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绝望之中寻求救赎的天使:《主播女孩重度依赖》万字解析(上):梦境与现实【糖糖/超天酱的全结局深度解读以及人物分析】 升天

作者: 阿米驴在骡得岛分类: 单机游戏 发布时间: 2023-08-14 18:25:00 浏览:514034 次

于绝望之中寻求救赎的天使:《主播女孩重度依赖》万字解析(上):梦境与现实【糖糖/超天酱的全结局深度解读以及人物分析】  升天

源幻brainless:
关于评论区里一些“退网打工是最好的结局”,我有一些异议: 看医院降低的是阴暗度,“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程度”,所以健康结局里她只是看了心理诊所后因接受了现实生活而退网,有没有去治病还真不知道。 另外,即使治病了,那她也大概只是生理上的普通人,糖糖的病并不是医院一看就好的“矫情病”。只要她心理仍然过度的多疑敏感,无依无靠,就只不过是换个好的环境badend罢了。但data0她已经从前几条时间线中的静止变为进步状态了,迈出了“爱自己”的重要一步,很有可能会慢慢从心理把那个病根挖掉,在这之后去医院也不迟。

【回复】退网打工感觉并不是好结局,虽然糖糖接受了现实……但现实对糖糖来说并不美好,感觉只是向现实妥协了……
【回复】退网是其他人眼中的好结局,但对于糖糖来说不是。她在现实中并不会得到她所渴望的爱。
【回复】我认为退网打工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一种HE,但是我反而认为是一个BE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康复中的双向患者,这类病真的不是看医生能解决得了的,服药也只是辅助作用,如果自己无法产生类似“我自己需要我自己活下去”这类想法,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服药甚至会起反作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痊愈”也只是处于一种……我不太会描述,就是类似一种“因为别人认为我这么做就是痊愈了,所以我就这么做,只要所有人都认为我痊愈了,那我就痊愈了”的状态,这种状态说真的,维持不了多久,一点小小的刺激就能让人破防,在这段时间里真的是非常敏感的,可能只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被刺激到,听任何人说的任何话都像是在讽刺,可能不会说出来或者说表现出来,也会引发抑郁的情绪或者突然暴怒,如果自己调整不过来无论看多少次医生都没有用的
blackpea黑豌豆:
所以,从我来说,这个游戏不应该被打开,如果虚拟的他不存在,她便可以尝试走出去,最后像她自己说的“有活过”,而当你真正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也就是解锁了真结局的时候。。。她就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虚拟了。。。

【回复】回复 @四川海膽水母 :明明只是希望她过得更好。。。却一步又一步把她拉进绝望的深渊。。。当你真正看到她长大,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黑暗,寻找现实里的光芒而感到欣慰的时候,才发觉已经伤害她一次又一次,又不希望她回头,从而只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我觉得这款游戏不仅是描述了up主口中对“糖糖”这个角色的历程,更是作为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的历程,它不是在骗我们,而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该做的是什么
【回复】就像up说的,我们以为在关心她,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意的只是“数值”,我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即使真的想去帮她,也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是我,或者我们的痛苦来源。 我们只是一个看客,作为一个幻想出来的人物,作为一个无法干涉的“神”,是的,我们不该打开这个游戏,因为一旦打开,她的离开便是注定的了,对我们产生了“重度依赖”的她,没有办法再能走出幻想的黑暗,可如果不打开这个游戏,我们便不能得知“真相”,这也是这个游戏最巧妙,也是最虐心的地方。
【回复】回复 @blackpea黑豌豆 :糖糖需要被拯救,能拯救她的只有不再逃避,面对现实,自我支撑的自己,可放眼现实,能做到这种事的人,真的会存在吗?糖糖这样历经常人无法忍受痛苦并最终自己坚持下去,生活走上正轨的例子,会有存在吗?所以,少年,不论你的生活怎样困难,走出谎言吧。哪怕伤口被揭开,结痂,再被揭开……绝不要停止走下去,直到见到希望,哪怕没有成功,你也不会后悔……这是我的观点,这个游戏给我带来的“内核”
仇雏-:
作为玩过游戏+四年来抑郁症反复发作的观众,来留下一些讨论~(不仅关于up在视频中提出的观点) ①关于“糖糖想要做天使拯救互联网阿宅”: 自己有过非常痛苦的经历,或者身边有这种人的观众都会知道,人在痛苦状态下其实是会比较“自私”的。你可以把人想象成一个瓶子,自身产生的压力和完成他人期待产生的压力就是瓶子要装的液体,由于处理自身压力所需的空间(精力)都那么大,自然没有空间(精力)去迎合他人。这里的“自私”没有褒贬义,只是描述一种生存状态。 所以糖糖所谓“拯救互联网阿宅”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她“希望自己被拯救”这一渴望的投射,还略微带点讽刺意味。阿宅们可以看她的直播放松,她又到哪里去放松呢?她心里也许模模糊糊有一个“拯救阿宅(和她一样的社会边缘人)”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并不成熟,也不强大。 我不知道,她那些嘲笑阿宅的话语,实际上是不是在嘲笑自己,竟然有人孤独到要把一切托付给一个虚无的幻想?

【回复】③关于游戏主旨,与真结局 我不赞成把这个游戏看成是对互联网的讽刺。如果真要这样做,流程应该是 一个普通但还算好看的女孩→在互联网上学会包装自己→尝到万人瞩目的甜头→在是否出卖友情、爱情、道德等东西成为大网红的选择中挣扎→一步步走向堕落→被造谣抹黑和网络暴力毁灭。这样一个游戏更能引起大多数人共鸣,也更具有可玩性。 我更倾向于这款游戏突出了一种无力感。大部分玩家可能没有耐心收集所有结局去触发data0,他们在游玩过程中一遍遍感受到想救又救不了的无力,最终带着失望和伤心(也许还有一点愤怒)离开。 而对那些坚持到最后的玩家,也就是那些在现实中有可能真的帮助糖糖们的玩家,开发者向他们展示了真结局。但这个结局真的“只是”糖糖一个人完成的吗?我觉得不是,因为如果不做完前面所有结局,就不可能出现真结局。换句话说,除非玩家陪伴糖糖走过了所有可能,否则就不可能出现最好的结果。在这个结局里,玩家不再做出决定性的选择,而是成为陪伴者、见证者。只是这个过程,实在太漫长。
【回复】②关于“玩家把糖糖当成数值而不是一个人,不重视和她交流”: 我认为这反而很准确地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特征。其他病人我不清楚,我自己在与抑郁症共存的这几年里,时间越长,生病程度越重,我就越害怕交流,但同时我也清楚自己需要和人交流。在我看来,让父母知道我内心的真实状况远比向父母开口要一件衣服可怕得多,而站在我父母的角度上,他们无法知道我的真实需要,能提供的也就只有一件“衣服”。 回到游戏,糖糖第一次与玩家见面的时候就要求玩家“帮她在30天内成为百万主播”,这是一个很明确且带有一定迫切感的命令,这也就是糖糖要的那件“衣服”。而且压力值、好感度等数值可以被清晰地观察计算,内心的感受却无法估量,我相信大部分人游玩时都不敢拿一个模糊不清的东西去赌。 假如糖糖与玩家第一次见面时说的是“我很痛苦,我需要你关心我,和我交流,否则我就会死掉,如果你能顺便帮我成为主播就更好了”,那就会是另一个故事了。只可惜糖糖永远也不会这样说。
【回复】回复 @仇雏- :赞同,自己玩的时候就挺难受的,确实玩完一个周目下来每次看到糖糖伤害自己或者一些be时非常无力,导致我从难受到后面直接不想点开游戏[委屈]
栗卡Rica:
半个小时的制作不易,up辛苦了! 互联网本身并无好坏,它只是一个放大器,暴力的人用它放大暴力,善良的人用它扩散善意。当今互联网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人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远离互联网是个假命题,因为没有人会让你远离生活。 真实也好,虚拟也好,互联网好或烂都不是重点,因为现实也烂。比起这些,ngo这款游戏关心的是具体的人,展现出具体的挣扎和真实到窒息的困境。 虽然都烂,但偶尔也会有闪光的时候,就像data 0里糖糖迈出的第一步。愿比糖糖幸运一点的我们,和无数一样在困顿之中的“糖糖”们, 都能迈出这一步。

【回复】很高质量的评论,我的整个思路就是从您的解析那里打开的[打call]
【回复】回复 @涵哥official :你不是钻牛角尖了,牛角梳子都是用你雕出来的[doge]
【回复】命题好像只能用于判断句式,远离互联网这句话不是命题吧?
Cedar0s:
在观察这个游戏玩家群体时发现:现实中的“糖糖”们聚集在了它周围😢 这是否是作者的用以之一呢...?

【回复】😢抑郁 药物滥用 自残甚至紫砂 这都是“糖糖”们的特征,可这不是游戏呀,没有阿p可以拯救我们🥺
【回复】糖糖其实是很多抑郁症患者行为的完美投射...
【回复】回复 @Cedar0s :就连“阿P”也救不了他们,而是一点一点把他们再拖进噩梦的深渊。。。从作者的观点来看,如果他们真的还有机会被拯救,那么救他们的人 只有他们自己。
洛思茶lstea:
作者解读得很细致很全面,三连加关注了,期待后续! 捉个小虫,糖糖得的不是抑郁症,应该是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不会有狂躁症状,躁郁症才会有狂躁——抑郁状态的切换。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躁郁症患者,她的症状和糖糖很像

【回复】前排已经有朋友提醒up主啦,糖糖不是呓语症,是躁郁症,二者的精神状态有本质上的差别! 主题曲MV里那段广为人知的“上指下指”舞蹈我个人认为就代表了糖糖在躁期和郁期的切换状态。单纯的抑郁状态的行动力是大大降低的,会显得情绪严重低下且动弹不得;躁期里人才容易激动、冒进、不顾危险,糖糖有时候激动的的呓语和偏执显然有躁期的特征。 躁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无法控制地在极端高昂和消沉低落的情绪之间反复切换,非常痛苦且难以治疗,在国内是六大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患者必需向社区报备,可能会被社区长期留意。此外治疗也是一大困难,误诊率奇高,大量患者会被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部分玩家对糖糖的误解恰恰反应了这一问题),结果被抗抑郁药物刺激导致保持更加极端的躁狂情绪。
【回复】游戏里面直播的时候超天酱也提到过自己是躁郁
【回复】这个确实,并不是抑郁症,而是躁郁症,能在游戏中看的出来,糖糖在情绪低下时变得狂躁一些
文玉叁少:
作为一名医生这个游戏真的给了我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是全方位的,来自于现实和网络和这个游戏等多方面,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和各种情况产生的心理有问题的孩子特别多(20岁以下统称孩子) 很多心理未成型或者有问题孩子有非常多都选择了沉迷网络,将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一切输送到这互联网,这里几乎等同于这些孩子唯一的窗口,有的选择理解他人化自身为灯火,有的选择相互鼓励,有的却开始诋毁别人,甚至将莫须有的罪迁怒于他人,因为自身受到伤害也要伤害他人,还有更多更多很多很多的情况 在这杂乱的互联网,很多时候身为一名医生真的能够获得超出寻常的信任,而这互联网生病的人太多太多了甚至包括我,更包括这些孩子们,这些孩子们有的会产生依赖,有的会把你当成工具使用,还有的会做其他的行为,但我依然会很乐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当初这个游戏还没有发售的时候我就已经加进了愿望单,因为本人是个病娇控,而有传言这个游戏会有病娇内容,但是当我真正玩到这个游戏的时候,在我玩这游戏的时候,收集到一个个结局的时候,直到全收集的最后,我深深的被震撼到了,过往现实中的一幕幕,互联网中的一幕幕,我所拥有的知识等等一系列都好像涌入了脑海又平静了下来,那种感觉我忘不掉 而我成就全收集的最后,我看着游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眼前的电脑,手机的提示音,QQ的音效,等等一系列都在提醒我结局既不是救赎也不是破灭,不是好结局又不是坏结局,而是没有结局 这个故事不只是属于超天酱的,里面的医院,景点,房租,列车,粉丝,直播间,病人,好多好多好多不止这些,都还在继续 而我们,这些个被互联网这个载体所相连的个体,还在前行

【回复】回复 @藕地西普 :有的,资深病娇控(=・ω・=)
【回复】回复 @是风禾叽吖 :的确不是病娇,只是当时病娇圈子里面有人宣传这个游戏是病娇,那我必然是要看看的,几乎是上线玩儿了第一次就已经确认不是病娇了,但我同样不觉得是郁娇,而是多种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多种心理疾病和发展过程的融合,甚至有一部分的组成并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基本上每个人都会遵循,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但拿出来给人看的话,就会感觉不太舒服,觉得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么去做 而像是糖糖这种类型的人在互联网我见的那是一个泛滥,但却大多数只占其中一二的症状,所以我更愿意相信,糖糖是选取了这类人并附加上其他东西的互联网人群缩影,而糖糖也不只是局限在这么一个角色上,而是整个互联网,直播间,药物,观众,论坛,等等一系列的所有展现的东西才是完整的糖糖而不是单独的一个角色
【回复】回复 @文玉三少 :我感觉其实糖糖更多是郁娇,她不会爱上特定一个人,只要她感受到爱就会依赖给她爱的人🥺感觉就是典型地雷女
阿宅甲:
关于各大up的解析视频都只看到讽刺互联网这一层,我认为可能与二次元逐渐大众有关 二次元在中国本来是小众的亚文化,当时大部分人接触日漫并迷恋虚拟角色本身是因为在现实中生活中的挫败感和孤独致使的,而这些虚拟角色塑造的十分完美,即使有缺点也设计的无伤大雅,甚至可以补充完善角色的设定、增添角色的个人魅力,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基本不会给予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频繁接触到的负面反馈,因此这类人的普遍性质中都会有这一条: “即便深知二次元人物都是虚拟的也会将他们当做真正的一个人类” 正是因为这一条观念的存在有无才会使《主播女孩重度依赖》这部作品的解析视频呈现出两个层面上的解读;曾经的二次元群体小众,而会真心对待虚拟人物的人占多数,因此他们一般多少会比一般仅仅喜欢二次元文化的人购买较多周边,最常见的就是抱枕和手办,并且在体验一部作品和创作一部作品的二创时往往会先共情某个角色再去结合这个角色的经历去深挖这部作品世界观下的社会问题(重点)。但现在是2023年,占据二次元文化群体的主流已经不是那些老东西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1主流社会多数人并不会将虚拟角色作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来看待(这点可能有人杠,我下面细讲) 2老二次元可能会被“正常人”(也就是喜欢二次元文化的现充)排挤,因为他们在“正常人”眼中过于滥情,关注点与“正常人”不同,所以慢慢不再发出自己的观点

【回复】就像是我妈那一辈的女性喜欢追剧,会特别去看《甄嬛传》这类经典宫斗剧,她在看到催泪情节时她也会掉泪,但问题是她可能会共情这些更贴近现实的角色,但很大概率不会共情一个在虚拟世界观甚至架空世界下的角色,因为这些虚拟角色不贴近现实生活中人的苦难,所以我爸妈这辈40多的人对二次元的观念只停留在曾经观看《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猫眼三姐妹》的共情上,而这些作品还都是子供向的,除了《圣斗士》可能会有角色阵亡基本就没有流血牺牲的画面,而且小孩子共情是一定会共情的,但他们忘的也快啊,在当年主流文化不是二次元的时代下他们会在现实中成长和摸爬滚打,到现在他们大多早已忘记了他们最初对动漫美学的欣赏和对角色魅力的喜爱,在他们记忆中更多的是生活里的人情世故。现在这些人才是真正组成这个社会的主体,然后再是他们的孩子,也就有可能是当下解析《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的真正主题为讽刺internet的up主了
【回复】主要是我怂,不敢直接骂鲜葱[明日方舟_不好意思] 洛丽塔在中国是近10年甚至近5年兴起的,而且服装风格其实更多是根据欧洲那边的文化变身为洛丽塔的,感觉沾点动漫的变但根本不能算二次元吧(毕竟洛丽塔风格根源不是日本,二次元文化根源也不是欧洲) 所以我一般不会把lo娘和coser画等号 曾经的老二次元可以为了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追整部乃至同一世界观下的所有系列作品(比如魔卡),还有那种直接把漫画全买的,这种事浓度极高的,这还能有说他不是二次元的我只能沉默;但现在人多了,好说话的人变多了,爱吵吵的也多了,看上一个系列里的一部番就开始到处吹嘘自己从此就是二刺螈的人也开始倍势增长,所以这个圈子就烂了(终极原因还是因为动漫画风的美型比三次元好看太多,是个追求美的人都来了[绘之音表情包_倒霉]
【回复】小孩子看动画里角色离去都一定会共情,无论这部作品的世界观如何,只是成长让他们成为了主流社会的人,再到二次元文化出圈,再到他们喜爱二次元文化,再到“鲜葱”词义的变化,再到老二次元和主流人思想对立和阵营对立(对立确实有,只是不明显、不被人们所熟知) 有次某款米家游戏女角色服装的改动或许没什么人知道,但由它所起的二创却因起了一场小小的冲突:左方的观点是女角色也可以是真正的女孩,米应该顶住舆论压力坚持她们穿衣自由;右方的观点则为二次元的人也配当人?女拳shall shall we! 从这次小冲突就能看出鲜葱和老二次元的观点对立和阵营对立[坎公骑冠剑_无语][坎公骑冠剑_无语] 悲伤的是,在生活压力下,部分老二次元也在主动说服自己不要共情与自己生活毫不相关的虚拟角色了😢😢只要还有家庭分崩离析,学不好上,工作难找,房子超贵的现实问题,这样的分流,对立和争斗就不会停止
Tila卡缇拉:
这个作者的本意是想让人好好生活珍惜自己,可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带火了,打上了地雷女游戏的标签,糖糖的身世光是我看视频就能哭出来的程度,再结合游戏她会去喜欢自己的小女孩的家里给小女孩惊喜,也是一直努力生活,想让更多人注意到自己的女生,是真的“网络小天使”但是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只觉得糖糖是单纯地雷女,其实我个人感觉如果没有那些经历和精神疾病,她估计也是乐观开朗的女孩子,真的不希望这个游戏出圈....而且看到了好多cos糖糖的(不针对谁)但是好多竖中指做一些感觉很ooc的动作。看着就很不适。我实在是想不到糖糖到底哪点跟地雷女沾边了

【回复】而且经历了那么多不幸,她都没有去怨恨谁去伤害谁的....我真的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塑造了,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糖糖的真正魅力,而不是浅薄的
【回复】这就是读者不一定能理解作品想表达的含义了 就好比海底总动员本来讲的是亲情和保护海洋动物的 结果反而导致了观众看完后想养小丑鱼而加剧了海洋环境问题
【回复】糖糖确实是标准的地雷女,她对阿p的过度精神依赖、语言上的控制以及穿衣打扮就是地雷女常见的样式。可能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很多日语里的地雷女用语和语气没办法很好的中式本土化翻译,但是玩的日文版的我看糖糖的推,真的就是超高校级的阴角,特别阴湿,尤其是经典的那种“无论如何都很不安惶恐”。但是她超天酱的一面反而是想以阳光开朗的身份带给观众正能量的同时带给自己希望,也是个努力摆脱命运的可怜小女孩[大哭]
你真的认识我吗:
我看完视频看哭了,这个游戏是真真实实的讽刺了我,我一开始打出的结局就是被糖糖拉黑,刚打第一遍的时候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我对糖糖这么好,都还要抛弃我把我拉黑,后面就看到网上打出千万结局的方法,不断的试错,一遍又一遍的打出了千万粉丝的结局,到最后看到她是幸福的我就很开心了,我就把游戏删除了。但现实并不是如此,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没有把糖糖看做一个重度抑郁需要温暖的患者了,我完全是把她当做一串数字或者代码,我以为她幸福了,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想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就被深深的讽刺了,我自以为和网络上那些黑子不同,但操作下来我和那些黑子只是目的不同(凭借我自以为的“幸福”),但手段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还不是把糖糖没当做一个现实中的正常人去看待,去跟她交流,去关心她爱护她,现在我才能理解作者百万粉拉黑结局的那句话“普通人的生活她真的想要吗?”,她也许在其中不普通,她是一个患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多的爱的呵护她,这也是她的一个期望。

【回复】我一开始也这么想,但是后来我觉得我是因为喜欢她才打全结局的……愧疚感就好了那么一点点
【回复】所以其实并没有人能拯救她,就算玩家尝试去拯救她,其实也是假的,我们不对玩家讨论玩家的心路历程,仅仅是阿p实际上是糖糖自己的幻想,并且理性让糖糖知道这一点,玩家所做的就已经是徒劳了
【回复】如果以糖糖能活下去为好结局,那么date0显然是最好的结局
ChocolatNoir_:
Unhappy的结局糖糖想要的就是从你第一次开始游戏,到尝试来到这个结局的过程,有努力和压力却有收获和满足感,普通人的幸福。这个结局玩到最后几天你会沉浸在数值的稳定涨幅中,看到她的笑容为她祝贺,为她开心。但其实那最后几天都是糖糖在对你的“迁就”,她没有得到她真正想要的,她真的感到快乐了吗?其实没有,但她看到了你的,阿P的快乐。这个结局要触发了,你为糖糖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主播路程,是不是在路上忘了点什么?忘了糖糖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糖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你这些,她也不想破坏你的付出,所以用了最笨的办法就是把你拉黑。但你还是作为玩家直接窥视到了她内心的想法(黑色头像)。不是她的真心实意,但看到作为阿p的你快乐了其实也挺好,所以是(Un)happy end world

【回复】这个结局作为最容易第一次开始投入感情和心去玩所达成的结局,它给予你的冲击我觉得才是设计最巧妙的地方。会有满头雾水、困惑不解,甚至一点恼怒。糖糖就是一个笨的人啊,她伤痕累累的过去让她真的不懂该怎么说出来她真正的心意。所以如果真的想理解糖糖,不断达成其他结局去到真结局看到她只敢写出来的笔记,才是最有体验的一次感情旅行
【回复】回复 @ChocolatNoir_ :形容的好好!以为百万粉是她的愿望所以一直在努力,玩的时候就天天想办法找直播话题而不是关心她需不需要交流,导致及时美好结局了可是她的心理状况还是没有健康起来的[大哭]
Y葱Y:
糖糖在我眼中真的是一个坚强而勤奋的女孩,她经历了家庭中的冷暴力、网暴、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等身心上的伤害,虽然大量的外部因素及其负面情绪给她带来了抑郁症,但她还是想扮演天使来拯救世人,而不是恶魔来伤害世人。 不过结局却大部分都是坏的,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没有体验过爱的人怎么可能去产生爱去爱自己,让自己拥有快乐的人生,尤其是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无中生有的事情。只有在扮演超天酱时,才能获得众人的喜爱,得到父母都没有的爱。可她真的得到救赎了吗?人们的赞赏只不过像延迟键一样,总有一天她会意识到这些只不过是一时的快乐,像药物般,她总有一天会回到那个充满不辛的现实当中,重新陷入创伤、失败和挫折之中。此外,那些赞美都是人们对超天酱的,而不是对糖糖的,网友对她的认知只有屏幕前,人们只对元气满满的超天酱感兴趣,看似受万人追棒的她,脱下面具后,根本不会有人喜欢那个死气沉沉的糖糖,他们只喜欢那美丽的皮囊,无人喜欢真正的她;无人理解真正的她,她所得来的一切都是虚假的爱和喜欢。而她得来的还有网暴,在互联网上人们都能在背后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恶意,就算是完美无缺的超天酱也毫不例外,在我眼中这是无数的悲剧制造著一场又一场的悲剧。 糖糖就算遭受著恶意伤害,她都没有办法去退网,因为现实中根本没有她的栖身之所,只有互联网才有她的地方,她的粉丝需要她来拯救自己,而残酷的社会只需要一个正常人,让她回现实,只是让她回到地狱。对她而言,恐怕唯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才能像真正的天使在天堂上感受上帝无私的爱去不断填补自己空洞的心。 糖糖在孤身一人的环境下,唯一能感受到对她本人的爱的渠道,只有阿P这个亦真亦假的幻想朋友的存在,我们的选择都是对她自己的救赎或伤害,而这亦是透射著自己对人生选项的映象,其实我们和糖糖都能收获一个好结局。而在真结局中的最后,她勇敢地踏出房间这个舒适圈,使我有点触动,只有自己才能去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不是旁人,亦不是神明。 我希望糖糖总有一天,她能学会自爱,拥抱那个不堪的自己和欣赏美好的自己,不是作为超天酱活著,而是身为雨活著,像水一般滋养自己,为自己谱写出美好及丰盛的生命,重新在生活中发掘无数乐趣,拥有想追求的理想,而人生也往正确的方向继续迈进。 而我也祝愿所有人都能爱自己,善待自己,爱就在自己心中,你们值得被爱。

【回复】我们需要伟大的陪伴,而不是那该死的救世主
【回复】我记得有个结局,糖糖被人肉后,网友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然后有人说“喜欢糖糖”
Kaku140:
NEEDY GIRL OVERDOSE 对阿P的设定以及整个游戏交互的设计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代入体验。up在视频中将自己代入一种类似“神明”的旁观者视角,但我自己的游戏体验还是让我更加倾向于直接代入糖糖本身。整个游戏其实并没有体现出什么meta要素,许多看似meta的桥段(糖糖和阿P的对话,包括小作文,以及糖糖在彩虹女孩结局中对神明的呼唤),在结合真结局揭露的真相之后都更像是对糖糖本身的一种塑造。糖糖眼中的“神明”也可以视作阿P的一种延伸,一切都出自糖糖自身。 游戏中糖糖与阿P的所有交互本质上都是糖糖与自己的交流,玩家的交互界面其实就是糖糖自己的电脑桌面,许多结局的演出都只是糖糖与自己的了断(比如某结局中糖糖把电脑屏幕戳碎,熄灭的屏幕中映出糖糖自己的脸)。阿P给糖糖带来的所有温暖以及糖糖对阿P表现出的依赖全部都是糖糖一个人的自我救赎,而这种救赎过程给了我极强的代入感。 实际上,与糖糖产生共情,将自己代入到糖糖的角色中似乎并不需要和糖糖拥有同样黑暗的过去。我本人没有精神病史,家庭和谐,不愁吃穿,但游戏中糖糖(和阿P)的一些细节仍会让我不时感到“天啊,这就是我自己”。互联网对人们交流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他人认可的追求、爱的定义、自我价值的诠释、精神压力的来源与排解,习惯网上冲浪的我们应该都和糖糖具有或多或少的共同点,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中,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完全健康的呢? 这个游戏刻画了一个真实感过于强烈的网络环境(得益于其优秀的本地化),对网络乱象的讽刺或许确实过于吸引眼球,阻止了许多路人深入了解游戏想要表达的核心,但互联网本身绝对也是游戏想要表达的核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将我们变成了这样,但糖糖也在互联网中实现了自我救赎。作者对互联网的态度绝非纯粹的否定,越是感受游戏对当代互联网的刻画就体会到游戏作者对当代互联网深沉的热爱。他将互联网的糟粕不加掩饰地展示出来,同时也不屑于隐藏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所有感动。 这是一封献给当代互联网的情书,也是歌颂每一个糖糖自我救赎之路的赞美诗。

【回复】是的,这个游戏的主旨肯定也有讽刺互联网,但很多人就把这一点当成了全部,这就掩盖了它应有的内涵
【回复】但是其实”神明“不是阿P的延伸,就是玩家本身,阿P应该是”被赋予了神智“的幻象,不然你怎么解释断网结局玩家断网导致全世界断网呢?
【回复】回复 @阿米驴在骡得岛 :当然也不是说up解读的有问题,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嘛。[小电视_笑] 只是在我的眼里,一个客体化的,与糖糖分离开来的“玩家”形象在整个游戏的主题表达中显得有一点突兀。糖糖不像是一个等待玩家拯救,受人引导的形象,而更像一个通过自我救赎参透互联网的意义并融入其中,与自己达成和解的真正的互联网天使。这可以说是这个游戏带给我最大的感动了。 对up而言,这样的感动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扮演阿P与糖糖相处并见证其成长的过程之中吧。这只是个人看法的不同罢了。
桃子小刘:
为什么那个是魔法不是吃药啊?UP[Muse Dash_怎么会事]

【回复】一种隐晦的说法吧,,,毕竟现实没有魔法,能够使自己陷入幻想的只有化学物质……
【回复】毒品 大麻(魔法香烟)和LSD(魔法邮票)
【回复】有没有可能直接写吸D过不了审呢[辣眼睛]
不可思议のlj:
up主在解析这两个结局时采用的角度是比较精妙的。百万粉丝的这个虚假美好结局一直都让大伙疑惑不解,但这是因为糖糖无法获得自己的幸福,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是怎样的,百万粉看似是游戏的目标,然而只是糖糖的幸福的一种可能性,而游戏的内容也事实证明了,能得到认同感的一直是超天酱而非糖糖,这使得她即使有再多的粉丝也只对这份过量的认同感会感到麻木,因为这不是她,也不是她所想要的幸福和救赎。 另外一个关于data0的结局up主认为她克服了心中的困难(即阿P)从而实现了自我救赎,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这种解读也非常的有意思,不过我还是倾向于作者认为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得到拯救这一点,因为原生家庭和社会导致了糖糖几乎不可逆转的悲剧,使得这个阿p被销毁后,再次诞生了一个新的阿P,这可能并非是因为克服了心中的恐惧,而是心中有了更大的认可欲求,正因如此她才会将新的阿P编织成未婚夫这样一个更容易让她得到爱的角色。这一点上,或许是对于“救赎”本身的定义不同,我认为当她意识到自己有好好的活过时就已经实现自我的救赎了,但是她无法克服心中的痛苦,因为这是她难以磨灭的过去性伤害,这一点不仅是糖糖,更是你和我乃至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在后现代没有兴起的大环境下,这种问题或许还无法解决 能看得出来up主十分的用心,这一期主要是对结局进行解读,我非常期待后两期能够透过现象继续向深处挖掘本质,做出更加精彩和发人深省的内容,希望能坚持做下去

【回复】至少她明白“好像靠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这一点了
格黑娜-空崎日奈:
差一点就差一点点。但这提莫是怎么回事?做多了?

【回复】最多七次,第六次糖糖会发推说要节制
【回复】回复 @星核猎手--卡芙卡 :这是你的自由
先驱-栖晓又春文明:
当人们在谈论一样事物的时候,人们更愿意谈论事而非物,因为谈论事往往是简单的,可以谈论事发生的背景,可以谈论事造成的影响。 而谈论物却不一样,因为物对于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所能感知到的是不一样的。 人们对物的感知往往会决定人们会怎样谈论关于物的事。 说人话就是,当什么东西猛然出圈,先玩它的梗肯定是先装逼,要是这梗像是个烂梗,就可以连带着批判一堆烂梗,要是热度起来了,还可以连带着地去指桑骂槐,批判社会。 至于说判断这个梗像是烂梗的那个像会不会是偏见,即便听起来很讽刺,但这确实是不重要的,就像【只因】的意思是“只是因为”一般,这个意思对于用梗者在用梗的那一时来说不重要,人脑的规律就是这样。 应该说在这游戏还并没有改换掉人们的一般认知就得到了破圈的热度时,人们的对其的解读必然是与自己的直观感知相符合的,这或许不太礼貌,但确乎是要待时间与有缘人来干改变人们认知的活呐[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

【回复】是的,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知道这么形容正不正确)
【回复】玩梗这件事不只是简单的认识,因为梗的发源是受少及多的,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形成了类似社群的认同,同样的这也是一种解构,这种只有特定人群了解的娱乐产物带来的是无成本的接近乃至熟络。按这个逻辑推理下去就是人群重合度以及接受程度的比较了,谩骂固然不对,但也要接受意见不合者的反感。
【回复】高低是喝了点才在这卖弄最近看康徳的感想
且说樟秋夜:
关于超天酱,up和其他热门解析已经从糖糖的自我救赎和互联网现状方面进行解析,而我想再补充以心理亚健康人士的文化共性角度对糖糖进行分析的视角。 个人曾长期接触LOFTER的抑郁相关tag,这些tag本是宣泄负能量的场所,然而其中也有一些“小天使”“小太阳”,他们待在tag不是为了宣泄负能,却是为了救人。这些小天使常活跃于评论区安慰别人,他们不一定和博主认识,但愿意给博主留下善意的评论,从大段安慰到一句简单的“抱抱你”。他们也经常在tag里发治愈文章,语气大都和超天酱类似,只是超天酱用聊天的方式,他们用文章的方式。然而如果深入接触和这些小天使做朋友,你会发现其实他们自己也有心理问题,且大多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这些小天使可以粗略地归为两类,第一类有心理问题但没有心理疾病,来tag的唯一目的是温暖患者,但潜在目的(本人不一定意识到)是寻求自我价值,在tag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是心理医生救不了患者,潜意识里认识到无法自证自我价值,从而离开这个文化圈。这一类人在tag期间结交的感情最深的朋友往往不是被他们温暖过的患者,而是另一些同类小天使。第二类是确诊心理疾病患者,在tag内既为了温暖别人也为了寻求集体认同感,往往能在各类患者互助社群里长期待下去,但最后往往会形成固定的小范围亲友圈,从tag里众人眼熟的小天使转变成一小群亲友眼中的好朋友。

【回复】另外,关于离开阿p就是放下幻想面对现实的观点,我和up有一点分歧,或者说大部分多意识体人士都不会认可这个观点。阿p在我看来比起单纯的幻想,更接近tulpa,一种人为创造的意识体,也可以粗略理解为幻想伙伴。不管认为tulpa具有独立意识还是把tulpa当做幻想的自嗨产物,不可否认的是各国tulpa社群统计显示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即创造tulpa对大多数参与者都有明显的正面作用。这些参与者一般和糖糖一样因为压抑孤独才选择幻想一个朋友,而结果大多都很不错,tulpa的到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最近国内官方社群的统计结果中,支持“tulpa让自己情绪和生活变得更好”的比例达到了88.05%,在国外一篇2015年的论文中该比例为78%,至于外网的最新数据我没有梯子所以不知道。)幻想一定是比不过真实的吗?无法否认的是,在大多数剧情中阿p都如同糖糖的精神支柱那般起到了正面作用,并且糖糖在秘密文件里也写到以后要创造一个更好的阿p,这个预想在糖糖离开阿p后是否会实现是个未知数,所以我不支持up主最后认为糖糖是放下幻想面对现实的主题升华
【回复】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就是糖糖其实是这两类人的混合体。作为确诊患者的同类,更接近第二类小天使,糖糖原本可以和一些理解她的宅宅进一步交流直至形成固定亲友圈,但由于主播公众人物的特殊性质,糖糖又更接近第一类小天使和患者间有隔阂的这样一种状态。为什么一直在说患者,糖糖不是只想圈宅宅的钱吗?是,确实,超天酱的直播是想出名,想挣钱,是为了名誉和金钱这类表面的东西,可分析超天酱直播时说的话,不觉得很奇怪吗?超天酱在直播中多次提到自己想治愈宅宅的心,想拯救粉丝,在直播时也尽力表现得阳光正能量,一个普通的颜值主播会反复提到“治愈”“温暖”“拯救”这类词吗?为什么一个颜值主播的自我定义是“拯救互联网宅宅们”? 我想主观地把这理解为糖糖潜意识的流露,并在此提出我主观的看法:我认为糖糖来做主播的表层目的是赚钱和满足虚荣,但潜在目的其实是像那些tag小天使一样,是为了在网上寻求自我价值和集体认同感。她有虚荣心,但这份虚荣心也驱动她努力扮演宅宅的精神支柱。她爱钱,但这种世俗倾向也让她对大多数为颜值而来的宅宅更能感同身受,缺点和优点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糖糖/超天酱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拜金渣女,她是心理亚健康群体里很典型且非常真实的一位代表人物。
【回复】回复 @阿米驴在骡得岛 :沉溺是一直处于幻想之中,但data 0很明显糖糖已经走出幻想了,但幻想朋友这种东西随时都可以出现,她也有可能再度陷入幻想,所以我觉得她所说的“下回”应当是下次再度遭受苦难的时候,而data 0并没有说明糖糖之后发生的事情,所以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结局

游戏知识分享官 STEAM 剧情 单机游戏 游戏杂谈 糖糖 游戏解说 超天酱 #主播女孩重度依赖 详尽解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