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的数位屏?16K压感是实力还是噱头?【XPPen Artist pro数位屏&Deco Pro数位板深度测评】

作者: 方文Geass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23-09-01 20:19:39 浏览:25547 次

史上最强的数位屏?16K压感是实力还是噱头?【XPPen Artist pro数位屏&Deco Pro数位板深度测评】

画之刃:
一夜之间 绘王高漫新旧全线产品全部升级到16k了hhhh[笑哭]

【回复】回复 @画之刃 : 我有高曼的G16,用起来屏幕四周有轻微的偏移,笔跟不上XPPEN的X3笔,它画起来不是很稳,画线的稳定性上跟不上X3笔。数位屏有一个坏处就是太大了,我的桌子放不下,现在G16被我放在床底吃灰了,准备把它出掉hhh
【回复】回复 @画之刃 :还真是,我看了下高漫g16,果然16k了,还以为笔升级了,结果还是原来那支ap517。科技以换图为本![doge]
【回复】回复 @magicCoCo :[doge]因为国产压感虚标
世界第一虚无阁下:
看到佬的长测评就放心了,感觉现在的国人设计师如果工作需求不是必需一个wacom271级的顶级数位屏,或者一台足够稳定的660板子确保能战十年(?),未来是可以期待下xppen的表现的。至少对我这种拿二手货ctl4100画画的人来说算得上是顿年夜饭。数位屏能做16:10绝对是研发组考虑了用户需求,只希望未来能拿出一个更全面完美的解决方案。

【回复】回复 @世界第一虚无阁下 : 首先,pantone认证或者是什么认证,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品牌认可度不行才搞出来的东西。 国产的准尊正监视器,不需要任何认证,但是好莱坞使用占有率占比50%左右,靠的是就是技术NB做到的,而不是靠什么认证。 想要做好屏幕:一、EOTF校正;二、RGBW出厂校色(覆盖常用色彩空间映射);三、带硬件校色(3D LUT); 其次,数位笔优化,这个可能需要下点功夫了,这个需要整个工业链条升级,比如,化工(材料学)、电子(芯片加工)之类的有突破,国产数位笔的技术才能更好。 数位笔,目前上不上芯片并不重要,关键是传感器这块没有突破,材料学不太行。 WACOM用的静电容传感器,国内没有产品,不管是电解电容,还是静电容,国产还是打不过日产的,NIZ静电容键盘都还是用的进口的硅胶,弹簧也是,所以,传感器短时间内怕是没法解决了。
【回复】回复 @世界第一虚无阁下 : sRGB是200nit的照明环境下,80nit的亮度; adobe RGB是32nit的环境照明下,160nit的亮度; TV广播电视是暗室环境下,照明是背光亮度的是10%,一般都是以100nit屏幕亮度,所以是10nit左右。 DCI-P3也是类似的TV广播的暗室监看环境; 亮度有两种取向 1. 亮度=色彩 2. 亮度=能不能看得见 至于你觉得会不会影响,这个看你是否对这些东西有需求了。
【回复】回復 @大宅- :我感觉,数位笔调教优化一下,屏幕设置参照那些显示屏大厂,支持厂家定制校色,pantone认证,校色报告
Ghost-Girls: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USB进来数据更高不等于压感的提升! 1.压感(数位笔) 理论上来讲,压感是指压力-压感之间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 但是,在数位笔上压力传感器和ADC采集芯片都会影响压感的变化,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压感就是ADC采集的分辨率,或者是压感就是传感器的灵敏度。 2.分辨率(ADC) 只提升ADC采集分辨率,并不能提高采集精度。 对于使用的人来说,分辨率的提升并不能明显带来感官上的变化,因为这个分辨率是对传感器的信号而言,只能提高传感器曲线的拟合度,不能提高压感的线性度。 如果将压感与ADC分辨率划等号,那么,直接把ADC分辨率标上去不就行了,塞个24Bit ADC进去,直接1677W压感不就行了? 还有,ADC存在有效分辨率(ENOB),就比如14Bit实际可用12Bit,16Bit实际可用14Bit。 WACOM ENOB 12Bit(4096),写的8192压感; 国产 ENOB 14Bit(16384),写的16384压感; 这种情况,你能说谁是真,谁是假的么? 国产它就不能标16384么?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灵敏度(传感器) 只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提高采集精度,也可以提高响应速度。提升低压力区的响应速度,对于画细线有意义。 但是灵敏度的提高,会降低最终输出的压感的稳定性,同时量程也会越窄。 灵敏度提升,则稍微用力,则就产生数据输出,而过快的数据跳变,需要加入采样滤波, 滤波是软件算法实现的,因此会增加延迟。 4.线性度(传感器) 线性度越好,压感与压力越对得上关系。 线性度向低压力区延伸,则可以改变低压力区的灵敏度,从而影响画画时的入锋的手感。 5.线性区斜率(传感器) 斜率则是代表压力-压感的变化速度,斜率的大小影响粗细变化的快和慢。 曲线不是越陡峭或者越平台越好,本身就应该以人的发力为基础进行设定。 然后,前提是传感器的量程一定要够。

【回复】回复 @Ghost-Girls : [笑哭] 最简单理解方式,把你的手机的拍照的分辨率降低到,6400*4800降低到1280*960,然后和十年前手机相机的1280*960比,真的没有提升么? 没有提升那不可能,对焦、感光、镜头、处理速度,都不是一个水平的。 所以,能说正是1280*960到6400*4800时,对于拍照体验至关重要么? [笑哭] 分辨率提升的同时,从双核到现在的八核心,这些也是影响拍照体验或者是影响使用体验的关键。
【回复】6.量程(传感器) 量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往往被忽视,前面几点都是将 压力-压感拆成 压力-电压 与 电压-压感。 但是讲到量程,就必须将这两个看作一个整体,因为对于数位笔来说输入就是压力,而输出的是压感,可以看成是数位笔的灵敏度。 多大的力对应多少压感?也就是说压力最大/最小压力对应的最大/最小压感是多少? 因此,在压感的标注上,要写上量程与之对应的压感。 7.压力迟滞(传感器) 对传感器施加的压力方向不同,传感器对同一个压力载荷呈现出不同的响应值的特性,也叫回程误差。 也就是说,按下去的压力曲线和抬起来的压力曲线并不重合。 因此,数位笔松开的时候,线性区域对应的压力行程更小,会影响出峰的手感。
【回复】回复 @Ghost-Girls : 一般人手臂全力挥拳5m每秒,握笔画画我算你最快不控制线精度,速度相当于挥拳3分之一吧,那你187ms画出了个30cm长的线,按首次报点的时间算,4.6ms的经过的长度约7mm,但当然这完全是一条失控的线,假设在人手速精确控制的线,这段时间你画的是个6cm的线,这个距离跑过了1.2mm,2.3MS报点时跑过了0.6mm,这么小距离差,前者相当于在16寸2k屏幕上跑了9个像素,后者4.5个,9像素还没你笔尖勾线时屏幕上显示的笔刷大小大,怎么看的出浓淡变化,说xppen入锋表现不如绘王不如说最主要问题就是数字笔ASK充能导致的延迟瞬间带来相对一定的数据丢失,影响比本身PPS低带来的多的多
壹米陆:
我目前手上设备有,xppen aritist16,wacom pth 660,xencelabs板子(刚卖),用过半年绘王4k 16寸的数位屏(早卖了),以及一台ipad pro。单纯从手感上来说pth660毫无疑问是第一,xppen16k的压感我感觉和pth660差距不大。然后就是比较拉的绘王4k屏,当时笔还是老笔手感体验不太好,然后卖了,新笔我没用过。xencelabs板子问题是入峰确实不好,还一个在平滑关闭的情况下画圆有明显的顿挫感,这一点和绘王老笔一模一样。并且最后导致我卖掉xencelabs和绘王最主要原因都是在默认压感下我去画线,我需要更大的力气去下笔导致画到后面手会很累。单从数位屏去比较我也觉得xppen比绘王的好一点,因为它不沾指纹很神奇。最后就是ipad pro了,对于用惯了数位板数位屏的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玩具。虽然说起始压感应该是所有设备里最低的,甚至笔还未接触屏幕就可以画线了(比0g创意大师还吊,直接负数[doge]缺点就是抬笔太低就会画线有小尾巴),但是最致命的是画斜线会抖,快一点划靠软件算法可以生成一条平滑的线,一但你慢速画斜线即便按着尺子都是波浪线。

【回复】回复 @桥头取快递 :不会抖……但是xppen在Pro16的倾斜修正算法没22plus的强……
【回复】回复 @旋风肥瞄M :没用过,只用过pro16g2
【回复】回复 @TNSK_official : Artist 22PLUS 整体怎么样 推荐吗 [脱单doge]
极品一品:
还是想对所有测评播主们说一句——先把价格标在视频最前面或者简介里,能省观众不少时间[OK] 查过了1399RMB

最爱卤蛋:
我用的绘王22pro,笔尖不伸缩,屏幕好用而且没有任何快捷键,奉劝一下想买数位屏的,不要想着买带快捷键的,这玩意是根本用不到的东西还要加钱属实不值,你都有键盘了还要这干嘛? 不过绘王边缘发黄,漏光,区域性丢失压感这些老问题还是在,不过厂家态度很好,换了之后就好了,一直到现在都很舒服,当然边缘发黄还是有,不过之前绘王官方的服务态度直线下滑,原本要出的产品也飞了,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哦,千万不要买移动工作站,谁买谁笨蛋,真想要电子速写本就买ipad。

画个桔子:
16K……能搞得过4K就行了,定位,压感均匀度啥的搞定才是硬道理

【回复】对对,关键是这两项参数,这也是wacom的制胜法宝,压感4k还是8k真感觉不出多大差别,更别说16K了
bili_33252544026:
wacom二手市场都不值钱了,早几年还是很保值的。。。

【回复】现在国产进步快,wacom同价位很多参数都比不了国产的,我目前能想到的优势好像只有定位比国产好,如果不是跟xppen比的话,还有一个数字笔的优势。相同参数的话wacom又死贵死贵,没什么理由不买国产的,二手不掉价也就没人买了
二娃历险记:
[2233娘_吃惊]我看见标题还以为是屏幕像素16k,好奇点进来看看[吃瓜]

【回复】[笑哭] 16K显示器,9090显卡起步?
泽泽曼:
好像超过4096的压感后 基本人是感觉出来任何区别了吧。

【回复】可能不是4096,可能2048或者1024之后提升就感觉不出来了,感觉到差异的,可能是除了压感之外的其他参数提升。
【回复】我还记得09年从影拓3换成影拓4(1024到2048)。有区别,但不大,后来什么8192就更没感觉了。从影拓4的时代开始压感就只是个方便营销的数字罢了。
bili_13304544519:
关键是体验和稳定性怎么样?这只是数字虚头,就像苹果手机像素不高,拍出的照片确吊打其他高像素手机

【回复】2023年了还在吹苹果拍出的照片世界第一,很难不让人认为是穿越了
【回复】这实际上需要提供所有必要的参数了,但是,人家只喜欢给你写出他们擅长的点,至于参数与体验有多大关联性,他们并没有说,目前这个参数多少是可能是真的,但是对于体验可能是虚。
盎撒悬停王:
7年后的今天,国产数位屏光标偏斜,尤其是边缘偏斜问题解决了吗?

一叶轻舟002:
听声音我比较疑虑up主是女的男的。。。

Ghost-Girls:
再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叫做《刷新率提升降低数位屏延迟?》 在方文的《就凭你国产绘王,也敢和我大微软抢狗粮?【绘王Kamvas Studio 16数位屏一体机深度测评】》视频评论区中, 有个用户声称 “还是60hz刷新率,就算采样率到了400,也受控于刷新率导致肉眼延迟不跟手”,他觉得数位屏响应延迟和刷新率挂钩,而我对这个进行了反驳。 还有,他是以安卓平板举例的,安卓平板本身内核就有数位笔驱动,因此没有以下的那么多流程: 1. 传感器灵敏度; 2. 传感器有效量程:0~500g、2~1000g; 3. ADC分辨率(比如16bit、18bit); 4. ADC滤波算法; 5. 数位笔-数位板的通讯频率;(个人觉得200Hz很低,不带芯片的笔更容易做到高的通讯频率,但是由于需要进行滤波会损失压感的分辨率) 6. 数位板-主机的通讯频率(USB轮询率):包括USB协议栈、USB的IP核性能; 7. 驱动的转换速度:代码写的好不好,效率高不高; 8. 软件的采样速度; 9. 电脑性能包括:USB控制器轮询中断稳定性,系统中断机制、CPU运算性能、GPU渲染性能等等; 然后,数据输入要经过很多流程,排开那些转换流程,不管你是10000hz进来,最终的软件采样还是125Hz,至于渲染速度快不快也是看软件的。 【以WACOM DTH-271为例子:4.15MS(数位笔通讯延迟)+2~3ms(USB通讯延迟)+8ms(软件延迟)+8.3ms(刷新延迟)+10ms(响应延迟)=32ms】 如果是使用60Hz,8.3ms(刷新延迟)变成16.7ms,但是32ms+8ms=40ms,40ms相对32ms,有很大的变化么? 假如,软件以1000FPS进行画面渲染,60Hz提升到120Hz会有“变化”吗?有。 为什么我用的是“变化”,还加引号? 在显示器响应速度的解释上,我引用 @洋芋PotatoNE 的说法,他把LCD、OLED的响应延迟统一定义为:【实际响应时间取决于像素转换时间和单帧保持时间之间的短板】 所以,是LCD【像素转换时间 慢】(比如,WACOM写的10ms相应),OLED【单帧保持时间 长】,都会有不同程度拖影(视觉上的拖影)。所以,是不是提升,这个看个人的看法。

【回复】回复 @Ghost-Girls : USB通讯频率,是引用的Rtings的数据,这个数据是 按键触发到USB发送数据的时间,这个数据是使用USB分析仪抓取的数据,不是老黄的那些蛇皮玩意,因此这个数据是非常的具有参考意义。 包括雷蛇8Khz在内,只有ROG的一款鼠标做到了1.6ms,其他几十块标着1ms的鼠标只能到2~3ms左右。[笑哭]
【回复】回复 @Ghost-Girls : 按键点击,包括光微动的0.003ms什么鬼的,也需要进行消抖,因此2~3ms的这个数据实际上也并不太准确。但是2~3ms在32ms或者是40ms里面影响不大,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存在了。

绘画 测评 板绘 数码 Xencelabs 数位板 数位屏 Wacom 绘王 XPPen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