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不会看文献,最强带读+科研自救!大师兄文献带读第一期#2

作者: 做科研的大师兄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5-28 11:28:28 浏览:110510 次

你根本不会看文献,最强带读+科研自救!大师兄文献带读第一期#2

serioinp:
课后有一下二点感悟:(1)目前多数低分文献的表型论证往往只探究下游机制,即某分子的高表达或低表达如何导致结果的发生,很少系统论证起始分子的表达差异如何产生或直接将差异产生归因于研究疾病的固有属性;(2)临床意义是科研质量的金指标!然而多数真实课题源自于课题组构建的动物模型。真实情况是基础部分做在前,临床部分做在后。所以写文章的时候要先放临床层面验证,再基础详细探究。(顺着做,倒着写。这样临床层面实验既能验证理论又能合理引出和切入课题,突出一个我的课题来自临床!)

【回复】总结的非常好,很到位,最好是在自己的科研中加以应用
【回复】感谢总结~~我赶紧收藏了[墨镜]
水风明月碧琉璃:
我来啦[星星眼] 为什么选中TREM2(关键):可能他们课题组就是专门做这个基因,并且已知此基因与肿瘤有关,但是没有文献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谁表达TREM2最多——TREM2 KO的单细胞测序——通路富集找分子机制——写故事,出发点不是这个基因,而是一个临床问题

【回复】理解正确!一起继续努力加油呀,有问题及时评论区交流~
你--今天学习了吗:
总结: 1、A用于解释B,A为机制,B为表型。A本身可以为表型。 2、一篇文章的科研逻辑是文章提出并证明work model的过程,搞懂逻辑节点如何出现、如何证明因果关系才算看懂一篇文献。 3、写文章和课题设计是两回事。做课题更多是基于自己课题组所做实验,从实验中发现表型,然后设计work model并逐步证明;高分文章写作多从临床问题根据work model进行story的重构,以体现更宏大的研究意义。

【回复】4、sci写作是基于work model进行,一切要以work model为中心。title要体现出文章最关键创新点(表型/现象层面)。abstract结构化为1句背景(与最关键的创新元素相关)+1句科学问题+一段结果逻辑描述(符合work model的论证先后逻辑)+总结意义(理论+应用)。introduction结构化为将work model中的最关键表型元素进行分段,递进描述由大到小,浓缩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回复】回复 @你--今天学习了吗 : 非常棒的总结,希望更要融合到自己的实际应用中,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福福咪咪妈咪轰:
科研套路深[藏狐]原来科研的起点不一定是文献的起点。再一次认识了work model 的重要性,结合公众号发的带读文字版,逻辑更清晰了。 还有大师兄讲的文章写作几部分的结构化实用性很强[点赞],比其他听过的怎么写文章都更实用些,果然做科研要读文献,真的可以学到想学的一切。 带读真的很细致,很佩服大师兄可以忙里抽闲带大家学文献解读,大师兄事业前程似锦[奥比岛_点赞]

【回复】回复 @Twist_-Fate :哪里不会查哪里,边查边记录,积累1个月就能突破了
【回复】回复 @做科研的大师兄 :那遇到一个新的领域,遇到看不懂的公式,原理等等,该怎么学习呢?我老是想找教材,听课,学一遍。但是东西太多太杂,根本不可能。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学习?
【回复】做科研,文献即一切!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同学,离成功不远了!
本海阿明:
对着师兄的思维导图,自己整理了一遍文章框架,思路才逐渐清晰。有以下感悟: 上下游机制想不清楚时,可以试着用笔在纸上画出来,可能比单纯在电脑上打字要清楚的多。 文章的行文顺序和逻辑思路顺序可以不一致,这是我的思路误区。行文顺序可以从临床角度展开,比单基因出发更有吸引力。

【回复】一起继续努力加油呀,有问题及时评论区交流~
做科研的大师兄:
深度 || 手把手带你完成一篇30+大子刊课题设计到逻辑证明的全面剖析!大师兄文献带读系列第一期#1 [文字版] 。。。后续完整文字收藏版,请关注公众号B...

syslhc:
大师兄讲解的醍醐灌顶! 我的主要收获有两点: 1.寻找上游机制对于paper质量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为下游机制相对于上游机制更加容易一些。上游机制的寻找需要依靠读文献将其他文献的结论与自己的课题产生联系。 2.文章的构架,也就是讲故事的思路也影响了文章的层次。就本文而言,如果是按照设计课题的思路,即以TREM2为起点研究其对肿瘤免疫的影响的一些基因,则与一般的套路文章没什么区别;但是本文关注到了其对NK的影响,而NK是目前研究较少却又有作用的免疫细胞,所以显得有新意而又有临床价值。

【回复】整理的很好,继续努力,有问题及时评论区交流~
Millian_:
收获:1.课题研究起点未必与文献介绍中符合,可能是已有部分数据才进行的后续验证与推断。反之,在论文写作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强调研究意义与创新程度。2.写作结构应符合work model,并按创新点的重要性顺序决定background的写作内容以及introduction的写作顺序(重要的靠前)

【回复】这几点非常重要,总记得非常好,后面做课题中可以再回来想想这些内容,必定受益
古月水巷:
科研逻辑:证明结论的逻辑过程 读文献:每一个逻辑节点如何出现,如何证实的 从表型到机制,多来几次,不断深入 如何找到课题的出发点 好的课题是做了一些实验...

不是狗蛋是四月一:
我老师总说让我从机制上入手,不要写的太浅…我现在还是不太懂咋深咋浅[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如果能看懂我讲的这篇文章结果部分的逻辑,你就明白啦。如果没看懂,就多看两遍,也建议结合文字解读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MjI5NzcxMA==&mid=2247486567&idx=1&sn=47b0074195c7bcb8e9c0f9bdf9852982&chksm=c10e57e6f679def053c6f3252e2ebe9a045b8510d871f1243753dd35281a99d1e81c12768e67&token=1193678961&lang=zh_CN#rd
【回复】回复 @做科研的大师兄 :谢谢呜呜呜呜_(:з」∠)_
boyman1:
科研上的创新就是站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上的联系,积累还不够,还得努力加油去多思考和坚持读下去

【回复】一起继续努力加油呀,有问题及时评论区交流~
佩奇的糖果屋:
第一期第二次打卡,学习了写论文的逻辑和框架。感觉做课题的过程像侦探推理,一步一步得到答案。最后要把过程写成小说,需要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手法。

【回复】有收获就很好~也别忘了[热词系列_三连]哈,大师兄也需要每一位同学的支持[热词表情_世萌双冠]
卫小希:
打卡第一期的第二部分~ 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读懂一篇文献,从文献中回归到课题最原始的设计思路太强了,这一次明确了逻辑环的构建,不断的从表型到机制,逐步提出猜想并证实,以及文章标题、摘要、简介部分的写作。找到文章最主要的创新点,同样的数据有不同的写作逻辑但能从临床问题出发才能更好的升华课题意义。真的感觉学会了很多,感谢师兄~[给心心]

【回复】非常棒的心得体会总结,继续加油[奋斗]
S夜莺S:
(标题)Title:基于word model进行写作,一切要以work model 为中心。 体现出最关键创新点(表型/现象层面),言之有物,切忌空泛 (摘要)Abstract:基于word model进行写作,一切要以work model 为中心。 结构化:1句背景+1句科学问题+一段结果逻辑描述(符合work model的论证先后逻辑)+总结意义(理论+应用) Introduction:基于word model进行写作,一切要以work model 为中心。 结构化:将work model 中的最关键的表型元素进行分段,递进描述由大到小,浓缩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回复】把最关键的点算是都总结出来了,希望能用到自己的科研上
枫de独舞:
师兄能分享一下怎么写discussion吗?我自己写感觉就像是重复叙述result的内容,没什么写作思路[笑哭]

【回复】回复 @做科研的大师兄 :谢谢师兄!
【回复】会融合到下一次带读文献活动中讲
fixserendipities:
师兄,我想请问怎么快速找到细胞激活,或者某个通路激活的标志物?现在看一个新图就出现一种新蛋白,每次都要去百度一遍,还不一定准。有的时候图注就写xxx蛋白升高了,但是我真不知道这个蛋白(或基因)是干嘛的,Intro和Result也没有,就给了笼统的大标题“LA通过Smad1/5/8促进铁调素表达”。谢谢师兄!研0太痛苦了

【回复】回复 @做科研的大师兄 :谢谢师兄,我去试试
【回复】不要去百度,去用chatGPT,最好是GPT-4,这个是最高效的。我已经出了一个chatGPT与科研的合集视频,看一下吧
一名中西医学子:
我爱大师兄[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真的是指路明灯,让本科在读的文献小白有信心,有勇气去尝试读懂一篇文献,真的是很感谢大师兄[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快乐的小卷:
深度解析文字版在公众号找不到呢,是删了吗

【回复】回复 @做科研的大师兄 :找到啦

研究生 知识 科学 科普 读懂文献 经验分享 科研 sci 校园学习 我们都爱搞学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