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导图技巧:只做一次笔记就记住整本书

作者: 伯卯-快速背书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2-03-17 17:15:46 浏览:628116 次

高阶思维导图技巧:只做一次笔记就记住整本书

玩儿玩玩不玩:
这是一条反馈评论:昨天从收藏夹翻出up的第一条视频,跟着继续看来到了这条,当我看到低效导图中提到的抄书型时,我恍然大悟:一直以为把书的目录依次录下来就是“思维导图”了,原来这只是“导图”,即使有思维,也只是编者的思维,而不是我的。 那么,实践来了。我当天就实操。再次整理“思维导图”时,从目录入手,但不是直接记下来。换句话说,从更高层的逻辑去盘编者的思路。整个搭架子的过程,很慢,但是很爽,当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前所未有的思考、发散,以及知识之间的互通时,很开心,这是正确的新的开始。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开始,如果你正在看的书,类似于UP主讲的这种,那么不妨试着从概述、发展规律、目的、空间、时间、外在、内在等等角度盘一盘目录。不需要对书本内容多熟悉,目录给的信息足够了。 祝各位大有成功啊!

【回复】感谢这么用心的反馈,送你上去
【回复】我之前就是先看目录,理解作者写这书的思路。然后用word做笔记,因为word可以直接贴图,记录很快,然后还可以用大纲视图展示结构,这样复习时就可以只看大纲视图复习了,发现记的不劳,找到解释也很快。会就将那部分内容降级,不会的就将其升级。
darknorton:
这种概念提取本身也是很高阶的能力,看山不是山,而很多人是看山是山,没法总结

【回复】哈哈哈。难的不是这个。也不是记下来。难的是如何把概括性的总结。扩散变成正确答案,简单来说就是理解记忆。
【回复】回复 @沫沫moomoo :对,如何理解才是关键
【回复】看着很高级,其实训练一段时间不难掌握的
深海大菠萝的小不点:
up你能不能出个考试分析的思维!!最近复试急需

【回复】排了几个视频了,做不了那么快
【回复】回复 @伯卯 :求大佬排排考试分析!!!三连+关注!!
【回复】回复 @深海大菠萝的小不点 :等你做法理的视频呢[脸红]
Mobius896:
普遍与特殊,时间与空间,过去现在与未来,外在与内在,外国与中国,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积极的与消极的,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抽象与具体等等,这是我能想到的相对普适性的角度,如果有其他的欢迎补充。

【回复】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
【回复】马哲的五对范畴了解一下[脱单doge]
木木war:
我们高中的政治老师在高三的时候就是这样给我们拆解完了四本书,理解了之后做题游刃有余,超级感恩

【回复】那你是遇到了好的老师,很多老师教了十几年书都不会这样教学生,真的无语。
【回复】回复 @武依伊 :很多老师自己都不会
【回复】我高中老师也是,初中数学老师也一直让我们做思维导图……考试前背东西我就喜欢自己列框架走一遍,感觉效率特别高
YK-天:
学生记忆难点在于不擅长逻辑归类,只有哪些名校的优秀导师才会下大功夫总结逻辑归类,学生成绩就好。一般的普校,都靠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成绩好的同学都是如此,成绩差的并不比其他人智慧低,只是没找对学习方法。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通常学习好的同学都是擅于总结逻辑的人。这与他从小生活环境有关。所以要想成绩好,就去搞好与优等生的关系,让他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是笔记。你就会发现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回复】人的认知能力并不差多少,优秀的人只是因为各种机缘得以站在高处,自然看得远看得全
【回复】还是有区别的,做基础逻辑练习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到不同人的工作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差别。
【回复】回复 @SeanYFBan :差距来自熟悉度
叫我Johnson啦:
感谢up的分享,总体是赞同的,在这里说下个人想法。 1)建立在有一定认知、理解、概括能力等的基础上,不要盲目乱用,一般不熟悉的还是按教材走比较稳妥(给大家安利费曼学习法)。 2)比较适用文科相关的书籍。理科的话,新手不建议用教材尝试。因为一般教材都是精炼出来的,难度比较大,失败容易受打击。 3)熟练掌握后,无论是文科和理科底层学习逻辑一样(甚至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思维导图顺序,书名→大纲→目录→章节(→回顾→复盘→转述→写作)。 4)以平时感兴趣的相关的书籍做练习,相互印证。在有一定熟练度后可以尝试了up所说的这种方法,效率超好。

【回复】你说的这些对新人比较友好了。想要达到up的那种程度,需要大量的实操训练思维和表达能力才能达到。新人还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练习。[喜极而泣]
【回复】第一条在我看来,盲目乱用并不是一件坏事儿。因为所谓的理解概括其实就是对于知识的重新组合,对知识的重新理解。 那么你去尝试着用,哪怕用错了也没关系。用错了就代表着你对这块儿知识还不够理解,那你就可以继续重新的去进化,重新的去组合,这即使是锻炼你思维的
【回复】up主这个方法是适合学习前对整本书进行一个大概了解还是适合学习之后的总结和记忆呀 求助求助
夏洛特的脑袋:
首先,能不能教会我怎么精炼概括[doge]

【回复】这个就需要个人的逻辑能力了,平时可以尝试概括性地思考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物
【回复】提炼关键词,用同等意思的词去代替偏难的词,其次就是背,
【回复】我做思维导图就是看目录做导图,然后去背[脸红]
edwardyjin:
看似有用,实际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和叫运动小白,天天10公里,心肺功能就超强大一样。无比正确和没用的废话。就提取重点和概念,就是需要长时间的看书和思维训练。要一个不锻炼不忌口的人减肥,要一个不看书不思考的人做出非常好的思想导图,这也许就是小布尔乔亚最喜欢的东西吧!

【回复】不错😄 对大部分人来说 从细微入手,由易到难,真正记住做出的是这种思维导图,只是简单分析概括。 要做到这种导图,首先有非常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记忆力,这都是长期积累的,然而有这些能力的人,思维导图只是锦上添花,没这些能力的人,思维导图除了增加负担,麻烦易忘效果底。堪称鸡肋,学习和考试有捷径,前提是得有腿还能肯吃苦踏实学,不然学的时候不认真,快考试了又焦虑。跑来搜个什么什么方法,点赞收藏,最多抄个临时笔记,根本不会去用,要么踏踏实实去学去练,要么就继续懒[喜极而泣]
【回复】觉得不好就不用嘛,高效的方法肯定是有门槛的。你这属于要挖一座山,你说挖掘机不好有门槛不安全还费油,大家都像愚公一样拿担子挑。什么技能不得学?孩子摊上你这样家长也是倒霉
【回复】回复 @华胖纸 :[支持]没错,年轻人要脚踏实地,知识与实践生活历史结合,孩子要努力打好基础培养兴趣,多做多读多背,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记得一个小红书up主,天天分享这些思维导图学霸笔记,最后却考不上高中[笑哭]。勤奋是第一条件,之后再研究理解方法兴趣等。
懒洋洋的喵咪:
请问up,这样的思维导图,一般是读几遍书后形成的呢?还是一边读一边画?读第一遍书的时候很难就马上形成这样的导图吧?

【回复】要看是什么书,有的书直接看目录就能分析出来;有的书需要翻翻书浏览一下大致内容(主要是标题和核心句部分)以帮助正确解读;有的书没有基础看不懂目录,则需要简单通读过一遍才能总结;也有少部分书专业门槛极高,需要学习理解过全部内容才能建立起整体框架。
【回复】我一般是先看目录,自己推测会讲什么,然后去看书本内容,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总结画出导图就差不多了
【回复】回复 @伯卯 :感觉主要还是 去主动思考下 不要被动接受书本
中天悬月:
各位大大,我最近在摸索一种笔记方法,利用onenote拆掉一本书,我认真书里琢磨每一句话,然后将已经在我脑海里过一遍的语言,用尽量通俗的方法表现出来写下来,目标是把课本重点全部囊括,并且让大家都能看的懂,很消耗时间,但是我不确定这种方法是不是有效,还请大家赐教[原神_哇]

【回复】小时候这么干过 后面放弃了 太多了
【回复】对记忆的帮助很大,效率不一定快,但是效果肯定是有的。
【回复】笔记版费曼学习法,拆解之后大脑懂了,也就记住了。
伯卯-快速背书:
视频里的拆解运用的都是等分思维,不知道怎么样把书本拆解的这么有逻辑的,请看等分思维这个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3411H75y?share_source=copy_web

沧海难隹:
个人觉得,思维导图是展示品。一份完整的思维导图,是在已经对书本内容理解并记忆后才能做出来的(最重要的思维加工过程已经结束了)。事实上就是真的已经理解并记忆的时候,有没有画思维导图已经不重要了,只需要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联想出书的内容。up视频中的所谓的低级思维导图才是自己做的对自己有效的导图,因为那是最能展示书本最基本的内容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从不知到知,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理解到理解。up展示的所谓高阶的思维导图,主要多用于教学,这种图能让刚接触的人迅速了解内容是什么,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放。(就像那个万能式子一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可我们需要用到思维逻辑的地方就是理解内容,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为什么,做?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或坏处。)up所谓的高阶思维导图就是那种问答式概括,一看就很厉害的样子,也很容易让别人看懂,实际上学习者自己是没必要自己做的。

【回复】up那个就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导图,方便自己背诵,要不然看完虽然理解了内容,但是容易遗忘,我觉得是这么回事~
【回复】赞同,初学对内容不理解,做所谓的“低效”思维导图进行重点提炼,将全部内容呈现出来后,在进行理解、归纳,最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到所谓“高效”的精简的思维导图,将知识都穿起来,辅助记忆。如果在读的第一遍就做到up推荐的思维导图方式,感觉太困了。
【回复】回复 @沧海难隹 :你真的能清晰记起高中的物理大题怎么写吗,那我佩服[笑哭][笑哭][笑哭]
waxy-s:
wwwup好棒![保卫萝卜_哇] 是从上一条视频来的,不得不说up举的这个例子实在太合适了[大哭]本人马上要面临学考,政治这里就是一个大坑,尤其必修三四,up这么一理感觉清楚了好多!!!我觉得up可以考虑出这种形式的视频(ppt做的超棒,很有条理!),就例如今天讲的必修三,然后再深化下去把整本书分析完,虽然学习效果可能没有自己总结的深刻,但相信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up加油哇[给心心]

【回复】学考的话...要看了 其实我们复习学考的时候挺轻松的 背的政治条条10组都不到 发了一本很薄的书 也完全够用了 老师给出的范围非常清晰 所以准备非常轻松 看地区吧
萨罗知更鸟:
医学类书籍感觉其内在逻辑本来就很清晰,内科学来讲,从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一气呵成。很多时候感觉头大不是因为乱,而是因为多,重复次数太少了你记不住他在哪里或者这里本该有什么。天天师兄有个观点就挺好,遇到了不熟悉的你先记下来,记熟了,知识点多了以后不管是自发也好,老师顺也好,都可以比较好的串联起来。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按系统学习,算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串联方式,但是对于本身基础条件不好的人来说还是不如传统按学科讲解舒服。

【回复】回复 @当温柔的有钱人 :是你们老师出的题比较难吗[笑哭]名解还是得背的,选择题跟简答需要自己去认真的学习打基础。最好能指着图谱或者模型说出它的解剖毗邻结构、神经血管分布。毕竟学完系统解剖还有局部解剖,这些都是互通的内容,一遍遍的重复才是最重要的,加油[笑哭]
【回复】回复 @当温柔的有钱人 :解剖更适合拿着图谱对照大体老师或模型学习,之后脱离图谱自己指认。只是看书,特别是局解,会很难搞清空间关系。
【回复】回复 @萨罗知更鸟 :出的很细就二十题一本的选择我没有局部解剖我是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
曙光之子很纠结了:
但是思维导图只能解决框架问题啊,具体的内容论述还是要去一个个字去背啊

【回复】有了框架,背的时候会更得心应手,不记混吧,框架在学习里,我觉得挺重要的,不然学着学着都不知道学哪儿了,有什么成果,进度咋样
【回复】知识体系不是用来背的,框架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回归本质就是你学它是干什么用的多[笑哭]
【回复】但是,怎么说,我觉得框架这种东西,其实背完一本书,自动就会有一个框架了吧[笑哭],可能政治历史跟医学不一样,我觉得医学这个东西框架就在于有没有把书背下来,背下来自然而然就有框架了,也自然而然能联系起来学科知识了
琥珀半璧玲珑:
高阶思维导图 1.先思维(找联系),后导图 2.理解含义,先找单元联系⇒章联系⇒节联系 3.步骤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总结

学习 考研 背书 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 快速记忆 记忆方法 学习心得 高效记忆 学习帮帮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