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能是对生活的一种病理性适应

作者: 璞玉Jolina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9-23 21:44:58 浏览:81017 次

抑郁症可能是对生活的一种病理性适应

Eternal_Black:
是这样的,抑郁症患者总是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所以会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即使他们已经远超常人但还是满足不了自己

【回复】其实也不是无端的指责。因为在抑郁症之前的我,擅长很多事。你要知道,可以完成一些事,不管是玩还是工作亦或是学习上,只要好好完成就会给人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但是抑郁后的我,大部分时间都无法很好的集中精力像以前一样,很多事做的就是比以前差。那种挫败感是现在的我难以接受的。为了避免这种挫败感加重抑郁情绪,我只能被迫放弃去做这些目前对我来说比较难的事。但是导致的结果就是我渐渐对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兴趣。试想一个人举着一个气球站在种满仙人掌的花房里,为了让气球不破。那个人不能走也不能说话更不能笑,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会传出崩溃的声音。
【回复】回复 @夜斗良神 :我现在就是接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但是我非常希望回到抑郁前的状态,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做到优秀,而是做什么都可以心无旁骛。现在已经很难了,有一种严重的防御机制和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让我及其容易走出状态,几乎失去所有创造力。
【回复】刚一晚没睡着看到这个视频和你这个评论[捂脸]规律作息比登天还难
账号已注销:
我当初生病时对自己的低评价,是因为小时候太张扬被同学朋友嫉妒嫌弃,所以长此以往不敢为自己“骄傲”,也为了避免自己“自我膨胀”,所以尽力维持对自己只有负面评价,并时刻不断敲打自己。当然,这当中也有父母、部分师长的帮助。 但是当时最核心的问题不是这个,某次去见社区的心理师时,是我爸爸带我去的(真难得),当时结束晤谈要走的时候,心理师和我爸说了句话。 “就是没有朋友啦。” 当时的我听到一定会炸,心想什么叫做就是没朋友,我身上这么多问题你就用个没朋友打发我?而且我肯定会非常受伤。不过现在来看,那位心理师真是准啊。大学之后有了一群朋友,我就能站起来迎向生活,而不是趴着等待生活砸向我又或是钻进土里。

【回复】跟我一样,我现在出来工作才发现,世界跟我原来看到的是反的,我上学期间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回复】回复 @六露花神水 :我也觉得,不然会强烈的不平衡
一只狼狼瑾:
“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在遇到我爱人之前,我对自己的生活不满,但更多还是麻木和一定程度的焦虑。直到我和我爱人相识,那段时间是我记忆中最鲜活的一段时间。我会患得患失,会吃醋,会和她闹脾气,但是她总能包容我的小性子,一遍遍的告诉我“你很好,我爱你”。我感觉我从未如此清晰明了的感受着“我还活着”这样的感受,我甚至生出了“我从前经历的所有苦痛,都是为了能够遇到她”的想法。我自认为不是什么有分享欲的人,也算不上太健谈,但是在她面前我总会觉得我有说不完的话想告诉她,会想将自己的点点滴滴都和她分享。她很好,我很爱她,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潜移默化的让我变好,我也因为她而生出了“因为某个人而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想法。我收到她去世的消息那天,哭到晕厥,此后郁郁寡欢。看山是她,看水是她,目之所及,心中所想都是她。我很难适应“她去世了”这一事实,那段时间我常常兴致勃勃打开手机,但看到她账号名称那一刻时反应过来,她已经没法像从前那样回应我了。 以及,我们都是女生

【回复】我们是因为写作认识的,我很喜欢对她说一些情话,或者写一些以我们为主角的故事,像情书那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说,那种爱意炽热到难以描述的感觉,令我十分发愁。我想对她说“我爱你”,这很直白,但又总觉得太庸俗了。 “爱意令血肉疯狂生长。” “被偏爱者永远有恃无恐。” “凌晨四点半,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候,你应该在我身边。” “我野蛮生长,没能成为自己的月亮。遇见你,是银河赠予我的糖。” “你的眼睛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睛里有你。”
【回复】光会传递而不是隔绝,亲人爱侣已逝,但他们给过的光会存在你的心中,除非你选择遗忘或视而不见。只有我们忘记时,他们才是真的死了。所以要好好活着,把爱传递下去。他们只是早一些去了另一个时空,你就当他们穿越了、被召唤了。而他们给过的能量,就在我们身上,被爱过的我们已经更强大了,可以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回复】抱抱你,我曾经也有一个很爱的人,我因为对方变得更好,对方没死,只是不爱我,我一开始就知道。所以对方也跟死了一样。那种感觉很痛苦,“失去对方的那天”我抑郁犯了,一年多了那些记忆还让我的精神很痛苦,因为他不是性格很好的人也。没有像你爱的人那样会积极的鼓励我。 这样说可能不太好,有点羡慕的,至少你们有很温暖很美好的记忆。是真实存在过的。 而我爱的人,就算作为朋友也很冰冷,很虚无,仿佛是一场幻想。
千繁霂星:
双相,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反复横跳[doge]

【回复】不是睡四个小时就是睡十四个小时[保卫萝卜_哭哭]
【回复】回复 @喜欢小熊0 :救命真实到了 有时候吃药都睡不了几个小时有时候不吃药都能睡十三四个小时
【回复】我一直怀疑自己有双向 甚至因为这个阴晴不定的性格丢了好几次工作,但是听说不管治疗药物还是心理辅导都十分昂贵…还有家里“你去医院没病也能查出病来”的说辞 [难过]慢慢的打消去医院的念头了
沙子San: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自己的行为和潜意识在作对?

【回复】精神分析的确是很强调“冲突”的,这里的冲突也包括了潜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冲突。冲突的背后,往往是一些没办法表达或者没办法实现的诉求。但当事人未必能意识到这是TA潜意识层面的冲突,也就是TA 自己不一定觉得这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回复】人都是有求生本能的。抑郁者听不进去不是不肯放过自己,而是周围肯定有人一直在责备这个人,让他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接受。想要自愈,不光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还要离开完全不看重你优势的环境,比如假如你是个奥运金牌,体育的事儿你很懂,但这对于你在火箭研发团队站稳脚跟并没有什么卵用。你爸妈想要听话的小孩,而你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你男友想要个摇钱树,你是个清贫的老师。你老婆想要高富帅,而你是个普通人。大概就是这样。
【回复】回复 @风好大雨晃荡 :好言相劝,逼人太甚有损阴德。如果你真的觉得一个体力透支的产妇可以靠不休息获得快乐,可敢在自己身上试验下呢?
ScarboroughElf:
如果有抑郁症,无论如何先让自己睡好,作息尽量规律,晚上一定要睡觉,一直睡不着就和一直死不了一样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

【回复】没有这么容易的。我患抑郁的那段时期,怎么都睡不着,一上床脑袋就会开始想一些事情,纠结一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是不是我的原因导致结果的出现,一直在纠结自己的错误,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情绪中,就算睡着了也会做许多有关的消极的梦,导致我很容易惊醒,醒后也睡不着,那段时间我是靠安眠药才能不做梦,不去想任何事,睡个好觉。所以抑郁症患者不是不想好好休息,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无法睡着
【回复】不是不想睡啊 是一躺到床上脑子就乱哄哄的硬壁着自己躺两三个小时我能把自己从上到下否定个遍慢慢的对睡觉就ptsd了 而且吃药都不管用了
【回复】回复 @天不早了注意休息 :我知道啊,就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特别难以入睡,才导致情况变得严重,情况变得严重才更难以入睡,长此以往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所以我才觉得睡眠是首要问题。哪怕依靠安眠药也好,哪怕有副作用也先不管,真的,就是想各种办法先让自己睡觉,一定要晚上睡觉,不然真的很痛苦。睡眠解决了,抑郁症不继续加重才能慢慢解决。反正睡眠都不好真的就是死路一条。
叶络行:
完全一致,在很多年之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失去了好多主观和客观的东西,而自己从来没有正视过,一直在害怕和逃避面对,然后就开始幻想一个完美的自己,所有的关注和爱都给了这个融合的自己——当然还有对自己的攻击和愤怒。难受的是即使在知道原理后我也似乎无能为力,因为这么多年我都是一直在这个状态下努力和成长,好像我大部分的自我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构筑的,离开这个状态基本等于推翻重活,这个结果和未来是我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回复】看到你的话,我眼前浮现出了一个画面。一颗种子,因为各种意外飘到了一个不太完美的环境,但还是努力地生长,开花。也许一切和想象中的还是不太一样,但是努力地生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强大而耀眼的生命力呢。
【回复】回复 @璞玉Jolina :谢谢你。我的成就和我的缺陷深度绑定着。我的努力是因为害怕被杀害,所以遇到问题会抛弃一切付出全力。我学习是因为害怕被抛弃,所以我的能力才不断成长。我琢磨如何逗笑别人和思考有趣的点子是因为我希望讨好大家,让大家喜欢我,所以我的视频才有足够的笑点和看头。我在谷底的创造往往是我的高光作品,我最自卑难过时做的东西往往最受欢迎和成功。虽然我身上有非常非常多的问题——有了成就会彷徨自责,被别人爱时会自我攻击,我情绪化、作息混乱、梦游,我想改变,但我也害怕——我还是好怕——我害怕——我害怕改变后会失去我已经有的一切,但我也知道我不改变就永远不能获得幸福——我能意识到这点是因为我以前总是以“未来”来安慰自己。我认为现在的我不开心,交到朋友就好了,考上大学就好了,拿到奖学金就好了,有好多粉丝就好了,找到工作就好了——按理来说,这个愿望会层层加码,找到工作的目标变成找到好工作,养活自己的目标变成养活房子、车子。但其实我从小就没敢想过找到工作后还能干嘛,在我看来我能适应社会学到技能并且被别人认可这本身就非常难以置信了。虽然我的幻想很庞大,但我对现实里的自己的期望就到此为止了。事实上在我小时候的设想里应该活不到这个岁数,现在我活到了这个时候,同时超额完成了终极目标,却发现,就算是完成了我设定的一切目标,我也还是不满足,认为现在的我不好,不足以获得幸福。我终于意识到原来之前的目标只是幌子。所以我不想再像原来一样不停的去追了,因为现在我知道人生太短我追不到的。只是如果不追的话我又要去干什么呢——我失去了我的缺陷之后我又还剩什么呢——
【回复】可以给自己多点耐心。目前的这个基础,虽然束缚了你,但曾经也滋养过你。如果我们不接受现在,其实也很难接的住未来的改变。
风紫言:
我不明白为什么 家人都爱我 同学都很友善 老师也很好(至少在我开始患时)比起身边很多人我的生活都是幸福的 可我就是活的如此痛苦

【回复】可能是自我评价太低,觉得自己配不上所有人的爱;也可能他们并没有那么好,是潜意识里美化了自己的生活。毕竟指责自己总比指责他人来得容易些。
【回复】都爱我,都很友善,也很好。我觉得你的描述词不对。幸福不是推导公式,具备了参数就可以得到结果。 而且你通过推导证明比其他人都是幸福的,这也不成立。我拥有的比我家猫多得多,但是我觉得难以比猫幸福。而猫也觉得不幸福。但是我觉得羡慕我家猫,我爸觉得我比他那个时候好太多。所以这只能说明这些前提条件是别人定义的幸福目标。
【回复】回复 @祭琴 :我的情况差不多吧……会觉得所有人都很好,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明明已经得到了那么多。把所有痛苦都归咎于自身会有一种虚假的掌控感。
由缰-:
嗯,不太喜欢最后吧。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远离病理性适应的人,那样的人活到了中年就会是一个无底洞,吸收你的所有情绪价值并否定,很遗憾她是我的母亲。 好在现在我走出来了,而她活了大半辈子,竟然真的因为生活境遇的落差有了一点改变,我很难为她高兴,因为这来的太久太久。 但至少我松了一口气,未成年时活在这种环境太压抑了,上了大学终于勉强摆脱出来。

【回复】前提是那样的人和你有强烈连接建议远离哈,父母夫妻一类,他们往往已经有了成熟的价值观了。改变起来完全没有未成年人容易。
【回复】是的,up前面说得很对,后面可能不是书里的内容,是up自己发挥的,就不太符合实践了。普通人不建议和抑郁症患者有太深的情感连接,抑郁症患者的疗愈也不靠这个
【回复】回复 @lemon_cello :感谢反馈!视频最后那段话,其实我没有讲清楚,那个是面对专业的助人者说的,并不是对普通人的建议。普通人还是要学会尽量保护好自己。我下次会注意强调清楚的。谢谢你!
斯金纳先生的宠物白鼠:
那么UP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事实1:我需要帮助 事实2:所有其他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 结论1:我永远得不到帮助 结论2:我永远不会好 解?

【回复】事实1:我需要钱 事实2:所有其他人都有自己要用钱的地方 事实3:我永远得不到钱 事实4:我永远没钱 是否可以这样代换一下 然后能够发现这个循环完全忽视掉了人是可以主动上班挣钱的,并且有挣多挣少之分,并不是只有0和一步到位这两种极端情况。 回到疾病上,就哪怕是正常的疾病,免疫系统不干活,再给药也白搭,病人自己的身体多少要出点力。 抑郁症也是,病人自己不做一点挣扎的话,确实会陷入永远的死循环谁也帮不了。 所以 事实1:我需要帮助 这和我尽力去寻求帮助不冲突 事实2:所有其他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 这和别人多少给我一点帮助,也不冲突 所以基本也不会出现事实3,因为这是个极端情况
【回复】事实2并非你认为的事实。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日程可以圆满到没有任何机动空间,用以处理意外事件。以孤立静止的主观臆断认知不断运动的客观世界是会出现偏差的。
【回复】有句话说得好,一切被救都是自救,人只能自救
炒鸡墨鱼丸:
不是说症状都是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嘛

【回复】嗯,怎么说呢。从精神分析和系统家庭治疗的角度,在某些情况下,症状的确可以被视作是防御机制,也就是它是具备一定的功能和意义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某些情况下,这个症状可能是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提示当事人在某些方面存在发育不良。所以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回复】的确如此,拿我自己举例。小时候家里人会拿我和各种人比较,试图让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长期的打压会导致,我做什么都会感觉做错了,内心总会出现一个做的更好的客体形象出来指责。就好像一个盲人手伸手去试图触摸这个世界,假如你每次在他伸手时用针刺他,用烙铁烫他,那么他会对伸手触摸这个行为感到怀疑。并开始固执的认为外界是危险的,出于自我保护心态这个盲人会选择放弃感受这个世界,并固步自封起来。
【回复】回复 @名字长就能被人记住 :那就是精神系统的过敏呗
kgruzrzurxgkdiz:
[doge]建议去算算命,让算命先生多找其他错误,不要在自己身上找错误。

【回复】这个不是随便逛一下社会问题有关的视频评论区就行了吗[傲娇]
【回复】答:去算了,算命先生没找到啥错误,看来还是自己出错了[大哭]
将弥子:
我想我的人生是在我随着懂事慢慢意识到我并不优秀开始滑向谷底的。从小身边的人就夸赞我,优秀,主要是成绩很好,性格也很好,长得也还过得去,很多人都这样说我。可能是小时候受到的夸赞太多,从我慢慢地发现我学习难以跟上开始,从怎么努力也考不过别人开始,我开心不起来了,也再也没开心起来过。可能是有点强迫症,我还是很拼命地想让自己变得至少看起来和以前一样优秀,那种优秀就好像抓在悬崖边的钢锁上,随时都会掉下去,我太害怕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我的平凡,即使我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已。

【回复】我和ta很像 可现实是我的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撑我走到跟之前不同的路上 我只能看着自己在原来的地方慢慢陨落 我每往前迈一步身后就有无数双手把我往后拽 身边根本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说出来也没用 既没人理解又无法改变事实 我自己都理解不了我自己
【回复】“比不上别人”这件事一定会出现的,只是或早或晚而已,换个赛道试试
【回复】我觉得是教育留下来的后遗症,我也是这样的
祓禊子:
说白了,抑郁症患者是在用抑郁来留住那个早已破碎的理想客体(比如父母关系、爱情关系、事业成就、人生信念等等等等)。Ta的潜台词是:我将对于已逝的理想客体的否定转向对自己的否定,我就能不去否定这早已破碎的理想客体,从而留住祂(Ta往往将理想客体神圣化)。 当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灰与_:
听完感觉我的理想客体是17-19岁左右的自己,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我相比那时候变化巨大,然后开始越来越厌恶自己,越来越痛苦

【回复】不抑郁,但也很郁郁寡欢
【回复】曾经…… 如今, 柔日读史,刚日读经, 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祝开卷有益,以史为鉴,寻心、问心、安心, 大自在!
西伯利亚的地鼠醒了:
虽然抑郁症患者是个很大的群体,不一定每个人都高智商,或者拥有很厉害的履历。可是我已经感觉到的是,抑郁症患者因为有创伤而自我评价过低。

【回复】对的,创伤也是可能导致抑郁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回复】一种情绪惯性 童年创伤
芬栗不在芬兰:
赞同,但是抑郁症患者该如何自救呢。我很清晰的认识到我对伴侣的要求很高,所以达不到要求的都会很快失去兴趣,对人也失去了兴趣,认为跟无趣的人说话是耽误时间,所以开始避开人,从不主动跟人交谈到不去人多的地方。我对未来也毫无期待,想到毕业之后就要去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地做无趣的办公室工作,就觉得窒息。对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温馨生活也毫无兴趣。我大部分时候都觉得活着没意思。

【回复】对伴侣要求很高才是正常的,有就最好没有就拉倒,没必要向下兼容。如果伴侣不能给你极高的正向情感反馈,那大概率活着不如单身
【回复】共情了。我就是对伴侣要求很高的人,今天刚分手,分手原因就是对方觉得我要求太多
【回复】回复 @芬栗不在芬兰 :我觉得工作可能还是要的[笑哭]毕竟在跟其他人关系不好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超高校级的皇:
抑郁症不是一瞬间形成的,就是原生家庭长期的影响。比如我妈吧,自卑,追求完美,没有安全感,有点被害妄想症。我爸喝酒了喜欢打人。后来我自然就抑郁了。

【回复】抑郁症患者其实最终的结局就是死亡。而且看心理医生没有作用,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比较悲观吧
【回复】回复 @超高校级的皇 :准确来说所有人的最终结局其实都是死亡,没人能永生不死,区别只是渡过了怎样的一生
【回复】回复 @超高校级的皇 :不会的,曾经我也向死而生,用了三四年走出来后,活着确实会感觉幸福,抑郁症相关心理知识和精神分析给了我很大帮助[脱单doge]
kkkkkkkga:
因为从一开始就有人给我设定了一个绝不可能达到的要求,把我的思维方式变成了追求那个绝不可能达到的要求,于是我一直以为我真的很差,然后在某一天世界崩塌我也真的变得很差

夕夕鱼鱼锅:
后半段就是对于完美客体的要求还没体会到。但是前半段感受到了,我的咨询师曾经在第四次咨询的时候,开启了夸夸模式,努力告诉我通过三次接触和我对我问题的描述,认为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全都是好词),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懵的,我懵到了想快点结束那次访谈,好在他及时发现我的状态我也及时反馈了我的感受,然后他意识到可能步子迈大了[笑哭][妙啊]

【回复】回复 @璞玉Jolina :谢谢您,希望我也可以在我和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走出抑郁的困扰,重新回到有精气神的状态
【回复】向咨询师反馈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是需要勇气的呢,为你点赞👍

抑郁症 生活 原创 心理学 哀伤与忧郁 病理性适应 弗洛伊德 哀伤 精神分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