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历史】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大卫·格里菲斯】

作者: 法力超级大风暴分类: 欧美电影 发布时间: 2019-08-05 16:04:12 浏览:986750 次

【战争/历史】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大卫·格里菲斯】

皮皮鳝上天入地钻钻钻: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上映,试图将一群人推向社会的边缘。 二十年后,一个留小胡子的煽动者蓄谋点燃世界,他同样选择了一群人来开刀。 而今天 一个凡人于整个历史,无足轻重。但他做的每件事,必定激起浪花。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青年人重新审视这部默片,能否从中汲取些什么? 一切当下,皆是过往;一切过往,都在发生。

【回复】回复 @Julius_Caesar5 :能到8分以上纯粹是因为它是里程碑。这个片子里蕴含的主题思想应该直接被冲进下水道[doge]
【回复】今天的青年人:“原来搞黑人要这样啊”
【回复】回复 @hungry-bug : 今天的青年人:“评论区里都是些什么东西……”
哦_还活着:
在这部电影上映后,发生了一名白人杀害一名黑人青少年的事。1934年,道格拉斯·佛瑞曼,限量发行了四部李将军传,对败局命定论进行了心理上的论证,这种思潮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上,在电影等领域也有所表现,比如玛格丽特·密契尔于1936年出版的小说《飘》及1939年所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这里面南方人为居住于保守浪漫的社会环境中,高贵且具英雄气概,却悲剧性地屈服于压倒性的武力之下。

【回复】飘 这种是对南方梦的缅怀与反思。斯嘉丽奋斗大半生却发现南方已经回不来了,以前只是以前。
【回复】飘只是客观的记录了一个南方奴隶主大种植园主家庭女性的一生吧……虽然黑奴是痛苦了,但奴隶主肯定生活得保守浪漫啊。要是奴隶主和奴隶一样痛苦,那不是压迫得毫无意义了。
账号已注销:
确实可以看出,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多么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只可惜用如此超前的艺术手法去讲述一个如此傲慢偏见落后的故事,多么可悲,这才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悲剧

【回复】回复 @沈阳李策 :就算预设“黑人是灾祸”这个立场,不也是白人自己招来的吗?假设站在种族主义者的立场上也得给你扣顶“围黑救白”的帽子[笑]
【回复】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吧,任何进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是无数人抗争奋斗才达成的
kane1:
这是在给3K党洗白么,不了解历史的还真以为3K党是啥伟光正的组织呢?不过1915年能做出一部时长3小时的电影也算是巨著了。

【回复】这部片子在电影史上是非常伟大的,这可以说是电影史上第1部的剧情长片,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其中的3k思想是不能认同的[捂脸],貌似后来作者貌似为了弥补过错,拍了《党同伐异》(另一部大牛叉电影)。
【回复】没错,这部电影为美国第二代三k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_>`。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等于给三k党这类南方民间种族主义组织打了广告´_>`
【回复】这是黑黑人的 并且这是曾经的禁片
小陈小陈套言不陈:
这里是顶端小红字弹幕,在电影中做了一些小科普,个人感觉还是值得一看的,为了避免部分观众关闭弹幕而错过这些信息,决定在评论区里也贴一下。本人只是一个狂热而不知名的电影爱好者,如果说的东西有错误,欢迎评论指正。 电影中有时候一晃而过的公告牌,上面写着”FORTY ACRES AND A MULE”,原本是内战结束后联邦政府给解放后的黑人的承诺,保证会分给他们每人40亩的土地外加一头骡子。传言说这些土地是从白人农场主手中分出来的,但这点我没有找到证实。这个承诺在林肯遇刺,约翰逊接任为总统之后就被收回了。美国导演史派克·李(Spike Lee)的工作室便是以40 Acres and A Mule命名。 片中主要黑人角色(也可能是所有,未证实不敢过于肯定)均是白人演员化妆后扮演的,这是19世纪美国流行的Minstrel Show在电影上的延伸。Minstrel Show是一种类似杂技表演的娱乐节目,由白人演员将脸涂黑扮成黑人,在舞台上表演黑人歌曲、舞蹈或滑稽节目。从这一类表演中诞生出了很多典型人物,其中一个就是托马斯·达特茅斯(Thomas Dartmouth)扮演的Jim Crow——一个无忧无虑的人物形象,以漫画式的、滑稽的表演逗观众一笑。这个人物的名字后来成为了南方种族分离法案的代名词,也就是所谓的Jim Crow Laws。 不少弹幕表示本片中的黑人形象不堪、动作夸张怪异,这便是在刻意地丑化黑人角色,把他们塑造为本故事的反派,同时凸显白人(尤其是白人女性)的“真善美”。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未观看影片且不想被剧透的朋友请止步。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未观看影片且不想被剧透的朋友请止步。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未观看影片且不想被剧透的朋友请止步。 部分弹幕对妹妹跳崖表示不解,本人拙见: 前文提到妹妹与一些南方妇女秘密为3K党缝制衣服,说明她个人是支持3K党并对黑人感到深恶痛绝的,因此在黑人的追逐下,她不惜以死亡为代价避免与黑人的接触,从人物设定角度而言,她的跳崖行为是逻辑自洽的。 从整体的人物和剧情塑造方面来看,跳崖这一幕展现了黑人男性可怕的威胁性和侵略性,彻底将这一人群妖魔化,同时凸显了白人女性“美丽而柔弱无助“的形象,对后来3K党屠杀黑人的行径产生了催化作用,也为”暴行“进行了辩护。 以上。感谢阅读。

【回复】大佬,问一下为啥妹妹躲在地下室里的时候看起来很开心[囧] 一直没整明白她那么激动干嘛
【回复】回复 @花痴家的小裁缝 :不敢断言。我认为是因为害怕,用笑来掩饰
【回复】回复 @花痴家的小裁缝 :一上来叫大佬我都不敢答应了。能指一下路吗?对这一段没什么印象了
无头罗赛异闻录:
3K党就是历史的垃圾,还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某些魔怔患者想为3K党洗白的时候先了解一下,在这群疯狗眼里,就是白人自己也只有高加索人种的少数几支有生存权,配称得上是“人”。其他的白人,如西班牙人、意大利人都是被歧视甚至绝种最好。更别说魔怔患者你们那一身黄皮,在3K党眼里就足够理由灭绝你们一百次。别说整个美国历史,就是整个世界史上能跟3K党较量残忍、狠毒与疯狂的都没几个,《教父》中出现的意大利黑手党等组织,当初都是因为3K党猖獗凶残的暴力排外活动下,为了保护自己而组建的移民自卫团体。魔怔患者自己落到3K党手里,怕不是千刀万剐,凌辱到死还要分尸示众——3K党历史上真干过这事。

【回复】回复 @无头罗赛异闻录 :以前的3K党和今天的3K党比就是义和团和普通传销组织的差距。
【回复】回复 @毁梦动画有限公司 :不是,义和团姑且算是小生产者对于dgzy侵略的自发抵抗,3K是货真价实🈶zcjj撑腰的,两者组织度和装备水平根本是天壤之别,压根划不了等号
【回复】😅Facebook排🌸不知道是吧,还和kkk交流😅属实排面嗷
废奴史学家Torian:
在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的数量上,美国内战题材绝对是数不胜数,就更不用提“几百万种”内战的书籍了,然而它们大多数都是垃圾,包括作为第一手材料的书。 那些充斥着死不悔改的邦联万岁和种族主义的奴隶制帝国士兵的回忆录,实在是没什么营养。一方面来说,一手材料确实是宝贵的历史纪录,但是从更高的角度,人性、道德和艺术上来说,却毫无疑问又是垃圾。

【回复】屠杀的艺术也是艺术.jpg,这是我今年听过的最魔怔的话了[嗑瓜子]
【回复】回复 @fascista :屠杀的艺术,不是艺术。
【回复】回复 @fascista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与科学相比,艺术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或特指经术。语出《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
胶片-时代:
《一个国家的诞生》应该是电影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品了,把老黑描写成恶棍,把种族主义的3k党当成救世主。因为这部影片,早已没落的3k党,重新崛起,甚至用这部电影当做他们“招兵买马”的宣传片。格里菲斯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创新技术,夜间拍摄,大量特写镜头,全景远景的运用,横移跟踪镜头,平行剪辑,高架镜头,淡入淡出,溶解,使用圆形遮罩模仿虹膜的效果等等。当然,很多人质疑,这些技术早就已经存在,但是,格里菲斯一定是整合了现代电影语言的那个人,为之后好莱坞的战争场面,提供了模板和视觉策略。这部电影最终收获了6000万美元,创造了新的票房记录。不过格里菲斯收到的赞誉和谩骂一样多,他不承认自己种族主义者,为了回击那些批评者,接下来的一年,拍摄了《党同伐异》,用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来表现人类的不宽容。

【回复】回复 @Best卡 :典型拿现在看以前 时空警察就是宁吧
【回复】回复 @化形的大喵 :你就是这种人啊
【回复】回复 @化形的大喵 :戳到你痛处了?
精灵别归去:
3K党是白人至上和歧视有色族裔主义运动的党派,不是“灭黑党”,评论区真是活久见

【回复】3K党定义的“白人”都只是高加索人种的少数几支,对于他们来说其他白肤人种,连西班牙、意大利以及犹太人都是被歧视甚至最好绝种的
【回复】连东欧裔也是对抗目标呢
【回复】回复 @无头罗赛异闻录 :不光如此,天主教也是被攻击的对象
DJ_Alejandro:
试听语言打9分。意识形态打0分。综合得分4.5分

【回复】回复 @fascista :你什么成分?黄皮3k?
【回复】回复 @卡尔乌尔里希 :怕不是fxs雄心玩魔怔了,都忘记自己是被。“做成”艺术的那个了[嗑瓜子]
【回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总分0
undermine_:
真荒唐,这一切都太tm荒诞了。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开创了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的先驱,证明了观众能在影院里待2个多小时也不会离开和长时大制作的可行性,为后世无数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留下模版的伟大电影。现在如此重视“种植正确”的好莱坞的源头,就是这个屠杀黑人的3K党的宣传片啊。这个片甚至间接导致3K党的死灰复燃啊。当时有多少人去影院看这个片子,引起了多少大的社会轰动。。。现在却被彻底忘记了。而格里菲斯在被时代抛弃后,也只不过是无人问津的一个老头罢了。

【回复】怎么讲呢,只要电影这种艺术还存在,DW格里菲斯就不可能被忘记,至于放到现在对于大众来说无人问津,这种说法对于电影早期的导演基本都能适用(也就卓别林这个例外),哪怕是最杰出的这些,如茂瑙,弗丽茨朗,基顿等,他们对于大众一样算是被遗忘的了
【回复】也就只有丽莲吉许在他晚年时照顾他了。
【回复】回复 @渔梁渡头争渡喧 :我永远喜欢丽莲吉许——
六道转轮王:
大卫格里菲斯晚年的没落,一部分原因就是社会道德观念的日新月异也和其保守传统的十九世纪正统思想格格不入,他的根深蒂固的成见在后期影片中暴露无遗,受到嘲笑和批评。

【回复】回复 @Alex_stars :卓别林视听技艺非常厉害。不是只有镜头美术才叫视听技艺,表演本身也是视觉艺术的一部分。尤其是喜剧这种业内公认的最难类型片,能把那么多人逗笑本身就是一种视听艺术水平很高的体现。
【回复】回复 @南菻昴_喵 :其实《党同伐异》的评价却不如前一部《一个国家的诞生》,很多人看不懂新颖的剪辑风格,把故事情节都弄混了,于是批评格里菲斯离经叛道,此外,由于影片发行时候美国国内狂热的好战精神在滋长(美国最终于次年四月对德宣战),人们觉得《党同伐异》鼓吹的和平倾向与战斗气质格格不入,反对这部影片的情绪开始高涨,后来在不少城市被查禁。最终,在经济上,《党同伐异》给格里菲斯带来巨大损失。
【回复】卓别林刚好是个反例,影片技艺一般,但人文情怀是影响了多代的
樱桃时节:
我第一次看一个电影感到由衷的不适......同时也说明格里菲斯导演水平和演员演技之高超。很多片段音乐一响,看着里面人物的表演我就感到又悲伤又恶心。真的,现在的种族主义者也没几个敢像格里菲斯当年这么搞。这部电影一天不建议看超过20分钟,有害身心健康。

【回复】回复 @斗南十三 :没办法,导演的父亲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少校,导演自己的世界观就是这样,如果你是反默的话,那你可以打满分,尤其是电影语言这块,第一部长篇故事电影,影史里程碑。被卓别林称为所有人的老师,好莱坞第一位大师,电影学之父。
【回复】回复 @斗南十三 :当然3k不止反黒,但是可以看另外一部电影,党同伐异,同样伟大。
【回复】我看了半个月 ,也算控制每日观看时缴纳了
bili_289049105:
艺术的巅峰却讲了一个污秽不堪的故事,好比清明上河图当了擦屁股纸

【回复】不确切,确切来说是在擦屁股纸上画了幅清明上河图。
【回复】你有没有发现我这句话如果你直接说出来就感觉没有什么效果
【回复】我就知道你在等我[妙啊]或者说等一个这样的评论,这样这个对话就很完美了[脱单doge]
凉风夕月:
美国商业电影诞生的标志,多项电影技术的先驱,格里菲斯确实是个奇才,所以才会被卓别林称为所有(电影)人的老师,而且即使它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政治不正确,它也记录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思想,辩证的看待它就好

明月当空则天昭:
B站现在的风气真是让人不舒服,这个片子下到处都是“开冲”……这种富有争议的里程碑不需要你来说它是垃圾还是神作,而是需要我们用辩证地挖掘它的价值吧? 首先从内容上,此片确实政治不正确,美化3K党和白人,可以丑化黑人,带有种族主义和歪曲历史的色彩,应给予否定。但是事实是如何,大家不是傻子,不好好科普3K党到底是什么并反思启发,反而疯狂污言秽语,又有多少“高尚”? 其次,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片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和艺术水平的高超,所以才会说这个片因为内容而一无是处。 听好了,大卫·格里菲斯,本人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电影史上永远的大师。而他的代表作有《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等。 此备受争议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你可以说它有问题,但你不能否认它的重要性。在这部影片中,最早使用了“一分钟营救”的剪辑手法,最早使用了闪回技术,最早灵活运用了特写镜头(格里菲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意识到镜头对于电影重要性的人),开创大量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手法,包括但不限于场景转换、分镜头、时间压缩省略、主观镜头转换等等;而在叙事上还开创了好莱坞电影模式:二元对立的创作手法,此后什么DC漫威全是照着这个模式拍的;叙事上用两个家庭的经历隐射展现出一场战争,至今对于宏大题材剧作创作拥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它还证明了观众可以在良好的叙事下被调动情绪,坐在影院里看上两三个小时的影片这一点;此外,有问题的电影故事却依然能让你情感被调动甚至信以为真,这说明了电影艺术强大的虚构现实的能力。 而如果你真的能客观辩证地看完此片,就会发现,这个片子不是单纯地在鼓吹宣传所谓的“邪恶”,因为如果不足够震撼人心,也不会有如此强的影响力和争议。技术和内容不可能完全割裂,所以我们反而可以从此片中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技术来表现内容。 有时候,重视才意味着正视,才意味着我们会有足够警惕去防止历史重演——懂了吗,嘴上逼逼赖赖着这片子不应该提起不应该被了解的键盘侠们?

【回复】补充,击垮了镍币影院。并且但是票价堪比话剧,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电影根儿从这来的,还有发明了照明,没有格里菲斯电影就一直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个人认为带有盲目崇拜的暴论,格里菲斯电影导演第一天才,盲拍,脑分镜,脑剧本,脑剪辑。也是自格里菲斯之后导演也是个拿得上台面的活儿了。)
【回复】一旦一部艺术作品被以“政治”“三观”的角度去评判,那么八成的伟大作品都应丢进垃圾桶。兰尼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艺术价值高吧?但它是宣扬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波兰斯基《唐人街》伟大吧?但它三观崩塌,描述了乱伦。《鬼子来了》牛逼吧?但它丑化国人。《活着》真实吧?但它传播负能量!电影是什么?是声光电的结合,是音乐,是绘画,是文学,是蒙太奇,它惟独不是政治。
【回复】自以为高尚的人里面99%不是蠢货就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人
无糖乌龙天下第一:
不会还有黄皮3k吧,看看影视手法得了,这电影的价值观在100年前都落后于时代了

【回复】通过某个组织某个标签来寻找身份认同获取优越感的大有人在
【回复】怎么没有,这评论区里就好几个

历史 剧情 美国 爱情 大卫·格里菲斯 莉莲·吉什 D·W·格里菲斯 约翰·福特 一个国家的诞生 重见光明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