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的诗整个唐朝没人接得住

作者: 何楚涵博士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2-15 18:00:00 浏览:514130 次

“诗鬼”李贺的诗整个唐朝没人接得住

小勇士浪味仙: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太牛了,文人骚客还真对不出

【回复】这句高度浓缩了唯物历史观,太牛了[doge]
【回复】回复 @一只人类omg :古典唯心浪漫主义vs近代唯物现实主义
我在这耗时间:
似乎是没有凄凉的人生都悟不出传世之作。灿烂文化的另一面是曲,难,悲的人生写照。文化是生活不如意的产物。[doge][笑哭]

【回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不遍地的豪情壮志,你只盯着苦难看,那可不就全是悲!
【回复】回复 @来了走走了来 :毛主席这一生的大起大落比传统文人传奇多了,他能写出来这一句正值自己最意气风发的岁月,但是也正是抗战日期的那些苦那些悲才撑得起这一句豪迈,不冲突啊
【回复】回复 @来了走走了来 :那些顺顺利利,衣食无忧,无烦无恼的快乐的甚至花天酒地的过一生的富三代,多数是没什么人生感悟或什么有价值的感悟的。没有什么起起落落的变动,或那种环境的历练,也基本不会对生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你细看,人类历史,文化作品,思想等是不是多数是对悲惨的记录感悟或反思。过得太好的时光会被人忽视掉,不好的才记忆深刻,才拿来作经验参考。[doge]
来来干了这碗毒鸡汤: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文人骚客是对不出来的!只有定鼎乾坤的伟人才能对的出来!

【回复】时代局限,不是对不出,是不能说。那个时候的文人说了就要被别人问:你算老几啊?就妄言人间正道是什么了?皇帝都没说。 所以李贺才厉害,他把不能说的,都想办法说了出来,并让诗句流传后世
【回复】如果你追求对仗,应是“月如无恨月长圆”更好,如果你说原文,主席原文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复】蕴含马哲,世界在变化运动中发展。一般古人大多体会不到的
GT_金鱼姬:
所以。背诗词一定要听这首诗词的背景故事。才能理解并印在脑海里。光死背没有用。就算背熟了在相同的心境下也抒发不出背的诗来。说实话,在看这个视频之前我不知道李贺是谁,听老师讲完这些故事,恐怕十年后我也记得,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诗。。。等我女儿背诗词的时候。我要给她找诗词的背景故事讲给她听。

【回复】李贺写残句厉害。所以他的诗风格转变惊奇,鬼神难料。视频里老师对“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关于李贺部分解释错了,李贺的"呕心"呢,是指他写诗,特别讲究灵感。但是灵感不全,很多时候,只能写出些残句。没办法写出诗来。为了不错过灵感,李贺就准备了一个袋子,随身携带纸笔。出去时也要把袋子系在驴身上,用来装写出来的诗句。李母看见了李贺时时刻刻写诗的样子,就说李贺哪里写的是诗啊,明明写的是心血。所以才有了“呕心”,“呕心沥血”不是用来形容读书的,是用来形容创作勤恳的。上面的说法来致于《浮生六记》。更贴切的说法是形容写出来的残句的。残句就是只有一句诗。
【回复】学诗第一步就是要知人论世,读书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的
【回复】回复 @李琢崖 :……背诗词一边理解背景故事一边背不是挺正常的吗?哪里蠢了
你的样子有一点飘逸:
看完这个,心情顿时无比难过,原来玩谐音梗,古代玩的这么狠,真心替李贺际遇感到惋惜!

【回复】就故意搞他的,韩愈还专门写的辩讳,说的好像’‘你们说爹的名字里有’晋’,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那爹的名字里要有’仁’,儿子岂不是不能做人了‘’,不还是没啥用
【回复】谐音梗估计只是个噱头,古代科举里水分也不少的。
【回复】主要是皇室宗亲的身份加上韩愈提拔,政敌故意的
穆勒革音:
对李贺印象最深的就是《苦昼短》,那个“煎”太妙了,当时刚读到时深受震撼。

【回复】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回复】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回复】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日寒月暖,来煎人寿
一海平潮夜无歌:
别的我不说,但是对于李白的将进酒和李贺的将进酒而言。我觉得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写的那个叫,气势磅礴,显的是大国气象。而李贺的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是以小见大,琉璃钟到珍珠红,从琥珀红到围香风,显的是灯红酒绿,透的是国气欲衰之象。完全是从两个视角去看当时大唐,也映射出了他两完全不同的心境和一生经历。通过这两首诗,看的出,李白是经历大唐盛世的,而李贺则是看到大唐的衰亡。李贺的鬼,鬼在他往往能以小见大,一隅而府全局。

【回复】两个人是风格不同的表达,不可同日而语!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怪异,魅丽,有其独特风格。
书翰_SuMi:
讲李贺就讲到“瑰伟奇绝”,可是为如何的瑰?如何的奇?以至于被称为“诗鬼”,很多人可能真的不大清楚。 拙人就一点解一下 当我们讲到古代文学,其实很多文人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子建、方回的博喻,李白、苏轼的飘逸。但是为什么唯独讲李贺是诡谲?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文学中的想象都是或形或情绪体验上的相似性想象。如:绿蚁作酒,取古代酿酒启封后的浮沫细微如蚁,加之酒曲的色泽墨绿(此为形);香花喻人,除取形味外,还有给人情绪体验上美的相似(此为情)。大家尽可拿这种分析法看诗文中的比喻,至少百分之八十都是这样。 李贺呢?他的想象单用相似或是创造性都是说不尽的。就单拿《将进酒》“烹龙炮凤玉脂泣”来概括性的讲一下。李贺鬼就鬼在,他的比喻的跳脱性太让人难以把握。一个酒,大家能用绿蚁,能用金波,能用玉浆,都是取形。而烹龙水,炮凤血,除了其本质都是液体,其余没有任何形似。另外,采取的意象本身所富有的玄幻色彩,也是为他的跳脱填上一种“奇”。

【回复】当然,其实你拿一些特殊的作品出来,有些比喻单独都是奇绝的像什么“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是吧。只是李贺的绝大多数作品都运用了这个风格,因此成了他的标签。并不代表别的文人写不出来。所以个人感觉拿郑燮不让子孙学诗是因为学不会这个例子是不太或不尽能说理的。
佐先生3:
“人间正道是沧桑”不是对账,是抒情。

【回复】沧桑是说人间之道沧桑,行正道的人又有几个?就更显得难,就更加的沧桑!……
【回复】回复 @佐先生3 :我理解的是改沧为桑的大魄力。指人民劳动改造自然福荫后世才是人间正道。
【回复】回复 @稀毛龙鳞兔 :改沧为桑是人民的福气,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同样是人民的福气。人民是无序的,是混乱的,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去考虑问题和做事的。同样对周围的环境也是无序和混乱的,对于改沧为桑也就不是那么的友好了!必须加以引导,以大环境,大方向为参考!利益于后世为目标。
双兮子:
如果说李白来在仙界的话,那李贺就来自冥界。

【回复】所以,诗仙太白,诗鬼李贺
琦说:
感谢老师对这些诗人的介绍,让我在考文学研的路上不再只是背了一些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的默写机器人。每每听完这些文人的悲欢离合,内心怅惘不已,悲叹命运作人啊。

【回复】回复 @B站三连帮老大 :李白的潇洒是骨,深入魂,铸成骨的那种洒脱,真的就像仙人下凡游戏人间的存在[大哭]
【回复】诗人还是喜欢李白,够豁达,读之令人心胸开阔。生死不过一杯酒。。中国所有的诗人,有人忧国,有人忧君,有人陷入情感泥沼。只有李白,万事皆无忧,只需一杯酒。这种豁达,真的让人心胸开阔
【回复】你背的是一段段文字,但他经历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生
historydust: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的分析多少有点问题。 明显李贺是在感叹太上无情方可亘古永存,苍天如若有情,也会衰败凋零

【回复】其实也不全对,字面意思只是字面意思,这一句藏了很多仙气,这里的天带有整个宇宙的意思,拟人了以后给人一种整个宇宙造物主的冲击。
【回复】李贺应该不只是悲叹自己,还有暗喻李唐王朝的官场黑暗,“天”可以理解为秉承天命的唐室
【回复】太拘泥于词句本身了,我觉得这句话其实就是想吐槽苍天无情,md有眼无珠。结合当时的情景,命途坎坷,倒霉透顶,本来可以很nb的,现在背着包离开京城回乡下,衰兰送客,所以明说“有情”,实则吐槽“无情”。
桃花岛主_6:
天若有情天亦老,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侵略者来了又来,到抗日战争再到内战,为了救国救民死了多少人,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人民太苦了,老天无情啊!为了建立新中国,教员带领人民从工人运动到上井冈山,经长征到延安,赴重庆再到解放南京,一路艰难险阻九死一生终于占领南京,所以主席才感慨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复】越读书越能体会教员的伟大。古往今来,多少天纵奇才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郁郁而终,只有教员筚路蓝缕,从无到有,达了自己济了人民。教员才是中国人民的教员。
【回复】回复 @桃花岛主_6 :教员的智慧别人学是学不来的,只有敬仰崇拜!
【回复】回复 @教员的小学生ty :是啊 有才还有能力 特别是政治和军事才能 千年难得一遇 多多学习[给心心]
Oo大预言oO:
李贺是唐德宗4年生人,比李商隐小11岁,都晚唐了,咋说的过去整个唐朝无人接不住呀老师!!!

【回复】你说的好迷惑。。德宗有几个年号,德宗四年是哪一年?李贺790年出生 李商隐小他20多岁
【回复】回复 @是常青鸭 :主要是李贺志向比较大吧“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有澄清玉宇的宏图大志,但是却因为很荒谬的原因完不成理想,少年人可能还爱跟周围人比较,看着不如自己有才华的同龄人却能实现政治抱负那就更难受了。但是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遗憾叹惋在另一个人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消解了,他渴望“收取关山”的抱负也在千百年之后在“半卷红旗”下有人做到了
Dew臣:
李贺只有快死的那段时间写了几十首这种诡异的诗。他对于他整体的事来说,这占比是比较小的。但也就这几十首诗成就诗鬼的名号。

【回复】够了[微笑]张若虚不就一首春江花月夜嘛,还不是流传千古。
【回复】回复 @水烟萝 :确实,孤诗盖全唐
【回复】著作等身,但是他还是一首诗开山,被人记住,而且诗风不同
在轻音部喝茶的知世:
感觉“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还是要放到原诗句里去理解。 原诗句写的更像是“朝代的更迭”或者说“时局的变化”。 因为原作和什么“爱情”和什么“天道至公”之类的猜想,没有一毛钱关系。 而是借用汉朝更迭的典故,引出当年繁华的宫殿如今也布满青苔。 曾经绚丽的金人也被“外人”送到千里之外。 借用拟人的手法,表述物品“若是有感情”。 这些“陪在君王身边的物品”若是有灵,也会怀念旧主而留下泪水吧。 苍天若是拥有思想,也会感叹时光的流逝吧。 “老”这个字除了经典的苍老、陈旧之外,极少数也有用以表达:时光流逝的意向的。 而结合上面朝代更迭,英雄化为黄土的表述,以及下面孤寂的意向,这句话被用来表述为“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革,如此沉重的意向,苍天也会为之触动。” 更符合原诗句的意向。 而知道了原诗句的意向,在看教员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就好理解为什么教员会这么写了。 教员的七律,前面写的是军队的磅礴和勇猛。 后面写的是要“决战到底,不能学习项羽那样放虎归山。”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我觉得放在这里就是为了借用表述“又到了时代变革的时候了,历史的车轮又再次滚动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一词本就是“沧海桑田”的缩用。沧海桑田被常用来表述时光的流逝。 而结合上下文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 苍天也会感叹到时光荏苒,历史变革的厚重。 而沧海桑田中,唯有“人间正道”一直在延续。此处有所留白,那就是“当下谁是代表人间正道的一方取得胜利呢?谁是此次沧海桑田变化的引领人呢?” 自然就是前面勇猛的解放军战士了。 恰好与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一个相对直白,一个相对委婉。

【回复】意境确实是对得上的,有的时候意境到了就够了。
【回复】忘了贴一下原作[笑哭]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复】虽然苍天也会感叹,但是社会发展的正道本来就是要沧海桑田一样的革命!

李白 诗词 文学 传统文化 历史 韩愈 李贺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