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老电影,揭露我国科学家赴美原因,现在看依旧讽刺

作者: 将军品电影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7-26 20:12:22 浏览:1256141 次

四十年前老电影,揭露我国科学家赴美原因,现在看依旧讽刺

darknight-darkdo:
这个电影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外行领导内行。外行或许曾经也是内行,但上去后久而久之变成了外行

【回复】对,即使是专业的,几年管理职下来,如果自己平时不学习,专业能力也都风化了。
【回复】世界是快速进步的,几个月不了解前沿知识,就可能变成外行了
【回复】那英那局 隔行如隔山……
让人仔动起来:
真的是好电影啊,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既让人能正视现实的不堪但也不会对现实绝望

【回复】那是因为马斯克想让内地人接受他[doge],让他在国内的商路更广,你信不信他对所有的国家都这么说
【回复】回复 @人间百态探长 :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厂商不说?他们不需要商路吗?[嘟嘟]
【回复】回复 @全蛋液 :啊?起码国外有真公会和真福利。
钟执不是粽子:
以前觉得科研就是象牙塔,远离人情世故,后来发现乱七八糟的科研人员一点不少。诺贝尔奖有个no bell prize绰号,因为一个叫bell的研究生发现了脉冲星,然后诺贝尔奖因为她的发现给她的导师发了奖,但没给她本人发奖。

【回复】小谢尔顿里面那个教授,做了一辈子研究,最后落得个连普通人都不如的下场,很心寒,所以我不再为了研究所搞科研了,学位拿不到就不要了,没什么好稀罕的
【回复】回复 @静凨 :只要是人就逃不掉这些的,不管哪个国家都是如此[笑哭]国外确实有些地方做的比中国好但是也有比我们差的,而且美国科研好也是吸全世界人才才好的,很多人看不明白。美国靠钱吸引人才,钱怎么来的呢,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又是怎么来的,军事霸权!还有就是剥削第三世界国家
【回复】回复 @赤色红川 :乔斯林贝尔伯奈尔,学生时代发现脉冲星,奖由她老师拿了。
无敌且智慧的GGboy:
屠呦呦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还有网民批评这不是他的成就,是团队的成就,团队是国家培养的是国家的成就呢,说她不该领这个奖

【回复】回复 @黑白人生探 :再怎么怀疑他也是最有含金量的奖
【回复】还记得S8IG夺得首个LPL冠军吗 连一个游戏的冠军 也有一个奥运金牌运动员突然出来发微博说 这个冠军是属于全LPL 属于全部观众 这种思想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回复】奖励机制不同,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七十年代强调集体的作用,强调有成果马上发奖,所以79年523项目组国内得奖。诺奖强调得到了长时间证明效果极大,强调奖励重大突破中走出第一步的个人。
歌菲斯特:
一项研究,是集体运作没错,但也要看谁带的头,谁主持,谁做最重要的部分。 带头的人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这个团队里面谁都可以换人,唯独他不行。 当年两弹一星,集体的努力确实很重要,没有人打算盘是不行的。但如果没有大佬们为了革命理想,经历千难万险,放弃优厚待遇,回来支持祖国建设,哪怕给你一亿人打算盘,就能凭空打出两弹一星吗? 有的人觉得,只有集体重要,尖端人才可有可无,这是很危险的。照这种逻辑,人口多的国家早就是世界第一了。

【回复】说直白点,纵观历史,纵观近代史,其实就已经给出答案了。没尖端人才,那就是不行,来再多的基本都是打杂。跟钱,人力有关系,但只能说是次因。 尖端人才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因素。
【回复】回复 @子烨大魔王 :对,顶尖大牛是可遇不可求的,划时代人物也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现在条件比历史所有时代都好,但基础科学已停滞几十年,没法向前推进,培养不出像牛顿、爱因斯坦之类划时代人物,现在的应用科学还在吃几十年前基础科学的老本(当然还能吃很久)。
【回复】回复 @抻的艺术 :凭什么两者兼得,学术混子都这么来的,你没本事研究都是别人做的,就因为你关系硬,最后还得挂你名字,这只会让国家倒退,但现实很残酷,也逼走很多有本事的科研人员。
医路相曦:
地大物博从来都不缺人才,缺的是识才的人。韩信如果不是萧何就埋没了,庞统在东吴十来年也不见重用,关二爷温酒斩华雄之前还被袁术等人奚落,不是所有人都有曹老板刘老板那种眼光的。

【回复】麻烦认真想一想,现在好多学科,一般情况下接触都不会有,还识人?
【回复】回复 @您是我的猫吗 :但曹老板眼光确实好
牛逼克拉斯通天:
片中的主要问题是:把个人荣誉稀释到稀碎,是集体荣誉没错,集体该表扬,但是个人重大突出贡献不应该也稀释进去,因为这样才会让集体产生那么多尸位素餐之人,明明没有参加过的研究,分荣誉分钱的时候占了一头,甚至拦了大功,这才是真正矛盾

【回复】个人荣誉并没有稀释,个人荣誉全被那个赵主任捞去了,一路捞下去最后还能捞个国家英雄勋章
【回复】主要是赵主任压着主角,请客、斩首、收下当狗。她想吃主角的研究成果吃一辈子。不然正常的培养方式,怎么着也不会绕开主角,升了比主角资历大的,又趁着主角病,让小李赶紧写论文,自己把主角的底稿拿走。没有主角不求名利地自己寻找、女主角这个女记者跟随这两个小概率事件,在赵主任的安排下,接下来肯定是小李发现,这篇新的论文肯定是署名赵主任和小李。
【回复】如果真的被集体稀释了,男主也就能接受了,但事实上是赵主任用集体的名义把荣誉转化为了自己的政绩,因为她是领导,荣誉也间接突出的是她的领导有方。最后单位送个锦旗,每个人发几百块,但赵主任的仕途又赠了一笔光
不丑我抽你:
当初是为了讽刺现象才拍的电影,现象没死电影先死了[笑哭]

smitea:
深切感受过,我有位同事在公司写了三篇专利,结果老板上报的时候把署名改为了他几个亲信,当时我只是唏嘘,但后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头上,我写的专利被公司给了产品经理,而我什么也没有得到。相信这种事情很多人都经历过,虽然可以举报可以反抗,但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然后得到的利益还没有花费的时间成本多,所以最后大家都选择忍气吞声。我上家公司是云和恩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我也是在国企付出心血的几次革命成果最后都被别人窃取了,然后我离开了我本想献身的航空事业
【回复】回复 @頨渡 :很多地方入职都会签协议的,在职期间的发现成果或者专利什么的,都有公司的功劳
萌萌的欢:
以前当兵的时候战友一个人救了一个落水的人,连队非得搞个集体嘉奖,那时候年轻,现在回头想想五味杂陈。

【回复】回复 @tanguooo1 :当时战友们都以为他会报个人三等功的,后来谁也没想到,集体荣誉对领导提升是最大的。
【回复】回复 @哔哩哔哩3721 : 当兵的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基准,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并且还有连队指导员来“开导”你
【回复】感觉是集体趁了个人的光,哈哈哈。真是应该好好感谢这战友~~
天劫楼主:
只是科研界存在这种现象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做出成绩必须和单位同部门的人分享成果,奖金也好荣誉也好,通通平分,现实就是现实。 但是我那个朋友和本片主角不一样,他抗争了。现在他在boss眼中就是刺头,安排到派出机构一呆就快十年了,就一个人。所以说,工作能力强有屁用,还得积极向组织靠拢[doge]

【回复】这些美国的大学都有啊,做出了成果,合作实验室一个名气更大的大佬一定要抢走,不给就断钱,最后也没给几个钱。实验通通给你做,最后连实验计划都是你想,发论文还不给名,还影响自己的成果。合作解除了还是动不动逼你做事,不做就拿同行师兄来压你,师兄收了什么咱也不敢问。找其他教授合作被要求帮他儿子写文章。当然我不是刺儿头,这些事我都干了,我就是默默用躺平抗争。我相信我的遭遇也不是个例。可能区别还是美国更有钱,即使一无所有,努力申请,一年拿个一两万美元经费还不是问题。不过话说回来这点钱只够买点基本实验器材,逃脱不了打白工的命。
【回复】[doge]我大学时候的奖学金还要求拿出十分之一来当班费么!怎么?我学习好?班同学帮助我了?
【回复】回复 @夜-某某 :所有人都抢?还是更偏向于抢华裔?
阿羽依之晶:
以为科研圈/国外/想象中的某个角落就应该是一片净土的人,都和这个离大谱犯了同样的错误,以为躲到某个世外桃源就能远离世间的丑恶,却不知道正义是斗争的报偿。

【回复】天真和短视会让人幻想这世上有自己心中的天堂,而千辛万苦跨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天堂时又发现与自己想象有巨大落差。尽管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苦恼,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天堂,但依旧是有三六九等的。需要的只是宽广的眼界和平和理性的心态。
【回复】谁告诉你国外就不用斗争了,有没有考虑过全世界的人才都在往美国挤,哪里竞争激烈?不会真以为拼的是高中数学吧[吃瓜]
【回复】回复 @一叶知秋6924 :确实如此,但是从外国的科研经费和投入比较来看还是比国内好发展的,国内研究生纯廉价打工人[吃瓜]
酸辣水煮鱼:
还是那句话,霍金来了都得先敬酒[微笑][微笑][微笑]

【回复】小霍啊,领导知道你腿不好,但你总得站起来敬酒吧,这是一种礼节,对了,把你会说话的轮椅借领导家孩子玩玩呗[滑稽]
【回复】回复 @48993726 :我知道你有困难,可你看大家谁没有?遇到困难要懂得克服,来我扶你站起来。[東雪蓮_滑稽]
【回复】回复 @48993726 :小霍啊,领导知道你腿不好,但你得和我一起到萝莉岛玩,不然我能给你开推荐信?这是一种礼节。对了,你的助学贷款要逾期了,记得准时还[doge]
--我的心:
主要原因是两点,一是得先学阿谀奉承,二是工资低。而这也恰恰是科研人员不擅长的。

【回复】回复 @无序主义 :人家说的是大多数,不是来说个别的😅
【回复】回复 @无序主义 :国外的确也有人情世故,但可以靠自身优越性吸引人。比如美国,技术先进、生活和工作压力更低、生态环境更好,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中国当今的竞争对手只有美国,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不具有中国的体量,所以不足为惧。中国科技如果想超越美国,究竟该怎么样才能留住自己的人才、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呢?
【回复】人情世故 这才是研究人员不会研究的领域
阿卡姆疗养院王院长:
中国科研就是这个情况,一个领域有一两个超一流人物带领一堆二三流科研人员搞突破,一流人才和准一流人才在这种环境下待不住,这些人达不到超一流人才那么光明耀眼,拿出一堆成果,除了他别人谁也玩不转,谁也打压不住他,二三流人才知道自己斤两也不上去争什么就跟着超一流人才做课题研究就完事了,但是一流人才和准一流人才就尴尬了,比二三流强多了,但是也拿不出超一流那么多硬成果,但是认为自己也能做,就是不服气,那就只能走了,换个赛道比试了

【回复】正是因为有足够资格的科研专家不够,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分配资源的人不会是该细分领域专家,如果国内这个领域,有四五个nature级别专家,自然可以组成委员会,相互竞争,较为公平,问题是中国科研投入也就是近十年的事,往往一个领域就那么一个有足够话语权的,当然会学阀垄断资源分配权。
【回复】超一流的带不动一流的。而且一流的还要拉小团队和超一流的对着干。 这种所谓一流的在团队里就是“铁锈”,必须要清理走。俗话讲一山不能容二虎,就是这个道理。 国外也是一样的。你以为的宽松,实际上是一流的懂事,要么忍住,要么早就走了。国外正教授设置的少就是这个原因。在副教授这个层级就解决掉团队问题。
【回复】就和上班一样 领导可以什么都不懂 只要八面玲珑会上下调节人际关系 手下有个懂的和会管理人员的就可以
百花明君_:
[doge]提起科学家出走,那就不得不提柳家父子了,柳传志和其父柳谷书的光辉事迹不能再藏着掖着了,这么大的丰功伟绩不让大伙儿知道那多可惜啊![doge] [doge]中国第二号律师证持有者,中国专利法的制定者和一把手,曾为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功臣![doge]

【回复】这句话很明显是中国人发明的 西方社会的文化中狗并不是侮辱他人的词汇 多数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 公共场合也不会将狗单独列出 (禁止宠物进入是存在的)
【回复】回复 @故事便利店 :所以说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如何拿捏中国人
【回复】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刚刚毕业不太懂
大清末年的Einstein:
两个地方认知历史的主角是群众(平庸的)与主角是英雄(优秀的)区别。英雄会去认同英雄创造历史的地方,因为他会得到认同与满足,反之认为成果是群众的,被认同的是群众的领导,“英雄只是群众的一份子”。

【回复】如果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而是社会劳动回馈社会我愿意上交工资无偿劳动,因为社会也必然也会回馈我。你们应该问那些人为什么要剥削你而不是来挖苦为什么你被剥削还要帮他们说话………
【回复】[doge]既然是这样那你赶紧把工资捐给国家
Astral-ai:
辩证的看,有时确实是平台牛,你才牛。没有发达的物流体系、安全的社会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电影里的问题,古今中外都有,程度而已。 只是电影里还涉及一个大锅饭的问题,人在集体中,都有口饭吃,这就是“公平”,可是要效率,就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就得卷,慢慢又被“个人价值”pua了,996,加班就出现了。就算那是无意义的加班,因为别的公司也这么干。 公平和效率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太复杂,我也是拾《矛盾论》的牙慧

【回复】额,怎么说的你缺少社会经验啊,996只能应用在简单的机械工作,一旦需要一点技术的工作就需要积极性,科研环境问题简单概括是官本位,展开来讲就很多了。所以矛盾论第一步需要找主要矛盾,不是左右互搏。
【回复】回复 @高调滴低调男 :哦,原来阿里巴巴的程序员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啊
【回复】科研工作是复杂的,普通人那是环境和平台重要,但是牛人的话,人比环境重要,不然怎么天天讲要尊重人才呢!
中年老干部:
学术界有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要论在科学成果中个人重不重要,这其实就已经跑偏了。学术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本来也不是一回事,管事务、管项目、管人,权责义务纠缠不清,让学术成就和权力职级挂了钩,这本身就是一条邪路。

【回复】科研中的行政管理要改为行政服务,不是管理,科研行业是依靠科研出成果,找饭吃,而不是依靠行政管理,管理是附属在科研成果上求饭吃的职位,没成果大家就没饭吃,所以科研行业必须以科研为主体,所谓的行政只是服务于科研而不是管理科研,行政管理只是科研中用来解决日常事务的打杂工,这样在科研中的权力管理结构应是项目教授为主体,虽然他不会管日常事务,但是他有权否定人事,财政包括直接更换管理人员。
【回复】回复 @SN野风 :简单来说,行政只是搞后勤的
【回复】好家伙,又被吞评了,我有点看不懂审核的尺度了,我感觉说的还没有前面的尺度大[怪我咯]

国产 影评 电影解说 剧情片 经典电影 影评杂谈 讽刺 揭露 专业视角聊电影 随手拍影评·夏日看片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