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之《鹅鹅鹅》制作特辑

作者: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分类: 资讯 发布时间: 2023-01-02 17:00:00 浏览:1161744 次

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之《鹅鹅鹅》制作特辑

致生者: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绝对是宝库,希望其他的一些动画游戏制作者不要老是逮山海经薅,而且还薅不明白

【回复】薅不明白才是最离谱的[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名字人的呀 :一大堆动漫游戏叫什么山海经之什么什么,山海经里故事多的很,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能从里面找一些合适的改编就不容易了 更遑论上来就起山海经这种大标题。
【回复】回复 @名字人的呀 :山海经这种古早文学,更像是百科全书。本身是没有什么主题思想表达的,所以最好的改编就是从中挑出一些而不是把整个山海经拿来改编
某娃不愿透露姓名:
鹅鹅鹅真的是怪诞志怪味最浓的,画风我还挺喜欢的,虽然一开始确实没怎么看懂剧情发展[笑哭]当初看到海报就觉得很有天书奇谭那味,然后还真的是致敬的[脱单doge]

【回复】回复 @柴可夫没有司机 :续齐谐记中的一篇,也有叫阳羡鹅笼,阳羡书生,阳羡就是我的家乡江苏宜兴,作者吴均为现在的浙江安吉人,两地相隔不远
【回复】小时候课外读物有一篇文章叫《鹅笼少年》?忘了具体名字了,好像就是这个故事
【回复】回复 @柴可夫没有司机 :鹅笼书生
空の境界ィ:
风格确实突出,以一种差不多黑白默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个诡异、有一点惊悚,但是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的故事。它的目标受众可能比较少,但是真正沉下心看的人都会承认,这是一个优秀的动画[打call]

【回复】故意的这种类似默片形式,留给观众自己去揣摩解读这个故事。真就1000个观众心中1000个鹅咯。
【回复】留白,原著是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当时是南北朝,人心浮动,战乱天灾人祸的社会背景,使得作品有些虚无荒诞的气息,这篇鹅笼书生讲了一个人心欲望的故事,荒诞但是耐人寻味。当时的志怪小说这种类型的故事不少,挺有意思的
被玩坏的体重:
本篇通体留白,原著是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的一篇。当时是南北朝,战乱天灾人祸的社会背景,使得人心浮动,作品有些虚无荒诞的气息,这篇鹅笼书生讲了一个人心欲望的故事,荒诞但是耐人寻味。当时的志怪小说这种类型的故事不少,挺有意思的。我们不是没人能讲好中国故事,就看大家想吃真正的山珍海味,还是去搞饭圈品鉴答辩了

【回复】吴均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啥印象(包括我),但他有篇短文大家上学时候都背过——《与朱元思书》
【回复】回复 @倾落的雨 : 我今天百度《续齐谐记》时候,顺带搜了下吴均百科,看到是《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时,我也时这个表情,哈哈哈
【回复】回复 @逐海问香 :原来是吴均写的啊[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是不胜啊啊啊:
“世态渔洋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然阳羡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

【回复】第一句蒲松龄说的,第二句是纪晓岚说的
【回复】回复 @微光伏尘 : 对滴,《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doge][doge]
【回复】大佬的解读就是很透彻的
念无与为乐:
第二集真的太喜欢了。就像导演自己说的那样“梦里不知身是客”,故事本身在怪诞之余带着淡淡的愁绪。在强烈的美术风格的加持下,放大了志怪里怪的部分,有了一种异奇的美感。 而且能看出制作对中国传统绘画非常熟悉,山水画的各种风格的再创作,我看到米家山水,看到了马麟、詹景凤、梅清甚至还糅合了歌川广重的浮世绘。能看整个制作组都非常喜欢,也在认真探索风格的融合与活化。形式和内容非常统一,真的很喜欢。

【回复】快餐时代,许多“大厂”总是把目光放在了视觉效果的刺激,故事戏剧的冲突,人物形象的夸张等等最抓眼球的环节上。能理解他们为了吸引大多数观众的想法,但是,看了许多国漫,越发感觉国漫在逐渐同质化,故事内容爽文肤浅化(比如艺三的三体,还有之前的特种兵等等),有点心灰意冷了,不过上美的这波操作让我又好像对国产动画的思想多了一些希望,真的希望国漫能出现更多有内涵有思想的作品,让动漫不在是一些“家长”眼中的带坏孩子的低幼毒物。[热词系列_三连]老师们,加油!
【回复】厉害,大赞[打call][打call][打call]
kirling君:
我猜第二集应该是这八个作品里最难懂的,主要是这个原来的故事并不是那么的为人所熟知,然后这个整体的片子的叙事手法总感觉看不懂,但又让人感觉里面应该是有什么深意[思考]

【回复】最难懂+1。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又很真诚在向观众表达,一丝故弄玄虚和一丝高傲感觉都没有。这种作品,在当下实属罕见。
【回复】回复 @小菜菜肥肥 : 是的,真诚真的是大杀器。看多了那种有点天分就觉得观众什么都不懂的,这种真诚的表达, 还那么好的作品,真的好感动。
【回复】这是中国传统留白写意风格最浓厚的一个作品,我感觉只有中国人才能懂里面的意味深长,看似平淡却又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fwkkzxj:
现在大多数动漫都逮着封神榜和西游记里编,甚至改成现代风机甲风看的我真是眉头紧皱

【回复】我也不喜欢那种的,一说就被骂老古董,那叫创新,我寻思创新可以,但不代表老的东西不好吧,一眼就看出来只是套了一层皮,用原创角色这个故事依旧能成
【回复】回复 @Muaru_Cheng :原来就是你啊,当时我女朋友说前排有个人骂得真过瘾……哦,原来我没女朋友[无语]
【回复】你直接点名批评吧[辣眼睛][辣眼睛]我当时在电影院直接开始骂娘了
三月的提拉米苏:
我觉得志怪故事吸引人的就是诡谲,难以琢磨,理解透彻了反而没意思

【回复】十分赞同,朦朦胧胧的感觉才是志怪小说独有的意境
【回复】隔了一层隐喻去理解就很有意味,有美
素衣听花落:
虽然这个故事的寓意我没太看懂(或许本来就没啥寓意,就一奇幻故事),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其中的诡秘感和货郎的情绪变化,我也被带动了,可以说货郎的表情变化就是我的表情变化,看完后有种恍然若失和黄粱一梦的感觉。

【回复】请心上人那一段的时候,货郎的表情就是我的表情[tv_目瞪口呆]
【回复】其实是讲人心,人心难辨,一环更有一环。推荐看原文,很有味道,志怪小说真是瑰宝,凝练又意味无穷。
冰方块儿:
不错,和我做的噩梦风格一样[笑哭][笑哭]

【回复】我想起小时候玩儿过一个游戏,好像就叫《无尽梦魇》,黑白线条风格,里面的血的颜色就很扎眼[捂眼]
【回复】因为这个志怪故事就是幻中入幻的一种感觉,动画的风格氛围特有那味
【回复】哈哈,这导演还会入梦,恐怖如斯
Battle_abi:
其实对于这样的动画,非要搞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提炼出中心思想有没有什么隐喻等等这些无异于肢解整个作品。重要的是感受整个故事那种如梦似幻的意境体会主人公细微的情感,你感受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

【回复】可以 很中国艺术[doge]细究肢解反倒失去了韵味
【回复】回复 @包包包纸 :这要是上了语文卷子…[妙啊]
【回复】回复 @包包包纸 :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桃花源中捕鱼人:
想了解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话,可以看李剑国先生的《唐前志怪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和《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中华书局,2017年)。[脱单doge]

【回复】也推荐一下鲁迅先生校录的《唐宋传奇集》
【回复】中华书局有一套《古体小说丛刊》也挺不错
【回复】太谢谢了,一直想看这种志怪类型的故事,但大多数情况下看到的都是四不像
夕辞玥:
作品里面的狐狸书生很有中式狐妖的感觉,就是那种一看就不用言说,那个味儿就来了,就对了,这个感觉无法言说,但是就是能够跟日式狐妖明显区分,是中国风的妖怪

【回复】这个狐狸的形象有些戏曲妆容特色,所以看着很中特色[大笑]
【回复】一狐狸戏曲妆容,二服装头上飘飘巾身上穿直裰,非常常见的明代仕人便服
上美影粉丝后援会:
胡老师不仅作品风格有特色,而且还是个很可爱,很有童心的人!每一次在某博都能看到他调皮的身影!到底是多么可爱的人才能做出如此有特色的动画,不愧是胡老师,[星星眼]

【回复】还非常的谦虚[呲牙][打call]
好奇的琛叔叔:
中国古代的奇谈怪事我只看过很少一部分,印象里看过的几篇似乎什么目的都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内涵也没想传达,甚至有的故事就是戛然而止的,但故事里光怪陆离的想象力非常性感。

【回复】志怪故事就突出一个奇谲 目的就是娱乐[妙啊]
【回复】是的,包括聊斋志异,感觉目的性和主旨都比较淡,重点还是在故事
什么猫什么龟:
我觉得跟日本动漫不能对比,日漫更偏向娱乐型节目,而中国动画,是更巨艺术性的表达

【回复】日漫曾经还可以。现在宅男向后宫?异世界?转生?异种族?恋爱番?欧式骑士打架?太太太快餐了。[呆]
【回复】上美巅峰期的时候,日漫就是弟中弟
【回复】巅峰时期的上美,是把这类题材都叫做“美术片”,当时“动画片”只是美术片的一种类型,和剪纸片木偶片折纸片水墨片是平行的
青山云悠悠:
评论区有朋友说看不懂 其实也没必要那么较真 对我来说 欣赏这个小片主要是享受那个过程 故事本身只是吸引我看下去的手段 看完似乎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似乎说了点啥 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留有余韵 就像生活 有些事好像没什么意义 但只要有意思 也挺不错

【回复】你咋没有标点符号[捂眼]
【回复】当初看《毕加索与公牛》也是看不懂,直接就换台了

奇幻 聊斋志异 原创 艺术 陈莲华 上美影 陈曦 中国大陆 妖精 上海美术电影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