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 马克思哲学原著

作者: 爆神龙王无敌尊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1-06-16 12:26:43 浏览:121737 次

王德峰 马克思哲学原著

名字叫麦兜的狗狗:
尼采:「科学所发现的真理其实是人们预先塞到事物中去的。塞进去叫艺术和宗教,重新拎出来叫科学。」 科学的真理是派生的,不是原生的。 所有科学的真理一定是逻辑的真理,可以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甚至可以数学化。但科学是知识、是手段,却不是人类生活的真相,人类生活的本质真相唯有通过情感的真相才能得到揭示。 艺术与宗教是人们在科学之前同事物打交道的方式。在科学出现之前,人们用艺术和宗教加工现实,对现实加以想象和感悟。 哲学以参悟和思辨体察世界,宗教用卑己敬神和对虚无的领会让人在根本上认识自身的局限,而艺术,则使人性与情感得以回归——陶情适性,养心入真。 转自:http://zhangjianguo2679@sina.com

【回复】回覆 @cir1998 :因为情感是最初人类建立绝对价值,领会自己作为类存在的核心。如果要寻找真理,只有去揭示历史,找出原初的人类(不是原始人,是足以称之为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变化,才算用唯物史观直接澄明真理。
【回复】回复 @玩第否GG :你的话里有个前提,即否定了人类情感的社会性,也就是否定了人类情感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这种看法已经把情感降格为个人情绪进而只有偶然性,但人类的情感是人生命实践中形成的,这种实践的真相包含了人与人的现实的交往,交往能是基于某种先在的理性基础或法的基础吗?显然不是。 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人的情感中有超验的、普遍性的因素。
【回复】回复 @玩第否GG :不要总把东西劈开来当成两种东西看,说是感性活动自由的体现并不代表它是两个独立的东西,感性自由从来也不是一个已然实体化、固定好了的东西。 人的精神成长有其过程,一个小孩子一开始冲动,爱发脾气,为鸡毛蒜皮愤怒,这是情绪,里面肯定没真理。但随着他的成长,他在交往中,在母语给予他的教化中会养成一颗说汉语或其他语言的人心,他这时的情感就是人的情感,就像海德格尔说的:此在向来已经有所领会。他的每一次的情感就包含这样的领会而流露。
龙场悟道阳明先生:
我听过的关与马哲的最深刻最有说服力的演课

【回复】我都不知道,是王老师讲的太浅,还是他讲的太好,导致我这种没有哲学底子的人,一听就觉醍醐灌顶!
【回复】回复 @绿予冬 :深入浅出
【回复】回复 @绿予冬 :一个能深入浅出的知识分子才真正理解知识,不少人只会背书,自己也搞不懂。
许羡鱼:
我理解的是。所有的理性思考,都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与演绎。但是他们的源头,却是【现象】。而现象是什么呢?他只是世界的表象。就像白色,我和你看到的白色,是同一个颜色吗?如果我出生,就带了一个橙色的有色眼镜,我看的所有白色,就都是橙色。每个人都有一副有色眼镜(当然比方不恰当,你理解就好)所以我们无法通过理性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只有感性的,先验的判断才可以。

【回复】在没有哲学这个名词出现之前,哲学就已经存在,所以不要用定义的哲学来看待哲学的实体
【回复】不可能,哲学的开端就是理性,每一个学说都是后来者的批判对象,批判过后就是完善和补充。从提出假设到被论证推翻,这个过程是理性的,充满逻辑的,也是哲学自我更新与进步的推动力。
【回复】回复 @绿予冬 : 你这是存在咸鱼本质,还是本质先于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无解。所以的结论,没有什么意义。
我叫世贤:
个人观点不需要采纳,理性只能是工具,感性是基础。我们不能依靠理性生活,需要去体会领悟感受遇到的事情,通俗来说,活在观念的世界里太空了,心里不踏实。还有理性和感性这两个概念我也不太清楚,暂时在这里用了,先说这么多

剑三磕cp小狂魔:
请问19:41左右,老师说的是利益最讲究什么啊?听了好几遍也没听懂[tv_笑哭]

【回复】回复 @当她十八岁时 :谢谢你[给心心]
常盤台ノ超電磁砲:
用的书应该是 余培源 吴晓明 老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

【回复】回复 @银银狐狐 :王老师只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内容,还是在上册里面的喔
【回复】回复 @常盤台ノ超電磁砲 :已经下单了[OK]
我还不想当过客:
同问,为什么视频中由第二条直接跳到了第八条?中间的是没有录,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上传,希望能找到资源[委屈]

【回复】3-8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Q4y1Y73d?p=11

哲学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马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