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胎夫妻搬进农场:带孩子种地,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作者: 一条视频分类: 三农 发布时间: 2023-11-27 11:39:54 浏览:253528 次

上海二胎夫妻搬进农场:带孩子种地,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platycodon49:
你想要真实,就请让小孩去真正的农村,和农民建立关系,感知农业的痛和资本带给农地的遗毒,珍惜农业的创造力和劳动人民的辛苦,反思城乡关系,让他们对未来的日子更感恩更有社会责任感。 我从事城规的,知道囤300亩地的真正想法,不用说是为了小孩,希望能坚持下去,创造更广的影响力,受益当地居民,不仅是画地为牢做示范项目搞农旅产业。

【回复】您说的真客气,真不愧是事业单位的。这种广告我一点开视频就闻到了,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看到视频里的画面不是觉得羡慕而是觉得做作,我想问你们想学的就是做作吗?你们想让孩子学的就是做作吗?真是脱离实际,你想做广告就直接做,别拿孩子的教育说事情!做生意不寒碜哈,但是做作让人恶心,OK?!
【回复】父母都说了是为了让孩子感受自然并获得自然的生命力,为什么一定要靠近真正的农业呢(不是说农业不好,只是说这不是父母的初衷罢了)
【回复】女主人的说辞是要真实,如果她说搞点体验教育谁不能接受,不要过度拔高自己[脱单doge]。同时也没有否认他们现在的作为吖
事后诸葛孔明:
虽然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需要多年之后逐渐揭晓,但能在大多数以学习成绩为第一目标的今天,我很羡慕这对孩子,父母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在学习之余为孩子创造一个亲近自然,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回复】我有能力了也想给自己的孩子这种教育 现代的教育理念有问题 那就根本不是教育
【回复】回复 @call_me小太阳 :不是理念问题是社会问题。有限的社会资源,要分享给所有人。就必须有一个选拔途径。。
【回复】回复 @虞书欣内娱气氛组组长 :典中典中国资源少,做蛋糕的时候说一起努力日后分成,越做越大的时候没见分我多少,现在做不动了,告诉我蛋糕也就这么大,想多分点就得多干活😆
老干部Lau:
作为农村成长起来的孩子看到这个内容,就觉得挺搞笑的,也觉得挺可悲的

【回复】过去的孩子是为了生活而劳作,视频里的孩子是体验生活
【回复】[doge]虚假的农村生活与真实的农村生活
【回复】有啥可悲的,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你猜四个人能管四百平农场?大部分还是请人做的
华哥正在路上:
真实的农村没有这么多情怀感受,我们那很多人,考虑的是辣椒收购前几天是2块1,今天降到了1块8了。今年的稻谷没有被台风吹倒就好了。地里面又长草了,但是除草剂又涨价了,现在差不多10块一包了,算了省点钱,今天去地里(两亩地)把草拔一下。今年的菜又种不活了,买菜又太贵了,吃点存储下来的冬瓜南瓜顶一阵子吧,等过几天天朗了再种吧

【回复】他们是靠这个农基地挣钱的。做参观亲子互动,卖还能卖有机,不比之前少挣。
【回复】回复 @秃顶男孩716 :打打广告,做做视频,又是提高收入的一部分
【回复】想起我小时候做农活,个子小力气小,干得很累,明明是收获粮食却很不喜欢,可是这点田里地里的食物是农民生存的基本。有一年遇上雨季,连续很多天都在下雨,收回来的稻谷是湿的,不收烂在田里,收回来烂在家里,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发芽的稻谷,很心酸,真实的农村并不美好,可能是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农村并不美好。如果不担心生计,种种菜 养养花草动物还是美好的(不喜勿喷请绕路)
ail01:
身边有很多华德福体系培养的,小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开心的很,玩的时间很多,不用学很多科目,也很少考试。但到了初中或者更高阶段,压力会比普通娃压力大很多,家境好点的可以送出去,没那么好的该怎么办呢?我更倾向于崇尚快乐学习的家长选择正常路径,但不给孩子在学习上施加压力,加强心理疏导,更轻松也能让小孩有更多选择。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对娃好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何苦强加于他们,在我看来,鸡娃和这种田园鸡没区别。

【回复】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文凭的价值大幅贬值,读书名列前茅还有什么意义?这对父母难道不是在授人以渔吗?只教会孩子应试能力,在我看来比授人以鱼还不如。
【回复】回复 @sEcondB :现在社会不就已经在开始贬值了吗?从九几年的高中,到最近十几年的本科,这几年都卷研究生了。这不是贬值是什么
【回复】回复 @Junringu :能够贬值就说明它还有一定的价值。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下,对于普通人如果不靠读书来博一条出路靠什么呢?如果你连工作最起码的门槛都跨越不过去你谈什么其他呢。更何况你批判的对象还是读书名列前茅没用,名列前茅都没用的话那么不止穷人阶层不需要读书了,富人阶层也没必要了啊。因为在这个赛道奔跑的所有人能获得的价值已经被完全否定了。你觉得你是众人皆醉你独醒的那个特例吗? 读书教会你的远不仅仅是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事教会你怎么学习和思考。哪怕目前在读书这条路上攀爬的方式局限于一方,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是改变个人命运最有可行性的方法了。因为读书很大可能是你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努力做投资最有回报比的事情了。到了社会中你付出努力获得的成果很多都会被别人纳入囊中,甚至你一无所获;信息差的迅速扩大和资源投入的大量倾斜你就会发现读书才是你和那些人在过往的人生轨迹中出现交集的唯一方法。 话说回来,屁股决定脑袋。也许是你所在的环境对于读书本身带来的改变感触不够深刻,把时代的馈赠错误地归功于自身的努力,觉得读书没有作用罢了。[doge]
珀洛骼_PROLOG:
这种农场不可能整个农场都是他们一家弄的,要请专业的农村老人来帮工,赚的是农场体验亲子活动和有机农副产品的钱,普通人能是能干,但是打不出特色就容易倒闭

【回复】精英阶级其实跟普通的家长区别不多,也有是为了怀念以前的农耕生活来的,我在北京农场帮工的时候有个奶奶摘走了好多红薯叶子回去炒菜
【回复】回复 @珀洛骼_PROLOG :差别就大了,人家上海人去农场不干活,光收租,至少他吃饭不成问题。你不干活就饿死,他小孩你看着人家在农场玩,但人家父母是有见识的人。在农场玩也不耽误人家庭教育,你小孩也和他一样在农场玩,你小孩就废了。
【回复】这就是个广告[吃瓜]农村人都不想种地,假农民却用着虚假的故事带给人们向往
stonemom:
巧了,我朋友夫妻俩也是同济本科去了德国读了硕士回来的,女的在德企,男的主业是某国际基金会(碳减排)的,他们先在闵行拿了地做城五农二,搜“乐田”能找到他们,发展得比较好,现在在河南云南德国也开了乐田,两个孩子也是这样没到周末就在农场参与各项农事活动,动手能力真的很厉害,农场有德国实习生,每周也有老外去搞活动,有不少人把孩子带去玩,这俩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很一般之外,其他方面都发展得很好,也很开心,因为在国内还是免不了要卷,所以老大13岁的时候送去德国念书了,现在在那儿很好,每年花费20多万,德国上大学不收费,如果留在那里工作,交满8年社保就可以留在那里了,我估计老二也会送出去的。这俩孩子,我觉得即使是不上名牌大学,凭他们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差的。

【回复】所以这种模式还是适合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条件一般或者不太行的还得老老实实的卷和被卷,当韭菜。所以,这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和家庭。
【回复】有钱才行啊。上海租这么大的地都得不少钱
【回复】回复 @肉丸胡辣汤6 :当然了
我会换灯泡:
别人所展示的,都是想让你看到的。这只是别人的一种选择,没有什么可效仿的。

【回复】我倒是想效仿,就是没钱[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不,这是导演剪辑和平台筛选展示给你看的[doge]
【回复】享受都市享受乡村骑士没半点区别 都是享受[滑稽]
前尘墨回:
看看就行了,这种是家庭条件好,保证了基础的学习之后进行的对社会的认知拓展。对于普通家庭乃至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最有效也最实惠的还是在现有的体制内靠读书卷死其他人,读书真的是最简单也最有用的

【回复】是啊,人家玩够了回家继承家族企业,普通人这么玩回家继承八分地。
【回复】回复 @乐富斯基 :我连八分地都没有,我是黑户
【回复】我户口高考后迁出农村已经回不去了
善是一种罪:
拿到浦东区的300亩土地,我的神,我这辈子都不敢做梦想的事情。都不是钱的问题,

【回复】不知道上海地租多少,起码一年300亩30W要有的,还没算人工和其它成本。自己种玩的话,半亩地绝对够了 ,租也不贵,又有乐趣。
【回复】回复 @一年366天想摸鱼 : 养虾的,种地的都是大户有补贴,散户种不了还不如租出去,散户一般租个几十亩地养殖的,种粮大户一般有几百亩地以上,和以前地主一样,地租还便宜,种子化肥什么都有补助,散户农民也拿不到补助,只能把水田改成水塘养虾,收入也过得去
【回复】回复 @梨头five : 不是多少钱的问题,是上海有多少个300亩的问题[呆]
独步在黄昏:
这不就是城市孩子的农家乐主题公园?!整这么高大上[笑哭][笑哭]

【回复】我也搞不懂评论区怎么回事,十几年前,我们这里就有农场体验,花钱种地钓鱼。还有类似开心农场,承包一块地,有时间来打理,没时间有人管理,收获过来拍拍照,任何农作物都行,还有采蜂蜜。鱼塘也可以,老板就搞了个,没事带人去钓鱼捉鸡。学校也布置各种种植作业,主要是低年级和幼儿园,写观察日记和作文,我家去年是无花果,今年种芸豆。更不提这两年疯长的研学。还有说城里的小孩只会读书不亲近大自然,反正我没遇到过,大家都是一有时间都是往郊区往山上跑,当然不可能天天,一年三四次总有,春秋必去,再来一个夏令营,锻炼的机会多着了
【回复】不是哦 这个农场我去过 他们有一个饭店在商场里 每天供应新鲜食材 我吃过好几次 还在那个农场里抓过鸡 这个农场每年暑假有可能会开名额去游玩体验
【回复】拍得这么美好是为了推广宣传拉投资,增加流量和赚钱啊,你以为他们是宣扬新的生活方式?
Storm-Zi:
其实这只是一条广告,一个个人谁会有钱去在上海郊区去承包三百亩的土地种菜,不如在老家,这是一条农家乐的广告,虽然高级很多,都是会员制的,也不贵,几千一个月。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把这种事情想的那么光鲜亮丽,这和精英教育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资本游戏的一个噱头

楠楠水蜜桃:
有没有可能你们做的是在自我感动?孩子真的需要这些吗?如果做农场是出于两夫妻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我表示非常认同。如果是单纯为了孩子的成长,一旦孩子的成长方向没有按照父母既定的道路走,这会不会对孩子来说是另外一种压力?

【回复】你多虑了,就是个生意,拿孩子打个广告而已,城市周边亲子互动,体验田园生活,1999元两大一小的那种。
【回复】回復 @蓝蓝的天_海 :不是体验,人家拍视频发广告的,都可以搜到,去农场体验一人多少钱的那种,绷不住了还这么多傻子信
【回复】哈哈哈你想多了,孩子上海学区上着,周末玩一玩,靠这个视频打打广告而已
SH没有春天:
有条件托底,可以随便造。普通人别轻易学。

【回复】是的,有人兜底当然不一样
钟小邪:
省流:浦东川沙,毗邻迪士尼乐园,400亩,很大自驾,有免费停车场 参与方式: 1、成为农场会员,年费7988元/11888元,每周配送蔬菜,鸡蛋,水果,大米等。每个月有3次会员日,会员活动时长4.5小时,价格268元/人,大小同价(18个月以下不收费); 2、组团前往,提前给善小农支付定金预订前往日期,工作日低消8000元,周末更贵。3、可以约生日 Party ,低消8000元。 实际上这就是上海某农场的广告。

农场 家庭 生活 上海 九善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