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通史》第0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作者: 哔哩哔哩纪录片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0-06-03 12:00:00 浏览:1973829 次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0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月饼君的替身草人: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很多人说秦因暴政而亡,实则非也。十年间可以天下一统,但天下人心却绝非几年十几年就能归附,六国后裔无时无刻不在计划着复国行动。秦王政无比深刻的理解这一点,他才会不断的废除六国旧制,建立统一的新秩序,采用高压的文化灭绝政策,甚至是收六国之兵铸十二金人,这都是天下一统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秦始皇设立的政治制度,后世两千年都未能找到更优解,这充分说明了秦始皇对于政治、权力和人心的深刻认识。后世评价秦始皇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可考古证据证明阿房宫只不过建了个地基,他真正为自己修建的也不过是秦始皇陵罢了,但这与他主持修造的长城、驰道、水渠这样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基础设施,根本无从相比。还有人说秦始皇昏庸,不立遗诏,致使秦帝国二世而亡。但观察秦始皇最后的布置,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将二子胡亥带在身边出巡,远离了政治中心,而将公子扶苏派去北地监军。即使赵高李斯矫诏,只要扶苏打出旗号,有秦国最强的长城军和蒙恬支持,顺利继位绝对没有任何实际的阻力,而公子扶苏天性仁慈,自然可以与民休息,在已经建立完好的大一统秩序之下,顺利完成天下民心归附的大业。可以说秦始皇心中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却万万没想到扶苏却软弱到一封假旨就直接自杀,使秦始皇的万世大计溃于一瞬,实在可惜。

【回复】相反,汉武帝的大儿子虽然和汉武帝也不像,但是最后却敢搏一把,扶苏着实可惜了
【回复】说真的,扶苏太过于固化了
【回复】感觉就是太听话了你叛逆期却一点叛逆都没有
lepiant:
🈚️秦皇,无中国,怕是像欧洲一样了

【回复】看如今神州各地风俗异禀,却其乐融融,虽然后世评其残酷暴虐,但始皇无疑千古一帝,灭6国,一统天下,属实bug般的人物。
【回复】虽然雅言(周语)为各国官方语言,但各国语言实则不通,度量尺度等等都不通,是始皇创造了中国,创造了汉族
【回复】回复 @不知名的诗人 :华夏族单指的是中原民族(河南),秦前中国类似欧洲,周朝就是国家联盟,但每个国家文化看似相似却又不同,秦灭六国统一了语言、度量、文字等才创造了汉族,这和汉武帝其实没啥关系。
鹏哥3126:
我个人感觉,从国家文化的角度来讲, 统一还真就得是秦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国并不是最早分封的那一批,他不像其他国家,从君主到下层全都是从西周开始的分封体制走出来的,他接受分封很晚,思想上并没有其他国家那样固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最激进的商鞅变法能在秦国适应的原因之一。

【回复】回复 @山上有个小山山 :秦国贵族势力最弱
凉宫春日的自信:
秦始皇苛政不是没有原因。也不是洗白。当时六国之人自视文明而高秦人,认为秦野蛮。不属中原之国。就像外来民族统治一样,人心怎么可能在这一代服从?就像清朝几百年之后,还有人反清复明,更何况统一史无前例,为何要统一,还是被外来者?所以统一之后,事情不断。但忌惮于秦始皇的苛政,害怕秦始皇,当然儒家认为此是灭国之原因。但要怎么做才能让一个外来者合理统治??就凭儒家一句正统??这完全是扯淡。上来就给你一顶非正统的帽子,怎么玩?怕始皇,而非怕秦朝,始皇死即天下分。公子扶苏估计也会被灭,没有极强的震慑力。我觉得至少要等一代人死完,才能削弱这种人心不服。根本不是什么以德治。如果说,现在派一个假设德才兼备的日本人治理中国,能接受??直到现在都没能解决这种问题。人服(怕或者接受)比德治管用。服都不服,德治真的笑话。

【回复】回复 @24957669471_bili :确实,不过周王赐秦封地被犬戎攻占了,所以后来秦地也有不少犬戎及外族人混居,所以导致中原各国不待见秦国,各国相会也不屑于捎带秦国
【回复】回复 @太极于道 :确实有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就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彻底抹去分封制的思想,在原始社会,有一定声望就是王,但是儒家思想统治下,就算建立不世功勋,也只能是臣
【回复】回复 @瓦库地瓜生 : 我听说山东的大葱很高大,不过未曾亲见[喜极而泣]
Lucas昊角:
秦始皇也不是全坏 他一生追求野心 却失控驾驭不了野心 只能说后世给他的形象太暗了 [tv_思考][tv_思考][tv_思考]

【回复】千古一帝怎么会是昏君,他只是太着急了,想跳出历史的规律轨迹,大部分人对他的了解太片面而已,研究者对他的评价肯定是比较客观的
【回复】[微笑]结束五百年战乱救了多少性命 叫暴君?那些想用儒家治国者如王莽 司马炎哪个不是 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 动辄就是十几年 三百年的大分裂
【回复】现在秦始皇的地位不是早就反转了,网上投票古代帝王啥的基本都是秦始皇第一远远领先第二那种的
璞子的家: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双倍栗子泥:
说“烧得好,不然得多背几篇”的,你的目光太局限了,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我是中文系的,学过社科文献检索,考研也背过古典文献学,我知道焚书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其实是一场浩劫。校勘学家因为没有相关的先秦典籍作为佐证,许多书或书中的史料都无法判定真伪。更不要说那些仅留下书名而本体已不存的珍贵文献,我们现在都再也无法看到了。我真的很不能理解这类“可以少背几篇”的发言,我觉得你根本没有在真心学历史、学文学。

【回复】在我看来,他的目标是尽量统一思想以及堵住那群天天喊着先皇圣王的人的嘴
【回复】我冒昧的问一句,焚书坑儒,坑的真的是儒学吗,还是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学问,为了统一中央制度
【回复】都是些没什么文化的人在那兴风作浪的,看了点短视频就以为自己掌握了正确的价值观,一群随波逐流的小丑罢了,历史的洪流里这种小丑没有存在感,随便他们蹦哒,有兴趣就出来羞辱一下他们也挺有趣。
七里香八里:
秦始皇的丰功伟业时代铭记,然而不论是灭六国,开疆拓土,平匈奴岭南,还是修长城,修直道驰道,都是无数人力堆积起来的,论伟大,人民是最伟大的[微笑]

【回复】回复 @这里有个名字啊 :张嘴就说别人恶心,一点求同存异辩证看待的思维都没有,容纳不下与己不同的表达,您这历史似乎也白学了。
【回复】人类与神互相依存 神为人类指出前进之路,人类执行 而神必须要为人类带来福祉 人类也不能违反神明的话 不然没人执行,神明没有任何力量 神明不是天生的,而是从人中而生 关键在于很多人无法知道这个神明怎么样? 神明思想非常切合实际的被称之为贤君 神明思想太过超前的和过于落后的和对人民不好的都是暴君 太超前的,比如说嬴政,他玩儿郡县制,你要玩分封制,他要统一各种文字,你非说我这边方言很好 太落后的比如说王莽的周礼,想法可以,实际上不行 让人过不好的太多了,,,
【回复】回复 @这里有个名字啊 :有够好笑的,政哥nb怎么了,他不牛逼你牛逼?
JobInLandofUZ:
儒家的确有点过分泥古了 非要按照周朝制度来治理国家,开口闭口按先王的来,儒生阶层占比很大,但像叔孙通董仲舒那样的的确很少 不过就当时而言一方面强制变革大兴法家超出了旧精英阶层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大兴劳役超出了百姓承受能力,过分集权垂直管理的制度也容易导致一地乱而全国崩的造乱。

【回复】动不动就那一副,圣皇 好不容易用力量结束了分封 嬴政在宴会上正在听着别人的赞,结果我一个儒家学识还是她的大儿子的老师,跳出来说大哥,你要灭亡,你应该用分封制 ,,,, 嬴政没有弄死他,,只是很不高兴说明天再讨论,走了,二天让大家一起商量 第二天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李斯就把对面骂了个狗血淋头
【回复】儒家怕乱,望天下希井然有序,仿古固步自封,长嫡子继承制,长幼有序,这样人才拿不到资源,一潭死水。所以中国越是信奉儒家,后面朝代越是一股腐朽气息。看看伊斯兰当国教的现代国家,印尼沙特什么的,还在拿几千年前的文字治世就可笑。唐朝文化多元,是最开放自信的时候
【回复】回复 @一只瘟鸡-- :董仲舒那确实,董仲舒提出来的军权神授可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皇权的稳固性
知行666:
推广普通话有着和书同文车同轨一样的重大意义。

【回复】最烦的是这种东西还有人喷,什么普及普通话导致某些方言失传这种,就恶心,世界是发展的,语言不也得发展?被时代淘汰难道不是因为不适应时代?
【回复】回复 @这里有个名字啊 :为保护方言拒绝普通话肯定不对,但是适当保护方言也很重要嘛。很多方言咱们平时可能觉得没什么用,淘汰了就淘汰了。可前几集不是还讲了方言水书吗?结果水书里保留了不少甲骨文,对研究甲骨文起到不少帮助。这些东西就是不用的时候无所谓,用到的时候就快乐了。
【回复】确实是,不然北方人到南方基本就很难听懂当地的话,南方地区方言遍地开花
栖夜栖夜sama:
软弱的人是没办法成为皇帝的,扶苏这么软弱,再贤德也没有什么用

【回复】扶苏是德孝,记载上说扶苏是不想违抗父命
月半王爷:
寡人要率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回复】回复 @神运永在 :纵秦国灭亡,秦土不存。后世仍存秦制,念秦皇一统乃至千世万世。
【回复】回复 @神运永在 :百代皆行秦政法[嗑瓜子]
【回复】回复 @神运永在 :其实是三世。
江纬纬:
[墨镜]老秦的功过我们现在或许没有能力去评价,百人百口,千人千口,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都是不全面的,毕竟那时候的事,谁也没有经历过,我们学历史,不是去评价哪个君主的好坏,而是从中学习道理,方法来面对现世,一个人不可能是个纯粹的好人,也不是一个坏到极致的坏人,连商纣王都还有点功绩呢,所以不要再随意去讨厌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做的,是去学习,而不是评价,我们或许还没有资格吧

鹏哥3126:
我的意思是说,其他国家从西周时期建立伊始,韩赵魏三国本身也是从分封的公卿走出来的,这些国家到战国的几百年时间里,对分封这种基本制度和贵族心理已经深入所有人心中,各国哪怕是变法,也不敢触及根本制度分封制,有些敢于改革分封制,但不是不彻底,就是由于国内旧势力太过庞大,没法实行。可是秦国不一样,他本身的建立时间就比各国晚很多,分封制在秦国的实行本身就没到根深蒂固的境界,思想上对于纯粹的分封制并没有太多的依赖,所以分封这种制度文化在秦国并不是最主流的制度文化,所以他在实行的时候来自君主的阻力就小很多,秦惠文王并没有像其他变法第二代君主一样,直接废除了变法。

【回复】回复 @bili_427639041 :你姓王吧?
【回复】不搞分封制,吕政二世而亡。赵高屠杀皇族,皇族如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鹏哥3126:
秦朝对交通的大力建设还有一点,就是当时各国土地之间,由于之前一直是分裂状态,各国之间的通联道路很少,比如说当时魏国的土地上,互相之间道路很发达,可是从魏地到赵地之间,可能就那么一两条路,而且当时地域之间的敌视和戒心很重,国家不直接修路,那全国的交通就没法发展了

【回复】记得栈道牢固到即使今天在上面都种不了树

历史 中国 央视 人文 纪录片 中国通史 朝代 中国大陆 普通话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