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蟳埔簪花‘戴’到了欧洲(上)

作者: 壶提提分类: 时尚潮流 发布时间: 2023-12-20 12:25:16 浏览:614077 次

把蟳埔簪花‘戴’到了欧洲(上)

小破站的女儿:
好棒!不仅仅是穿戴上去溜达一圈,还特意准备了英文册子

【回复】这也太棒了!我觉得Chinese对其他国家来说一般是一种形象,但是最近好多小姐姐去国外展示各种风格各种朝代各种民族的服饰,外国人会疑惑,如果加以阐释会更好!
【回复】还有专门的翻译姐姐![打call]
话掀:
本地人热泪盈眶…而且她特别好的一点是用的花不是那种网红风、蓝蓝绿绿白白的、欧气花园风的花,而是最原始的,黄色红色的,本地人真的会簪在头上的颜色

【回复】是的,我也想说这点,本泉州人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红色+黄色这两个传统色,这两年火起来以后花围越来越大不说,各种白的粉的蓝的绿的紫的恨不得十几个颜色在头上,真的是看不懂。
【回复】没错,我一直觉得那种小红花才是福建渔女簪花的精髓,湄洲岛的帆船髻也会簪小红花,
【回复】这个up很珍惜自己的羽毛,做的很好[呲牙]
嘤桃小草莓:
蟳埔女习俗(国家级非遗——民俗类) 蟳埔女习俗是闽南特有的一种传统生活习俗,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   蟳埔女的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头饰俗称“簪花围”,这些闽南渔女特有的装束体现着海边生产劳作的特点,头饰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据说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寿晟带来移植于当地的,流露出异域文化的气息。蟳埔蚵壳厝是最富于特色的闽南民居,它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等特点,极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据考证,蟳埔蚵壳厝所使用的大蚵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转载来的。蟳埔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突出,而每年农历三月初九的妈祖生日则是闽南民俗集中展示的日子。   蟳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生活习俗中留下了不少海洋文化的痕迹。蟳埔蚵壳厝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观,这种独特的闽南民居为海洋文化在当地的传播提供了历史见证,同时也成为闽南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 (非遗官网)

【回复】你是第一个我看的评论里把除蟳埔外其他几个也有簪花村子标注上的!很感动
萨拉航船:
太棒了太棒了 什么叫文化输出什么叫文化自信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美是多元的、创造的、伟大的[点赞]

【回复】纠个小错误,最好不要说文化输出哦,文化输出主要指为达成目的将本国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最好是说文化交流[鼓掌]
【回复】而且像蟳浦簪花真的是劳动人民的美学 特别有生命力!
【回复】回复 @水行R :对![笑哭]国商人也想说这个
小九很漂酿:
你又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悄摸摸上升了一个高度,I’m Chinese 软文化的向外宣传符合当下,不知不觉又给你发现新风口了[doge]

亚比囧囧囧喵:
当初就是看了你的视频去的泉州蟳埔村,打卡了壶提提同款,今年3月份去的,那时候赵丽颖还没把这个带火[打call]

【回复】赵丽颖真的好好,她还宣传了云南的扎染!!
赤小豆薏米粉:
又去回味了一下提提之前拍的簪花造型,美滴很[脱单doge]

【回复】回复 @西溪畔晓风残月 :我也觉得很像章子怡
小林月見:
不禁想起当初是因为港风入的坑,看到过提提被另外一个港风博主空口鉴抄后连出的几个逻辑超严密的自证➕回怼视频,再慢慢到了解少数民族,一路走来,真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啊。提提加油!

Qq7:
泪目了姐姐,在小❤️书从复古风开始关注,后来宣传贵州,到后面越走越广,去到外地,去到国外,姐姐都在宣传中华文化。还记得好久之前陷入被抄袭复古风波,姐姐现在的题意越来越高了[拥抱]

巧笑倩兮要吃洋芋粑:
衣服是哪家的哇,这对我很重要[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衣服裙子好像都是PaleBlueDot蓝点的
【回复】红色连衣裙的不是蓝点的哇
可得霸:
太美了!把中国文化传入世界,从不是嘴上说说[打call]

奔跑的鲱鱼罐头:
这几年中国的文化输出越来越好了[tv_doge]从李子柒的世外桃源视频油管破千万到如今包括提提在内的各大博主穿汉服或者带有其他中国文化元素装饰带向国外,亦或是科目三的爆火……彰显文化自信[打call][打call][打call]

我TM开局王炸:
她就像一个艺术品,让我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在欣赏着

本座用枪:
这期很棒,比那些穿大花棉袄的好太多了

【回复】不用这么阴暗。何必踩一个捧一个。都是宣传文化,只是形式不同罢了。都挺好的,干嘛恶意带节奏呢?
【回复】都是中国文化,就别拉踩了
天下大同UN:
以簪花🌸交流,传播文化,简单大方!请坚持这种方式!

欧洲 服饰 #让中式美学走向全世界 簪花 中式美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