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重度抑郁,成绩下滑,妈妈:都是手机惹的祸!

作者: 精神科熊生杰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2-06-23 08:04:59 浏览:9095961 次

孩子重度抑郁,成绩下滑,妈妈:都是手机惹的祸!

TEL丶心碎:
忘了在哪看过一句话,说的是孩子沉迷网游的事,一个游戏策划说“我们策划比你们这些家长更懂你们的孩子,因为我们最大的工作任务就是搞懂你们的孩子想要什么,而这却恰恰正是你们这些父母最不关心的”

【回复】我在知乎上面看到一个游戏策划这么说的 他也讲了他平时是怎么引导自己孩子玩游戏的[脱单doge]
【回复】氪金主力还是单身上班党吧。学生能氪的有限。
【回复】这句话很误导人,人都是有惰性的,想玩游戏不想去学习努力跟策划是否懂你无关,想要躺是天性,很正常,不能躺是后天意志。作为成年人也想玩啊,但还是要工作。有些必要性如果等社会去教,那就太晚了。
kittyscat:
有个心理医生说他最不愿意接诊小孩,不是因为小孩不配合,小孩很配合,但是家长不配合,小孩无法脱离导致他生病的环境,只能越来越恶化,很多时候小孩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是家长,但能把孩子逼出病的家长,有几个能承认自己做错了呢?

【回复】“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就是手机惹的祸吗,在看手机给你砸咯!” “你为什么不听话,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 “什么抑郁症,就是想玩手机想疯了!” (注:排名不分先后)
【回复】我算是个例外,我超不配合,父母超配合,但是医生永远和我说的不是一个东西,导致我和父母出现矛盾,父母永远觉得医生是对的,不理解我,牢固铁三角了属于是
【回复】回复 @bili_335165074 :还有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
m0momomomomom0:
之前看到一个观点还挺有意思的,大致说的是手机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娱乐方式,孩子沉迷手机恰恰是因为家长提供不了更有价值的娱乐,比如带出去旅游或者运动,培养兴趣什么的。其实成年人也一样,要是生活很好玩,那也不会沉迷手机了。

【回复】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有一个月假期父母没在 呆在家里只有电视 没有钱不能和朋友出去玩 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整整一个月起床是为了磨过今天 晚上睡得也很早 现在想来当时那一个月真的让我精神出了问题
【回复】极度合理,生活压力让很多家长提供不了更高层次的娱乐,或者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提供这些,而手机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副作用就是网络成瘾,以及在网上获取大量信息,但本人却没有分辨信息真假与好坏的能力,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更像是生活生活造就的矛盾。
【回复】我之前老板孩子就是,和他同龄的就想玩手机,他则是去哪儿吃好吃的,去哪儿野营,去哪儿旅游,说白了,就是爹妈给不了更好的反过来怪孩子
聆苍苍:
不可能是手机致郁,反倒有可能是手机在支持着这个抑郁症的孩子活着

【回复】很难不支持,我高中抑郁,上大学了离开家里那个环境一下就好了,但是一回家和父母呆的时间长点绝对会再犯,我妈是真的恨我,对着我嘴里永远没好话,让我干啥一定要先骂我懒后悔生我逼得她想死不懂得体谅她让我赶紧滚,完事还让我不要计较,因为她更年期控制不住自己。我已经被整麻了,就等经济独立跑路,不然真活不下去
【回复】游戏内打的好会有人祝贺 现实考到个好成绩 只会说“你看这都是我的功劳”“这是应当的” 游戏内打的不好也有人来鼓励 现实成绩稍微低一点就会被责备“你怎么这么蠢啊”一类的
【回复】因为可以暂时用别的东西取代自己的思想,从能再撑一会[tv_腼腆]
苯酚娜:
妈:你为什么没有朋友呢? 我:跟同学没有共同话题。 妈:为什么没有共同话题? 我:同学们休息的时候都是在聊游戏娱乐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我接触不到,我根本插不进去嘴。 妈:那你可以跟他们聊学习呀,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我:然后呢?大家因为抹不开面子和我交流,交流完之后大家都得不到精神上的放松精神反而更加疲累,我并不认为这有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 妈:你现在还敢犟嘴了?(以下省略十万字)

【回复】妈:你为什么没有朋友呢 我:我有您就够了[脱单doge](光速开溜)
【回复】妈:你这人怎么回事怎么在学校没朋友 我:。 我:…………(画画) 妈:我问你话呢 我:我要学习,请你不要打扰我 妈:(无法教训所以走了)
【回复】妈:你什么态度 我:我态度怎么了?[疑惑] 妈:你对我就这个态度? 真的这句话万能,说不过就一句你什么态度
凭栏醉竹笋:
我们大学,我在校三年两个学生跳楼自杀。第一个是在家跳的楼,我妈看见就只觉得他父母以后该怎么办,觉得这个男生不孝。第二个是在学校跳的,半夜一个人悄悄就跳了,等被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离开,但是我知道他们活着肯定很累很绝望。

【回复】其实每个人的处境都不一样 我们也没法去理解他人的痛苦 死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啥事不用管 欠债啊被兄弟背叛被家里不理解等等 但死前不留遗憾不留心病很难 死了对不对得起关心自己的家人 对不对得起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兄弟朋友 我也已经半死不活了 自杀被劝住 我自己也知道对不起他们 但是我真的抗不住 第一次劝住了第二次我就会悄无声息的走了 该说的第一次也已经说完了有个心理准备了 只希望我死了家里的负担和痛苦可以减轻
【回复】我们县一中去年有跳楼的,星期五大白天上课跳的,听学生说当时听见很大一声撞击,然后广播叫所有教室拉上窗帘
【回复】小孩子跳楼自杀后还被人说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以后的感受之类的。。。但一个青春美好的年纪能跳楼,那个孩子经历什么?对自己的绝对绝望!一个孩子经历绝对绝望后(可大可小对自身而说)父母没有去发现然后正确引导就是他们的错!一个孩子在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真的能想到他人吗?
超高校级的gameover:
我真的受够我爸一遍遍地给我讲他小时候挨饿,村上有人吃树皮,讲一堆空洞无物的大道理,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遍遍地给鲁镇的人讲自己的悲惨身世,起初还有人流泪,到最后人们只觉得无聊厌烦,还拿她打趣[微笑]

【回复】是真的,长辈人均祥林嫂,但是我觉得还不如祥林嫂,起码人家对自己孩子很好,孩子丢了也一直愧疚
【回复】回复 @特昂不才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倒不如说是旧时代悲哀的一个缩影,我们埋怨的长辈们有多少是读过大学的呢,他们的思想多数伴随着迂腐的理念[思考]我想如果他们生活的年代都像咱们这样吃喝不愁还有信息技术先进教育,肯定不会这样的吧
【回复】不得不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说教和管教这两种东西本身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得看怎么用了,如果是想用这些事情想让孩子理亏闭嘴,通过和别人比较来打击孩子的话那就不对了,抛开这种因素,本身我们现在的生活应该珍惜,过去社会的人吃不上东西是真的,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全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多少英雄先辈的努力啊……
你能叫这名字么:
我爸妈对我成绩感觉就没怎么管[笑哭]以前上高三的时候,正值一个电视剧,叫打狗棍,当时追疯了,每天晚自习结束回家我都看回放[笑哭]大结局的时候我爸主动跟我说要不要请假回家看[妙啊]我当时还挺吃惊的(欣然同意)然后就跟班主任请假回家看了大结局,当天下午我在全班的瞩目下昂首挺胸的回家了

【回复】当然我的成绩也不怎么好就是了[笑哭]现在自己做了老师,确实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手机抵抗能力太弱了,在家玩几天游戏,回来能回味好久,看着课本就是索然无味学不下去。感觉无论做父母还是做教育都挺难的,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办才是对小孩好
【回复】戴天理,你是不是男人?[滑稽]
【回复】你们知道一个下晚自习回家等父母睡着开网络电视开坑柯南火影的高三狗童年是怎么过的吗(要不是它免费出现在首页,我都一直当它们是巴黎铁塔那种人尽皆知但不可能跟我有关的东西)[囧]
账号已注销:
老一辈经历的和现代人不一样,在他们当时很穷大多数吃不饱饭,再加上很多都是有兄弟姐妹的,所以他们长大后大多把物质看的比精神重要,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得的是怕穷病,所以当年轻人想闯荡时,会因为哪怕有一点点可能的失败而导致出现来自父母的劝告和担心,本质上他们也是受害者,现在互联网时代独生的开始多了,咱没有兄弟姐妹互相倾诉,也没有穷苦环境给咱已经习惯好环境的娃娃培养(以前没钱出学费 我父母就是初中没钱读就工作去了) 咱父母已经踏入社会了,思想也早固定了,他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也不能改变,如果父母是00后,谁又能保证他们和我们依旧会有区别? 真的很难经过简单劝劝就轻易改变,如果他们真不当你们是孩子怎么可能会继续抚养你们,有时候挣钱确实是真的累,父母可能不理解你们,父母有时候也会抱怨,这确实,但有一点不会变,大家都是累的,等以后,我们又怎么保证我们一定会理解孩子,毕竟,我们和孩子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也许武侠小说和明星流行的那几个时代,崇尚者又未尝不是和我们一样?

【回复】回复 @我赴地狱成魔 :你是一个好孩子,这种难过应该就是对家人给你爱的感激,觉得他们为你不断的付出,目前却没能好好的回报他们,可以是好好接受他们给你的爱,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将来回报他们
【回复】我很难过,父母要是和我们同辈也许我们可以是最好的朋友,一想到这我就会特别难过,他们真的很爱我,哪怕不理解我,他们也是苦口婆心的,他们是真的不懂精神,不是不愿意给予,是真的不懂这方面,不能怪他们,他们累了,有些东西不要强求,我会流泪,其实父母也会流泪,尽全力给予物质也是爱 我想继续做梦,比起其他,我再也不想因为代沟之类的而吵架了,他们把美好展现给了我,我一直记得自己出生没多久,不太会说话也不会走路的那个时候,他们真的很爱我,我这是怎么了,我总是为此感到很难过
【回复】这是我把他这段话喂给AI的,各位觉得如何呢?[嗑瓜子] 这位网友的评论提出了几个观点,我们可以逐一分析:   1、历史背景与价值观的差异:网友提到老一辈人由于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期,可能会更加重视物质生活,而不太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人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确实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父母的担忧与期望:网友提到父母可能因为担心孩子失败而给予劝告和担心,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和对未来的担忧。父母的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可能并不总是符合孩子的需要和期望。 3、代际理解的困难:网友指出,由于不同代际之间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差异,父母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孩子,反之亦然。这种观点也反映了代际沟通的挑战。 4、父母的责任与爱:网友提到父母抚养孩子是出于爱,即使他们不理解孩子,也会继续抚养。这强调了父母的责任感和对孩子的爱。但也忽视了一个问题,如果父母不继续抚养孩子,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以及法律的惩戒,这会“迫使”他们继续抚养孩子。 5、生活压力与相互理解:网友提到父母挣钱的辛苦和生活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他们有时无法理解孩子。同时,网友也提出了一个反思:我们将来是否能够理解我们的孩子,尽管我们和他们不是同一个时代。   总的来说,这位网友的评论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的视角来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他的观点强调了历史背景、价值观、代际沟通和生活压力等因素在父母与孩子关系中的作用。虽然这些观点“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不能“一概而论”。理解和沟通是解决代际冲突的关键,而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努力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抱你龙:
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家长去试图发现问题的时候都是将自己排除在外的,而其实上影响孩子很大的因素就是家长自身,所以所归咎的对象都是手机,游戏,学校啊。出了问题就责怪孩子,不抑郁才怪。

【回复】很多家长所谓的沟通,都是说教。很少有家长会放下家长说架子和孩子聊天,至少我家长做不到。
【回复】回复 @zero666啊 :其实我之前和你想的一样,一个人一生大风大浪多了去了,心理坚强点怎么会抑郁?直到后来我身边真的有人抑郁了,我才知道没那么简单。抑郁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关,但不是所有抑郁都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而得的。
【回复】看来我这种人还挺少的,我做错了事都是把自己的原因排外的,父母责怪我我就直接当着他们的面主动犯错[藏狐]
爆炎芝士:
医生开导孩子不容易。好不容易把孩子说动了家长突然冒出一句:“你要听医生的,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不可以再玩手机了。”孩子直接崩了,医生说的一切全部废了。你说医生多累啊,碰到这种有心没脑子的傻家长。

【回复】真实,我之前减肥,一直在自己默默地努力,有一天我洗完澡出来我妈突然和我说,你要减肥了啊,看看你的肚子都长出来了,没事多出去走走吧。我听了瞬间感觉很烦,就那种一下子动力就没了的感觉,所以现在她再和我说你要怎么怎么滴,我就和她说你把你自己健康管好就万事大吉了
【回复】我妈被“感动”了好多次,明明也知道我的情况,就是“死性不改”[辣眼睛],还是想说啥说啥,想做啥做啥。我已经不管了,先照顾好我自己再说[捂脸]
【回复】因为这样的话语囊括了这部分家长对儿女是学习工具的印象
ixuvusol:
[思考]想起一个段子:“医生我孩子抑郁症吃这个要会不会影响记忆力影响学习啊”

【回复】回复 @如鸾鹤翔舞徘徊 :没有孩子就不会影响学习了[doge]
【回复】“是要孩子,还是成绩?” 我们不是学习工具,我们不是提分机器 我们是孩子,是学生 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飞云河:
我表妹自己写的一本小说存稿,被她妈妈删了,那是她每次感觉自己描写造诣高了点就修改的,从初中到高二,是她的心血,问题她成绩不差,她妈妈就是要删,现在好了,她去年拼命考上离家几个省的985,到现在都不回家,都对她妈非常冷淡,连钱都靠自己勤工俭学

【回复】回复 @朕怀才不遇 :她就是想毁掉自己女儿的心血,从而展示自己对女儿高高在上的掌控权,之前网上有个妈把自己女儿的宠物猫摔死也是同理[OK]反正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是很可怕的事
【回复】妈妈可以替她保存着啊,我也是写小说的,平时的废稿都好好保存着舍不得扔,心疼表妹[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飞云河 :我只遇到过我收集收藏了很久的漫画书和推理书之类的东西,还有些学习工具书和自己写的段子小故事,被家里翻出来当废品卖了[辣眼睛](就光是乌龙院全套就起码值个几千,然后听说总共卖了50来块钱[藏狐])
提子提子大提子:
“请你保护她” 居然需要医生来告诉这位家长

【回复】家长就是抱着让医生想办法提高孩子成绩才来的医院
【回复】孩子心理怎么样不管,就要成绩
【回复】回复 @ZERO一MAX :我的天哪,这是什么愚昧的家长,进医院了想的不是让孩子健康,而是借医生之手提高成绩进医院=提高成绩[辣眼睛]
晨曦的尤娜:
啥思想啊?这个年代小孩就应该从小接触电子产品。我到大学才接触电脑的时候,就发现已经跟不上同学。有些电子产品基础知识到后面老师都是默认你会的。

【回复】是的,越是以平常的心态去使用,就越能把电子产品当做工具而不是玩具,越不让玩不让碰,反而容易逆反容易上瘾
【回复】我到了大学几乎和同龄人没有共同话题,读书的时期机会不怎么接触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高中想选修技术(和化学物理一样的科目)但这个学科是两个部分的我通用技术(设计和工艺)可以满分我信息技术机会什么都不会
【回复】而且你不得不说 大学玩游戏是交朋友最快的方法之一
擅长搓螺旋丸的女武神:
十年前:都是玩电脑玩的 二十年前:都是看电视看的 五十年前:都是听收音机磁带听的 一百年前:都是遛鸟钓鱼闹的 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前:都是下象棋围棋下的[给心心][给心心]

【回复】回复 @这真的是一个萌新 :斗蛐蛐听戏玩鼻烟壶,清宫戏常客[doge][给心心]
【回复】斗蛐蛐怎么说斗蛐蛐[傲娇]
【回复】这些多少夸大了,以前的时代不会对成绩抓那么重(农耕时代),但讽刺拉满是真的
坐凳子不拆凳子夫斯基:
现在家长最喜欢把自己教育的失败推卸给手机、游戏和运动,貌似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学习的时候存在生存的价值,记住,孩子是被你强行拉到这个世界上遭受世间的苦,人家出生是为了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海的潮起潮落,不单单是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醒醒吧!家长们!!!

【回复】我爸就这样,成绩下降就说手机的锅,成绩上升就说没手机就考得更高[无语]
【回复】回复 @派蒙乃吾妻 :麻了我长了恶性肿瘤,原因是我娘胎里没分化好天生的,青春期成长,肿瘤也成长。结果我手术之后是恶性需要化疗,我爸损我,说我天天就是玩游戏,哪怕你出去多走走锻炼锻炼也不至于做手术化疗[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只要拿起手机就是游戏,我大部分时间都是B站,麻了现在化疗结束两年,上个月大学刚毕业,结果还说我现在的阶段就是学习哪有时间看手机[热词系列_泪目]麻了我都大学毕业了还抓我学习天天学习,我想学个西点说我学没用的学个日语说我没用,到是啥算学习吖,数语外文理综嘛。
【回复】为了能安心的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海潮起潮落,在这个时代,你只能先做到用好成绩考上一个好学校,找到一个好工作,这就是这代人的无奈,这就这代人是现实。
小菇吃不饱:
我高三那段时间真的很严重,我妈就说都是因为看手机,说什么,小孩子有什么好烦的,特别是这句话,我听到我就胸口闷感觉有人拿锤子砸我的心脏一样,很想拿东西砸或者自残,整个人会变的很狂躁。直到我姨说要不要看看医生的时候,我爸妈还是说:打游戏打的。说我只会看手机笑,那你怎么不反问一下,为什么你们不能让我笑呢

【回复】啊,我被刻到DNA上的倒是也有,但是都还凑合 一个是,小孩子有什么腰(我现在还觉得好笑) 另一个,小孩还会累?(就是叫我帮忙做事)[笑哭]
【回复】主要是主动沟通也没用,
【回复】回复 @逐梦的迷途人 :想啥呢,这表述能力能进211?没门槛了是吧[吃瓜]
今天自我感觉良好:
这个医生好好啊,说实话我看的一些心理医生部分跟家长保持同一观念,偶尔看到能怼家长的真的好爽谁懂,看心理医生也看运气,第一次确诊的时候还有个医生说吃药两个月就能好,两个月后我不好我爸还觉得我装病,这种心理疾病他是怎么能这么笃定的啊,还是华西的医生。。。

【回复】因为他的客户是你的父母,不是你
【回复】。。。你這個医生有問題啊,首先只有精神科醫生可以開心理疾病的藥,其次精神科藥物要吃很久的,一般來說試藥要1個月來確定藥有效而沒有嚴重後遺症,而且就算你已經覺得沒有問題了,也要再吃半年左右穩定體內指數水平才可以停藥的。還有就是覺得一個医生和自己不搭可以試着換,千萬不要勉強。[拥抱][拥抱]
【回复】其实跟超市买东西差不多,医生也是良莠不齐,一定要多看几个医生,多去网上查,多挑一挑。之前家里人看病,老不好但不严重。前三个医生,一个开激素药,导致病情反复。另两个更离谱,直接说开刀。后来知乎查网上查,挂了中医大针对病情的医生,泡了两月中成药好了,一年多了完全没犯过。当时问中医大医生要开刀么?答根本不用开刀。假如家人听信了前面医生,后果可想而知。[藏狐]

抑郁症 心理学 诊室日常 玩手机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亲子教育 学习成绩 精神科医生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