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NAS的硬盘这么挑选?普通、监控、NAS硬盘有什么区别?

作者: 天马Pegasus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20-04-05 18:42:24 浏览:346241 次

【教程】NAS的硬盘这么挑选?普通、监控、NAS硬盘有什么区别?

星落Rider:
无论是不是捡垃圾的老司机还是萌新, 都是强烈不建议去见二手。 固态硬盘的旧货市场的水远比你们想得深, 各种参差不齐的颗粒使用率都能伪造。 CPU,GPU,内存条都去淘二手的(这三类翻车率最低了),扣下来的钱上一块质量好的全新固态,其实也可以当做数据盘使用。 数据远比你想象的重要,当你的老照片,视频,辛辛苦苦收集的音乐,收集的资料等等。。。 还不值几百块? 你收集的这些东西花费了你多少年多少心血你自己还不清楚? 一个CPU,GPU使用场景可能永远也跑不了它的全部性能,而固态硬盘里的资料却是实实在在记载你的一切。

【回复】很多人都不知道数据的价值,我很认同你的观点。他们那帮人也只有数据真的都没有了,才知道数据多珍贵吧
【回复】回复 @天马Pegasus :对啊,很多人只看CPUGPU,却对实际最重要的部分忽略掉了。 一部电脑使用感受也绝不仅仅取决于以上两者, 电源和主板供电不够,CPUGPU在高端也是残废的。 屏幕辣鸡,GPU让你帧率再高也只能是60hz的体验。 固态辣鸡,CPUGPU让你ps打开的再快,你拖素材也得等着数据加载完
【回复】说的对,不过我还是得买二手,毕竟穷啊!不过数据我都多备份,nas组raid5两三年换盘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实在崩了别的盘还有备份(我的数据少点只有2T左右)
天马Pegasus:
最后一个问题,叠瓦式硬盘到底能不能买?(我当时配音配错了,小伙伴们理解我哈) 如果你是萌新都不知道什么是叠瓦式,那么你记住结论,这个对于大众NAS来说是没有影响的。对于大佬来说,我多解释一句,大家要知道叠瓦的部分在整个硬盘碟片中占比为50%。第二,对于家用NAS这个应用,家庭使用基本都是冷数据,复写概率小,所以对于NAS读写速度影响不大。当然如果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能买垂直式硬盘那肯定不选择叠瓦式。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未来奸商肯定会逐步用叠瓦式硬盘来代替垂直式,或者垂直式采用高价来兜售。如果这样我个人觉得,还不如让萌新别纠结叠瓦式硬盘。(只是针对于NAS)

【回复】主要是smr硬盘成本低,但是价格却没有降下来,令人挺不爽的[无语]。
【回复】其实有一句话要说,机箱别选垃圾机箱(比如蜗牛的乐色铁皮),风扇觉得吵可以换好一点的不能不装(30以上的风扇),CPU别选太热的,防止烤硬盘,最重要的是电源不能缩,最次益衡低瓦数,有钱海韵电源,总之不入流的别选,剩下的不如选最好的两个品牌
【回复】东芝的3t 7200转垂直盘 真的香极了
DirectX-10:
一块80G的希捷 IDE硬盘 17年了还活着 磁盘检测全绿[呲牙] 虽然不是24小时运转 但前10年每天都得开10小时以上 后7年基本上闲置了 还有一块西数320G蓝盘 12年购入 平均每天10小时 19年挂掉了,用来做茶杯垫 15年购入一块希捷1T笔记本硬盘,因为移动平台用 有几个坏道做屏蔽处理到现在没有问题 18年购入希捷1T酷鱼垂直式,到现在没有坏道很好用 硬盘不组NAS 工作环境良好还是能用很久的

【回复】只要不是喜欢瞎搞机的人,硬盘寿命基本能上10年,15年都是正常的,最多就是部分出现坏道
【回复】回复 @梅尔特--莉莉丝 :你这学习资料换的勤啊
【回复】回复 @店长洛邱 :你在说什么,真听不懂[doge]
Wing_Rises:
单纯从硬盘的拆解情况下看,企业级与消费级的HDD 区别在于: 1.更厚的盘片 2.更大的音圈电机和磁铁 3.更漂亮的磁头 4.更大的空气过滤片 5.更大的PCB(有些已经变小了) 6.为了更大容量,更多的盘片 。这是拆解情况下看到的内容!! 磁头损坏,对于机械硬盘是致命且有运气成分的。所以盘片越多,磁头数量越多,中奖的可能性会有提高(不管用什么模型算都是这样的)。 不想买到翻新盘?那就从正规渠道买…或者干脆买二手SAS盘(翻新是不可能的因为能让他转起来就有点麻烦了)。最后,所有的硬盘都有“暴毙”的可能性,概率仅对做了RAID冗余的用户才有用。单盘谨慎储存重要数据!

【回复】回复 @当银时遇上剑八 :SAS是 指带有 SAS接口的硬盘。通常这种硬盘 只会被安装在 7*24小时工作的服务器中 也可以理解为带有该接口的 就是企业级硬盘。 带有这个接口的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去清SMART通电时间(能清除的 PC-3000 SAS版 需要4.7W一套)以旧充新的!物理协议层结构上看 SATA 是 SAS 的简化版(子标准)。。。即SAS硬盘只能使用对应的SAS阵列卡驱动,SAS阵列卡也能同时驱动sata硬盘工作。
【回复】刚好看到大神,说说我这两天发生的糟心事,周五晚回到家,吃晚饭时,丫头说电脑有死机了,我去一看就是启动以后说系统文件丢失,那就是平时丫头野蛮关机导致的,我的电脑是主硬盘240-OCZ 固态,一个4t金盘,一个4t蓝盘,估计固态不行了,就拿出备用的120固态(有系统)挂上开机,检查240的发现烤文件不顺畅,算了,坏了就坏了吧……不重要....
【回复】回复 @绝非江水湖水 :然而,突然反应过来列表里少了三个分区!发现金盘不在线,可能是线松了吧,过年时主板坏了,前个月买了个二手主板装上,硬盘都是放在机箱靠边的位置,然后就去顺手摸了硬盘线,结果摸到了黏糊糊的手感[喜极而泣]心立刻凉了半截,硬盘拿过来一看,可乐的黏液,布满了整个电路板......
微星中国:
你们要明白一点,up说的不是你们要装的用来打游戏、学习、看电影的主机[吃瓜]

【回复】所以up应该发布在更专业的平台
擅长作死的焮文同学:
ssd用不着5万兆,5千兆到顶除非raid,家庭搞光纤是能在内网跑到极限的,而且sfp+并不是很贵[2233娘_大笑]

【回复】up说5万应该是对应pcie通道的
【回复】sfp适合点对点直连工作机用
【回复】回复 @h13_0 :批量小文件。。。
手中の流沙:
其实说SSD寿命搞不过HDD我可不认可,家庭用户的读写量没有企业机房那么多那么频繁,所以这是个伪命题。 SSD的好处就是低温并且不怕振动,并且故障率低。机械盘指不定多久就会产生坏道坏扇被nas锁定只读。缺点只有贵以及损坏后数据无法恢复(这一点有没有意义完全看故障率)。 有钱还是SSD好

【回复】不同家庭用户也不一样吧,我有块240g的固态就写了接近150pb了,用到寿命上限很正常,这些些也用坏过很多u盘,只有机械硬盘,只坏过6块,所以我还是对机械放心,固态的话就拿来装装系统打打游戏算了,存东西别用固态
【回复】要是500块能买个4t的固态我也上
【回复】回复 @peterzane1996 :那你那个150P应该是单位写错了吧。。150T还差不多。按照你用了十年来计算,150P写入你的7*24h*10年无休止保持每秒500M/S的速度写入才行,而且SLC颗粒我认为到不了655360PE的寿命(10W PE我还信,65W PE我有点怀疑。。。)
ア熵增焓减ウ:
不到1000的西数8T氦气杀鸡取卵盘挺香的[洛天依_滑稽]

【回复】回复 @站在云帆看海 :你可以理解为是 A-02 与 B-02 相比是缩水了。但是 本身设计上来说 A 是 A 系列家族 B 是 B 系列家族。也就是 A和B 这个盘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设计的,他不是在制造发现瑕疵 从 A 系列家族 突然变成 B 系列家族的。那么发现瑕疵后怎么办呢?就是,低容量,工厂屏蔽磁头,所以你会发现 有些家族盘通过蛇皮操作 可以从 500G 变成 750G(出厂时 自带4个磁头 但因为某些原因(瑕疵过多)屏蔽了2个磁头 降低至500G)但这个降低容量在WD盘中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必须按照 系列家族循序进行降低 1T→750G→640G→500G 这样的(这只是举个例子 但请注意每个家族系列容量是不一样的),不可能会出现 700G 800G 这样的容量的!!—— —— 其实你很好理解,WD ST这类盘在最最初的情况下 盘体内磁头是不工作的 是靠工厂级磁头从外部深入内部进行盘面磁道初始化的,而那个外部磁头是只能初始化一种家族系列的盘,所以他只能按照固定的逻辑进行降低容量,并不能跳开自己的家族。不然硬盘根本无法工作(BISO 盘体内磁头 外部初始化磁头 都要要匹配)。—— —— 其实细心的话就会发现,WD的硬盘侧面和底部都有锡纸封住的孔,就是工厂磁头深入的地方。
【回复】我觉得5400的挺好,温度低,我硬盘笼7200的40+
【回复】降速盘不要选,hgst也不行。红盘可能就是吃了5400转的亏,为了节能连命都不要了
非洲龙鸣工:
监控盘转速比普通盘慢,理论上应该温度和功耗比普通盘要低

【回复】回复 @小吉炖蘑菇丷 :对,机械硬盘的缺点就是读写慢,但对于nas来说是完全够用的。吹SSD的也不看场合
【回复】我看还有弹幕还有喷监控盘读写慢的。现在普遍不都是千兆?有几个能上万兆的?上了万兆,7200转比5900转多的那十几兆速度有区别吗,不还是得加缓存吗。监控盘我自己测试跑到130mb没问题。
【回复】确实低,我同样装在机箱里的监控盘挂下载比企业盘低9度左右。
peterzane1996:
我手里也是一堆硬盘的各种参数和寿命,十年来也踩了不少坑,目前是5块8t的硬盘,都是非叠瓦盘,根据目前的数据增长速度,我在两年内就会不够用了,但是现在nas和电脑上都塞满了硬盘,没地方放新硬盘了,已经在攒钱准备买一个二手的磁带机,组个100t以上的冷存储,把数据放在两个不同的城市手动容灾,up主说的已经挺浅显了,只是很多首页来的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市场,所以出现了预期观众和实际观众对不上的情况

【回复】容灾都来了,wf应该也架了吧[doge]
【回复】磁带机都安排上了?不便宜啊。
【回复】我是4×8的,不考虑磁带机…还得手动麻烦,异地同款nas定期开机同步备份比较方便[OK]
没梦想的阿肯老师:
大家信我一句话,没有数据的结论都是耍流氓!请不要用个例以偏概全哈~ 建模的过程,我只选取最普通的了,小伙伴也别太较真了。因为这种结论不需要很精确的时间。 希望小伙伴能给我素质三连哈。 为什么我们要NAS?NAS能干嘛?传送门:BV11E41177pw NAS搭建教程P1-P2:传送门:BV1EE411W7oa 数据 https://www.backblaze.com/b2/hard-drive-test-data.html

【回复】回复 @天马Pegasus :大家信我一句话,没有数据的结论都是耍流氓!请不要用个例以偏概全哈~ 建模的过程,我只选取最普通的了,小伙伴也别太较真了。因为这种结论不需要很精确的时间。 希望小伙伴能给我素质三连哈。 为什么我们要NAS?NAS能干嘛?传送门:BV11E41177pw NAS搭建教程P1-P2:传送门:BV1EE411W7oa 数据 https://www.backblaze.com/b2/hard-drive-test-data.html
【回复】回复 @天马Pegasus :我只是一个简介的搬运工
Kover様:
我个人用硬盘都是只用质保期内,出保基本就卖了换新的。目前再用大概20-30块这样 基本已经全更新成HC320 8T了。 如果对大容量机械盘不感冒的话,强烈推荐去狗东买WD紫盘4T+3年延保。 一个是紫盘4T现在不叠瓦,价格又对比红盘便宜很多,其次3+3年质保 哪怕这6年坏了也可以换新。 至于数据安全自己做好raid或者冷备。 如果喜欢有特别大的空间需求,就推荐HC320 8T 5年质保企业盘。 任何咸鱼翻新清零盘都不推荐。除非盘体来源清晰,否则不碰二手。

【回复】回复 @StannnnnL :今年的货都带盒子了,1180-1200这样。就买这种就行,质保都要找经销商(是必须经销商代保,WD不管售后)
【回复】同hc 320,去年1150购入的行货袋装。看了下某宝现在盒装也才贵个几十块,是真的吗?某猫上面盒装还是1k5+。
账号已注销:
我们机房现在只用HGST,故障率低的吓人,希捷采购员严禁采购,你有你的数据,我有我们的数据

【回复】回复 @peterzane1996 :如果非得让我说几个我喜欢的,那就是日立和东芝,喜欢的理由无非就是自己因为在很多老电脑上看到过,都还能正常用那种,我曾经在江边捡过一个日晒雨淋很久的破索尼小本,里面就有个东芝10g的ide硬盘,本着好奇心买了个转接线通电,居然读出数据了[喜极而泣],后来还随手拿来给几台新电脑装系统[抠鼻] 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心理,印象好,就偏向,印象不行就不考虑了[OK]
【回复】HGST已被WD收购,目前在正常渠道销售的“金盘”一部分“红盘”,就是原来HGST改标的。质量和品质已经把WD自己的产品线都挤掉了哎!!
【回复】回复 @博丽神社の法人代表 :我也一样,折腾硬盘十年了,手里用过的消费级硬盘我最喜欢东芝,没有叠瓦盘,手头的四个东芝盘都没出过问题,希捷酷狼退换过两次还是出问题了,拉黑希捷不解释,毕竟数据比我硬盘贵多了,特别是我买的都是6t8t这样的大容量,坏一次折腾不起
贞鸿之心:
我对up主ssd不适合nas不是很同意。up主否定ssd的原因是价格贵寿命低,但我觉得问题不大。ssd的寿命主要是看写入数据量,你如果不用它做下载盘保存一些长期保存的文件的话其实他寿命理论更长。而且虽然千兆网络限制了ssd的最大读取速率,但在我看来ssd最大的强项其实是4k随即文件读写能力,这才是操作体验提升的关键。我相信nas里大家最长存储和最重要的文件就是照片和文档吧。这个是最能体现4k能力的资源。我认为多盘位nas放一块ssd作为套件安装和零散文件的存储还是有用的,这比依靠算法采用ssd缓存的方式靠谱的多。

【回复】不单单是寿命,还有数据安全,ssd损坏的话数据基本就没了,至于读写速度,家庭使用的话瓶颈依然是在网口上
【回复】回复 @迷途的终点 :SSD损坏也可以数据恢复,而且NAS一般都会组raid,损坏了及时替换还是安全的
【回复】回复 @zmyme :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寿命,SSD的最大杀手是温度,你至少得在40度以下才能保证这货的工作正常,不然他可能三年就暴毙了,你不可能三年换一次盘吧?如果想用久一点,就得上企业级固态,或者用slc。Slc固态目前有新的就只能是三星旗舰983zet,那玩意800g卖5000块,那得家境多富才能买,如果想满足五年的寿命需求的话,至少得上英特尔的p4510,那玩意全新的一个4 TB的要8000块
夜半G调Goo:
评论区一路翻下来决定将来搞nas就买西数或者希捷的企业盘,然后执行数据存储321原则和raid1模式,都上nas了就代表数据很重要,好好执行321原则的话数据比人还安全,甚至都不需要买企业盘便宜点的普通盘就行,然后结合从其他地方看到的知识,不要买同一批的硬盘,最好分开买,甚至买不同牌子的,这样同时坏的可能性很小。

【回复】当然了最后一条分开买硬盘或者买不同品牌的硬盘组合用以减少同时坏盘的可能,是听来的,我也不知道真实性如何,但做到以上的321原则和raid1模式基本也不怕数据丢失了。
YandexStudio:
如果你数据得出的是监控盘和普通盘差不多,挑便宜的就行,监控盘贵10元没必要才是无稽之谈。 在WD靠谱的代理商买OEM版的监控盘,一向比家用蓝盘便宜,根据时间不同,便宜的幅度也不一样,最少的时候4T大概便宜20左右,最多的时候能省60-70。

【回复】看到现在还在推荐西数红盘就已经知道这视频完全是垃圾时间了,红盘谁爱买去买,反正我不买。
沉默动物园:
backblaze自己都说企业级硬盘和桌面盘没区别,up主怎么得到的结论??根据bb的统计企业级故障率甚至还略微高些。另外3.5寸硬盘里是不存在加速度或运动传感器的,更不可能主动防震。至于所谓nas硬盘其实就是西数红盘,内置了nasware用来优化阵列的初始化,问题是事实证明毛用没有,而红盘可靠性极低,BB已经淘汰了所有的红盘和WD硬盘。前段时间还开玩笑说因为还得采购HGST所以WD要回归了。所谓nas硬盘里比较重要的功能是TLER,但这对较新的控制器和操作系统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可以单独设置对特定硬盘的故障响应而不依赖TLER。硬盘这个东西没办法按元件成本区分mtf进而划分产品线,所有的mtf都是编的。这和ssd很不一样。你一定要愿意买贵的,换来的可能只是更久的质保,但质保是不保数据的,所以你买不到可靠性。保护数据唯一的方法是备份,提高热数据可靠性唯一的方法是高级别阵列。你有raid6,红盘也可以用啊,怕什么呢。

【回复】回复 @piccprp :你不要这样说他哈,因为bb这样的云盘服务商给这样的结论还真的有可能,真的是商业化行为 他们还会给出所谓的数据去支持 我发现他们数据猫腻还是挺多的哈,所以我是打算和这个水友好好讨论的哈~
【回复】回复 @地铁庸医 :不一定 虽然混用 但是优先级未必一样,比如高负载热数据给企业盘 冷数据给民用盘 这样算下来的报废率压根不靠谱
【回复】回复 @天马Pegasus :您的意思是 Backblaze使用了对证明自己观点有利的统计方法是吗? 那么我不由的要问一句,证明企业级硬盘和消费级硬盘寿命没有区别这件事对Backblaze有多重要? 直到2018年年末,每年都在统计企业级硬盘vs.消费级硬盘的AFR,19年因为已经买不到消费级的8TB以上硬盘了所以不再统计。 那么多年下来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存储服务商,难道不是应该把达到存储可靠性的门槛拔高,来让用户更多的使用自己的服务吗? 还是说他们在销售消费级硬盘? 还是说就是存粹为了得罪自己的供货商? 这需要数学? 讲讲逻辑,讲讲常识,没必要动用数学吧。
一梦两彡年:
把我说蒙了,重点没有突出来!对我选择nas硬盘帮助不大啊,UP到底推荐普通盘还是监控盘,还是nas盘啊啊??

【回复】up的数据可以说从头至尾都在说nas硬盘的好处,普通硬盘和监控盘则没有本质区别,按照up的硬盘每年的使用价格来说,全新的nas硬盘是最好的
【回复】回复 @一梦两彡年 :氦气不一定,缺点也是有的,满载噪声炒豆子,发热功耗大。但是相对寿命高一点(十几二十年冷存储除外,一般也不会这样整),振动相对小。一般追求氦气是因为:①氦气基本没有smr,基本都是pmr和新技术硬盘。②常规使用,不长期高负载声音确实相对较小。③氦气在规定年限内读写性能和损坏率更低
【回复】监控盘氦气的还行,24块8TB氦气紫盘至今没崩

NAS 电脑 硬件 教程 监控 机械硬盘 硬盘 存储 群晖 科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