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1957)【西德尼·吕美特/亨利·方达/马丁·鲍尔萨姆】

作者: 哔哩哔哩电影分类: 欧美电影 发布时间: 2020-07-20 18:00:01 浏览:3311130 次

十二怒汉(1957)【西德尼·吕美特/亨利·方达/马丁·鲍尔萨姆】

机智小姨妈:
虽然有12个人那么多,咋一看脸盲而令人头疼,但是当你看完后,你会记住每一个人的谈吐,素质,惯性思维,再配合自身的职业,性格安排到恰到好处,所以我很享受重看时,之前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感觉不符性格,例如你会发现,没有素质的人总会强横的打断别人发话;固性思维的人永远坚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思想而完全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年轻人在日常中会善于搭讪聊天,而在重大抉择时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老人则有自己及其善于洞察细节的能力。之类的,每个人性格分明,棱角清晰,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这部片子让我惊艳的地方是多次的长镜头,强度与难度非常高,而且拍摄场地几乎只需要一个会议室,这种拍摄方式是我第一次见,故事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大场面,只是简简单单的讨论,但说明了剧情始终是一部片子的灵魂。

【回复】回复 @鱼儿摆尾_woa :那片子也是真牛,一间房子一辆车,几个人,相互对话,颠覆了很多基督教义,尤其最后一段“其实,我是你爹”,太tm有才了。而且好像说是制作成本只有一两万美元。另外,还有一部片子,活埋,更牛X,全剧就一个人,演技简直炸裂
【回复】有个类似的拍摄手法的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也不错,值得一看
【回复】这片子除了剧本和立意这些硬实力无敌外,拍摄和走位等等也是一绝
我是佳景:
这部片子以群像的方式描绘了论辩的全过程:从异议、辩论、说服、争吵、推理到共识。它展示的是在现实的言谈、交流、论辩过程中,不同话语力量如何相互角逐以达成共识的过程,但是这个共识并不指向真理。倪梁康在文章中引赫拉克里特的话说:如果要理智地说话,就得将我们的力量放在这个人人共同的东西上(即逻格斯)上面。赫拉克里特的话没错,错的是倪梁康,因为倪梁康将古希腊的逻格斯作了过于狭义的理解,在古希腊,逻格斯除去理性,还有修辞、隐喻、类比等等,而在本片当中,还有身份、阶级、关系、情绪、卡里斯玛等等杂质因素。 片尾处,亨利方达目光炯炯地凝视最后一个负隅顽抗者时所说的两句话颇有意味,一句是“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怀疑(reasonable doubt)”,一句是“You are alone”。第一句意在告诉对方,真理不在你这边(虽然它也可能不在我这边),而第二句话则在说,现在,大多数人的意见也抛弃了你。 十二怒汉最后离开陪审室的时候,并没有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他们没有看到光芒普照的太阳,而是满腹狐疑心事重重地消失在暮色里。但,这对于一个以无罪推定为前提的法律体系来说,就足够了。 也许真理还在某处,但真理不在这里。 ——周濂《通过对话能够走向真理共识吗》

【回复】嗯,很经典的影片,很多人只觉得这片是赞扬陪审团制度,其实歌颂的是人对于生命的尊重。本来一个陌生小混混完全可以没必要这么费劲,但对于生命必需要慎重和应有的尊重,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回复】对的,只要存在不确定的,那就应该去重新审视讨论,都要基于讲道理
【回复】回复 @晓月之鸦 :陪审团的结果并是判决,法官也只是会参考陪审团的结果而已,并不是他们说无罪就会判无罪
影迷qzm:
这个长宽比例应该是1.66:1,而不是全屏的16:9,人物的脸都拉扁了,甚至开头的CC标志都变成椭圆了。希望官方重新上传一下正确比例的版本吧……

【回复】回复 @姿1008611 :一般不这么说。16:9是高清电视比例,以前胶片电影没有过这个比例;电影的比例一般都用x:1的方法表示,比如1.37:1、1.66:1、1.85:1、2.35:1等
【回复】裁剪、改变比例、删减,都是对作者的不尊重
【回复】回复 @羊羽水文哥哥 :4:3没法救,纵向又被拉长了
麦克斯普莱斯:
剧.透.警.告.哦~~~~ [2233娘_喝水] [2233娘_喝水] 十二怒汉,原本只是1954年的一个短片,那是最初的原型 3年后的1957年,出来了这部影视留名的经典,一个贫民窟的少年被指认是杀人凶手,12个陪审员对此进行讨论,没有前戏,没有铺垫,直接明了的上桌开菜。 57版由亨利方达主演,史上最年长的奥斯卡影帝(《金色池塘》,和女儿简方达一起参演的)。 没有特技、没有枪战、没有风花雪月,仅仅是12个男人在一个十分狭窄的房间里讲话、争论,却能拍出如此高度,这是剧本之巧妙。 之后57版被各国翻拍,但无论哪国哪版的翻拍,居然鲜有低于8分以下的,可见此套路模板有多么神奇,怎么拍都能做到以小见大、让观众感同身受。 57美版《十二怒汉》是所有版本里房间最狭窄的,这一点十分的大胆,这就导致57版给观众的感受是所有版本里冲突最激烈,气氛最紧张的,是最符合《十二怒汉》这一名称的一部。而人物演技也很有特点的,例如律师,不苟言笑,全程只留了一滴汗,近乎机器人,这是其他版本都不敢塑造出来的。而且57版是在短片基础上拓展完善了12怒汉这一模板,开了先河,在悬疑反转、社会国情、群像戏刚刚方面都近乎满分,毫无疑问是第一。 这部美版之后还有一部97年的美版,也是9分往上的佳作,就不提了。 而我们大家了解最多的可能是中国版的《十二公民》,“凶手”从美版的贫民窟少年变了个富二代,着实讨论的不少东西,贫富、学校、地域甚至历史问题等都有提及,但整体偏话剧感,且紧张感代入感是全版里最差的一个,因为中版是模拟法庭——唯一一个讨论如何、都和嫌疑人生死无关的版本。但因为本土化很好,氛围描绘的很不错,各位演员演技在线,中规中矩的翻拍,却依然有极好的效果,这就是上面所说的57版的神奇了。 但中国版的有些细节改动不尽如人意,如把57版倒数的第二反对票改成了最后一张,画蛇添足真凶落网的新闻,主持者过于易怒等,综合来讲所有版本里,中版我排第三,这是也是一点私心,俄版深度高于中版,但毕竟中国人看中国肯定舒服些。

【回复】最后就是我最喜欢的日版了,《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一开始就是“1人认定有罪11人认定无罪”的超展开,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被定为凶案嫌疑人,陪审团11人草率的认为一个弱女子定然无罪,反而只有一个理智的男人想要进行讨论而投了有罪票,最后男人说服了大家,女人的嫌疑原来越大,最后几乎定罪。这时却再次反转,大家不再是一开始草率的主观臆断,开始讲究事实证据,又有人提出无罪,再次又他开始说服大家,二次逆转。这时,一开始理智的男主逐渐失控,原来他才是最为偏激最为盲目的那个,他并非切求实际,只是想给女人定罪。结果女人依然和开头一样,被定为无罪,但这个无罪,不再草率,不再主观,而是12个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定夺,形成了从开头的心理同情投无罪,上升到了凭借法制证据投无罪,不得不说叹为观止。 日版是唯一一个有女人参与的,且是多个女陪审员,所以不再是《12怒汉》,而是《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其间发展、人物转变绝对出乎意料,原本不可理喻、执拗,单纯可怜女主的老太太,会开始讲证据,原本理智、讲法的男主,最后却便的偏激、癫狂。日版除了一些证据和情节设计过于“取巧”外,并无大伤,可称美版之外我最喜欢的一版,我排第二! 美版贫民窟青年,中版富二代青年,俄版难民少年,日版人妻少妇 美版空间最狭窄;日版大些,但还只是个房间;中版改为一间屋子,更加宽敞;俄版的空间转换最大。 以上,只是我在B站刷到十二怒汉,一时之感,索性全打了下来,希望有感同身受的兄弟吧
【回复】至于俄罗斯版的《十二怒汉:大审判》,嫌疑人是个车臣难民小男孩,是唯一一个涉及战争层面的,俄罗斯版场景开阔,室外场景也是篇幅最多的一部,不再是单纯的室内群像戏了。毛子讲话就是来的直接明白,叫社会问题直接了当的骂,说学校问题动手拆沙袋,关于刀的握法,甚至来了段精彩的刀舞。且俄罗斯比起中国美国等,有苏联的历史经历,所以俄版反应的社会问题显得更加深刻。 最后,俄版一改美版的结尾,从(1无罪11有罪——12无罪),改为了(1无罪11有罪——11无罪1有罪),最后大家都投了无罪票,反而开始有最后一个人坚持投有罪,因为一旦无罪定夺了,小男孩会被放出,无依无靠的他得罪了黑幕,甚至不如让他呆在监狱来的安全,于是主持者明知男孩无罪,依然投了有罪票。这时一开始正义凛然的男主,反而开始急切的想着脱身,不愿再参与进来,大家都坚持投了无罪票。 原版是整个大逆转的过程,而俄版是先扭转乾坤又来反转,一下子从原本的审判凶手上升到了审判人性的高度。相较于中版的“汉化”,俄版是有了新意。 但因为视听语言和水土不服等缘故,我虽然完全了解俄版的深意,但真的无法感同身受,且俄版最长,看的人难以坚持,本该激烈的部分显得有些无聊,所以我将俄版放在第四,在中版之下,仅是因为个人观影体验来讲中版舒服些。
【回复】谢谢层主,评价的中肯详实。我只看过美版(57年)、俄版和中版的。最大的享受就是看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剧情中各个不同的版本针对自己的国情和时代,赋予的新变化与内涵。但始终如一不变的是对理性的推崇和追求真理的不屈不挠。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经典了
银光幻梦:
十二怒汉,有一天晚上,打算看完睡觉了。结果失望了。因为这片子看完根本就睡不着。全身热血沸腾,仿佛获得了一场光荣的战斗胜利一般。 开头就知道结局。但导演对于语言的运用已经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把我们的眼睛牢牢地锁在了屏幕上。堪称法式场景的楷模。 这是一个讲得非常好的故事。只是在分析疑点的过程的时候,个人感觉结构太明显了。其他没有什么太多吐槽的点。 喜欢推理的同学可以一看。 也许这个电影里的人对于案件的无罪的决定太草率了(应该再审)。但这部更加侧重的是,人们应该对于一个生命的尊重。所以疑罪从无。

【回复】回复 @自然卷的黄小弟 :12个人表示无罪并不是最终结果,案件会得到重新审视,证人等角色都要重新询问,重新审问还推翻不了之前所有的证据,还是会按照有罪处理的,这个电影最优秀的点也就是没有最终结果,观众永远都不会知道哪个孩子到底有没有杀人。
【回复】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是两个概念哦,英美法系是无罪推定,我国是疑罪从无。
【回复】结果就是他们觉得不应该以此判定这个少年有罪,所以说无罪,以他们的讨论作为参考上案件还会继续审理的,其实本片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个,而且每个人心里的变化,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事实的态度等等,非常多,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电影,真就全程高能!
SunggyuKim:
“我希望你改成‘无罪’是出于相信他真的无罪,而不是为了急着去看球赛或者尽快结束这无休止的争论。如果你不觉得他‘无罪’,那就请你继续坚持‘有罪’。 ” 这是本片最启发我的一句话。

【回复】回复 @喝咖啡的红酒杯 :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就潦草的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这也是对生命和法律的尊重。
【回复】回复 @喝咖啡的红酒杯 :因为这是在审判。这是对一个陌生人的一生做着决策。你需要严谨,有理有据的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潦草的决定
【回复】而且他非常绅士,彬彬有礼,非常打动人
大头da头:
国版,美版,俄版都看过的说两句。美版比较经典,毕竟是鼻祖,而且拍摄场景比较窄,考验拍摄技巧(TOP说过),俄版我个人感觉节奏比较拖拉,当然了结尾比较亮眼。国版是十二公民,更贴切国情,结尾也有亮点。

【回复】回复 @BOT-Box :要是没有那出才是败笔,普通国人哪有那种意识,只有何冰的那个特殊身份的人才能解释得通
【回复】回复 @BOT-Box :一千个哈姆雷特哈!我感觉十二公民结尾能解释8号陪审员为什么如此对判有罪如此谨慎,这个角色不附上特定的职业,恐怕8号一般不会这样。你看2号是教数学的也没这么谨慎(当然了他也推动了剧情发展)
【回复】回复 @BOT-Box :国产版的结尾更贴和咱们的国情,,说真的,咱们国家里十个里得有9个半是法盲了(并不是完全不懂,但是相对于作为陪审团或者法官来说)所以何冰扮演的法官才会那么坚持,而且咱们国家没有陪审员制度,所以法官才更要明察秋毫坚持真理
多谢哔哩哥:
这里的 not guilty 并不指绝对的无罪,陪审团不需要推翻所有证据,只需要讨论是否需要更多证据,或许男孩真的就是凶手,但只要有值得质疑的地方,哪怕一个细节,1%的其他可能,那么就不足以定罪。

【回复】回复 @猛男土星 :我觉得陪审团就应该找什么都不懂的,说服法官和陪审团是检方和律师的职责,在判决一个人有没有罪的时候法官和不懂法律和法医知识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的,因为法官不可能什么都懂而且法律还有滞后性,还容易因为自己的经验先入为主的做出判决。
【回复】回复 @猛男土星 :有法律背景的一概不要。陪审团的理念就是,法律学多了就没有人性了,陪审团的作用就是以社会常识来判断,所以越不懂法律越好,最好字都不识。一句话公序良俗,只有符合这个基础的才是法律的本意。而不是专家性意见。法律专业就去做律师好啦
【回复】回复 @睡意朦胧哈气 :我不信。很多案例里面坚持无罪的少数派里都有没经过多少教育的家庭妇女和老太太之类。认为受教育程度能决定独立思考程度不过是学生的妄想罢了,一个人的独立意识取决于他的社会经历而不是书本
我家的折纸大湿:
啥时候把咱们自己拍的十二怒汉《十二公民》也买回来……啊,就在旁边啊,那没事了

【回复】回复 @夕颜冷秋霜 :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改得不好。第一个是投票表决的时候,前面都是同意同意同意,到最后一张才是不同意。完全没必要做到最后一张,大家都知道肯定有一张是不同意的,一定需要最后一张吗,毫无意义的悬念。第二是最后的结尾,为了体现正确性最后字幕显示“后来,警方将真凶捉拿归案”。没必要,这个电影表现的是“疑罪从无”,即使真是他干的,只要没有绝对的证据,也该判为无罪。我们最后加那一段反而将整部电影的立意往下拉了很大一截。我想可能是为了过婶吧
【回复】十二公民感觉按照国情,改编的挺好的
【回复】十二公民与十二怒汉之间差一万个十二怒汉大审判好不好……
summeratp:
有的人一旦表态,就会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扭曲自己的理性判断

【回复】回复 @紫湘君 :这个不怪你,片中所有人都是一开始就了解案件细节,你则是跟着电影的进度逐渐了解这些细节的,所以你的思维总会慢电影中的人一步,而且有罪无罪双方的论点在很长一段时间也都是各有道理。
【回复】回复 @秋名山麻婆豆腐 :就像说《十二公民》的很多评论,跟着风,思想也跟着跑,骂这个不合理,骂那个是败笔。可大多数人都是说一句就不管了,说8号者,他们不想想自己是3号吗
勒马钱德:
主演亨利·方达说这是他这辈子演过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回复】也鲜少有电影能超过这部电影了
【回复】《西部往事》也不错可以去看看[呲牙][呲牙]
卧水听渔歌:
法学生的电影单[OK][OK][OK] 《十二怒汉》 《控方证人》 《杀死一只知更鸟》 《辩护人》 《熔炉》

【回复】我作为一个理科生居然居然全都看过[妙啊]。以前对于法律的重要性不以为然,总觉得大部分都是吹毛求疵强词夺理,后来看的书越多越明白完善的法律体系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时常思考我国的法治现状,只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未来的法制道路真的离不开各位法学生敢为人先的奉献勇气以及作为法律人的良知。
【回复】还有《一级恐惧》、《魔鬼代言人》……
【回复】《控方证人》真的很棒!
爱猫如子薛定谔:
有个小细节,壁挂风扇是不需要另外安装开关的,显然安装的时候由于电工的粗心,在并联电路的时候,把壁挂风扇的火线并到了开关的被控制端,导致风扇的供电受电灯开关的影响。在前段光线充足的时候没有开灯,所以风扇也打不开,天气也正处于大雨将下而未下的闷热当口,从众人衣服上的汗渍,也可以体现出,在下大雨之前,房间的温度是越来越高的,为众人的情绪急躁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体现出戴维斯的冷静难能可贵。随着天色渐暗。电灯被打开,风扇才被开起来,房间温度逐渐下降,众人凉快起来,急躁的情绪也渐渐趋于冷静。也预示着剧情的转折。

【回复】如果再往深了解读(可能过度),所有人都意识不到风扇居然会和灯的电路相连,明明是一件极小概率的事情,但所有人都不会这么想,就像这个案件一样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起飞:
中国版最后把真相告诉了观众,画蛇添足,把影片的立意降了一大截。十二个人不是在追寻正义,他们追求的是对每个生命给予平等的尊重,从最初带着偏见直接定罪到最后客观看待产生合理怀疑,这才是影片的精髓。至于是否有罪,陪审团是否实现了正义,与对生命的尊重相比,并不重要。

【回复】问题不在于最后把真相告诉观众。因为大陆法系本来就没有陪审团制度,他们的讨论也不影响判决结果,所以和美版的根本立意就不同。
【回复】我们总是期待一个完美的结局和完整的故事,但本片的结局就恰到好处。观众要自己思考作品想表达什么。本片想强调的可不是“努力调查细心发掘就可以找到案件真相”。
【回复】因为中国版的设定是一个考试,如果没有最后真凶落网,那么一切就没有意义。而且电影最后有没有提供一个真相,并不影响电影的立意。
吾心仍在:
看完12怒汉,我的回忆把我带回了我的小学3年级,在一节语文课上,大家都在辩论自然段的规划,仿佛小学教材全解的答案就已经成为了定局,我站了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许在一节语文课里给分段划上句号只是一节语文课的小插曲,但是也许是语文老师看过这部电影12怒汉,她没有粗暴的打断一个孩子的发言,而是给予了孩子勇气,让一个小环节变成了辩论会。我很庆幸我曾经勇敢的站出来在众目睽睽下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感觉让我有了勇气,以至于在任何环境都能保持思考不放过更多的可能性。感谢。

【回复】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真幸运啊
这烂名不取也罢:
第一,判决出来的无罪不是像我们国家的无罪释放,而是无法定罪,就是悬而未决的状态,如果有了后续的补充证据是会重新判决的。第二,假设说你是法官,给出的证据是大多是有瑕疵和值得怀疑的成分的,换句话说,90%的几率男孩是有罪的,但是10%的可能是无罪,你能不能给他判死刑?你应不应该去忽略这个可能性?我觉得即使是99%确定都需要三思,更别说90%了,生命不是陪审员拿来赌博的,而且你赌的还是别人的命,你是没资格去赌的。判错了,恰好是那10%甚至1%的几率,你或许这一生都需要为你的武断和鲁莽忏悔。这就是法律所需要的严谨客观和准确。

【回复】回复 @业天语 :“法律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人定下的用来约束人的规则,最终规则的应用也是靠人来执行, 尽管一切环节要求客观公正,但是既然由人做出决定,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 ”深表赞同
【回复】你的第一点是错的,参照辛普森案,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辣啦啦辣辣啦:
这剧情,我特么,太赞了,,原谅我刚看完有些激动,每个人物我的天都太精彩了。那个固执父亲前面介绍他儿子、风扇、下雨这些设计,太绝了。这电影最重要的,主人公12个,每个人的职业性格特征都能让人都印象深刻:厌恶那些品质恶劣贫民孩子的刻板老头(10号)。11号对看球男(7号)随意改变不尊重生命气愤、6号对有个人不尊重老人的气愤。认真注意细节的9号老人、理性冷静的证券工作者、对自己孩子又恨又无奈的父亲。除了人物,还有那些推理,而且并不枯燥,那个父亲梅开三度打脸,真的让揪心的我一下笑出声[喜极而泣],太多地方简直绝了。我不能给出什么升华的道理,我只能说这导演编剧天才,这简直绝世好剧

【回复】回复 @223344x :我也觉得是。事实上在前期他还是有一定逻辑的,跟来自贫民窟那个人发生口角后甚至马上道了歉,只是后期越来越暴躁了。撕碎了照片后他一瞬间就转变了态度,这说明他之前种种“无理取闹”都只是迈不过这道坎
【回复】回复 @深渊的哨望口 :嗯嗯赞同。3号其实为人处世没啥问题,就是因为这个案子戳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伤痛所以一直冷静不下来,哪怕他理智上相信无罪也不愿意情感上承认
树鲸:
应当 让幽默的人说话,让衰老的人说话; 让愤怒的人说话,让受苦的人说话; 让冷酷的人说话,让拒斥的人说话; 让笨拙的人说话,让哭泣的人说话; 让昏睡的人说话,让受苦的人说话; 让幸存的人说话,让死去的人说话。 而我们, 我们应当去听。

【回复】第四句和第十句重复了[呆]
【回复】回复 @Come_咔咪 :过分[doge],你是自带论文重查功能吗?看看你做了什么!你打破了一个诗人的灵感![辣眼睛]
【回复】回复 @Motionlesstar :让重复的人说话[脱单doge]
时时勇闯天涯2333号:
以下纯属某专业病大学生的简单分析分享,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个人观点: 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从组织行为学来分析,在我看来,它表现出来的有刻板印象、从众、情绪劳动、有限理性模型、社会助长作用(?)、去个性化、选择性知觉。 刻板印象:一开始,除了8号陪审员以外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案子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因为他们觉得法庭所摆出的证据足以说明那个男孩有罪。以及倒数第二个发脾气的老人对于小男孩的偏见很明显的被表现了出来。 从众:其实一开始举手投有罪票的时候,不是所有人一下子都举起了手,有几位明显是在大多数人举起手之后才举手。 情绪劳动:其实这与大体无关,不过是有的就说。那个主持在被某个人质疑了能力以后,爆发了一下。 有限理性模型:人们往往是做最适合的决策而不是最佳的决策。显而易见,虽然整个陪审团最好的决策是能够给那个男孩一个公正的审判,不过很耗时。在当下大部分人想投完票走人,省时省力,所有这个时候最适合的决策就是大家都投有罪,然后就都可以离开了;不过在后来,大部分人开始对待案件以后,最适合的决策就是好好的认真找疑点。(可能有点牵强) 社会助长作用:一开始是那个想投完票就走人的家伙,产生了社会抑制,他让其他人都有这种想也不想就判有罪,降低案件找疑点的效率;后来是8号陪审员的坚持,产生了社会助长,让大家开始主动一起找疑点。 去个性化:一开始,除8号外,大家大家不觉得自己是在决定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觉得随便搞搞、大家都认为有罪就可以了。这就是去个性化——个体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下,发生自我调节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 选择性知觉:选择性知觉可以使我们“快速阅读”他人。这个第二个投票无罪的那个老人用到两次:一次是开始怀疑老人的证词,另一次是怀疑女士的证词。这两次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 还有最后那个父亲的固执,我不知道那个是不是刻板印象还是说投射什么的;以及那个强调那个男孩是个英语都讲不清的傻瓜的老人,其实自己才是个英语语法都用错的那个人,这个应该是一个什么归因理论?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有关组织行为学的全部第一印象。 其他方面,我看到有弹幕在下雨的地方、流汗的地方都说是电影拍的好的地方,我也赞成。 以后再看还有想法就继续添?

【回复】学习了。原来这些属于组织行为学的范畴,虽然大部分描述我在观影过程中都有一样的感受,但却没法精炼成一个个概念,有时间一定找些相关书籍学习[微笑]
【回复】回复 @小二度c :你可以这样认为:保持存疑的态度就是正确的,而不是断言男孩一定清白或者一定有罪。
【回复】关于选择性知觉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有疑问,这样判断一个人的行为相关性是正确的吗,片中10号因为男孩的出生而认为其的劣根性就是杀人凶手这样的判断我们都知道有些片面、有些偏见、有些情绪化,但是9号老人在怀疑案发现场楼下老人证词的那套理论不也是这样吗,不是矛盾了吗。

剧情 美国 十二怒汉 Sydney Lumet 爱德华·宾斯 马丁·鲍尔萨姆 亨利·方达 罗伯特·韦伯 12怒汉 西德尼·吕美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