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说】弓箭理论——解读中国南北经济差异

作者: 卢克文工作室分类: 社会 发布时间: 2022-02-28 14:25:45 浏览:341844 次

【卢克说】弓箭理论——解读中国南北经济差异

山林浣纨:
彦祖啊,黑龙江并不是因为偏远啊,只是因为那是冻水,一年有六个月不可用,流量大就没啥用了

【回复】偏远是其中之一加上冰冻期,黑龙江很难运用,没有南方水系那么大的优势全年通航
【回复】回复 @mortley :开车是可以的,但是冒着危险开车是准备干什么呢?
【回复】1,界河性质, 2,大毛是欧洲国家(重西轻东) 3,从入海口(庙街)起始远洋选择少 4,东北亚相较于融洽更接近平衡
账号已注销:
我打开B站一看,这B站全是用爱发电,工工整整的每个视频下都摆着一排按钮。我横竖睡不着,仔细刷了一夜,才从评论里看出字来,到处都写着两个字“白嫖”。

【回复】他讲的这些有什么新意和水平啊[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当初骑士兄负气退出鲁迅文学研究院,我是坚决反对的,这么好的文采,当院长是迟早的事……[doge]
jintianyu:
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持续了很多年啊,不是简单的一个理论能解释的。

【回复】回复 @onepunchcelio :经济要发展起来,重要的是货物的流通。而从古至今,水运和陆运成本差多少?这也是中国为什么狂修铁路的原因,因为虽然比水运贵很多,但是比陆运便宜的多。这也是为何隋炀帝要修大运河,要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隋唐为什么要在长安之外建设洛阳,因为水运能把粮食运到洛阳,但是水运到不了长安。
【回复】并且交通这个事情,在现在不光是水路,反而内地还是陆路占比更多,这个理论太牵强了
【回复】回复 @我是国产零零柒 :的确是诸多条件共同导致的结果,但是地理和气候绝对是关键性的因素,属于一票否决的那种
何雪围城:
弓箭形的城市群和经济分布理论,并不是卢克文提出来的哈,大家注意一下,我记得我读高中还是初中的地理书上就有这种说法,欢迎大家求证

【回复】是的,我也隐约记得以前看过这个理论,我不是发现者,我只是按自己看到的陈述了一次观点。
【回复】回复 @coy98 :这个其实是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名称其实是胡焕庸线,以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命名的,不是什么弓箭理论
【回复】环渤海和珠三角是弓的两头,武汉为中心包括长沙在内的华中城市群的是弦的中点,长三角城市群是箭头,也是弓的中部,重庆、成都在内的是箭尾
记忆的森林:
21世纪了,把全球经济化当中的最重要经济体的经济好坏归结在两条河上。。。。我不懂经济,我也不敢去质疑,但是吧。。。你要是说现在是古代,那可能这个视频更有价值吧

【回复】因为大宗物品水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我家就住在京杭运河边上,每天船都是来来往往不停,运的全是石子,黄沙,煤炭,油,我们单位生产的大型电力设施也都是优先水路,陆路运费高的惊人,按道理高速铁路这么发达,京杭运河又走不了集装箱,没道理还这么繁忙,实际上它的作用太重要了
【回复】看老卢的视频多一些就能发现,老卢一直对河运、河流情有独钟[笑哭]
【回复】回复 @孟烦了仰望着阿廖沙 :因为古代气候和现在不一样,古代的南方比现在热,古代的南方没有现代南方宜居,古代黄河的流量也比现在大,而且古代是农业为主,北方大平原加上黄河有优势,南方气候慢慢改变了之后,农业社会经济重心也南移了,等到了工业社会,水上运货量比之前是暴增,南方也比较宜居了,长江流量足够支撑经济发展了
一只钢丝球:
放古代可以这样解释,古代交通基本靠水运。现代中国经济都是国家政策决定的,国家给的资源多就发展得好,反之就相对比较差,所谓弓箭的核心几个省福建江西广西没有国家政策福利一样发展得不好,尤其是江西,水路坐拥赣江长江两条大流量的水道也没什么用。反观四川,深居内陆,因为近年国家重点打造成渝城市群,给足了政策支持,经济也能排到全国第六。

【回复】不要小看福建,人均GDP排第四,比广东还高
【回复】放屁 ,现代就不靠水运了?飞机火车能拉多少东西?运价几何?谁能通江达海,谁就能繁荣!
【回复】回复 @不懂规矩不懂不懂 :福建之前基本是靠自己爬起来的
ZHANG-MAGICPATH:
根据地球周期,黄河能通川船只是时间问题,到时,海河部分也能通。

【回复】回复 @我吃了几碗粉 :如果适宜经济发展,你可以相信中国的基建。再说解放桥当初是干嘛用的[doge]
【回复】回复 @诸葛孔明一二 :是部分有关于安全的,但是等老美跑了……[OK]赚小钱钱嘛,很灵活哒[OK]
【回复】海河有船闸,5000吨的船可以进出,但是天津的规划里面把码头都放在外面了,很少有船能进去了
自杀的水煮鱼:
随着气候变暖,北方降水开始变多,如果黄河能够重新充沛,是不是意味着北方开始复苏?

【回复】不能,还差一点,就是黄河中上游的环境能恢复起来,不然水土流失继续在下游形成地上河,保护意义永远大于利用意义,而且你单单水流量大甚至更有可能决堤泛滥
【回复】回复 @孟烦了仰望着阿廖沙 :我老家河北的,去年回老家时西边的原来光秃秃的山地感觉一下子绿了起来,真的吓了我一跳。就像你说的,植被要起来才能存住水
【回复】回复 @孟烦了仰望着阿廖沙 :黄河上游环境保护已经成效了,你知道上游淘沙那班人吗[OK]
遇见理想:
说到水道就想起一条贯穿美国流入墨西哥的河,美国做的多绝呢?这河流到墨西哥的时候没水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猫扑蝴蝶 :多建水库[吃瓜]
橙色的八月:
不考虑资源分配,能源分配,气候因素以及加入世贸后的通航情况包括产业分配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贸然得出这种结论,我只能说,这就是所谓玄学大师理论,赶紧删了这期视频吧

【回复】这也不算玄学吧,天时地利阿,发展成本问题。最开始南方没开发,你看杨广修了大运河以后,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回复】回复 @放映者十一 :不是
let-bullet-fly:
最便宜的产业链东北当然吃亏,气候决定的。

【回复】不能把这种原因单纯归结于气候,影响因素很多的[doge]
【回复】回复 @波西米亚的窗户 :厂子是可以开,但是你要想这么一个事,南方开厂子,铁皮房不漏雨,就OK了(夸张点说法)来到东北,你得考虑保温吧?得考虑取暖吧,这样建筑成本比南方不说多一半,也得多个二三成出来,500万能解决的事,为啥跑这老远花600万呢?
【回复】回复 @波西米亚的窗户 :你是真的不晓得,一年有 四个月无法从事生产,能和南方12个月比?
艾瑞莉娅的梦:
我说一下以普通北方人的视角说一下(不用说数据 也不用举例子)我就说一个东西 在沈阳长春 同样的利润 同样的报价 他们不用优先考虑关照熟人的生意 但在深圳浙江 同样的利润 同样的报价 他们一定会优先考虑关照熟人的生意

【回复】回复 @停不下来的张在野 :无所谓的 在老家发展两年 已经烦了 所以北方人口流失不是没有道理的 普通人在那边做生意 真的太难了 一句我们兄弟俩 你还赚我钱啊 堵住了你所有的东西
【回复】回复 @1024呵呵哒 :事实如此 你要这么安慰自己 我也没办法 我好歹也是土生土长的 北方人
泡啊泡呀:
黄河下游我从火车上看,真的太窄了还没有赣江宽,看起来比较浅,一眼就是泥沙感觉沉淀了,长江很宽很宽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海上

【回复】[doge]中游就有武汉就有2公里左右宽
【回复】南通和上海那段人眼睛已经看不到对岸了
【回复】回复 @停不下来的张在野 :我们这里湖北黄冈的长江一眼望不到头,像海一样。
大无畏着:
这个弓箭理论不是up主首先说的吧,我以前也看到过这样的说法

黑风琴_嘿嘿:
上海的富裕是地理解决的。这是千年来最根本的原因。

【回复】回复 @青衫仗剑江湖佐酒 :上海以前在海里。上海在海里的时候,上海的这个生态位上坐的是扬州。扬州古时离海很近
【回复】回复 @青衫仗剑江湖佐酒 :上海市在松江府的时代发展也不算差吧,在整个南直隶或者说江苏省里面也是排的上号的
偷悦啊:
[doge]你是不是对广西的未来又多过的期待了。by一个桂林人

【回复】广西离越南太近,不好发展
【回复】我是贺州的,感觉广西要发展有点难[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安-州:
弹幕一群睿智,明明这很有道理,还威胁取关,快点取关吧[吐]

【回复】你跟人家小孩子计较什么
蒙奇D黄猿哔哩分猿:
我觉得和气候有关系,曹冲在河南称象的时候,河南是有象群的,现在气温比那时候低,大象都南迁不往北边来了

【回复】那个象是孙权送的,不过河南以前确实有象,但应该也是3000年前了
【回复】回复 @拧瓶盖儿2 :北迁已经代表气候一直在变了,从20世纪初开始全年平均气温已经爬到历史上的水平线了,而且已经超过宋朝时期了[doge]

星海计划 中国 经济 星海计划之全球跟过中国年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