都过来恭喜,但是周围人除了我发小我谁都不相信了。面对前来恭喜的人,我真的很想说把你那恭喜收回去,我不需要。但是顾及父母的面子,最终还是没说。 我也不相信爱情了。因为我考上以后才有几个女孩子愿意接触我。我觉得他们都是虚伪的人。所以我第一句就会问,直说吧,你到底是喜欢我的工作还是我的人。如果我没考上公务员的话你还会来找我吗。 甚至我连父母都不相信了。因为这二老在我考公的时候可没少说风凉话。考上了才知道说我优点。晚了。 二老说我变了,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说,这不都是拜你们所赐吗

【回复】我说实话,爱情那是校园里才有的东西,进入社会的成年人的世界你谈什么爱情[呆]人家确实可能看上了你的条件才来接触你,可是你挑女生我就不信你不看年龄不看身材长相,这都是相互的啊。看你说话年纪也不小了,能不能不要再做那种“希望一个人能喜欢原本的自己”的那种春秋大梦了[辣眼睛]你父母当初要是互相不看条件可能都走不到一起呢。没有一个人回真正原原本本的爱你,除了你自己。不要把这种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了[灵魂出窍]而且你只是考公上岸又不是做生意发大财了,是很厉害,但也不至于到那种睥睨众生的程度了吧。
【回复】朋友,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不虚伪?,你去大街上随便问一个女孩,你问她愿意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吗,你觉得她应该如何回答你?,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你不行,连你自己都不认可自己,作为成年人,自己只要知道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就可以了,你去深究人性,那只会让你对这个世界绝望,自己太清醒只会让自己活得非常累
【回复】刚考公上岸就高高在上到这个地步吗?现在就开始清算父母对你的不敬了,你上岸前住桥洞喝西北风的?公务员也就工作稳定点,说出来体面点……对于男生来说,这也算不上啥吧。

电影解说 影评杂谈 戛纳电影节前排直击 范进中举 嘲笑 发疯 范进 一起fun放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