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说 97】《月亮与六便士》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作者: 木鱼水心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19-02-26 20:26:21 浏览:2187728 次

【木鱼说 97】《月亮与六便士》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啊LeeLeeLee:
活的最尴尬的人,是没有追求月亮的天分,又没有追求6便士的能力,还TM两者都放不下。

【回复】还好,我有自知之明,两者都放下了.......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
【回复】回复 @R型提督德兰特 :不用等,你不是放下,是被动的接受。[抠鼻][抠鼻]
【回复】尴尬又何妨 重要的是你拥有那颗不屈的灵魂
I_robot:
当一万人都抬头看月亮的时候,只要捡起了每个人脚下的六便士,你就有了六万便士。——马云 (`・ω・´)

【回复】这谈何容易,你得先走过1万人的面前,还得依次向他们低头弯腰。最后不过得到600镑,还不够买面包车╮( ̄▽ ̄)╭
【回复】回复 @啊LeeLeeLee :600镑可以拿去买面包,然后继续卖给这群看月亮的人。
【回复】不,有的人会先把六便士捡了再看月亮[doge]
是野甜甜:
图灵密码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月亮照耀着满地的六便士,我只知低头躬身前行,以为闪烁着光芒的,就是我的路,却忘了我也曾是个久久怅望着月亮的人。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能静下心看一看这本书↖(^ω^)↗

【回复】图灵密码让我遇到这本书!真的!看完图灵密码后,我就买了月亮与六便士!感谢没有无疾而终的感动!!!!
【回复】鸡总真的很喜欢月亮与六便士和小王子,我也是因为他看完了这两本书
【回复】说得太好了,小非哥是个浪漫主义
水木华少:
以前的我可能会选择抬头看月光,但是现在的我恐怕只能低头捡起那六便士了,当然,从那枚硬币上面也能看到微弱的月光,对我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回复】其实在月亮与六便士何者更重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出选择。既可以选择月亮,也可以选择六便士,就像书中的船长,他认为过上好日子就是他心中的“月亮”。
【回复】先有能够维持生活的6便士解决温饱,才有抬头去看月亮的资格,有了6便士,有些人会花3便士去看月光,有的原来想花便士去看月光的人,可能已勇气为看月光破费,逐梦从不晚,就看敢不敢破釜沉舟,就像书里的斯特里克兰
LonersTY:
六便士我不知道什么意思,我只记得九榜十五便士

【回复】我还记得这个可以买一件衬衫
【回复】衬衫的价格是九镑十五便士,所以这题选c(=・ω・=)
【回复】“榜”字错了,错字受(〜 ̄△ ̄)〜
TRTA:
如果用道德标准来评价,斯特里克兰(又译斯特里克兰德)的确是一个私生活混乱、毫无社会责任感的渣男,《月亮与六便士》也只是一个渣男抛弃妻子、沉迷画画的无聊故事。但是,用道德标准去评价所有文学作品,这是不合理的。正如毛姆所写:“作家更关心知悉人性,而非判断人性。”毛姆创作《月亮与六便士》的目的,想必不是为了引导读者唾弃渣男。认认真真把《月亮与六便士》看下来的人应该都能发现,对于良心、正义、礼仪一类的东西本身,毛姆是持保留意见的。毛姆反不反对这些东西不好说,但至少不完全认同,甚至有些嘲讽的意思。既然如此,用所谓的道德来审视《月亮与六便士》能有多大意义呢?仅仅将《月亮与六便士》视为一个渣男乱搞男女关系的无聊故事,和仅仅将《洛丽塔》视为一个无耻大叔诱拐小**的恐怖故事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我一开始也觉得《月亮与六便士》是一个关于渣男的无聊故事,结果越读越打脸,事实证明人类的本质之一的真香精。假如跳出道德伦理的框架,就会发现《月亮与六便士》根本不是一个关于渣男的无聊故事,也不只是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故事,毛姆以广阔的视角观察、描摹、探索生命本身,并将结果反映在作品当中。《月亮与六便士》所体现的对人生价值、****、两性关系、伦理道德、社会秩序、故乡情怀等的探讨非常有趣,虽然有偏激偏颇之处,但是颇有启发性。我想,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月亮与六便士》刷新了自己三观的原因之一吧。 总而言之,《月亮与六便士》真的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书,它充满智慧,却也尖酸刻薄,可以说是很毛姆了。随意摘抄几句,希望能够传达《月亮与六便士》的狠辣之处(有些不太敢放上来):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常言说,痛苦使人高贵,这不对;让人行动高尚的有时是自满得意;而痛苦,往往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充满仇恨。” ——“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中。” ——“爱让一个人比原来的自己更丰富,同时又更贫乏。他不再是他自己。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东西,一样工具,需要通过某种外在的目的来抵达他的自我。”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回复】天才也是有很多面的,就像毛姆所说,人是个极其复杂的生物,主人公的价值毫无疑问远远高于世俗,不过我这个浅薄世俗的人依旧看不惯他那自私自利的样子
【回复】我是真的觉得现在很多人真的不适合看文学作品,喜欢拿普世价值观去评判作品,这本身就很可笑。书里的角色本来就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是作家用来构建一个精神世界的,也同时映射了现实世界,类似于寓言一样。
【回复】啊这,生活哪能没有羁绊,自由的极致是什么?在追求自我自由的时候却影响了他人自由,在渴望梦想的时候却冒犯了他人。羁绊,才是生活的真相,我们生活的一切规则。不要把自私挂上梦想的铭牌,美丽的辞藻和梦幻的理想无法掩盖他自私,懦弱,不负责的本质。
很久很久的以前hhh:
有一次在听课时,老师在讲述李白的一生时说到李白最后在湖上死了,原因很多,一种是李白当时在船上,喝了些酒,想要捞月却不幸掉落海中身亡。听到这个我的第一感触是捞月而死难道不是件很美的是吗

【回复】和我前任想法一样,她说“李白只能这么浪漫的死”
【回复】猴子🐒也是捞月亮🌙死的
【回复】回复 @千語流年 :李白捞月让我觉得很浪漫很感动是因为李白他知道湖里这不是真的月亮,但还是想试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猴子捞月没那么浪漫是因为他不知道井里的不是真月亮,我这么理解,不一定对哈
太阴大法师:
“月亮”代表着梦想,“六便士”代表着现实,如果我来,我会选择六便士,比较如果没有钱,那何来实现梦想的基础?总之,要恰饭的嘛╮( ̄▽ ̄)╭

【回复】正常,能够为理想牺牲其他的本来就是少数。
【回复】但是一生只为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奋斗的话,其本身不也是幸福的嘛
【回复】要恰饭的!选择六便士(=・ω・=)
bili_1945432:
说实话,当时我看这本书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求同存异。 当时我看完觉得整本书都是歪门邪道,他牺牲了无数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了别人的不幸,我当时就觉得这个黑暗的现实就是这样 大家虽然都是辛苦违背自己去挣钱养家但这才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当时我后桌的女同学就觉得人是给自己活的,这样很是浪漫。后来想了想,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你想法跟我没关系,我也无心做你的看客,你就自己爱咋咋地吧。[小电视_赞]

【回复】说出了我的心声,当初看的时候就很气愤,这个画家为了画画伤害了太多人了,一点责任也不愿意承担,可以说和我的三观严重不合,我认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前提都是不能伤害别人,如果追寻梦想的道路一定是和画家的一样,我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那样做。幸好,毛姆描写的只是一个极端的情况。看到评论好些人讨论选月亮还是六便士,我觉得它们可能都没看过这本书,只知道一个月亮和一个六便士
【回复】起初我对画家一点好感都没有,后来我开始有些思考了。这就像“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和选择。活在社会中的我们,无意识地承担起我们“应尽”的责任、时刻担当着我们的社会角色。然而这一切是社会制度下的我们所要“遵从”的,长此以往我们视之为理所应当了。然而,除了“社会人”,我们最本质的还是“自然人”。想要去追求本我、释放天性,好像也没有什么错。但是社会的约束力告诉我们,这是自私的。看到书的最后,我不知为何哭了……也许是因为那个“自然的我”永远被我关在了内心的囚笼中,我就像她的双胞胎姊妹,感受到了她的悲哀,却无能为力……
【回复】我当时看这书就感觉,画家你自己要疯去疯,我不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你要求你,你tm也别过来妨碍我,要是饿死了活该。结果作品中间一部分这画家又来跟第一视角的“我”借钱了,当时我(╯°口°)╯(┴—┴去**!不借,滚!但是后来想想我没必要这么义愤填膺,莫不是其实在嫉妒他的一种状态、他的目标,他追求理想求而不得很痛苦,但是我连我理想在哪都不知道hhhhhh(苦笑.jpg) 所以看见他受苦,爽的同时怕不是也是在给我自己一种安慰吧qwq
努力的vv子:
这不小说让我不适的原因,不在于他抛弃妻子。已经不是渣男可以说的,而是他是一个绝对冷酷的人。抛弃妻子可以说他以前没想明白,现在想明白了。而他利用朋友的妻子不是日久生情,就是缺一个模特,还需要释放自己。他明明知道他不会爱上朋友的妻子,依然利用。(当然朋友也有问题) 他的第三个女人完全就是养他,他除了画画什么都不用做,第三个女人都会帮他去做。 你可以追求你的理想,但你的理想非要利用践踏别人的日常,别人的感情才能实现吗?甚至连愧疚都没有,毫无心里负担的利用他人……真的非常不适了。

【回复】说是不要六便士……但感觉就是把六便士粘在脚底,带着走,却说我不需要六便士。
【回复】完全同意,更讽刺的是他死后,恨他入骨的妻子却把该死的理想挂满了家里的墙壁
【回复】我一开始也不赞同他离开妻子儿女,但是看到后来我觉得情有可原,但是对于他兄弟老婆那个我是真的接受不了,而且他原型高更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就与帮助过他朋友的妻子有染。
三九的喵:
我心疼那个舔狗施特略夫。[小电视_发愁]

【回复】是啊,真的惨,木鱼水心讲的有点省略,原文当中施特略夫那些所作所为简直就是舔狗行径。
【回复】对 全书最令人心疼的人物啊,甚至一直到最后我都对男主有点记恨。
【回复】但到后面我真的烦他了,他没有尊严得令人反感。
和同志:
选哪个我可能还不知道,但总有一句话回荡在我的脑海:衬衫的价格是九磅15便士(来自一只六级没过的单身狗的咆哮)

【回复】每个人的月亮都不一样吧,而且生活也不仅仅有月亮值得你付出。只追求月亮,伤害他人也无所谓的这种特别纯粹的想法,大多数人应该都达不到吧。
【回复】衬衫的价格是9磅十五便士,一直回荡[小电视_发愁]
【回复】我这凡尔赛呢?我四级都没过
弓长一文字:
整部小说中唯一有点难以理解的就是画家勾引别人妻子只是因为她身材好,适合做模特,还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想去追求理想,但是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失去人性,漠视旁人,这样的人只会让人不幸,最后的爱塔太过神性化了,可笑的是在他追求月亮的过程中从未脱离过他瞧不起的六便士,说到底人终究只能是人,再怎么去追求理想也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我很庆幸自己只是在仰望月亮

【回复】回复 @被剥夺了名字的 :确实是没有明确的表明他鄙视六便士,他只是从一开始就试图完全抛弃六便士,但是直到他最后才和六便士和解,那之前为什么试图抛弃六便士呢?我对于仰望月亮并不感到自豪,我只是庆幸自己不会因为无法触及的月亮伤害到其他人,而那位和他一起逃走的太太,我只是同情和可怜她,毕竟这位伟大的天才真的只是需要她的身体,而并不是需要她的爱,那位太太可能真的是爱着他的,但是太太追求的月亮是他?还是真正的爱情呢?
【回复】诞生于世俗的花朵 这句话真好呀
【回复】所以这只是部文学作品,以一种极端的形式表现了对月亮的追求,
mmonoka:
看到那个女人的伎俩那里感觉有点悲凉,我记得在西班牙的电视剧黑死病里有这么两段段情节,一段:男主人公和他的遗孀对话,男:你一直在用你父亲的名字给你的画作命名吗?遗孀:是啊,我们家族的男人就算过世多年他的名字也能传遍整个欧洲。另外一段:是遗孀和她买来的**,**:你一直用男人的名字为你的画命名吗?遗孀:是的。**: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遗孀:……**:因为没有人会买女人做的画是吗?那个年代,女人没有权利选择月亮还是便士。她们只能选择便士,为了活下去只能要求丈夫负担社会的责任,却还要被鄙夷

【回复】那个时代女性只能选择六便士吧,月亮不属于女人。
【回复】唉确实⋯⋯只是历史和刻板印象促使她们如此这般选择罢了。同为人类,何必呢?
【回复】确实仔细想想还是挺悲哀的。但是要说悲哀的话又岂止是那个时代的女性悲哀啊,这个时代的女性一样的被间接抑或是直接的选择便士的也有很多。
米其诺:
你追寻着月亮,我为了让你能无虑的追寻月亮,而选择了六便士,你拿着我的六便士,一边追着月亮一边嫌我俗

【回复】笑死,我前女友就这德行,完事画得还不咋地,只能说庆幸自己后来看清了。
【回复】翻译翻译,拿着我的六便士——住着我的房子[脱单doge]
龙星凉欧尼桑iloveyou:
我看过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当中有句话我映象深刻,主人公说的一句话,我要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很多人站在道德顶端,来评判主人公,我觉得人生来本就自私,这是不变的人性,月亮并不多么高贵,六便士也并非完全庸俗,主人公只是做出了很多人不敢踏出的一步,我觉得他是勇敢的,他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生活在俗世,也都是庸人,只是我希望每个人拿起六便士的同时,能抬头看看,月亮,心存月亮。不要迷失方向。

【回复】我不太赞同你其中一个观点,人性本是自私的,但是道德是做什么的呢?是控制人的欲望的,如果一个人控制不住他的欲望,即使他再伟大,我也不认为他这个人伟大,伟大的仅仅是作品而已。他可以自私,但他绝不能伤害别人却又利用别人,这是让我觉得他最无耻的地方
【回复】我要杀人,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by开膛手杰克 很多人站在法律和道德,来评判开膛手杰克,我觉得人就是野兽一种,为什么那些屠杀畜生的屠夫不会被人来评判。
【回复】内心的呼唤是压不住的,我记得里面写他画了一屋子墙的画,然后毁灭,人这一生,各有所图,图的就是无愧于心
鹤竹泉:
把美学、文艺范畴和尘世伦理放到一起,大多数人总是义愤填膺的把自己代入“伦理”受害者身份,已经无力无心去理解文学深意了——踩在地上太久,已经不能仰望星空了。 当然,总有人说——你这么能理解渣男,愿你以后也能遇到这样的人。 而我希望,有更多真正的、不属于尘世的艺术家能如愿璀璨燃烧。而我们平凡红尘中人也能安稳一生,远远仰望他们即可,避免成为天才们的灰烬。 最重要的,保持尊重美的本心和能力,求同存异,抱诚守真。

【回复】我也认为,文学作品并不能单纯的以伦理角度来解读,虽说这种角度并没有什么错,因为文学本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样单薄片面的角度我觉得并不能提现文学的真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也没有什么美学价值
【回复】回复 @莫斯科的陌生人 :只讨论文学,不讨论伦理不也是单薄片面的角度吗。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不能单一解读,这才是人
【回复】回复 @是胡萝卜啊啊啊啊 :是的,即使是仅从伦理角度来看也是不一般的,但是我也觉得这些用自己朴素道德观来看待的群众也并非文学恶人,他们只是在维护自己的普世价值观而已
太阳上的花:
看完只觉得可笑和厌恶,当初为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句话而去读书,读完了发现应当改为“捡完了别人的六便士并对他们施以嘲讽后,他躺在钱堆里望着月亮。”

【回复】书里没有对追寻月亮本身做任何道德判断。毛姆只是在探询而已,以他固有的刻薄姿态。如果你只把这本书读成对梦想无脑的吹捧的话,那我也无奈。事实上,不管是美国梦还是艺术梦,如果只是为了追月本身而去追月的话,是一样悲哀而令人惋惜的
【回复】确实,我看完后感觉克兰德只不过自己追求月亮,但那过程中却以别人为载体去赚取六便士以维持生活,这是一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体现。毛姆本人给我的看法,其写作文笔也过于刻薄,感觉像是刻意为之。文学作品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对,这部作品只停留在理想与现实上,给人一种嘴强的感觉,看完只感觉我浪费了时间。
【回复】回复 @恒温_ :真的是一点都喜欢不起来……还有毛姆那自作聪明的高姿态叙述……
Sesame-salt:
有一条弹幕说得很对,“我们看这一类作品时要跳出自身价值观的局限”,用一种类似换位的方式去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对艺术,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从而感受到这部作品真正带给我们的东西,而不是用现在的主流的价值观去评判作品中的人物,当然这种对作品中人物的批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说如果面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话,还是要用心去感受,不要轻易下结论。

【回复】这……能理解不等于要赞同。
【回复】回复 @派森妈 :带三观看书会很痛苦,因为会共情受害者。在我痛苦的挣扎过,对于这种毁我三观的一律按照“ta就好这口”进行脱敏,终于捡回了初心,就是看故事的快乐。真的,因为纸片人生气没必要。还不如吃着眼前的薯条快乐。。况且小说本来就不可能为你量身定做,你只要像吃自助餐一样选取自己认同喜欢的部分就可以了。
【回复】回复 @派森妈 :可是于己来说,赞不赞同都无关紧要,文学作品是启示人思考的,重要是思考的过程。而你思考出的那个结果并不重要

我在B站读经典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 木鱼水心 高更 木鱼说 文学 印象派 艺术 趣味科普人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