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对待外敌极具“威慑”的宣言

作者: 一个爱吃的猪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3-02 19:21:36 浏览:615367 次

中国历史上对待外敌极具“威慑”的宣言

ho塞雷a:
看到标题就想到,“勿谓言之不预也”

【回复】回复 @机智的猫君 :说了就打了,美国扬言贸易制裁,国家说了这句话直接跟美国硬刚贸易战,去年阿拉斯加中美高层对话直接当着全世界的面扇美国巴掌,美国又能如何?你说这句话说得多了意思就是没威慑了呗。现实情况是美帝不管传统安全层面(军事方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金融和经济)都拿中国没办法,甚至一次次被中国打得颜面扫地。
【回复】回复 @机智的猫君 :但是这话提出来,该怂的都怂了
【回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对方只有怂和打两种选择
人生莫伤离:
这个仗要打多久时间,我看我们不要去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决定,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来决定的。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1953.2.7毛主席《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回复】第一句话是,时间要打多久
【回复】【“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哔哩哔哩】 https://b23.tv/vbLP7Fe
【回复】我也想到的这个,真的少有这样的坦然与坚韧
夏橙想养猫:
“如果美军越过17度线,我们将会出兵” 乖乖,这应该是美国最听话的一次了[吃瓜]

【回复】回复 @秋天的彤彤 :没有我亲笔签署的命令,前线指挥官连北边一座厕所都不能炸。——来自约翰逊的自嘲
【回复】回复 @WUIOPSDJLZXCVNM :是的抗美援朝把美国打怕了
10523347977_bili:
1.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平倭诏》 2.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汉书·严助传》 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史记·五帝本纪》 4.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汉书·卷六十四上》 5.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持节诛斩楼兰王 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7.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谕中原檄》

【回复】燕然山碑文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回复】感觉古文真的比白话文更具力量(个人感觉)[脱单doge]
【回复】真的霸氣的,還是現代。 勿謂言之不預
大吊梨汤: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回复】回复 @一个小鬼叫阿林 :汝勿言,以势论
【回复】尔等何以妄言,敢称以势同观。
【回复】回复 @一个小鬼叫阿林 :论今天下之势,尔等安敢与吾同桌而言!
yuyu1053:
向英吉利国,开战! 向法兰西国,开战! 向德意志国,开战! 向美利坚国,开战! 向......

【回复】说最硬的话,挨最毒的打
【回复】回复 @愚小于up :但说的确实很有道理,特别是最后一句,被人打死总好过被人吓死,带清就是被列强打死的,而民国就是被列强吓死的。
【回复】那个是内部讨论的慈禧个人意见,没有经过正式程序,不属于国家战书。
陌上寂然: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回复】然而这句话其实不是常凯申写的,是陈布雷,他的笔杆子
【回复】回复 @可可哭泣 :因为金圆券,彻底失望,心死自杀。大家都这么说
西风起兮伊人归:
隋文帝写给高丽王的诏书居然没上榜,这里我摘取一段大家感受一下[吃瓜]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 自 求 多 福。” 高汤收到这封诏书之后大概是被吓得太惨了,没过几年就一病不起[妙啊]

【回复】回复 @为君之器 :高句丽挺能打的,就连唐朝也打了三次才被灭亡,第三次高句丽内乱加饥荒唐军联合新罗才拿下
【回复】打高句丽被人筑了京观,还是太宗皇帝收敛遗骸。
【回复】回复 @西风起兮伊人归 :一方面太宗早年剪灭羽翼,二是救火大队长苏定方同志指挥得当
Tsintain:
一句话多有威慑,取决于说这句话人有多少实力

【回复】说一句话:我会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没错,鹰酱和白象说出来,是两个味道的 [滑稽][滑稽][滑稽]
【回复】这话的意思是,这个人不好惹,但属于还能惹的范围。唐朝就属于这个范围。 一句话有多大力量,取决于说这话的人有多少意志。这话的意思是,这个人不能惹,惹了就死,不死不休。汉朝就是这样。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汉使那么狂,为何?大汉有实力灭国,大汉更有意志灭国。汉使的权利很大,使节有调动边防驻军的权利,有出使它国更换别国它王的权利。汉使们恨不得人人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就是这么有野心,因为国家背书。出使别国,别国的国王个个提心吊胆,就是担心来使不要太野心,好酒好肉伺候着,别因为某些事情挑动汉使有借口发起灭国战争。不怕大汉,就怕汉使。怕汉使,就是怕大汉。汉使就是这么狂。都是武帝爷的错,给了他们太多的底气。 汉朝的人太能折腾,动不动就是一人灭国,来使杀王换王。是个国家也受不了这么惊吓啊。来借兵,敢不给?来借路,能拒绝?使节之重,在于敢为。 有使出楼兰,西域知汉音,有使困北海,又知汉使节,有使来连兵,知汉国力大,有使借兵路,明白无退路。汉使多少次,西域知辛路,汉使多少人,风雨言无阻。汉使有多重,大汉无轻言,汉使有多能,汉人把天通。 使节体现国威,使人让国大为。大为之国,必先有大为之人。汉强,强在敢为。国力可以长,国谋可以想,敢为,必须心志坚定。敢想敢为,必有作为。 唐强在力,汉强在志。知耻而后勇,汉击匈奴数十年,对外征伐几成恒定国策。汉不灭,则击匈奴。匈奴一败三代人,心气为之失,汉人从此立世于今。汉人的底色,强权不敢犯汉,怎么来的?打出来的。说武帝爷塑造了汉族不为过。
【回复】回复 @刘邦不读书 :太赞同啦!!文笔不一般
一个爱吃的猪:
求个[热词系列_三连]。 最后的碑文和诗不算,我很喜欢就放里面了。 我去吃饭了。

【回复】原来爱新觉罗家馈赠给列强的最大的礼物不只是赔款,而是从清末开始直到我们开国这几十年的矿产,金矿银矿数不尽的各种金属矿,尤其是煤矿,日本人无偿开采了将近四十年。
【回复】碑文很好,下次记得放全文[给心心]
【回复】结尾没分享诗歌,不值2个币。哼。
敲他的沙罐:
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做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回复】就为了这句点进来的[脱单doge]
【回复】一直在评论区找这一句。
学医救不了周树人: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玩共和国之辉的兄弟们对这句话应该相当熟悉。

【回复】邻邦藩属只可效忠中华,他国不可染指
【回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我不打别人!别人打我灭国!
此消息仅你可见: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 傅常郑甘陈段传

【回复】看到标题就想到这句话了[打call][打call]
疯狂的伊万斯基:
汉是真的硬气,有实力又敢亮剑,唐前面还行后面也拉胯不行,明是刚但败仗太多

【回复】回复 @港城靓仔 :唐巅峰领土是挺大的,但灭亡时该丢的全丢了,朝鲜,西域,云南等。汉朝的四郡、交趾和对西域的影响力到南北朝都在。唐朝之后的中国,周边民族都觉醒了,建立的自己的国家,想着对中原华夏是取而代之,而汉朝后的胡人是争着做汉朝正统。所以两个朝代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而至于谁完成的任务好也各有说法。你这种评价标准那真就是看得太浅了
【回复】回复 @港城靓仔 :要当杠精吗,我没说唐前期不行,听得懂人话不,汉前期主要任务是巩固秦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统治开创很多先例,再说东西汉有四百年,可以说自击败匈奴后就没怎么输过
【回复】汉朝建立到汉反击匈奴之战中间相隔近百年,硬气吗,反击匈奴之战打了四十四年,厉害吗?唐建立没几年就把东突厥给灭了,领土远远大于汉朝顶峰时期,到你这一个还行
iamti:
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这篇全篇都很爽建议全文阅读。

【回复】虽远必诛这句没人提,我提一下好了
谭四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复】最后几句绝对的霸气。。骨子里面透漏着自信。。。
【回复】回复 @谭四郎 :但我也认为最后一句是他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

知识分享官 读书 古代 战争 历史 各朝代 宣言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