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张学良接受采访谈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试图为自己辩解,声称没有错

作者: 历史影像馆-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2-27 16:33:06 浏览:1067066 次

93岁张学良接受采访谈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试图为自己辩解,声称没有错

心渐渐吸引:
日本最开始进东三省的时候,以我自己的拙见,张学良和蒋介石都在博弈,蒋介石希望张学良当主力,消耗张学良的东北军实力,他蒋介石坐收渔翁之利。张学良则是宁愿不抵抗,也要保护他自己的军队,他认为有军队就能有一切。结果军队到了蒋家,还是被当成剿共的枪,这才有了西安事变。

【回复】四十万在张作霖手里是四十万大军,在张学良手里是四分五裂的炸弹,全部带回去已经相当于拆炸弹,那是四十万人,不是四十万个木头桩子
【回复】张学良是典型的想一出是一出,某些关键时刻要么很莽要么很怂,而且直到西安事变发生他的思维还停留在民国北洋那种政治,以为大家都在乎是否体面,殊不知无论是小日本还是常凯申都已经没有底线了
【回复】笨蛋,张学良在事变当晚还在北京。实际上他就是想抵抗也抵抗不了太久,而且老蒋巴不得张学良军队全死在东北,他好趁机拿回东三省名誉统治权。当时张学良军队因为中原大战入关,导致九一八事变后无兵可调,无将可派的局面,张终究只是个没经多大风浪的年轻人!你们也别把张作霖想的那么伟大,东三省沦陷有大半责任归他。要不是他不断出卖东三省主权,引狼入室🐺,小日子没那么轻松跑到奉天城下搞演习。
春风扶雨:
毛主席称张学良是民族功臣,周总理称其为爱国将领。很多人片面看待张学良,主要是压根不了这段历史,只知道918而不知道日本在东北的殖民历史,听过中东路事件却不清楚东北军和苏联日本的真正实力,知道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却不知道两件事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回复】回复 @长河1588 :这下你比他们还懂了🤣
【回复】回复 @香草可乐奈斯 :您别说,跟其他军阀比起来他还算比较可以的了。即便不讨论西安事变这种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大事,他对红军的态度就不一样 而且,请不要用杨靖宇将军和他比较,两者的性质就不一样。杨将军带领的抗联是游击队,即便他牺牲了依旧可以化整为零重组队伍,而张就不行。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为什么首长可以坐车行军,而战斗员只能用腿跑一样 最后,抗战是一个整体。我“扯这些”,正是因为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它的局势动荡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爆发。弃车保帅,以空间换时间的下策罢了。不过这一招用的太早,一开局就把东北重地弃掉了
【回复】大家都懂那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客气一下还当真了
mtg小溢: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既然这个人他这么不堪,那为什么历史书上对于他的事迹只有一个西安事变呢?而且我从初中开始历史老师对他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并且说张学良这个人因为这个西安事变让蒋介石有所忌惮,所以哪怕是晚年,蒋介石都要把他留在身边。我想问一下历史老师是被洗脑了吗?一到网上风评反转了?

【回复】因为你学的不够深入,中学历史课只是普及教育性质的,我本科就是历史学专业,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东西很多都是片面的或者说不准确的,其中欠缺了大量史实,只留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只能说是课程体系的纲要,并不是历史的纲要。想了解更深层次的历史就需要更深层次的学习,就连我们这些历史系的学生都没有一个敢说自己“懂历史”的,因为这种话说出来别人就知道你是无知的,本科阶段的历史也只不过比中学稍微好一点而已,最多算是皮毛,真正的东西是要作为学者一生去探究和反复推敲的。拿我们近代史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吧,张学良是个很复杂的人,他这个人存在他的软弱性,但是又在某些历史时刻做出了重要抉择和突出贡献,可以说是功过参半,就像很多近代史上的人物一样,不是单纯的好人或者坏人,他们都是立体的,要看你从哪个角度从哪个时期哪个历史事件来评判。
【回复】回复 @RUsj_ :张学良到南京后,即遭软禁。1946年被移送台湾继续监禁。1993年12月张学良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探亲,后定居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去世。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逼令辞职“出洋考察”,后回国被囚禁,1949年9月重庆解放前夕惨遭杀害。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回复】觉得他好的,使劲挑功;觉得他烂的,使劲挑错
大熊老朴:
有两个前提,1,中东路事件,张学良头铁冲塔了,但被蒋介石卖的干干净净,所以九一八时张学良非常听蒋话,2.中东路事件让张学良很清楚没有中央政府支持,只靠东北军很难和洋人打,所以他打心眼里认为东北军打不过关东军,事实上也确实打不过

【回复】回复 @退堂鼓鼻祖 :奉系内部也一样,根据后来好多奉系大佬投降叛国的情况来看,就算张学良第一时间坚决下令抵抗,结果也不会有很大变化,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该投降的还是投降,因为军阀部队就是这样,上限就是如此
【回复】而且各路派系的军阀都不团结 都在互相看笑话
【回复】说句实话,但凡稍微懂点军事的都知道,当时装备差距那么大上去纯送人头,还不如保留力量利用大国纵深,把战线拖到南方,南方有山脉格挡让日本后勤困难,才有一线生机
键政不如产粮:
日军侵占东北后,在兵工厂内缴获了大量武器成品,计有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轻重机枪2500挺、迫击炮2300门、大炮250门、子弹300万发、炮弹10万发,工厂金库所存7000万元也被掠走。 光是这个数字就能满足20个满编师的军火需求,而日本侵略军得利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已经生产好的武器。 鉴于兵工厂内设施完善,设备完好而且相当先进,日军随即利用该工厂为自己生产武器弹药,并对工厂规模进行进一步扩建。 到1944年兵工厂受到美军空袭前夕,其产量约有: 步枪月产6000余支、轻机枪月产80挺、重机枪60挺;38式野炮、41/94式山炮、92式步兵炮、88式高炮月产均达4到8门;94式平射炮月产30到50门、81迫击炮月产10到20门。 弹药方面,月产子弹150到900万发、炮弹3万到5万发、手雷7到15万颗。无烟火药30到40吨、铵炸药200到450吨。 日军一个驮马制师团总计装备有75毫米野炮12门,75毫米山炮52门,70毫米步兵炮40门,掷弹筒298具。 仅重武器一项,沈阳兵工厂的年产量即可满足2个满编师团的需要,而在步枪及弹药上则远远超出2个师团的需要(因日军重武器损毁相对较少,因此重点生产轻武器及弹药,否则大炮产量还会更高)。 有统计称,日军在中国方向的作战中山野炮的45%、弹药的70%、掷弹筒/迫击炮的100%均为沈阳兵工厂所产。 直到1944年后,美军两度空袭了该兵工厂,其军火产量才大幅度下滑。但是此时距离抗战胜利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日军使用这里生产的武器已经为害多年了。

【回复】回复 @疏楼龙宿_ :你这句话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有什么区别
【回复】回复 @铭昌 :恰恰说明了当时他的软弱,敌人虚晃一枪他直接给跪了,西安事变说明他长大了,人是会成长的[鼓掌]
【回复】回复 @长河1588 :张学良拿自己的东北兵去打,没一个支援的,那个时候是军阀,自己养自己的兵,兵打完了就没有了。不是一个中国,没人会去帮张,张做为军阀头头这么做就是他的正常思路。不吹他多么高尚,也没必要骂。
baiyubin:
关于长期流传老蒋所下达的那个要求东北军不抵抗命令的问题,怎么说呢?蒋介石要求白崇禧派兵支援徐蚌战场,白崇禧不听。蒋介石要求傅作义放弃华北率大军撤至长江以南,傅作义也不听等。说白了在9.18爆发时,决定权在张学良的手上,如果他想打的话,那老蒋的命令算个屁呀。真当老蒋当时掌握了全国的实际控制权呀。

【回复】东北军一战直接死绝了你就开心了吗?你当五五开的战争呢怪张学良不打?要东北军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张学良杀父之仇还能不报呀,而且本来主力就带进关内了。从国家大义角度,留下有生力量很重要,从张学良个人角度讲,根本赢不了的战争消耗他一个人的家底更没有意义。要站在当时张学良的角度看整个局势。历史不光要看 还要思考呀朋友。
【回复】张学良如果打,拼的是东北军自己的家底,关内根本不会有任何支援,东北军如果拼光了,关内军阀反而会更高兴,少了个威胁,又削弱阻滞日军军力,这期间可以放心大胆的相互抢地盘乱战,要知道直到解放战争时国军都相互不支援,背后干抽梯子的事,何况是本就消极的抗日,中部军阀相互不对付,个个自私自利,被逼到长江以南甚至沿海,发现不行了要灭亡了才开始真正联合,到头来屎盆子却全扣东北身上了
【回复】如果蒋都说没必要抵抗了,那说明就算张学良开打也几乎得不到任何全国其他地区的援助,参考后来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实力强大的英法都支持捷克不抵抗,光凭捷克和东北自己怎么可能独自面对法西斯?于是他俩最后做出的选择也都一致,而且后续的反抗也都很激烈
戴墨镜的肖邦:
说白了他知道没得能力守住东北,与其顽强抵抗当一个流芳百世的英雄不如贪生怕死,保存自己的势力。

【回复】对咯,不过最后那一股火憋到西安事变,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回复】回复 @一个大反派i : 他的身份归根到底是军阀,保存实力是他的第一要务,也可以理解。 当时老蒋的两面三刀都总所周知的,张敢打蒋就敢看。 后面的东北易帜和逼蒋抗日都可以看出张还是很有民主大义的,所以毛周对张的评价都很高,总体上看张功大于过吧。
【回复】贪生怕死就不会西安事变 扣留老蒋了 这和自杀没区别 死亡率比在东北和关东军打到底高多了
江山如此多刁:
说一千道一万,军阀心态,奉系军阀最高领导人,就是怕实力拼光了,舍不得这个身份,后来被骂多了,才开始抗日的。青年民族罪人,中年良心发现,晚年各种心理博弈

【回复】不是军阀心态,是个路军阀混战的背景。没有抗战统一战线。等于12万东北军和70万关东军单磕。你想想周围的军阀哪个会帮张。一定是被全部歼灭的结果。所以主体的是要有抗日统一战线。什么不开枪都是狗屁。谁来都是跑。张要有200万部队有碾压关东军的实力怎么会跑。
【回复】如果是“军阀”那么个人利益绝对是保护地盘。放弃东北恰恰是对他的个人利益,最大的损失。 他是把东北军带走了,但是东北军可都是东北人[辣眼睛]失去了东北的东北军,不可能继续握在他手里了。没有东北的东北军,啥都不是。 [墨镜]还民族大义和个人利益,你恐怕连啥叫利益,啥叫军阀,啥叫军阀的个人利益都不懂吧。
【回复】回复 @太司人阿克曼 :这种幼稚的人没法说的。真正的军阀,在保护自己地盘上是不会有丝毫手软的,是会拼命的。 [辣眼睛]没有地盘,你还当个屁军阀啊。这种幼稚的人,连啥是军阀都不知道,还TM口放厥词。 [辣眼睛]张学良如果以为自己是军阀,那是会和日本人玩命的。但是东北易帜后,他的自我认知是民国的一级陆军上将。 蒋介石让他不抵抗,他还咋抵抗。有些蒋介石头上的锅,硬是扣到张学良头上了。 纯纯弱质果粉行为。[辣眼睛]
冬虫适合夏草:
张学良这个人,从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可以看出不同于普通军阀,他是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统一的意志的。当时抗日初期的鬼子还是很强的,但是你不能这样撤退啊。多少得出出力抵抗抵抗啊。要都照他这说法,那中国别抗日了。还有这样的撤退不仅给鬼子留下大量军事物资,还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的消极和恐慌情绪。

【回复】张学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跑”,九一八发生时他在关内指挥东北军主力平叛反蒋联军,1931年9月23日,张学良从北平赶到锦州,并通电辽宁军政中心西迁,锦州成为临时抗日政权——成立了辽宁省政府行署和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并开始指挥东北军和义勇军对日军进行抵抗反击,具体办公地点就设在东北交通大学。该公署旧址至今仍在,可查。 张学良授意和指挥东北军发起的局部抗战:江桥抗战,双城阻击战,哈尔滨保卫战,牡丹江保卫战,齐齐哈尔保卫战,平定天津“一一八”暴乱,锦州攻防战,六次攻打长春,十一次进攻沈阳,长城抗战大小十六战。
【回复】东北守军其实是经过了血战的。 张作霖时期东北军三十多万,海陆空三军齐备。 小六子中东路战争报销了海空两军。 内部叛乱消耗了大量精锐,还有大量听调不听宣的部队。 918的时候: 首先东北军主力被小六子带到关内打中原大战了,这十多万人是直接不在守军里,是东北军的主力精锐,说撤出不太准确,是没回援。 奉天(辽宁)守军三万多,但北大营当时只有七千人,日军两万人发起进攻,第一天就阵亡一千多,不得已撤退,随后接到继续撤退的指令,奉天一部分军队撤到关内,一部分退往吉林。 吉林五万守军,将近三万是溥仪亲信率领的,在这之前就被建立满洲国为代价买通了,所以吉林一开打就是大劣势,但两万守军依然英勇,怀德战役打得还挺漂亮,不过大局已定,不得已退往黑龙江。 黑龙江主席马占山本就有五万左右部队,加上吉林和奉天溃军,收拢了七八万人,坚决抵抗,著名的江桥抗战打响,抵抗激烈,打得很漂亮,日军难以攻下,继续增兵到六万,在此期间马占山请求支援,老蒋的意思是,张学良你可以去救,但我不能动兵,我动就是全国开打,不能跟日本全面开战,张学良也试图进攻,但东北军刚刚经历中原大战,压根没组织起对日本的有效进攻。马占山战败后试图继续抵抗,但有心无力,不得已诈降(后趁阅兵时起义逃亡苏联后回国),至此东北全境沦陷。 东北大量的铁矿煤矿石油木材等物资就拱手送给日本了,其实从沦陷过程可以看出,张学良基本是被老蒋玩弄于鼓掌,这个结局,日本收东三省,赢。老蒋不仅除去东北心病,还吃下了关内的东北军,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关内的东北军参与了国军正面战场的全部会战,一场没落,老蒋赢麻了。输的只有小六子和百姓。
【回复】《日本陆海军档案胶卷》中记载了东北军对他们的抵抗主要是张学良、马占山等人领导。 他们对关东军的抵抗既有秘密的也有公开的。 显然马占山的抵抗是公开的,当时正是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丧之际,马占山的江桥抗战就更显得更加突出,因而受到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赞扬。 马占山率部血战江桥时,多次给南京国民政府和在北平的张学良通电,报告每一战的经过。 而张学良的抵抗主要是秘密的。其原因是,张学良身为中央政府的军政大员,不能与“先安内,后攘外”的国家政策相左,所以主要是幕后运筹帷幄,或假他借人名义进行,其内幕鲜为人知。 连日本方面都承认“张学良对于实力收复东北,煞费苦心,卧薪尝胆,内心燃烧复仇之念”,“对于满洲事变,表面上持镇静实则不然,对日军事在着实积极地准备之中。 张学良以东三省农工商教自由职业联合总会之名义,对袁金铠送至对日宣战决议文:9月18日以后袁等所订诸契约一律无效,准备宣战,对日绝交、决战。”  来自满洲事变情报第三卷,其四十一,译自《日本陆海军档案胶卷》第132页。
抽奖侦察机:
其实细究张后续的作为,张不是一个小人,但他确实没有什么远见卓识

【回复】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是一个合格的军阀。 后来也确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上。我很反感这种人。
【回复】回复 @残阳如血西风烈 :地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军队。冯玉祥不是在西北发家的,我党早期工作重点也在上海,而非延安。
【回复】回复 @残阳如血西风烈 :没地盘就去抢别人的地盘啊,这个问题很难吗?历史上多少军阀届的优秀前辈做过多少示范了,连这个都不会吗?哪怕你只是孤身跑出来也能再拉部队起家啊,藩镇军阀啊你是,你怕这个?
吞龙唔:
整体来说,张学良依然是带着旧军阀的想法,在整体民族大义前表现出的懦弱,在失去所担心的东西后,终于可以顺应民族大义,做出壮举。

【回复】当时就是军阀割据。他要抗日,其它军阀大概率也会打他,不是支援他。
【回复】他没有民族大义,就没有西安事变,老蒋才是没有民族概念的人
【回复】张学良如果没有民族大义,他也不会参加西安事变了
与签名:
张学良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打个比方就是一个不讲理的人想欺负一个弱小的人,他是需要理由的,弱小的人越反抗,那他相当于不断给对面创造理由和机会。这其实是典型的军阀思维,适应于的也不过是局部的小冲突,很显然的是情况失去控制的速度过快了。张学良的责任是推脱不掉的,一锅二锅三锅,张学良不觉得自己是一锅

饼叔nico:
918最恶劣的影响和德国吞并捷克一样,就是让帝国主义内部完成了整合,如果当时东北军奋力抵抗,日本军方很快就会内部瓦解,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完成对外战争的共识,东北军一撤,日军方等于获得了未来扩大侵略的一切话语高地,日国内的和平派彻底没戏了

【回复】对,我之前看二战史,给了东三省就相当于东方的慕尼黑
【回复】回复 @封孤寂 :日本人不可能主动的节衣缩食,而是被战争机器绑住,如果918受挫,前线死人还亏钱,你看日本国内还惯着军部不,任何国家及国民都需要大胜才会愿意持续投入筹码
【回复】回复 @铁血るる民 :你是不了解伊藤博文,日本一直奉行扩展政策没错,但侵略也有区别,伊藤博文就认识的如果直接侵占国土不容易消化,还容易在在国际上被孤立,所以他更加支持经济侵略和扶持傀儡。
英雄联盟唯一真神卓威:
看过这个纪录片,b站有全集可以去搜看看,看完你可能会对这个历史书上的人物有一些改观,反正我就一个观点,人都是立体多面的,你评判一个人,不仅要从多个方面去评价而不是片面的只拧着一个点就下结论,而且也要站在他的历史时期去做评价,你现在的视角是站在后来者的立场去审视,这是我需要去强调的

【回复】回复 @想ID好累 :你所说的例子呢?正好印证了我的观点,用站在后来者的眼光去看前面的人,那你所说的内容呢,都只能是偏激的。
【回复】回复 @想ID好累 :多读点书学会怎么说话吧
【回复】回复 @一爽一世 :你猜当时日本为啥能三菱控制东亚航道、打赢日俄战争
沉沙石:
张学良对新中国有贡献但是民国的罪人,手里几十万个兵,全国最大的兵工厂,现在的加沙明知道打不过还会反抗呢,老想着国外势力调停保存实力,日本人还对他有杀父之仇呢,纯纯纨绔二代,西安事变也是莫名其妙的,感觉是历史把他推到了前台,本能名留青史的剧本给造成万人唾骂了

【回复】他上过战场,打过硬仗,比很多军阀二世祖要强,但是管理水平跟政治敏感度还是低了,他手底下的不少官员跟军队主官早就被小本子收买了,他想抵抗,估计响应者也是寥寥,之后的西安事变,记得周总理提醒过他,小心光头,但是他觉得他救过异父异母的光头亲大哥的命,没当回事儿,结果被软禁了大半辈子
【回复】回复 @熙言言qwq :刀架他脖子了吗,他爸被日本人宰了都无所谓,老蒋的命令比他爹都重要是吧
【回复】可以说不完全是他的错,但你能说他是无辜的吗
抽卡牌:
《亮剑》的作者 都梁 在2012年的《大崩溃》中明确说明了国民政府之所以会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惨败,就是始终没有处理好国府和民的关系,抗战都七年了反而让国统区的很多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要抗战。 河南战役输了,湖南战役输了,最后居然让日军硬生生打到了贵州独山,日军过去七年没有做到的事情居然在八个月内完成了。 看到评论区还有人为国民党的失败洗白,实在是太让人痛心了。[笑哭]

flyme698:
你从一个军阀的角度来看他也很正常,硬碰硬肯定打不过,不如听光头的命令,后面还能甩锅,还保存了自身实力,而且张作霖刚死,你要说张学良能完全控制东北军我感觉他没那个能力。

【回复】回复 @天龙2018 :是气人,但一个军阀能有什么觉悟呢,除非敢投共[喜极而泣]
【回复】打不过这是一回事,不打直接润了,国门彻底打开,那才是气人。
【回复】回复 @天龙2018 :老蒋中央看戏,这还打个屁,投了
狂野瀛丶:
考虑到当时军阀混战想着保存实力不抵抗可以理解。就是他亲爹都被干了还能夹着尾巴逃走只能说也是个人物。

【回复】如果他从始至终都拼死抵抗,那无论成败,他都会被万世褒扬。
【回复】回复 @陌上幽客 :没办法,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手底下一群人跟着他,他就是想拼到底也要看下面的人会不会跟着
【回复】回复 @陌上幽客 :他拼死了,西安事变谁来牵头?留得身前身后名了,然后呢?只论功名利禄的结论必然是有失偏颇的
暖呼呼的冷饮:
说个心理学知识,有个叫认知偏差的。当一个人做的事情和自己认为的正当的或者普罗大众的正常伦理道德有偏差时,他的会自己不知不觉的纠正这个偏差,具体做法就是自己找自己认为合理的理由,然后还会修改记忆,去除掉自己当时的主动作为,合理化自己的作为。张的采访就是很明显的纠正认知偏差的结果。

【回复】其实张学良在80年代的采访说过这个问题,他回答有三个原因。 第一就是对日军野心估计不足,当时东北军上下都认为日本人是想占领南满铁路和吉林省的一部分。所以产生了绥靖心态,就是让掉一部分来做缓冲。 第二就是当时张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这里要说一下张作霖时期参加中原大战时是抢夺了一部分现在河北内蒙的地盘的,在关内驻军有10万人。当时东北军总兵力有39万,还有空军,29万人驻关外。如果跟日本人大打的话,关内地盘大概率会被吞掉。 第三就是恐惧心态。张多次说过这个,就是知道日本人进攻的消息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恐惧占据了整个身体。其实这位张少帅性格偏弱,不适合做一方司令的。 所以多种原因之下,让日军出动两个旅团+一个骑兵大队就将29万东北军送出了东三省。 当然还有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没有说不抵抗或者说命令不抵抗。那时候消息来源非常繁杂,9.18发生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其实是指责过张为什么不抵抗,也要求过坚决抵抗。
【回复】回复 @白嫖存币 :你懂啥呀,当时东北的钢产量相当于全日本4成,他爹打造的全国最富裕工业最发达的地方,拱手让给日本,这也能洗?以前总在网上被人说罕见,看来罕见确实有。
【回复】回复 @麦丽素品评家 :具体到这事里就是,他知道不抵抗日本是错误的,是非常大的错误的。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痛恨的。和他自己不抵抗的行为构成偏差。要不他承认自己做的是错的,然后背上这口黑锅。要不他合理化他的所作所为,开脱自己

历史 张学良 抗日战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