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1.6万字长文解析《深海》受到的质疑(抱歉这期视频鸽了很久)

作者: 勇敢的思考者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7-12 20:12:14 浏览:54290 次

【硬核】1.6万字长文解析《深海》受到的质疑(抱歉这期视频鸽了很久)

梵娑罗:
深海太挑观众了,而且上映时间有点可惜。 但它在我心里就是一部很NB的电影。 我看过不少更好的动画电影,我也知道深海客观上的各种不足,但我就是觉得他超棒——在我心目中没有同位替代的那种棒。 我也想明白了,不管两极评价分化多么严重,深海和我个人的经历心态所产生的那种共鸣、给我带来的悲伤和治愈、让我见到的更多的画面风格和质感,他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独属于“我”的东西,谁也夺不走……当然,我也不寄希于谁能真正理解。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冒险在等着我”“我可不想错过生命中的微亮瞬间”我有不少想要离开的时候,但就因为想起这两句话,我就能活下去,我愿意为了相信天上的南河星而活下去,这就是我的《深海》,我乱七八糟但是流光溢彩的人世之梦。

【回复】回复 @九师_ :但是当然,梵高也可以这么说,《兰陵王入阵曲》也可以这么说,印度八大古典舞照样可以这么说。 而您又在这里一知半解地含沙射影什么呢? 想证明自己认知是所谓“正确”的,先静下心来多去了解别人的分析更合适哦。
【回复】回复 @i火老师 :宣发做的不够,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深海是什么东西。就一张蓝色小海报,预告片还浓浓的压抑氛围,不适合春节档。田晓鹏,也只有喜欢动画电影的人才知道,因此深海天然就缺乏流量站台。在经历过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的质量下滑之后,动画电影路人缘开始衰败,深海这么一部商业包装的艺术片,与当下环境不相容。更别说还有满江红,无名这样的剧情片对深海的特效厅排片挤压。影院很现实,谁能卖座谁多排,深海在第一周内特效厅非常阴间,要么大清早要么午夜场,第二周特效厅排片才开始上升。此外,深海也未能像大圣归来那样实现大逆跌,这的确与前一小时的主线不清晰有很大关联。我是8刷深海的观众,第一刷前一小时是越来越懵逼的,后面20分钟终于给力了,视听盛宴,情绪冲击力很强,后劲也很大。但在后续多刷的过程中,我依然感觉前一小时的一些情节是冗余且无聊的,恨不得快进到最后半小时。这可能也与田导不擅长写喜剧有一定关联,有些笑点是春晚小品式的,不高明,参考贾玲小品的“人参公鸡”,可见前半段的节奏把控与情节设置需要改进。总结: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应该全方位,不能仅仅在视听上做到商业。
【回复】档期问题也是深海没回本的关键,很多人在春节档的一周内只会去影院一次,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是首选。其次,球2,满江红,无名,宣发明显给力多了。球2宣发走硬核科幻风,加上球1打出的名声。满江红走笑到最后的喜剧风,春节档唯一能看的喜剧,是刚需。无名有粉圈保障,艺术片宣传成超级商业片。就深海,老老实实,只能拿画面说事,让很多人担忧它是不是只有画面。真是“成也画面,败也画面”。更不用说还有一部儿童收割机的熊出没今年质量也上来了。深海最合适的档期就应该是7月或者8月,或者国庆。
ow赫晞:
这部电影就好像抑郁症本身,难以被大部分人理解和关注。。在我心里,这部电影的地位超过了任何一部我看过的经典,我崇敬那些经典。但第一次在一部电影中找到了小众的人文关怀。还有最后一句醒醒,该散场了,真的是内心柔软的人才会设计出来的结尾。。。

【回复】本身面向的就是小众群体,袋鼠上看到的评价都挺差的,但是就是听说了这个两极分化严重再加上不好的评价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才去看的。第一次看完真的很震撼,反反复复去看了九遍,倒也不是完全说为了支持是因为真的每一遍都有新的东西发现。
【回复】对啊,就是抑郁症本身,最好的表达就是本身出演[打call]
琉璃玖月灬:
深海我是在上映两天之后才去看的,当时网络上就已经有了深海消费抑郁症患者的观点,我去看了,全篇提到抑郁症的就只有爸爸带参宿看医生这一段,而这一段的重点是爸爸对参宿的不重视,参宿得的可以是抑郁症也可以是双相还可以是精神分裂,反正重点不是参宿得了什么病 我一直认为对深海的评价只落笔在抑郁症方面是不合理的,整个影片最终表达的是对所有生活失意的人的祝愿,抑郁症患者只是其中的一员 仅仅“想开了”确实无法治疗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是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疾病,但是如果仅药物治疗而不想开同样无法痊愈 不知道up有没有看过叛逆的物语,同样包含大量伏笔和意象,前面部分同样是结合主角想象而成(区别在于深海有结合现实而叛逆里全是自己想象所以叛逆前半段割裂感没有深海强),不同的是叛逆由于在国内没有上映观众一直都是在网上反复观看可以反复消化,而深海相当一部分评价都只基于评论者在电影院那一次观看经历。现在深海也在b站上了,希望以后对深海的客观评价能越来越多 看我深海之后我用三天时间解析了我还记得的所有意象,本来打算发到动态里,结果打开空间就看见列表骂深海消费抑郁症[无语]就很难受

【回复】是的是的,“抑郁症”这个词在《深海》全片只出现过一次。如果我没记错,田导应该说过,就算是这唯一一次提及抑郁症,也经过了一番纠结,本来是不想提,但最似乎是害怕如果不提,会有更多观众觉得参宿矫情,所以就保留了。但整部影片的故事和主旨,其实对许多不同类型的心里困扰都是适用的,这个也不难看出来。不过我觉得勇敢提及抑郁症一词也是好事,至少是对抑郁症病耻感的一次反抗,成功与否倒是其次。也感谢您推荐《叛逆的物语》,我还没看过,找时间看看【握手】
【回复】抑郁症没一个站出来说自己被消费了,一群正常人逼逼赖赖而已
【回复】回复 @纵横肆野 :唉,拍抑郁症说消费抑郁症,拍母亲说消费母亲,讲什么消费什么是吧,赚钱就算消费,爱国片是不是消费爱国情怀
镜界123:
1:31,开局导引 5:13,深海消费抑郁症 10:29,参宿跳海的动机有问题 15:26,参宿跳海前心理问题并不严重 21:05,深海的主线任务不清晰 22:48,参宿缺乏行动力 24:45,南河角色脸谱化 25:10,南河角色割裂 27:18,深海不符合奈斯德的十种故事类型 28:09,关于双死结局的传言和争议 49:34,深海传播抑郁症不用治疗想开了就好的错误观点 51:10,深海告诉人们抑郁症只有靠牺牲一个人来拯救 52:08,深海告诉人们抑郁症做个梦就能好 55:07,丧气鬼抄袭毒液2的屠杀 55:34,深海没有给出抑郁症的有效解决办法 57:24,深海把母亲救女儿的故事改掉的做法不道德 59:04,深海失利会影响国产动画电影的前景,田导负主要责任 1:09:17,深海这样一命换一命的故事不值得提倡 统合了一下

【回复】这部片子故事结构上很像我初中看过的一部悬疑小说,叫做《暗藏》(作者萧子屈),结构上确实很类似,在当时半文言文都能乱杀的我来说,这本书前期真的是乱得要死,但是后期全部连起来的阅读体感是真的爽。
【回复】哇!真的麻烦你了!非常非常感谢!你把本该我做的事帮我做了!真的非常感谢![打call]
【回复】回复 @镜界123 :是的是的,置顶一下!
半句人之怒:
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不就是现实版中的南河吗。最后双双获救的结局真是太棒了!

【回复】是的!向现实中的南河致敬!
【回复】我靠!我刚刚一看!真的[保卫萝卜_哭哭]
NTshTN:
过年初看这部电影我只觉得他是一部国产动画的先驱,一次大胆的尝试,但我一个非专业人士只能凭借有限的知识隐隐约约体会到电影的内涵,up的专业解读让我理解到这部电影比我想的更加优秀,抛开先进的画面和题材和故事的大胆尝试,他自身也是部优秀的电影

【回复】是的,《深海》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也感谢你的支持![打call]
耶壹一音:
说一下个人的感想吧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口碑两极分化的一个很大部分的原因,可能确实在于本身挑人,但更重要的是,出于他的宣发和一部分极端的粉丝,我不是很理解光线的宣发,包括请田晓鹏导演去做直播和校园路演的访谈,以及他们的宣发运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问过主创团队深海的思想是什么,或者是否有真正的去看完深海,但是就他们的宣发而言,绝对在导致口碑往坏的方面发展,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提几点,首先是关于多少钱多少钱回本这一件事情,导演在第一天直播的第29分钟明确说过,不好说,并没有给出这部电影回本的准确目数,并且关于原型那件事情,当时也是有直播的,但是可能后面因为争议没把心理学家和校园路演的直播发表出来,但我当时正陷入后劲当中,所以我每天都在时时关注官方的动态,我当时看过那场直播,是一个男孩子提问的,他问的是田导是如何想到这个结局的?田导的回答是,这个原型是来自他之前看过的一部新闻,这个新闻给了他的灵感,让他看到了人性伟大的光辉。然而,宣发却说这部电影的原型是什么什么什么?并且并没有把那场录播发表出来,这让我很疑惑,因为如果他发表出来,大家就能知道田导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并且,早在新闻之前,深海的故事大纲早就定下了,并且还有过心理医生的版本,也就是南河当做心理医生,参宿是被他拯救的病人,赛博朋克和民国的版本,也就是说,深海的主角早就定下来是这两位了,关于什么母亲,什么母爱,根本不是深海要讲的事情,即使是灵感,也只是采取了一个死一个生以及在海上漂流的形式,这并不是原型,这就好比我上米画师找一个只有人体十字的模板,请画师用这个模板画我家的oc,这个模板原来是个Q版小女‘‘孩,但我家oc是个小男孩,这难道就是不尊重女性了吗?再说回宣发,我不得不吐槽一下光线的宣发,我发现哪吒姜子牙深海,包括最近的二中,宣发都非常的赶客,让我不佩服光线的逆天程度[辣眼睛] 其次,我还想反驳很多人说的一个点就是死亡这一个点,男主角的死亡到底有没有必要?很多人认为没必要写死他,确实,如果两位主角都活下来了,很多人会喜欢不是吗?可如果男主角活了下来,那么中间那一段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女主角完全没有必要做那个梦,他早就可以早早的醒来了

【回复】我在看到现在卖的深海大饭店的传说绘本上南河在2023年1月签下的名的印签的时候就,愿意相信南河最后是被另外的人救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田导的意思,但这毕竟是官方周边,所以希望南河活下来的我还是认为不能忽视这点,当然可能真的是我一厢情愿。但,我只是想说,如果南河真的活下来了,只是参宿在从被救上船到从梦里和昏迷中醒过来这一段时间里,她不知道呢?如果她做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南河已经活下来了,那以为南河死去了的她不就还是会做出这一长段纠结不舍、忍痛告别的梦吗?好像……不会有影响吧?[思考]
【回复】回复 @兰缨 :楼主说得好!我也觉得宣发有很多不合适,许多本来在直播中并不是那个意思的片段被不适当的简化后发布,反而在有些人眼里就变成“官方自己这么说”了,有心人会自己分辨,但本身就带有恶意的人无疑会把这些当做素材反复提,路人也会被带节奏受这些“官方发言”的影响,(顺便不用理会楼里的某人~我看他在好多地方到处杠了,说不通的,让他活在自己的世界就好,不要影响到咱的心情[给心心])
【回复】回复 @奇奇奥特曼 : 我觉得您说的是对的,我之前也在白泽老师的HE结局下留过言,指出电影正片其实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排除南河也被救起来的可能,电影的整个故事是可以和南河在参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救起来的结局相兼容的,所以官方给这种可能的结局留线索也是合情合理的!
掉进天海女王的陷阱:
up主和其他很多up都分析得很好,但如果一部电影需要靠这么多额外解读才能强行解释清楚能算一部好电影吗?真的好到一旦提出不同观点就会招来一片骂声的程度吗?我就说自己的观影感受,带着高期待去的,强调我有过抑郁经历也看过心理学书籍(防杠)。结果发现节奏安排有问题,前期无效铺垫太长了,后期又太满了,该更多挖掘的人物南河却没有充分交代动机。你可以说南河只是参宿想象的人物,但如果她不赋予其足够的动机理由,怎么对抗自己负面的想法,怎么把自己拯救出来,就因为精神上的联接刻画不够深,我作为观众无法共情。我不会说深海是烂片,只是看见B站上一边倒的评价把它捧上神坛不容许不同观点,而且喜欢给不满意这部电影的人粗暴地贴没看懂、没经历过抑郁症的标签,就很反感。

【回复】我觉得电影没有太多明确的说教,只是简单讲述了一个故事,怎么思考就看个人,他给我带了震撼,于我而言就是好片,你觉得不好看,有自己的思考,那也很好
【回复】前期铺垫长,但不是无效铺垫。 后期高潮部分情节的动机不是不够充实,只是很隐晦。 因为前面的铺垫基本上大多数用的都是隐喻暗示之类的。毕竟你觉得前面的铺垫是无效铺垫了,后面情节的动机肯定也会让你觉得不足
【回复】回复 @-Eithel- :很多人戾气重是因为黑子戾气更重。很多人无脑的丢出一句烂片,一句消费抑郁症,或者抨击它,那当然会有喜欢的人进行声援。我看到你至少在两个评论底下发布这样的言论并且不听解释了,有人确实过激了,但你不也很讨厌吗刷存在感的家伙?
五哥的烟灰缸:
这个视频应该会被推送到很多人的主页,想都不用想又会有人点进来视频看个五分钟不到在评论区发布骂深海的评论[tv_调侃]如果不喜欢深海,大可在路温的评论区随意发表吐槽。在这么个精心解析的视频下,希望有质疑的人不是看了网上带节奏的观点,而是真正觉得电影有哪有不好或是困惑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探讨。而不是视频不看骂一句后转身离去

【回复】哈哈哈,看到路温就懂了,我当初就因为他说话不干净随便人身攻击拉黑的[doge]吐槽up我很支持就场景说,就人设说,甚至单纯吐槽剧情的,不管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流量,意见不同大不了不看那个。但是唯独这么三两个,自己骂人粉丝也骂人,就拉黑了[无语]
【回复】回复 @-Eithel- :祝你幸福也错啦?我倒觉得比那种说“你看不懂是因为你智商低”的评论友好的多,只能说深海粉丝攻击力不够强[doge]
【回复】如果你看过很多批评深海的视频下那些深海粉的叫骂,就知道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深海了,确切的说是不喜欢深海粉的论调,它们几乎无法沟通,就一句话“不喜欢是因为你看不懂,看不懂是因为你太幸福”,这还怎么讨论?这种论调在深海粉口中实在是太普遍了。
夏芜a:
专业的,完美的,严谨的,说的特别好! 关于中间一个问题“抑郁症多笑笑就好了”,我想回答一下up没有听过的另一种说法。 有的人说:“南河一直跟参宿说我说是谁啊这么不高兴,至于的吗,丧气鬼的窝都被你给捅了…微笑服务…给参宿画笑脸这不就是从南河角度传达多笑笑就好了吗?” 首先,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没好好看电影,前面南河为什么提醒参宿笑,这是因为在参宿主观梦境中不希望南河死去,参宿想让南河把自己作为客体存在,帮助南河照顾鱼客,防止鱼将南河吃掉。但南河救参宿是现实的投射,参宿无法控制这个必然现实,这时候南河说的话也就是参宿对自己的埋怨。后面从星空互诉后,参宿对南河的认知达到第三个层面(up讲过一点),参宿彻底抛弃“找妈妈”这个起因,选择了南河,而画笑脸则是南河对参宿的美好期许(就像田导给参宿做的片尾曲,是美好的期许,不一定真实存在),是希望参宿以后能开心快乐,而不是强迫参宿“你应该笑”,而是指出“就是你这笑有点假”,后面为了逗参宿开心讲了萨摩耶的故事。 所以说“南河和参宿爸爸没两样只是说教式安慰、笑笑就好了”的人,只有一种情况,没好好看电影。 “笑一笑”有两种: 1.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假笑:南河所看到的参宿的笑,以及参宿之前所表现的。 2真正的笑:南河希望的,参宿醒来时的笑。

【回复】夏老师!!狠狠点了[脱单doge]
【回复】哇!感谢您的分析!真的非常清晰透彻!
朱大炮啊:
艺术欣赏,是具备主体性的,是创作者 ,基于自己的客观世界的观察经历,寄托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每一个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经历和自己主观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评判一个艺术作品之前 ,允许某些不喜欢的人存在和喜欢的人存在,是最基础的,而那些喜欢的人跟不喜欢的人,与作品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允许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的存在 ,并且不受除电影本身之外因素的影响 ,是去评判一部艺术作品的基本

【回复】回复 @4986565956 :是的,所以去评判一部电影,要以允许为前提,像up一样去说,我为什么喜欢深海,我为什么不认同那些差评,而不是去攻击不喜欢的人不懂,更不是因为别人攻击,就去否定电影本身,这都很low
【回复】但我们讨论的是理性看待,而不是而不是无脑喷或是不允许其他声音存在
【回复】但我看很多吐槽深海的人也是吐槽他的铺垫和节奏,你也应该能看出来有问题吧,但仅仅是这样吐槽 那些无脑的深海粉丝就说你没有共情,你过得太幸福了,这谁受得了,这样就给深海带来了很大的抹黑。
抱着鱼碗的修勾:
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感谢up一个多小时的视频去回应深海受到的质疑 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①深海主题是从梦中醒来,而不是找妈妈 ②深海从来不是一个消费抑郁症,也不是倡导抑郁症不多想就能好起来的故事 而是一个在沉溺与面对,依恋与勇气,过去与未来之间挣扎权衡的故事 ③深海前一个多小时晦涩的表层逻辑,是有其对应的紧密深层逻辑的 ④田导和创作团队在深海有商业化外衣的同时 找到了创作意图,社会价值(儿童心理困境)和电影规律的最优解

【回复】哇!感谢你的认可!你摘录出来的这些要点也都是我想强调的重点![打call]
【回复】回复 @勇敢的思考者 :嘿嘿!up真的很用心[星星眼]
向TA玛の阳而生llll叹号:
这个剧情就是不行,女主的抑郁症是需要吃药的程度,这是病,是必须吃药才能好的,男主为了救他死了,你觉得哪一个抑郁症的人经历这样的事儿还能自愈的?虽然我喜欢这个电影,这一点设计的就是不合理,而且这个电影的原型疑似是一个母亲为了救女儿的事件,我没有去求证,如果这个是真的那编剧就更可恶了,以母亲为原型改成了男的,改成了一个路人,而女主的母亲对女主不负责,那以为了救女儿的那个母亲为原型是为了什么?弱化了原事件母亲对女儿的爱,看电影的时候前期进度条到了一半,我还是很焦急,因为我不知道他的主线是什么,感觉很烦躁,画面太过炫丽又加重了这种焦躁,后面的高潮部分很好看直到电影结束后回家那一整晚我都没有缓过来,一直在哭。这是个好电影,原创IP,是个有内涵的电影,这个电影历经好几年这么美的画面不应该配上这样的剧情,电影是需要节奏的,前期节奏没有掌握好,而且对抑郁症患者不够了解,历经好几年琢磨了出来那么美的画面,但却没有好好认真的琢磨抑郁症和剧情,国内的动漫电影画面无可挑剔(绝大部分),缺的就是好的剧情,故事节奏。

【回复】作为一个抑郁+焦虑患者,我觉得深海用绚丽的颜色和线条把我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观影过程中好几次因为这种从未有过的灵魂上的共鸣而差点哭出来,可当我走出电影院翻看评论,我的那些被电影表现出来的情绪却被大部分人称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节奏没有掌握好”,除开对电影没有被大众了解并接受感到的可惜,那一刻我反而释然了,因为我意识到这部电影真的是送给千万个参宿的礼物,是真正探入黑夜的光明,而这个世界上正有这么一群孤立无援的小孩正走过这片深海和长夜,他们所经历的不被理解比这部电影多得多,普通观众在电影院里感受到的短短两个小时的困惑、烦躁、悲痛是平铺在每一个参宿的生活中的,在“参宿”的生命中没有预兆的发生,击垮船帆,而且没有尽头。 深海对于我来说,不是在讲“剧情”,它讲的是“情绪”。从头至尾它令人经验的点可以是画面可以是音乐可以是技术,但最最让我难忘的,是它是唯一一个能用这样的方式与我的情绪沟通,安抚我,宽慰我的电影。在看过深海之后,在无数个风暴来临,我想去“救那条鱼”的时候,都有一只大手在狂风暴雨的海面上死死地扯住我的领子,那些时候,我终于可以自己对自己说上一句“坚持。” 南河受欢迎或许是因为他和大圣一样是个英雄角色。但对于我来说,从电影院走出来的那一刻,他就与我融为一体成为我的一部分,他将永远成为愿意在我最崩溃的时候拉我一把的回忆之一。 对不起,可能写的有点乱。只是个人对电影的理解[拥抱]大多数抑郁焦虑患者都会把那些情绪和发病时刻称为“深渊”“沼泽”“它”,因为对于我们来说,那些恐怖的情绪真的像是有实体的。我很理解一部分人们因为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而不理解我们,所以我理解深海电影不被一部分人接受。[给心心]祝好哦
【回复】我看过一个心理医生的解读,参宿一直是有一个类似的“结”在心上(原谅我忘记了专业术语)。就是她做梦时看到的背影,前半部分转过头是母亲变成了“海精灵”,后半部分是南河变成了“海精灵”。其实是她一直没有被治愈,而是伤痛转移,曾经的梦魇转化成为了新的梦魇。至于烦躁的部分,一开始我也没看明白,再加上过于繁琐的画面其实整个人的状态是非常焦躁的。但在看到参宿跳河的片段理解了分明暗线后,至少我本人是被惊艳到了。参宿是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的抑郁疾病,一般是会有并发症的,多发焦虑情绪。而我是有焦虑症的,如果它是在演绎感官过载我只能说声“绝”,那种很嘈杂很刺耳但听不懂的声音、很绚丽很复杂但看不懂的画面,基本就是感官过载最真实的状态。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度以为是我自己犯病了,后来看影评才发现是电影的设计。至于它是否是真实事件加以改变有待商榷,如果是真的那确实该死
【回复】回复 @向TA玛の阳而生llll叹号 : 感谢您的留言! 关于抑郁症不用吃药就能好的问题,请参考我的视频49:34至51:10以及55:34至57:24 关于深海把母亲救女儿的故事改掉的问题,请参考我的视频57:24至59:04 关于《深海》的主线任务是什么的问题,请参考我的视频21:05至22:48 关于消费抑郁症的问题,请参考我的视频5:13至10:29
白露为霜03:
想起了一部经典电影《盗梦空间》(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可能没完全看懂),电影男主给妻子在梦境中做了“现实是梦境”的inception后间接导致了女主的zs身亡,而后男主内心强烈的愧疚感使其让已经s去的妻子留在了limbo迷失域中,电影后面有一段男主和妻子的对话,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为男主脑海中两个想法的博弈,这里很容易看出来梦中的男主和男主妻子其实就是一个人两个想法。用这个角度来理解《深海》中梦境的人物设置其实并不难。

【回复】所以我个人认为《深海》在逻辑上其实没有大问题。尽管客观来说剧情确实有缺陷,不够好,但电影本身不失为一座里程碑式的存在。
【回复】【握手】【握手】【握手】你也发现了这一点,是的是的,我后续的视频解析就计划专门拿《盗梦空间》Cobb和Mal的故事线和《深海》做对比,两者都是在愧疚的驱动下沉溺与醒来的问题!
朱大炮啊:
这个视频谈的是,脱离电影本身之外的尬黑,而评论区称不喜欢深海的理由是因为深海的粉丝 ,请问这跟作品有什么关系 ,而你们跳过电影本身就值得人去喜爱,将粉丝的行为作为你们不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这跟那些粉丝 因为某些不喜欢的人跳过不喜欢的人的正当理由就说他们不懂又有何区别?

【回复】回复 @好人---------- :主创团队需要的是批评的声音和喜爱的鼓励,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在创作过程中想到,所有人都可以反感深海粉丝的行为,但是只有理智的人会知道深海部分粉丝的行为,跟深海是一部好作品,跟我们喜欢深海没有任何关系。换句话来说,那群憨批跟喜欢或是讨厌深海电影有个毛关系
【回复】我可以算是讨厌深海这一方面的 当初我看深海是有期待,而且看后我也是哭了,确实很直击心灵,但总的来说深海他故事性就是差,他的节奏铺垫就是有问题,他不算一个好电影,但是一这样说出来那些深海粉丝就直接强加上不懂,没有共情这些东西你让人怎么讨论那些说没看到的,那我也真的是服了 观影不只是看电影,也有电影外的解说等等,那也包括粉丝,我指出这个电影的不好,而粉丝却无脑 别人反感还不行?
【回复】回复 @小吴rnt :我可以算是讨厌深海这一方面的 当初我看深海是有期待,而且看后我也是哭了,确实很直击心灵,但总的来说深海他故事性就是差,他的节奏铺垫就是有问题,他不算一个好电影,但是一这样说出来那些深海粉丝就直接强加上不懂,没有共情这些东西你让人怎么讨论那些说没看到的,那我也真的是服了 观影不只是看电影,也有电影外的解说等等,那也包括粉丝,我指出这个电影的不好,而粉丝却无脑 别人反感还不行?
失眠猴子:
20几分提到的那个up主,在讲深海时放着不合时宜的嘻哈小调,说话吊儿郎当的语气,自以为戳穿了什么了不起的真相……这种视频我看都不会看[doge]有的时候人的直觉是不需要用理性去一一辨析的,满屏的傲慢与洗脑轰炸式地扭曲电影设置……对于深海我个人唯一讨厌的是有过多欧美动画式的肢体语言,几个场景太咋呼了。

【回复】感谢你的支持!确实,肢体语言方面,很可能是因为田导他们想试着让3D动画的人物做一些2D动画人物的动作,田导也提到过动画师对把动作做得“有趣”的过度执念,最后导致了现在呈现的效果,不过从我个人喜好讲,我对这样做好不好保持中立
【回复】回复 @勇敢的思考者 :就我个人而言,看到南河那些肢体语言时总会出戏,心里暗自犯嘀咕:他是个中国人诶,就算在梦里就算是个小丑演员也不该是一股皮克斯迪士尼梦工厂的味道吧。每个国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肢体语言,只能说这方面也许有待主创们探索。带了家里一个五岁小孩去看,她看得很认真。很欣慰国内有动画人触及抑郁症话题,而且情节设置的很用心。参宿发现现实里南河已死的那段有种《禁闭岛》男主发现真相的感觉,绝望压抑的记忆袭来的瞬间,也明白了为什么她不愿醒来。
无话可说的凯文:
视频看完了,感谢up,互联网需要你 就视频来讲,视频本身逻辑非常清晰,论证也很有说服力!希望您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让更多观众有独立思考、客观评价的能力! 我自己是很喜欢《深海》的,并且认为《深海》的网上恶评是接连不断并且影响巨大的,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可以说间接导致了票房失利)(国产动画《雄狮少年》当时也惨遭恶评,不知道up能不能出一期)。很少有人愿意仔细思考分析后再作评价了,这是这个浮躁的时代下快节奏社交的悲哀。 以下是我对深海内容的一些看法:看完视频后我更认定《深海》是具有相当观影门槛的。首先它的一切设计基本是出自参宿内心,光是这个层面其实就已经需要不低的理解能力了。不能靠纯理性去理解这个故事。其次,影片的某些表达注定是模糊的,这带来了“误读”的可能性,因而导致了视频所说的对评价对象的错误认知。更可怕的是这些误读被互联网传播,形成了《深海》部分负面评价。 我认为当下观众和电影间突出的问题在于:部分观众不具备客观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却拥有了更多机会被其他人看见。好的分析不被看见,随意的评价漫天飞舞。这样的评论是不负责任的。再者就是不少观众还停留在听评论的阶段,听到哪部电影好我就看,哪部不好我就不看。很容易形成群体效应。看电影还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我觉得要分别给电影和自己一个机会。

【回复】感谢您的认可和您这么详细、深刻的留言!是的,我也在这里呼吁大家给电影一个被理解的机会,给自己一个接纳不一样的作品的机会,给中国电影产业一个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机会!
Cc鹿晓鸣:
开放结局可能是,参宿醒来的家庭生活并不会变的更好,电影里展现的只是参宿生活中“微亮的瞬间”,事实上她并不会因为这次事故就获得更多家人的关注。这一点和我一样成长在离异家庭的孩子因该更有体会!比如“后妈”对你也很好给吃喝玩但是她不会切身考虑你的未来,不会给你那么多的关注度,再比如重组家庭再和睦也不会比原生家庭温馨,因为原生家庭想说什么话就说什么,不太会顾忌家庭成员的感受,不会小心翼翼的。但是重组家庭你就要考虑对方的感受甚至买房子写谁的名字等等。我小的时候被送给老家祖父母抚养,祖父母当然会对我很好,暑假去城市团聚时也会带我玩给我买吃的穿的,但是父母基本没有参加过我的家长会,被同学欺负了也没人诉说,成绩落下了也不会有人想办法教导,想买辅导教材最后家长买错了版本,又不忍心和爷爷奶奶讲毕竟祖父母是农民没多少钱又辛劳,没有文化又不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说了添乱,所以离异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内向敏感。 再我17岁那年见到妈妈的时候只有她第一时间留意到我的“腋臭”“青春痘”,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只有妈妈知道要把小孩子留在身边学习,要让我入乡随俗学说这边的方言。还有就是离异家庭很多时候“无恒心”,爸爸当时创业的时候往往不考虑风险,经常情绪化做事。最后又破产了,之前那位“阿姨”也离婚了,这几年才找到了一位好“伴侣”刚刚爬起来,买了房子。 所以我很理解参宿的心理,我们也要接受现实,努力为将来加油。

【回复】感谢你这么坦诚地分享你的经历,对结局我也是这样理解的,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努力为将来加油!
la_cigale_vide:
《深海》入围电影奖项: 柏林国际电影节(懂点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电影节的含金量,最后评奖过程中因为有一个评委和tw关系密切而落选,具体可看@帽子导演 的视频) 北美翠贝卡电影节 法国西昂动画节(有“动画界的奥斯卡”之称)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奖) 瑞士纳沙泰尔国际奇幻电影节 深海号,心中有船可扬帆;心之所往,比海更深,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给心心][给心心]让中国动画走出去,让世界领略中国当代艺术之美!

电影 深海 影评杂谈 参宿 《深海》 导演 质疑 影视杂谈 田晓鹏 南河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