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方志远教授:明朝百年启示录

作者: 文采飘逸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02 11:27:31 浏览:22477 次

江西师大方志远教授:明朝百年启示录

台東一路立交橋:
看到“方志远”就想起来当年百家讲坛的那个话外音:百家讲坛邀请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为您。。。。[妙啊]

【回复】回复 @台東一路立交橋 :你说巧不巧
【回复】回复 @方志远讲明史 :啊哈没想到是方老师本人啊[笑哭]
【回复】[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希梦12:
方老师讲明史听着很顺耳,更像是一种相互交流

君迁子惜:
走得越远,接触着不同的事,共情就少了。

Pluviophilenerd:
哈哈 之前看过一遍 后来想不起标题 找不到那个视频了 谢谢up主 可以再复习一遍了[星星眼]

仝老家:
原来赵中南老师和方老师是很好的朋友!!这两位老师我都很喜欢!![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回复 @方志远讲明史 :是方老师本人吗,明史讲的非常好,B站上您的视频都听了好几遍,希望有新的视频更新。
【回复】回复 @阿仝sakura :[支持][支持][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方志远讲明史 :老师您来啦!!你!请继续给我们讲更多关于明朝的故事!!我对明朝历史的热爱就是您培养出来的!!特别喜欢听您上课!![打call][打call]
文采飘逸:
@希梦12 希梦小友,今天又是方老师的课[藏狐]

【回复】看来也是一个,得到了方老师签名的“小友”呀,哈哈
azazazazazaza:
方志远老师可是上过百家讲坛的学者,怎么会说出不能确定不妨认为它存在这种话,真是连基本学术素养都不顾了。居然还打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旗号...如果不确定就认为是存在,那就可以得出任何我结论。

【回复】回复 @滚回去看论文 :回复 @滚回去看论文 :不不不,研究方法再高级没有某些高屋建瓴的人物纠偏还是差了点意思。您学物理的,物理物理,物质的原理嘛,您与您哲学系室友双剑合璧,那得是指点宇宙起步。方志远先生虽是行内老前辈,或许他表达的意思我没有理解,不过他目前这种表述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方老学术上行不行我不敢妄下结论,您居然已有结论说他不行,可见您才是真大佬啊!大物我早年也学过,利用前提假设提出各种模型用以解释现象确有其合理性,不过既然您认为这就是普适性的研究方法论,可以用来指导一切研究,那一定是我们学历史的格局小了,怎么可以不了解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按您所谓的普适性原理研究呢? 想想也真是啊,还有我们常用的二重证据法,陷入二元循环论证怎么办,不符合逻辑学原理嘛[doge]。没有您这样有深厚学术背景的掌握普适性研究方法的学者的“点拨”我们还真的一直用原来的方法做研究呢!这么看来,吾侪勿需多言,唯有为君焚香三柱,洒扫供奉而已。
【回复】回复 @azazazazazaza :对不起,我不知道历史研究和这些所谓的方法论差别这么大。是我错了,我不懂这个东西的,我是外行。历史研究很高大上,超越了一般的方法论,我现在止声。历史研究很客观的,不应该加上这些主观,误导性的观点。方教授懂个屁的历史研究,不专业的很,在这么重要的论坛上面大放厥词。我这外行不知天高地厚,在大佬面前妄自菲薄,瞎评论,自以为是,还觉得自己正确。
【回复】回复 @滚回去看论文 :我从来没说不能证明某个事物不存在就认为它不存在呀!我也不知道我偏激在哪儿? 你可别乱扣帽子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当一个事物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只能说没有证据证明它存在(或者成立)。理论研究的时候可以假设它存在建立模型,这也是很常用的研究范式。不过这种范式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你讲的先假设某结论成立然后去找证据,这是历史学研究最忌讳的方式。其原因在于历史学研究,尤其是对文献资料研究中一定会遇到文献取舍的问题,甚至同一部史料对同一人物/事件会有截然相反的记载(这是史官看到不同史料无法辨别真伪,指望后人来辨析),你如果都先入为主地已经假设某结论成立了,那简单了,你多半都能找到符合你假设的史料(这就是妥妥的选择证据啊!!!)。历史学研究本来就很难做到绝对客观,现在连史料辨析你都事先有倾向性了,那就连相对客观都做不到啦!历史研究就变成编故事大会了! 人说隔行如隔山,评论其他专业的问题的时候谦虚点,别把本专业的研究范式套在其他专业上,还觉得自己特正确。不懂就问是好的,但要问对人,历史学研究范式问哲学生,嘿嘿,真有你的。
标梅:
方老师讲的真透彻,历史学的作用如此之大,知古谕今!

燕麦一碗:
清朝元朝不也是打下来的吗,怎么就刹住车了呀

【回复】元清有个鸡毛惯性,发展都发展不起来,根本没有明繁荣后的问题。
【回复】回复 @螺蛳爱肉夹馍 :你看懂我说的是啥吗

历史 明朝 人文 学习 演讲 公开课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