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制造日本胆机,拆开看下电子强国音响胆机

作者: 音响老梁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19-11-06 17:48:35 浏览:55860 次

1982年制造日本胆机,拆开看下电子强国音响胆机

CRSC-SH:
从频率标称单位用MC和KMC就可断定这机器是1962年的产品,82年的日本机器全部都是集成电路的哪还有什么电子管,请UP主不要误导别人

【回复】有生产日期的[喜极而泣]
【回复】和他相近的一款早期的SX-304B(不是视频中这款,但是很相近)的介绍 https://audio-heritage.jp/PIONEER-EXCLUSIVE/amp/sx-304b.html
【回复】底板背面元件的风格显然不是1980年代的。该机首发于1966年,1970年代初还有生产。1970年代末国产收音机刻度盘上还写KC(千周)、MC(兆周),电台里这样播报“中波1570千周”、“波长和频率是25米11535千周”......
蒸汽姬-yelbal:
这种就是早期沿海的山寨货,从香港买来的材料元器件,在珠三角地区家庭作坊造出来的,贴牌,外壳,包装都可以仿造,里面就像视频后面焊接一样

睬你都傻的:
原来没有pcb的话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回复】在搭棚和PCB之间还有另一种恐怖的存在,那就是手绘电路板,我拆解过一台收录机,所有的电路板都是正面手绘编号和符号,背面手绘电路,非常精致,简直是一群大神做出来的产品。
JamesRobertNicol:
中国制造完成度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日本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他们国内百之一百的产品卖不动,都出口到国外,而这些产品在国外还被热捧!

【回复】中国相反,好的出口 ,不好的给自己人,你不买会有人买,再不买就加税
【回复】各国工业标准不同造成的差异罢了。这种段子虽然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因为日本的JIS标准是比国际ISO标准要高一些,而中国是执行GB标准的则比ISO标准略低一些,但日本企业这么生产产品也不是在他们本国不爱赚钱,而是日本官僚们制定就是那JIS标准,想要子日本本国市场销售就必须符合JIS,而在国际则只需ISO就行了,而到了中国他如果觉的只要符合GB就行,那就继续降标多省些零部件。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企业哪怕在中国销售,他依旧会继续执行欧美的ISO标准,因为针对GB标准再搞方案去再开发,一样是需要付出更多研发成本的,所以套用ISO就行了。
【回复】劣质产品出口国外,这段子都多少年了
-林紫轩-:
刚才估算了一下,这一台功放应该能买同时期1982年左右先锋几套组合音响了[喜极而泣]

好奇转转看看:
80年代,中国的芯片.半导体技术还是很好的。

【回复】好毛,拿做nova数字芯片的工艺去硬啃8086,良品率烂的一批。
【回复】80年代么,中国也没啥半导体产业可言,直到90年代初期都还不行,人家都用贴片半导体元器件了,连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都是片状的,我们还在用粗壮的电子管,很大的单个晶体管、还有和电子管差不多大的可控晶闸管,和这个上面差不多的大电阻、大电容这些,因为苏式的电子技术传承都是只有这种,当年毛子搞的电扫能堆一房间,耗电极大效果还极差,还经常坏,就是因为全是电子管,有晶体管也是极巨大的。总的来说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电子产品和这个视频中的这种其实差不多,这个大概是日本60、70年代产品,,所以还有玩电子管日本战后玩电子管玩到70年代之后应该就全面转贴片和集成块了,比中国早20年吧。日本到了80年代电子管应该就看不太到了,一水的贴片,集成块,不过00年之后日本玩发烧的那些玩复古又把电子管重新弄回来了,港台、中国也大概是这趋势,要说中国当年搞的功放啥的说差倒也不算差,电子管出来的声音其实不错的,不过是国产真空电子管器件质量不是很好,坏的快一些,民众也忍不了这质量不行的傻大笨粗,所以90年代后一样一度被基本淘汰。
【回复】回复 @C客ガ :添狗自己去了解下再来喷好不好。
GlacierXD:
这个是60年代初应该是62年的作品,看PCB和工艺也能看出来。80年代Receiver已经很少了而且先锋也换LOGO了。80年代主旋律还是黑色面板和LED灯,这个一看就是年代更早一些的。

【回复】我也怀疑,但是没有证据[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林紫轩- :有很多啊,一搜就知道了。看了下就是1962年的
CL垂帘:
用过Marantz 9的功放。当年还是美国品牌时期的旗舰功放。后来被日本与台湾的企业瓜分收购后,再去听新的产品,声音就不是当初那个味呢。不论经手什么品牌,都能最后给改造成日本味儿,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啊战马:
[画风突变]老梁一改往日非常之漂亮的画风,变成非常之吓人

账号已注销:
那个时代日本应该已经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了。如果真的是日本人造的,能看出来当年这位老师傅在向着新兴的事物做最后的挑战(挣扎),日本能走到今天也多亏了当年这些有这股子尽的技师。然而现在的日本制造……早都没有所谓的工匠灵魂了。

【回复】88-93年的磁带卡座就有这种特点,为了硬刚CD付出了不少努力。磁带随身听也有这种特点,AIWA的经典型号大多出于这段时间。
【回复】回复 @波恩哈德 :家里现在还有一台爱华的随身听,磁头不行了,没处修[笑哭]
与时变化:
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音质还这么好。 我以前看日本电影,啊野麦岭。日本的兴起,也是日本人用血,用汗,用泪,堆积而成。 虽然电器零件多,日本人还是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精工合格。 看这电器,使我看到上百年,无数日本人如蚂蚁一样劳碌,吃用消费又极节省。

小2和尚:
一直看老梁的节目,我猜那窗帘后的窗户一定是朝东的。[偷笑]

音乐 HIFI 数码 科技 耳机 胆机 电子 音箱 音响 影音设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