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螺旋桨做成圆环,出力会更大吗?既成功又失败的环形螺旋桨

作者: 萌萌战队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2-07 15:43:08 浏览:414603 次

把螺旋桨做成圆环,出力会更大吗?既成功又失败的环形螺旋桨

老鼠也有可爱:
这几天穿越机群里天天讨论这个,这下终于可以消停了。

【回复】说不定萌萌在群里面[doge]
【回复】回复 @过往云烟客 :B站上挥斥方遒,Q群里唯唯诺诺怕被喷[doge]
迁墨:
这是不是说,再优化又可以发一遍论文

【回复】这是本科毕设,再优化一下就是硕士毕设[doge]
【回复】回复 @喊-666 :[doge]“你批判的这个文章作者我记得是咱们院的呀” [妙啊]“不知道,不清楚,不管”
【回复】再添点东西就能冲一区了[嗑瓜子]
火上蕉由HINOUE:
这个桨叶我琢磨了一个月,也专门开加速器去翻了一下相关文章,目前个人觉得这个设计不适合高转速的情况,我自己也打印了 用4s电池,2207/1950kv的电机装载同一个桨的情况下,50油门声音几乎和GF5152没什么区别,但我换到2204/800kv的电机上,声音就明显和5152不太一样了,类似两页桨的低沉嗡嗡声了

【回复】回复 @合拟过 : 那不如先改涵道了。 开放式螺旋桨本来就是拿涡流换风扇面积和重量。
【回复】@萌萌战队 把厚度压扁,外圈也过扭转,改一下,能行不?
【回复】回复 @血翼小梦 :什么工厂通风[妙啊]
天际蓝粉:
无人机和机箱风扇那个3D打印的,失败重点在于单纯的堆叠圆环,并没有设计好角度。快艇用的那个就像风扇一样内环外环的角度不同,效率最佳化,所以它好用 另一个例子老黄的3090公版卡有一个叶片反扭的风扇,看起来像是下压,实际是外吸,向外排气。你仔细看它的叶片也是有扭转设计的,如果是单纯的一个斜面那也一样不好用 空气动力学不仅存在于飞机,扇叶设计的不行,连电扇都不如别人

【回复】船用版还有个水里才有的明显优点就是叶尖空泡没了,这是提高寿命的优点啊
【回复】回复 @闵卿云 :其实能减少空泡噪音,但潜艇直接泵推了[doge]
【回复】回复 @医护人员PA-15 :那是不是意味着在水中的噪音也能减少呢,近些年有提出来说船桨噪音也是水体的环境污染之一。
逼逼略略略:
似乎只要满足攻角精确变化都行,那这样可能最终形态又变回涵道风扇[响指][保卫萝卜_哇]

【回复】最后也不会是涵道。优化方向不一样
【回复】他这个设计的翼尖方向就是错的
【回复】优化迎角后,共轴反转怎么样?
你的评论仅自己可见:
省流:对于函道风扇以及机箱风扇这种没有翼尖涡流的场合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作为旋翼来说攻角设计不合理,所以并无卵用。

【回复】回复 @静夜无常 :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飞行器优化需要风道的
SteveO2:
我感觉这应该是特化的室内飞行桨。它避免了尖锐的桨尖,同时大大降低了直径,这样不容易致人重伤。

【回复】有加装外边框的无人机。
肉怂包:
环形叶片迎角可以做变化的,这种叶片我14年本科就做过了,做风力发电全组表现最差[tv_笑哭]

【回复】回复 @艾利E-Li :水就一个新论文 [星星眼]
肥羊传说:
说件你们都不信的事,着玩意我小时候自己闹着玩做过,用瓶盖跟弯曲的塑料片,然后发现出风太小就没在弄过了[辣眼睛]

【回复】我信 但被苹果砸到的不止一个牛顿,出名的只有牛顿,是为什么呢[tv_白眼][吃瓜]
【回复】回复 @☆玥☆ : 当年喜欢做手工,各种玩具拆了装装了拆,用小马达不晓得做了多少东西。我还用小直升机的后旋翼,配合塑料吸管那个直角弯,再加两张书封面做的船。遥控的,电路板是小遥控车上拆的[笑哭]书得我封面有一层塑料薄膜,可以防水,在加上一把沙子当配重[OK]好玩的一笔
【回复】你当年要是把这发一篇SCI说不定现在已经是院士了[OK]
致命九十九岁:
这结构,如果在空气中好用,应该早就普及了[藏狐] 工程师又不是吃干饭的,你能想到的时候某个工程师指不定原型都做好和验证完了[笑哭] 没有普及,那只能说明,在空气中并不好用[脸红]

【回复】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桨形想要做大,成本会上天,而在气动效率上毫无优势,而3D打印才让成本降下来了。而小桨无人机是近几年才开始起步的,一开始都是模仿现有的最优桨
【回复】回复 @青宁_QINI :3d打印并没有使成本变低,传统的磨具锻造目前更加成本低而且更耐操
【回复】回复 @青宁_QINI :优势不明显,性能优势有10%,他会等待技术达到的时候再搞。是留着备用,而不是几乎都要忘记,还要重新发明
CHworks:
萌萌,有个问题,虽然爱好者们设计和打印的是等迎角桨叶,但MIT的并不是呀,翼面明显是有变化的 https://www.ll.mit.edu/news/six-lincoln-laboratory-inventions-win-rd-100-awards

【回复】看了下原文,只提到了噪音明显小于传统桨叶,但并没有说明效率的差距,或许改变迎角并没有带来较大的改善 More:翻了半天找到了Thomas Sebastian和Glen Cooper的原论文和专利文档,里面用的设计是和UP视频中一样的结构,那张变迎角的渲染图谷歌搜了一下只在各种获奖新闻中用到了,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献引用,我没有学过空气动力学,也不好判断是否合理(x
【回复】回复 @Ellu__ :mit官方只有这个文档,也没有看到论文 https://www.ll.mit.edu/doc/toroidal-propeller。那张渲染图和文档里的实物图很像,怀疑是MIT给新闻的稿件里的。
【回复】回复 @CHworks :诶,我没搜到这个,只搜到了2017年的专利证明,看来是改进了。不过仍然没提到效率问题,应该只是单纯的减噪了(从噪音图包围面积来看二者差距不大,只是削除了共振频率上的尖峰
純黑的惡夢:
省流:圆形风扇无用 真省流:没有激波[doge]

Zizi_biubiu:
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是从船用桨叶拍扁得来的。不像是经过分析和设计的产品。多半就是试做一下,顺便告知天下一个失败的想法吧。而且扇叶太少了,更多的扇叶可以换取更低的转速进而降低噪音。

【回复】回复 @Zizi_biubiu :更多的扇叶意味着更低的单叶效率,这样看,续航就低了。知识储备来自螺旋桨那期,也应该适用这种扇叶。
【回复】如果是给家用吹风扇或者电脑的风扇,增加叶片牺牲效率降低噪音是划得着的
【回复】牺牲少量效率,达到所需目的也是一种参考方向。如果唯效率一道,战场上就全是单叶飞机了。
歪来的:
省流 MIT风扇,全名为“我的主意是答辩”风扇

larrythenew:
我不理解,说那些3d打印的人乱搞就算了,做这个项目的人应该知道他在做什么吧,而且这只是研究啊,萌萌讲的只是别人自己画的3d打印的桨叶的形状,没有好好讲mit发的那几种桨叶,虽然也是3d打印的[笑哭]而且mit是设计本来就是开放桨叶,跟那些把桨用在函道里的人也没啥关系啊。。。

【回复】回复 @贝拉多纳 :跟降输出功率比起来,这个优点算锤子
【回复】都没有提到700Hz~3000Hz能降噪10dB,很怀疑这期的质量
【回复】原作者可能也只是为了水论文啊[笑哭]
铁板菠萝烧:
简单的说就是只有形状长得像,但是网友的设计参数不对导致没有发挥出构型的全部潜力

科普 科学 环叶桨 螺旋桨 万物研究所 万物研究所·第八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