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

作者: Hreep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0-15 11:31:27 浏览:76955 次

简单介绍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

摇易遥:
但是以我看来的话,如果说虚无主义是一种,客观的无意义事实,那么存在主义就是去创造事物并且以自己的想法来给他赋予意义,但是这个意义也是要通过对外界的一个学习和比较得来的,这就让人感到我好好读书是为了将来获取一个好工作,那么我将读书的意义归根于获得好工作的目的性,刚刚我发现某一种目的是可以不被选择的又或者是一种不为我所满意的时候,我又陷入了一个自我与外界的意义危机吧。但是荒诞主义让我感到很奇怪一点,就是他是一种接受无意义,就像是享受痛苦享受一切发生的事情一样,但是他享受的这个过程,难道不就是给他赋予了意义吗?就像是我觉得最后的西西弗斯,也不会是因为不断的去将巨石抬起,又眼巴巴的看它掉落而感到幸福,在他反抗的过程中,是为了追寻一种对于存在的抗争吗?在一种结局已定的荒诞中,难道他想到的是自己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在反抗所谓的无意义吗?所以我没有办法搞懂荒诞主义中个人与外界是如何保持一个平衡的

【回复】个人浅薄见解 荒诞主义最核心的观点应该是“荒诞”,既定了客观存在对于主观感受认识上无意义的本质,但仍然抱以对自我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就像之前我也遇到过这种感觉 陷入到一种对于目的和意义一种功利性的自我质疑,我感觉荒诞主义可以认为说是对于 存在主义 为自己编制意义之网的抗争。就像加缪写到我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当然意识到自我的行为毫无意义,结局荒诞,但他并不因为反抗无意义而幸福或者收获另一种所谓的意义,更是以一种超然的认识,面对生活和意义的荒诞,温和面对。
【回复】我觉得荒诞主义不是享受痛苦享受一切,也没有主动赋予这个过程意义。荒诞主义只是接受了世界的荒诞,我们依然可以去感受世界,感受世界即可获得快乐与痛苦,就是说荒诞主义已经不主动在乎意义了,只是去做去感受。你说“结局已定的荒诞”不就是找不到意义的我们吗?没有意义就没有意义呗
【回复】回复 @东百模范市民 :在某种角度上,荒诞主义与存在主义是对立的。但又在另一角度上,荒诞主义是存在主义的延伸。 个人与外界是无法平衡的,而个人总会在觉察到这种不平衡后去对存在发问以维持平衡,但个人终会意识到个体与外界是无法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本身就是最大的荒谬。
Cal_s-house:
解构这个世界很容易,但是建构很难,这个世界是由建构的人建构起来的。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单纯的反对解构,鼓吹建构,那些宏大叙事本来就是需要解构祛魅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只顾解构不顾建构。解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要建构自己的人生。这是我几年前想明白的事,从那以后感觉自己好像重新入世了一般。有点类似于“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回复】道德和信仰是防止无限解构倒向虚无主义的保险绳
【回复】说得太好了,最近考研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此开始哲学的学习。之前也深陷于虚无主义,现在我所在做的也是先解构自己再构建自己,只是没有想到用“解构”和“构建”这两个词,能被您说出来得到认同感真是太让我兴奋了[星星眼]
【回复】从解构飞跃到建构需要一项勇气:对“解构”本身进行解构的勇气
300bucks:
不管什么主义都是对一类人的抽象,你如果能抽象的按照某一个概念活着,才是奇怪,人本来就是复杂的,你可能某一件事,有点虚无,某一件事,又是现实的,存在的,可能你某一件事是唯物的,某一件事又是唯心,人的可贵就在于多元与复杂,怎么老是有人试图规训自己也规训他人,把人变成一个类型人

【回复】你这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笑哭]
【回复】回复 @失眠巴士 :其实实际反映出来的是人类的历史,各种主义背后是各种先人的思想体系,而我们大多数人想过的东西,本质上已经被别人想过了。 很大程度上我们认为的自我独特思想,也是混杂了各种思想体系~ 所以创新是很难得的,能想到别人真正想不到的~很厉害[妙啊]
【回复】回复 @-Fuchair- :给这层都点赞了👍🏼突然启发了我哲学虽然本质上也许只是一帮人“吃饱了撑的胡思乱想一些很抽象的东西”,但是哲学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像是一种自身与他人的粘合剂,帮助我们找到同类人,是一种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我们找到和他人的连结的工具。如果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一座孤岛,哲学就是能够把这些孤岛串联起来成为大陆的可能。
斯诺朗特:
我自己多年下来的感悟是:人本身没有意义,行为赋予其意义。在这之前我一直都调侃去码头整点薯条,荒诞主义,走这条路,实在太需要勇气了。

【回复】并没有感觉荒诞主义很难接受啊[笑哭],接受一切都没意义的事实,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做自己爱做的事就好,这不是挺好的吗?荒诞主义让我感到了久违的自由,把我从虚无主义、意识形态以及不存在的意义中给拯救了出来,为什么非要强行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的意义呢?这就像是2楼说的,自己在考卷上乱写了一个答案并说服自己这就是对的,为什么一定要自己骗自己呢?人活着为什么就一定需要一个意义呢?
【回复】回复 @斯诺朗特 :荒诞主义就是在无意义中找乐子嘛,我知道写这张卷子是无意义,但是我可以享受写卷子的过程,按常规的方式的写很枯燥?那我就按我的喜欢的方式花样的写,我可以在卷子上画画、写小说,西西弗斯推石头很枯燥?那我可以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推石头这件事上,一边推一边欣赏山上的风景,感受石头在手中的触感,看着推到山顶的石头滚下山脚也挺有趣,如果我选择不去写这张卷子或不去推这块石头不就不能体会到这些有趣的事物了吗?那样会更好吗?我不觉得。
【回复】回复 @DS桑德 :关于写卷子的问题,我自己的理解可能有点不同,如果我哪边说的不对请指正。同样是写卷子,首先同样的一点,写一张卷子是没有意义的。一种是赋予它意义,我知道这张卷子代表不了什么,但是或许能够从侧面反应我的能力,或者是,写这张卷子可以帮我消磨2个小时。另一种是,写这个卷子没意义,我知道,但是我写了。这一点我觉得很困难。既然知道没意义,那你完全可以不写。西西弗斯推着巨石,他可以不推,生活很苦人可以不活。就是荒诞主义知道无意义但还是去做,那又怎样防止自己往更懒更省力的方法滑落呢?
流泪狗狗拳QvQ:
[思考][思考][思考]是不是可以总结成: 虚无主义:否定生命有客观的意义和目的 存在主义:个体去创造意义 荒诞主义:承认无意义并反抗无意义(这里没有看的太懂) 荒诞是因为世界本质的冰冷无意义与人类渴望追求意义的交织

【回复】我想你之所以说不懂,是因为“反抗”限制了你,比如:承认无意义那为何反抗无意义……把反抗理解为“想干啥就干啥”,然后承认如此也是无意义的,便是荒诞主义。思考沉淀一会儿,还是挺好懂的……
【回复】加缪的荒诞主义确实指明了反抗无异于的三个方法:1.不要物理自杀来逃避虚无主义危机;2.拒绝信仰教条/宗教这种“哲学自杀”行为;3.正视世界的荒诞并且享受世界(我没懂这个“享受”是什么意思[难过])。他只讲了以上三个方法论
【回复】回复 @发病拖拉机 :享受或许可以换成“体验”,这样一来就很明确了,生命是伟大的,世界是无意义的,追求意义是不忠于自己的,所以用超然的视角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并且不否认世界与个人之间荒诞的矛盾
Ma4ter泡泡:
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是无意义的但他还是不断地做了,如果他自己也认为这种事是无意义的,那他的行为就只是被规则强迫的,他有自由意志却不能随心所欲,那他的自由意志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论这种自由意志是否存在都影响不了规则的存在,那他为何要继续忍受这种痛苦,所以他选择了死亡,这是虚无主义,而存在主义就是西西弗斯为自己推石头的行为赋予了意义,他合理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继续行动下去,实际上这是一种欺骗,因为西西弗斯本质上依旧没得选,不过这种行为依旧为让西西弗斯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但荒诞主义认识到了这种荒谬,西西弗斯选择不为他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因为存在本身先于意义,他不再受限于规则的存在,因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规则的一部分。(个人理解)

【回复】但是这两种思想真的解决了虚无的危机吗?我觉得并没有,虚无是无法永远解决的,这两种思想只是暂时的掩盖罢了
【回复】回复 @乌拉乌拉rrw :矛盾理论,没有虚无又何谈存在?正是有虚无才有存在
【回复】我套用别人一句话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西西弗斯。。
通职者Ratel:
少听点主义,多向实际出发,探索自我

【回复】什么胡适,你这个观点早在一百年前就被批倒了。这不过是一种妥协 你用错误的方法论能得出正确的实践?
【回复】是这样的。语言已死,探讨在语言的框架上所构造的哲学也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回复】我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是麻木不仁的、懦弱的,通过对自身欲望的探索才能真正做出行动。而我所认为,信仰的虚无主义正是自身欲望的映射,像是饿了想是吃饭,渴了想喝水……都是对外界环境所产生的自我需求的第一反应。而对主义信仰正是源自于外界条件的允许和促使,俗称“吃饱了撑的”。这种对现世代的反抗心理,不正是所谓“实际的开始”吗?而在信仰的过程中,或通过感官了解这象事物,即使你自认为没有受到影响,也不可否认这已经在你的心里埋下了种子(这里我真的要吐槽一下我的老师,每次都说着学生学不好对他没有任何影响,搞得我真的很想反驳,但每次都无语凝噎住了。这里我还想在讲一下我自己的,但打得太多我怕你们看得累死……)就单说我自己,我对虚无的信仰或许不体现在什么实际行动上(我想我自己也不会有什么行动[笑哭])或许是因为“环境”(请不要在意我打括号打的太多了,本人就是忍不住……(环境:是指从一个高等动物体通过感官了解到的和自我思考而产生的影响统称为环境))我很喜欢思考,抓住一个现实中遇到的事情去辩争(也许只能算是自我安慰)正因如此,我认为我自己陷入这种误区,对其产生了强烈依赖,所谓成也思考,败也思考。虽然我只能通过自身来真正得到解脱,但在从开始时这不就是一场对自我探索的冒险吗?如果成功,这将是什么什么样的什么什么(我感觉不能说出来,所以我说不出来)如果失败,我曾经对美好的无限向往终将会栽在自己的懦弱里(人家只是一个小初升,说得不对请谅解,我会积极听取的)谢谢
阿B是用来学习的:
可能是种心理惯性,人总是对不确定性感到恐慌和不安,因此总要追求某个或某些确定的答案,如果能一定程度克服对不确定性的抗拒,也许会自在些,有些虚无的自在。 去本质化,也可以理解为对好像本来如此的秩序或规则的反抗,在作出寻找意义的行动之前先质疑寻找意义这个前提(人为什么非要寻找意义不可),在接受一套规则的驯服之前先质疑为什么非要接受这套规则。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面对一道无解的数学题,自杀就是交白卷,哲学自杀就是随便写个答案并说服自己那就是正确的,第三条路(所谓的直面荒诞)就是痛骂一顿考试制度,不交卷并离开教室。换个角度看其实这也不算解决了问题,没有被解答的数学题还是摆在那,所以荒诞主义对虚无主义的超然也是有局限的,不能把它等同于对虚无的消灭(虚无无法被消灭),但是既然觉得它都无所谓了,那么它也就的确是无所谓的。

【回复】荒诞主义的目的从来不是消灭虚无,它只是接纳了虚无,并对虚无持无所谓的态度,荒诞主义更像是不参与这次考试的路人,而这场试题连答案都没有的愚蠢考试也没有参加的必要
【回复】回复 @门扉开启 :惯性就是把上帝时代追求确定的终极意义那种心理延续到上帝已死的现代社会嘛,所以就遇到虚无主义困境。当然每种认知都是被建构出来的,这个没问题,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
【回复】我可以明确的说,这不是惯性。人的认知是能被构建的,就像人的出生一样,一样能被构建,生产或者说派生出来。
笛者的追寻:
加缪无疑走得是很远很远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的反叛者基本都因为上帝不存在自杀了,或者为了某种新秩序走向虚无和死亡。老陀一辈子不知道怎么对抗没有上帝的世界,所以他不得不信仰。

【回复】好像超验反而在光锥之内,如同舒适的黑域。
【回复】人追求确定性的同时又害怕确定性,如天意、命运,矛盾复合体。
咩咩yooooh:
背景: 时代背景: 19、20世纪,现代性达到巅峰,宗教世界观的残余开始消失,一场意义危机到来——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理论背景: 宗教世界...

梦灵飞鸟:
人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内心深处的渴望,比如一场浪漫的爱情,比如一场奇幻的旅程,或是想知道宇宙的边界,想知道没有“客观意义”世界的“意义”,想知道该怎么面对世界的荒诞。人总是习惯用死亡的无所谓来解释所谓的无价值,但饥饿三天后对食物的渴望便超过了一切的意义。世界塑造了我们,我们是塑造我们者的奴隶,这个角度上,上帝从未死去,只是给不同的人分配了不同的意义。我们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我们尝试去自己创造意义,我们最终落入荒诞的摇篮里,这一切,是否只是内心深处的渴望被现实的枷锁掩埋,是否只是我们听不见“神谕”。一旦我们肯定了“神谕”,我们便可以说“荒谬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是世界让我感到荒谬”。 不知道我这种想法算什么主义?

【回复】这只是我一时兴起的想法,却发现这个想法突然一下子治好了自己的虚无主义。[笑哭]我原来只是个欲望被埋没的普通人罢了。我对“美丽的事物”感到疲倦,感到它们的“无意义”,其实只是内心在追求“更美丽”东西罢了,希望能有“更美丽”的东西。“上帝”一直都在,只是刚才我才发现了它。
鱼肥qwq:
意义意义,什么是意义?为什么要去找它?

【回复】人类赋予意义一词意义,又妄图以意义一词定义人类本身
【回复】意义的本身是你赋予的,如何解释意义会是你也只有你能做到
钟摆19:
你只要不觉得完全无趣,那就行了,最怕的就是干啥都没意思,那就活不成了[笑哭]

【回复】回复 @橘外姛 :有意义,可以减少吃饭的人口
【回复】回复 @钟摆19 :但是减少吃饭的人口也没有意义[doge]
【回复】回复 @橘外姛 :但这是解脱啊……
发病拖拉机:
加缪的荒诞主义确实指明了反抗无异于的三个方法:1.不要物理自杀来逃避虚无主义危机;2.拒绝信仰教条/宗教这种“哲学自杀”行为;3.正视世界的荒诞并且享受世界(我没懂这个“享受”是什么意思[难过])。他只讲了以上三个方法论

【回复】我看完尼采之后在看加缪,我就觉得是加缪疯了。。。[笑哭]
【回复】感觉就像是我知道这个世界无意义,但是那又怎样的,我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总有点逃避的意思
【回复】回复 @NorseM :又回到罗曼罗兰那句名言了“正视生活的真相并且依然热爱它”我们奶淇淋都是很聪明的人捏[保卫萝卜_哇]
当初zps:
我追随加缪,这让我想起孙少平的那间寒舍,并享受那间寒舍所带来的痛苦

【回复】回复 @当初zps :我只是觉得他经常有一种说教的意味。。。
【回复】回复 @静心若雪 :他早就说过这些并无意义
【回复】我看了加缪记不清名字有点。。但是他好像没有解释,生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他跳过这两个点。反倒是解释了其他的事情。。
饮酒以乐:
虚无又如何?虚无难道不能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你对虚无的偏见太大了。 道家之本就是虚无。管子、文景、开元,都以“虚无形”为本。

哲学 虚无主义 存在主义 西方哲学 萨特 荒诞主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