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汉服,别再把宽腰带送给日本人了

作者: 哇卡玛卡扒皮卡丘分类: 娱乐资讯 发布时间: 2023-12-08 11:13:50 浏览:84410 次

这是汉服,别再把宽腰带送给日本人了

哇卡玛卡扒皮卡丘:
汉服和服都有宽腰带,拖地或不拖地的大袖服饰,但是汉服腰带系法和袖子与和服不同[doge]

【回复】日本也有拖地和服,但是和服的袖子有身八口和振八口,而且和服腰带后面有枕头或蝴蝶结[doge]与汉服区别极大,即使是看外观一看腰带就能分清[呲牙][吃瓜]
【回复】回复 @哇卡玛卡扒皮卡丘 :那个不是枕头,就是腰带折叠打结的样子。蝴蝶结也是那个长腰带打结出来的。
【回复】还有,我来补充一点:汉服的宽腰带,它是够围一个人的腰的,大概在一米左右长度,最长也不会超过两米,而且能一个人独立操作穿戴的。和服的宽腰带,很长的,有三四米那样子长,想一个人独立操作穿戴很艰难,要有人在旁边协作。
岂不知风月:
这种科普还是只有国家官方出来科普才能给到真正路人以科普,要不然就是知道的肯定知道,或者关注的才会看到,不知道的也不会去专门看到了还翻到百度去查一下,因为现在这种信息茧房固定了人们看到的信息,大家又都不怎么看电视了,看到像和服就认定是和服,不加思考,不会百度,或者说手机上网查资料都用不来的多的是,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自己的文化,重拾文化自信真的是好事

【回复】央视每次科普的汉服错误都是一大堆,形制错也就算了,影楼风都混进去了,没一次对的,民间的汉服科普反而都做的很好,这些年汉服能越来越好靠的也是民间[笑哭]
【回复】国家官方?得了吧,知识储备连民间汉服up都不如[无语][无语]
bili_21394875125:
和服有文物考究吗?都拿现代图照片。我们都拿着文物。

【回复】那个就是现代改良的武家和服,古代他们穿的是另一种,他们古装剧里也是明治维新改革的版本,没有复原过以前的版本
【回复】回复 @朽木露琪亚的真爱 :公家都不知道断代几百年了 还没断代[吃瓜]
【回复】回复 @朽木露琪亚的真爱 :哈哈哈,原来你连字都不认得,南梁到唐,不是南宋到唐,哦,你应该小学没毕业吧?估计你连南梁是中国那个朝代都不知道
哇卡玛卡扒皮卡丘:
日本直到平安时代后期(对应我国宋朝),才有文物证明服饰啥样,只是一个源氏物语插画,连服饰实物都没有,宋代以前的和服更没有任何文物了连画像都没有,现在的和服是江户时代对应我国明清才逐渐定型的[doge]

【回复】包括朝鲜,越南的服饰文物都是只能最多追溯到明朝,明朝以前没有任何文物依据,仅有一些破损严重的佛像,连画像都没有,日本还算不错了,还有个宋代的源氏物语插画作为文物[doge]
【回复】回复 @朽木露琪亚的真爱 :别这样那样了,有时间少看点小日本给你写的洗脑稿,有钱的话去日本本土的博物馆瞅瞅,日本是一个在近代时期,他们的贵族小姐出嫁,陪嫁就5个栗子,而且这个都是属于非常珍有的文物。一个自古物资如此匮乏的国家,匮乏到人均个头都矮的离谱的国家,你跟我讲他们的衣服进化???
彪哥爱干饭:
中国历代衣裳都非常飘逸和舒缓,不像本子的这么直直的版型。还是很好分辨的

叮铃哐啷脆响:
还是有区别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两种宽腰带的区别,汉服的宽腰带比较有松弛感中带有纹路的厚重感,不像和服的宽腰带那样硬纸盒一样的平平板板,再加上为了方便“行事”的后腰被子,而汉服的宽腰带下面一般都是松弛的拖地下裙摆,而和服下摆是收紧短到脚踝上方,两种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回复】和服也有拖地的,可以看我置顶发的图,区分还得看腰带和袖子才不会出错[doge]
【回复】和服的拖地好像一般都是大外袍的多,好像叫什么打褂,是吧,我稍微了解的是这样,男的好像有平安时代的公卿服饰是拖地的。不过腰带和袖子确实更容易看出区别
【回复】对的,就是放量,为什么汉服总是多了一股洒脱松弛感,就是放量的区别,就算是直裾也比和服的放量大,有那种松弛感
安迪尔海特:
打结方式不一样,系的手法不一样,不能因为看上去像,就觉得是同一个东西了。像很多国人就会把日本古代红灯区从业人员的发型和中晚唐贵族女性发型混为一谈[笑哭]不能因为都有插梳子插很多筷子一样的簪子就觉得一样啊[笑哭][笑哭]发型的梳法、发饰的插法都很不一样的

【回复】回复 @冰冻牛黄解毒片 :儿子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也不是爹[脱单doge]
【回复】看明白了,就是日本宽腰带带个枕头
温峥35f:
有区别的[笑哭],我们有宽腰带,但是不是日本那种[笑哭]

努力早点睡觉zzzz:
我寻思这个腰带在古装剧里出现好久了,虽然古装剧很多错误,但也不至于上来就觉得是日本的吧,肉眼可见差别这么大

【回复】古偶剧里的宽腰带系法都是错的,大部分用一个现代魔术贴固定宽腰带,还有的用拉链固定,星汉灿烂直接学日本腰带系法了[doge]
【回复】回复 @哇卡玛卡扒皮卡丘 :所以说,中国人不了解日本,也不了解中国。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完全是靠想象,比如很多人认为日本一尘不染,但日本人自己都说日本很脏
一念超生渡人自渡:
区别太大了,你这么说很容易误导其他人。汉服从来都是裙长衣短,拖地了也是裙子长。但是日本江户风是衣长裙短,里面穿的褂下比外面的搔取要穿得短一些。这种风气影响到了国内的电视剧,导致现在的电视剧也给主角们搞个拖地的“外衣” 说到腰带,日本古时候的腰带没现代和服的宽,也没现代和服的长。和服基本成型后腰带也不宽,后来为了华丽,要在背后结带所以变得又硬又宽又长。艺伎的腰带甚至到五米长30cm多宽。而且有带芯,很厚很重比衣服还重。区别不是一般的大。汉服能用上带钩证明这还是挺柔软的还能别个东西固定,现代和服腰带是邦邦硬的还会用其他带子绳子固定。 现代和服和古代汉服比较是差异极大的。都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古画比较抽血不能这么比的。汉服社有宽腰带的,但是和现代和服差太远了。

【回复】通裁制的道袍、大氅、披风,深衣制的直裾、曲裾、朱子深衣都是衣服极长拖地的,还有上衣下裳制里的冕服虽然没有完全盖住裙子,但也盖了一半,你说的盖不住裙子,那只是汉服体系里极小的一类,属于襦裙制,上面短衣下面长裙[doge]
【回复】回复 @一念超生渡人自渡 :其实国内不少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书籍,中国古建筑文物最起码唐代以后都很多,有那么多文物参照还有书籍科普,央视还有博物馆都能出错,怪不得影视剧全是倭风了,民间研究汉服到极致,官方都能出错,可想而知内部人员都腐蚀到什么地步了,做新闻行业的连考察都不考察
【回复】回复 @一念超生渡人自渡 :直裾袍就是一种外面比里面长的呀,基本上深衣制,还有通裁制的汉服都是衣服比裙子长的,襦裙制,上衣下裳制才会出现你说的衣服没有盖住裙子的状况[doge]
 钉宫疒 _:
汉服发展得再华丽精美厚重,但它始终是保持着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宽腰带在汉服中的目的是聚拢宽松的衣袍,但质感软硬适中,让衣袍保持规整又不会过于束缚自己。 而且和服的缠得过厚的宽腰带只在女性服饰上出现,感觉目的更是为了束缚女性,而失去了本来的适用性

未未橙:
感觉和服比较板正,堆叠很少,布料很省,汉服不管哪朝哪代布料都很多的样子,而且也都很喜欢加各种装饰缎带,玉佩等

【回复】回复 @飛鳥渡 :所以我不是很理解,为啥要对那个大枕头花那么多心思,而不是更注重布料纹样饰品(玉佩金饰)之类的,古代很多国家服饰演变都是这样的感觉只有日本的奇奇怪怪
【回复】和服其实主要在腰上堆布的
【回复】回复 @飛鳥渡 :那更理解不了了,我还以为是装饰,这不是很奇怪吗?没有哪个地方的服饰发展是朝这种方向发展的吧,太奇怪了,尤其是之前学文艺复兴的时候,人欧洲国家也是正常的演变,中国也正常(根据掌权民族以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演变),中亚就不用说了,所以日本不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很奇怪
安迪尔海特:
我觉得还是要注意一点,我国男性的腰带上是有“带钩”(就是古代的腰带扣,良渚时代就有出土了)这个东西的(比如春秋时代管仲射齐桓公那一箭就射在他带钩上,让他免于一死),还有西汉某列侯墓出土的那个刻有“长勿相忘”的带钩,我国古代贵族不分男女,腰带上都是有挂装饰的,一些管事的人腰带上还挂着钥匙,现代一些人也是把一串串钥匙挂皮带上呢。我的印象里没见过日本人的画像上有在腰带上挂东西的

【回复】这个也不一定吧,一般的人家用不起,不过理解成皮带扣是对的,更多的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哇卡玛卡扒皮卡丘:
这件楚墓出土战国袍身长168,袖长158,上身效果如左图[doge],配上宽腰带会显得人很修长[喜欢]

神奇椰果:
有个问题是,现在很多人辨别文化时,对他人的文化用正向判断,对自家的文化用排除法。比如看到一个自己的服装,感觉某个部位有他人的文化,就把这个服装排除在中国文化之外了。而看他人的服装,只要服装里有一部分他人的文化,也依然同意这是他人的文化服装。 这种思路的结果就是,不断割让文化。

紫龙哥这和说好不一样:
1、遣唐使制度促进了日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通过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引进学习唐朝先进的典章律令,积极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具有封建社会性质的大化改新开展后,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社会制度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2、日本的文化与科技受到唐朝文明的极大影响 汲取和学习唐朝文明是日本派出遣唐使的最主要目的。日本遣唐使带回的大多都是唐朝文物包括法律典章、经史典籍、佛教书籍以及诗词歌赋,还有唐朝的物品比如茶具等。 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3、日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唐朝的影响 建筑上,日本仿照唐朝建设寺院与城市,最具代表的是位于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其规模与长安城一模一样。在社会风俗和社会风气上,整个贵族社会弥漫着以唐为荣的风气,民众的社会习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630~894年的260余年间,日本正式派遣的遣唐使共计有12批。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主神、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各行工匠。随行者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并随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吃瓜]

【回复】不是继承,是二战后发明出来的,突然出现,为了碰瓷中国文化。
林弦皖遥:
直接记着,日本和服本身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有什么跟汉服很相似的地方,不需要怀疑,就是像而已,不要怀疑自家的东西,要怀疑别人家的东西,你家建立的时间长还是他们家建立时间长心里没点数吗,你越怀疑他们就理直气壮,本来就是自己家的东西信就完了

影视剪辑 汉服 和服 战国袍 娱乐吃瓜大会3.0 直裾 热点娱乐资讯速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